自2006年9月,安倍晉三第一次當選至今,他一共當了四屆日本首相,一舉成為日本歷史上累計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不過,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衰退影響,自民黨內出現了提前大選的呼聲。
7月24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向記者講話。(新華社/法新/圖)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兼自民黨總裁的任期,即將在2021年9月屆滿。不過,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衰退影響,自民黨可能在2020年秋天解散眾議院並提前進行大選。
「有人說秋天解散比較好。」近日,日本選舉對策委員長甘利明在接受共同社採訪時表示,「秋天以後實施經濟對策並同時解散眾院也不是不可能。」
連續八年「三連莊」,安倍經濟學遇挫
「鐵打的政壇,流水的政客」,是日本政治的一個普遍規律。
自1885年明治維新以來,日本累計產生了62位首相。多數以「短命政治」告終,其中一人執政僅54天,還有20人執政不足1年,而執政超過5年者只有6人。
「上午剛跟一位日本首相說早上好,下午可能就要跟另一位新首相說午安。」巴西前總統劉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一度調侃:日本首相的寶座上總是頻繁換人。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在創造一個政壇奇蹟。自2006年9月,安倍晉三第一次當選至今,他一共當了四屆日本首相。從2012年9月至今,安倍實現了連續八年「三連莊」的執政,一舉成為日本歷史上累計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
1954年出生的安倍晉三,不僅是成蹊大學法學系的「學霸」,並赴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留學,他還出身名門望族:外祖父岸信介和外叔祖父佐藤榮作都曾當選首相,父親安倍晉太郎擔任過外相,妻子昭惠則是日本最大糖果製造商森永集團總裁松崎昭雄的長女。
安倍的執政頗得民心,他的政府一直致力於改善日本社會保障、教育和醫療體系。當前,日本已是全球最「老」的國家,2018年65歲及以上老人已佔總人口的27.58%,遠超聯合國劃定的7.2%的「老齡化標準」。
因此,安倍政府大幅增加養老院數量,深得老年人的民心,也減輕了年輕人的養老壓力,進而贏得多數日本人的支持。
安倍政府還推出「免費教育」政策,贏得多數年輕人家庭的支持。根據現行政策,只要是年收入在270萬日元以下的日本家庭均可免學費,年收入超過380萬日元的家庭也可部分減免學費。
通常,教育花費要佔到普通家庭支出的四分之一,導致不少日本年輕人不願多生孩子。
儘管毀譽參半,但「安倍經濟學」通過擴大就業等措施刺激經濟復甦,贏得了年輕階層的支持。它以量化寬鬆為主的金融政策、以擴大公共支出為主的財政政策、以振興民間投資為主的經濟增長政策,也被廣泛看好。
「安倍經濟學還是有一些成果的,比如物價稍微有所上升、失業率下降了一點、居民收入多了一點,但幅度都不大。」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張季風認為。
新冠疫情危機為「安倍經濟學」踩下了急剎車。在7月15日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日本銀行(央行)預計2020年度經濟的實際增長率為-4.7%,失業率則飆升到2.9%,大約198萬人失業。
七成民眾反對安倍連任,自民黨內部尋求「禪讓」
安倍政府的支持率也因經濟下滑而落入低谷。2020年7月,日本放送協會(NHK)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安倍政府的支持率已經跌到36%,反對率則高達49%。
在日本,民意調查所反映的內閣支持率,又被稱為「政權穩定指數」,100%意味著政權「穩如磐石」,80%代表「問題不大」,70%就需要「格外注意」,60%則「拉響警報」,低於50%則代表「可能下臺」。
安倍晉三創下2012年執政以來最低的支持率。屋漏偏逢連夜雨,安倍的多名親信又因貪腐不斷「落馬」。2019年5月下旬,有「安倍守護神」之稱的東京高等檢察院檢察長黑川弘務引咎辭職,他被批在疫情期間外出聚會打麻將。
法務大臣河井克行賄選的醜聞曝光後,又給了安倍政府的支持率一記重拳。2020年7月8日,東京地方檢察廳特搜部以違反《公職選舉法》的罪名,對河井克行及其46歲的妻子、參議員河井案裡提起訴訟,二人被指控向廣島選區議員等分發2900多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9萬元)的賄選金。
河井克行及其妻子已退出自民黨。但是,「丟車保帥」之舉依舊給內部派閥林立的自民黨帶來新紛爭,安倍被指責袒護親信。通常,自民黨只給成員3000萬日元的競選資金,但安倍卻給了河井克行1.5億日元,是其它黨員的五倍之多。
安倍晉三的自民黨總裁任期原本截至2021年9月,黨章也禁止同一人連續四屆擔任黨魁。一項民調顯示,大約70%的日本民眾也反對安倍晉三連任。
最近,自民黨內部也出現要在2020年秋季解散眾議院的呼聲,各派閥已開始相互打探。
日本實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哪個黨派能夠在四年一度的眾議院大選中奪得多數議席,它的黨魁或代表人物就能出任首相。
「如果秋季解散,即使自民黨的議席減少,也不會輸給現在的在野黨。」據《讀賣新聞》報導,麻生太郎多次遊說安倍晉三,試圖尋求黨內「禪讓」。
多名「老將」「新星」發聲
儘管擁有顯赫的家世背景,但麻生太郎的從政之路卻異常坎坷。39歲時,麻生第一次當選國會議員走上政途。
「大嘴麻生」「阿呆太郎」「漫畫腦袋」,麻生太郎被日本輿論認為是一名紈絝子弟,外祖父吉田茂曾擔任五屆首相,妻子鈴木千賀子則是前首相鈴木善幸的三女兒。
2008年,麻生接替福田康夫成為日本首相。不久,自民黨內部九大派系中的八個一邊倒地「倒麻生」,他上任首相不到一年即下臺。如今,安倍晉三與麻生太郎同屬「麻生派」,但可能會推舉河野太郎角逐自民黨總裁寶座。
57歲的河野太郎現任安倍政府的防衛大臣。2020年6月25日,河野公開表示將參加下一屆自民黨總裁選舉。
「如果說(河野)缺少點什麼,那就是一般性的常識。」在一次聚會上,河野太郎受到麻生太郎的諷刺和批評。外界猜測,麻生太郎也可能親自上陣角逐自民黨黨魁。
生於1981年的小泉進次郎也被視為自民黨的「明日之星」,現任環境大臣兼內閤府特命擔當大臣,他也是安倍內閣最年輕的成員。小泉進次郎出身日本政治世家,他的曾祖父小泉又次郎曾任通信大臣、祖父小泉純也擔任過防衛廳長官,他的父親小泉純一郎則擔任過五年多首相。
出身政治世家、帥氣的面龐以及犀利的言辭,讓小泉進次郎贏得「政壇小王子」的雅號。他的外貌、個性與政治風格與小泉純一郎如出一轍,都主張安保法要突破《和平憲法》的限制,也多次參拜靖國神社。
不過,這名「政壇小王子」也緋聞不斷。2012年以來,小泉進次郎就被傳出與富士電視臺女主播加藤綾子在談戀愛。2019年8月,小泉進次郎宣布,與法日混血女主播瀧川雅美奉子結婚,當時後者已經懷孕五個月。成為父親後,小泉進次郎高調宣布休假兩周陪伴妻兒。
但他的「好丈夫好父親」形象卻轟然倒塌。2019年12月,日本知名雜誌《周刊文春》曝光說,小泉進次郎婚前同時與多名女子私下交往,約會對象包括已婚已育的「富婆」、復興廳女職員等,並且在私會時用政治獻金公款埋單。
不過,在日本產經新聞社和富士電視臺的聯合民調中,在自民黨人中,小泉進次郎依舊排在第三(8.6%),僅次於現任首相安倍晉三(15%)和石破茂(21.2%)。
在多項民意調查中,石破茂都被認為是後安倍時代的最有力挑戰者。63歲的石破茂也出身政治世家,他的父親石破二郎曾經擔任鳥取縣知事、國家公安委員長等職務。
石破茂說話不緊不慢、邏輯清晰,在慶應大學法學部讀書時曾獲得全日本學生法律討論會第一名。1986年,石破茂從三井銀行離職。那一年,28歲的石破茂成為日本最年輕的國會議員,相繼擔任防衛廳長官、防衛大臣等要職,是一名「安保通」。
不過,在2008年和2012年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石破茂分別敗給了麻生太郎和安倍晉三。如今,石破茂欲捲土重來,但安倍晉三則扶持岸田文雄。
與石破茂同歲的岸田文雄,則被認為是由安倍晉三「內定」的接班人。岸田文雄同樣出身政治世家,他的祖父岸田正記和父親岸田文武都當選過眾議院議員,他的表兄宮澤洋一也擔任過經濟產業大臣。
但是,不論是石破茂還是岸田文雄當選,首相之爭都被認為是日本政壇大家族之間爭奪與妥協的產物。
「龍生龍,鳳生鳳」
「我必須從零開始,建立以政策為本的新政黨……最終目標是取得政權。」2020年6月25日,民主黨人鳩山紀一郎公開表示將參加下屆眾議院選舉。
43歲的鳩山紀一郎是民主黨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的長子。這意味著,不論自民黨還是民主黨都推出了新生代政治代表,兩黨也都難逃「門閥政治」的窠臼。
日本的現代化肇始於明治維新。在支持明治天皇變法的過程中,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等豪門望族逐漸成為新的門閥,麻生太郎就是大久保利通的後裔。二戰結束後,由美國主導的憲政改革帶來了西方民主制,卻沒有根除日本的世襲門閥政治。
當前,五大政治家族長期活躍在日本政治舞臺上,分別是安倍家族、麻生家族、小泉家族、鳩山家族和福田家族,他們被稱為「新門閥」,並突出地表現為父子首相、一門三首相、四代為官等。
一項稍早前的統計顯示,在304名自民黨議員中,有124名世襲議員,世襲率為40.8%,而日本的國會總體世襲率為33.8%。
從家族成員的從政歷史來看,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家族可稱得上第一政治家族。至今,日本國會已有119年的歷史,而小泉家族成員在國會的歷史則為99年。
明治時期,小泉由兵衛通過軍火交易起家後,便將兒子送進國會,從此開創小泉家族輝煌的政治生涯。二戰後,小泉家族四代都是國會議員,次子小泉進次郎如今正向首相寶座進發。
「政治家的兒子長大仍然是政治家。」正如日本影片《名偵探柯南:貝克街亡靈》所描述,日本政界門閥還通過聯姻、過繼、認乾兒子等方式來維護其「純正血統」。
二戰後,只有前首相田中角榮等極少數平民子弟,依靠自身努力進入核心政治圈。
當前,72歲的菅義偉是為數不多的平民政客,他出生在日本東北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一邊打工一邊讀完東京法政大學的課程。
從2012年至今,菅義偉不顯山露水,沉穩地在官房長官的交椅上坐了八年之久。據《讀賣新聞》報導,菅義偉不僅作風沉穩,為了維護政治交際圈,他不喝酒卻仍會頻繁參加各種聚會。
多年來,外界對菅義偉角逐首相的呼聲很高,但他一直甘心做「二把手」。因為,日本平民階層已很難撼動根深蒂固的「門閥政治」和「精英政治文化」。
日本的選舉制度和選區設計也有利於家族政治世襲。不論是戰後維持多年的「中選區」制度,還是當前的「小選舉區比例代表制」,都有利於議員長期經營「地盤」,最終形成家族政治壟斷。
一名家族成員在佔據政治要職後,通常會廣泛安插家族力量擔任秘書、助手等角色,積累政治資源。臨近政治生涯的黃昏,再將選區作為「政治遺產」傳給子孫後代。
一些政治世家還通過聯姻、繼承等方式聚集大量財富,從而擁有大筆政治資金,政治精英與財富精英的聯盟最終讓「門閥政治」更加穩固。
「那些長久的『生活在雲端上的人』與平民階層的隔閡越來越深。」日本時政評論家坍屋太一批評說,日本政治越來越「凡爾賽貴族化」,平民越來越表現出政治冷漠。
「龍生龍,鳳生鳳」的門閥政治,直接導致日本社會失去活力。不過,一些門閥政治的支持者卻認為,「世襲政治」帶來穩定性,是日本政治中自然而然的「美德」。
日本國會選舉的投票率歷年來都很低,尤其年輕人普遍排斥參與投票。在2017年10月的眾議院選舉中,全部投票率只有53.68%,超過半數的18歲—20歲年輕人不願去投票。
「投票也改變不了國家」「日本政治世家太多,素人(平民)參政很少」「我覺得烤薄餅比較重要」,一些日本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寫道。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熊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