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漢代神秘銅鏡:其中蘊含宇宙模式(圖)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銅鏡就是古代用銅製作的鏡子,是今天我們所用鏡子的前身。用途與今天的鏡子一樣,是人們用來妝飾理容的一種生活用品。但是,古銅鏡除了實用價值外,還是精美的工藝品,它製作精良,形態美觀,紋飾華麗,銘文豐富,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具有很高的考古、藝術、收藏、觀賞價值。

銅鏡

四神規矩鏡

 

近年來,隨著收藏熱的不斷升溫,古銅鏡日漸受到收藏家和鑑賞家的重視,本報協辦、正在舉行的山東省文物精品大展上就有不少精美的古銅鏡藏品,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莫過於漢代四神規矩鏡。

銅鏡起源 傳說源於黃帝

中國在什麼時代開始鑄造和使用銅鏡,古史中記載了許多傳說。《軒轅黃帝傳》說:「帝因鑄鏡以像之,為十五面,神鏡寶鏡也。」《玄中記》說:「尹壽作鏡,堯臣也。」正如把一些發明創造歸功於黃帝一樣,古人也將銅鏡的使用說成起始於黃帝。這些傳說雖然不足為憑,但它卻把我們的探索帶到了一個古老的年代。黃帝時期正處在我國原始社會解體的時候,距今約5000年,「尹壽作鏡」的傳說則要晚一些。1975年和1976年甘肅廣河齊家坪和青海貴南承馬臺的齊家文化墓葬中先後出土了兩面銅鏡,一下把傳說和實際的時代拉近了。據碳十四法測定,齊家文化的年代為公元前2000多年,距今4000多年,屬原始社會的解體時期。由此可見,齊家文化銅鏡應具有銅鏡的初期形式,已距銅鏡的始鑄年代不遠了。

銅鏡發展 從商周到民國

上古的鏡,就是大盆的意思,它的名字叫鑑。《說文》中說:「鑑可取水於明月,因見其可以照行,故用以為鏡。」在三代之初,鑑都是用瓦製成的,所以古代的鑑字是沒有金字旁的。到商代初年的時候,開始鑄造銅鑑,後來鑑字也有了金字偏旁。商周時期,雖然有銅鑑,但是瓦鑑依然通行。到秦朝時期,才開始鑄造銅鏡,因為鏡的使用優於鑑,秦漢以後,鏡的使用更加廣泛,鏡的製作也更加精良。鏡以秦為最古,然而秦鏡流傳到今天的,都是出土之物。因為古代,死人用鏡贈於殮者,即用鏡殉葬,取其照幽冥的意思,世代沿襲成為風氣。因此古代的銅鏡大多入土。古鏡銅質好的,入土多年,都不會失去其良美的質地。因此幾千年後,仍可以看到古人的偉器。

鏡雖然開始於秦朝,但是真正的秦鏡實際上難以得到。因為秦朝短促,產物也有限,而且,殉葬的風氣也不比後朝,所以現在所得到的最古的鏡大多是漢朝的產物。漢鏡極為精巧,且多有嵌鑲珠寶的。出土的古鏡,澤漆光明、花紋明麗、勻淨無疵、字畫清晰、筆勢縱橫。漢代的銅鏡都有銘文,其銘文都是吉祥語句,如家勢富昌、宜子孫、大富貴、大吉祥等。鏡的名稱則有日月鏡、十二生辰鏡、尚方御鏡、闢邪鏡等,不可盡數。大概都用銘文或者作者為其取名字。只有唐代時制有透光鏡,鏡背的字迎著太陽或燈光時,可以明顯地映射於牆壁之上。明代末期,開始有以玻璃為鏡子的。清代乾隆以後,玻璃開始大興於民間。直至民國初年,少數邊遠地區還有以銅為鏡子的。

神秘銅鏡 漢代四神規矩鏡

在出土的漢代眾多青銅鏡品種中,四神規矩鏡或稱四神博局鏡大概是文博界、考古界以及銅鏡收藏界最熟悉的鏡種。規矩鏡整齊嚴謹的布局,鏡身上神秘莫測的「TLV」紋飾以及吉祥慶禱的銘文,曾使許多學者絞盡腦汁,又曾使許多鑑賞家為之傾倒。古董市場有句順口溜:「一方規矩鏡,不惜擲千金。」小小的「TLV」三個符號卻引來了洋洋萬言的研究文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說它是早期銅鏡紋飾演變而成的,有的說它是由古代遊戲六博演變而來的。但在西方學者中最流行規矩文象徵著宇宙模式的觀點,鏡鈕代表中國即茫茫宇宙的中心,鈕座外的方格表示大地,圓形的鏡子表示天,即天圓地方,方格四角外的乳釘,代表支撐天蓋的柱子。T象徵四方之間,V象徵四海,L象徵防止惡魔進入大地的門。把整個銘文聯繫起來,表示自己置身宇宙中央,與宇宙一起運行,周而復始,長生不死,子孫蕃昌。

從鏡背布局來看,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家思維。道家的宇宙觀認為天下分5個方位即東、南、西、北四方加中央,四神規矩鏡背中心的鈕代表著中央,以鈕孔為中心形成子午線分出南、北。道家講五行學說,認為天下萬物都來源於金、木、水、火、土這五行,任何事物都要遵循它們運行的規律。方位即定,四神規矩鏡背紋中的紋飾是嚴格按方位及五行的屬性來配置四神各自的位置的。鏡背紋飾中既然有十二地支,那麼在紋飾的內涵中必然對應十個天幹。從四神規矩鏡的背紋中配置的四神及十二支所處的位置中,很明確地體現出了天幹、地支、四神、五行之間的相互關係。

成書於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曰:「天道曰圓,地道曰方。」道家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在這種宇宙觀的思維指導下,在四神規矩鏡背紋的外緣大多鑄有雲水紋,這意味著宇宙周而復始沒有窮盡,鏡背中心鈕座外的內凹槽式方框代表著大地;中央屬土,人們只能在大地上生存,鏡鈕是大地的中心,方框至鏡鈕的區域就是大地了。因大地是方的,所以大地有四個方位。在四個方位的外面,分別由四個神靈守護。這四個守護神便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大地的每個邊的中心,即內凹槽式方框的每個邊的中心,都有一個向外的「T」形飾。《山海經·中荒經》云:「崑崙之山,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若從道教的思維去考慮,四神規矩鏡背方框外的四個「T」飾應為四個銅柱。因有了四個天柱頂著,才使得四方的人們安居樂業而不用擔心天會塌下來。

在四神規矩鏡背方框的四個角,都分別對著四個「V」形符號紋飾,過去人們將其稱為「規」。規是畫圓用的工具,今天稱之為圓規。早在商代中期人們就已熟練地應用圓規。在鏡背紋飾中與四個「T」形紋飾正對的「L」形紋飾,被人們稱之為「矩」。矩是角尺,是木工刨方形木料時用來畫線或測量的工具。相傳伏羲發明了矩,從而教化人們做用具、蓋房屋;從應用角度來看,矩比規的用處更多,應比規發明的時期更早。從鏡背紋飾看,西漢時期的許多鏡種都採用了圓規進行鏡背紋飾的設計。如許多內向連弧紋鏡的連弧紋數量為16,就是用圓規分出來的。四神規矩鏡背紋飾的設計,毫無疑問使用了圓規。看著四神規矩鏡的背紋,很容易使人產生此鏡紋飾十分規矩的感覺。

從四神規矩鏡背紋飾的布局來看,規與矩平均分布紋飾之中,十分有規律,它較集中地反映了道教文化的意識形態。人們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這方面四神規矩鏡背的紋飾便是一個典型的實例。

相關焦點

  • 【館長說文物】鏡鑑千秋——博物館裡話銅鏡(圖)
    由最早的靜水照容到鑄鑑盛水,直至銅鏡出現,之後在長達4000多年的時間裡,銅鏡不僅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還是古代物質文化遺產中的珍品。  宇宙的解構——漢代八乳四神博局紋銅鏡  在出土的漢代眾多青銅鏡品種中,四神規矩鏡或稱四神博局鏡大概是文博界、考古界以及銅鏡收藏界最熟悉的鏡種。
  • 銅鏡漢代時也曾被山寨,宋代鏡子坊已有「打假」意識
    最近,「鏡裡千秋——中國古代銅鏡文化」展覽在國家博物館舉辦,260餘件精選銅鏡集中展示了中國古代銅鏡的發展歷史、製作工藝以及功用價值等。從齊家文化出土的銅鏡到殷墟婦好墓銅鏡;從戰國「武士鬥獸紋」銅鏡到西漢「中國大寧」銅鏡;從唐代「大吉」嫦娥月宮紋銅鏡到清代嬰戲紋銅鏡,一面面銅鏡既傳遞出獨特的中式美學,也展示出深厚的歷史文化。
  • 扶風縣博物館銅鏡藏品舉要
    扶風縣博物館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城關鎮,是一座融廟宇古建與文物陳列於一體的,頗具地方特色的綜合性博物館,收藏曆代文物和近代革命文物近1萬件,其中以西周青銅器稱最,享譽海內外。該館共收藏曆代銅鏡400餘面,上至先周,下到晚清,各時代銅鏡均有所見。  戰國 蟠虺紋鏡(圖1)
  • 戰國銅鏡紋飾中的金烏扶桑
    圖1 戰國 蟠螭菱紋銅鏡這類銅鏡為戰國時期鑄造,圓形、三弦鈕、圓鈕座,外圍凹面形帶一周。外區主紋飾分為地紋和主紋。典型的主紋樣是,在地紋之上、鈕座外圈,均勻地向外伸出三或四組菱形紋樣,延展出捲曲枝杈,伸向外緣,菱形紋樣上棲一鳥,三組或四組紋樣將鏡背分為三或四個區域,枝杈末端可見龍首,枝杈盤卷恰似龍身,呈現出龍鳥共棲一樹的巧妙畫面(圖1、圖2)。這類題材的戰國銅鏡紋樣尚可見多種變化(圖3圖5)。以前學者們注意到此鏡上的鳥紋勾啄,形態似鸚鵡,而鸚鵡又與佛教有關。
  • 銅鏡上印錢紋,古代勞動人民是這樣追求財富的!
    《雍親王十二美人圖》之一 故宮博物院藏銅鏡正衣冠,美人映花容。銅鏡是一種生活器具,可照容顏變化;是一件精美藝術品,可反應時代審美;也是一段凝固的歷史,可鑑國家盛衰。其最早在漢代瓷器上始見,此後廣泛運用於瓷器、銅鏡等上,尤其盛行於宋、遼、金、元、明時期,錢紋銅鏡代表作有:漢代 「長宜」五銖錢紋銅鏡、宋代 亞字形錢紋鏡。
  • 涼山寶藏(12)丨國家一級文物柿蒂八鳳紋銅鏡:從遙遠的東漢走來
    西昌安寧鎮出土的東漢柿蒂八鳳紋銅鏡。文/王仁剛 圖/涼山州博物館提供涼山州博物館的「深閨」中,珍藏著一面古老而精美的柿蒂八鳳紋銅鏡,她從遙遠的東漢走來,現為國家一級文物。古墓現身:街坊四鄰津津樂道1975年的4月,註定是安寧鎮康寧村村支書胡孝順腦海中記憶深刻的一段時光,雖然43年過去了,很多細節還記憶猶新。
  • 河南濟源:發掘一面新莽時期的四神規矩紋銅鏡
    圖為新莽時期四神規矩紋銅鏡它是西漢晚期至東漢中期最精美、流行時間最長的一種銅鏡,其主要特徵是在裝飾花紋中間有規則地分布著「T」「L」「V」形圖案,非常規矩,所以稱之為規矩鏡。古人按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位置將四神鑄在銅鏡上,用以鎮宅闢邪。  此次出土的四神規矩紋銅鏡為新莽時期文物,直徑16釐米,厚0.5釐米,鏡面微凸,背時紋飾繁細膩、舒展流暢。銅鏡外觀銅鏡整體由鈕區、中區、邊區三部分組成,方框與鈕之間置有12枚乳釘,其間飾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紋樣。
  • 中國銅鏡紋飾、樣式發展歷史
    中國銅鏡的製作和使用具有悠久的歷史,根據考古發掘,年代最早的銅鏡為4000多年前的齊家文化。從齊家文化至西周末春秋早期製作的銅鏡,多以紋飾簡單、形體小、種類少。此一時期為中國銅鏡製作早期階段。
  • 雙魚銅鏡,神秘寓意!
    出土文物有:三彩雙耳罐1隻、鈞瓷雙耳罐1隻、黑釉雙耳罐3件、黑陶梅瓶1件、白瓷四系罐1件、陶釉雙耳罐1件,赫條紋碗1件,鈞瓷碗1件、雙魚銅鏡1枚、銅燈、銅錘1件。01 雙魚銅鏡:充滿了生殖崇拜、鯉躍龍門的寓意井二裡遼墓群出土的雙魚銅鏡充滿了神秘的圖騰崇拜文化,這與契丹人的遊牧文化有關。契丹人的草原遊牧生活的主要生活活動就是放牧、打獵、捕魚,並且追逐水草而居。
  • 2000多年前咱先祖就研究星星 「盱眙星象圖」記下漢代彗星軌跡
    原標題:2000多年前咱先祖就研究星星 「盱眙星象圖」記下漢代彗星軌跡   中國江蘇網3月3日訊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最近非常火爆,裡面的男主角來自遙遠的外星球,一舉一動既神秘又古典,讓追劇的人慾罷不能,由此還引發了一股「天文熱」,甚至有鐵桿「粉絲」用星象圖來測算,到底主角來自天上的哪顆星
  • 我國存在2幅上古神秘圖,《易經》來源於此,被譽為「宇宙魔方」
    我們知道《易經》是"群經之首",是"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為什麼將《易經》作為"大道之源"?伏羲創製八卦,周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孔子作《易傳》,他們的共同目的只有一個,即闡明天道之理,教人性命之旨。
  • 中貿聖佳25周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止水·中國古代銅鏡專場高清...
    整面銅鏡紋飾繁簡相宜,風格大氣渾厚,反映出工匠高超的藝術水準。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大墓出土過兩面漢代單圈銘文鏡,其紋飾較之此件拍品略為簡單,與同時出土的玉器、青銅器、馬蹄金、麟趾金等珍貴文物品級也相差較遠,為兩件銅鏡的身份蒙上了神秘色彩。海昏侯即漢廢帝劉賀,漢代皇帝使用的銅鏡尚且如此,那麼很多比它更勝一籌的現存銅鏡,當時又是誰在使用呢?此鏡品相佳美,完美無瑕。
  • 漢代神獸︱龍和虎是什麼時候成為「組合」的?
    漢代藝術有一個特點,因為年代久遠、且不具備後世藝術品如書畫所需的製作條件,它多以墓葬為依託、得以保存流傳下來。龍虎圖像組合在漢墓中的畫像石、畫像磚、壁畫、陶器、銅鏡、雕塑等各種材質和形制的器物上都有出現,仿佛來自遠古的訊息在漢代終於得以激活,春潮一樣奔湧而至,裹挾著整個春天的到來。其中,最早繪製龍虎圖像組合的是在壁畫上。
  • 隋代銅鏡上的十二生肖圖案
    圖①圖② 隋唐時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同時亦是中國古代銅鏡發展史中的鼎盛時期。因為隋代時間短,科學發掘出土的銅鏡數量不多,又因其形制、材質、鏽跡同唐代早期的銅鏡相類似,所以學者們大都將隋鏡和唐鏡統稱為「隋唐」鏡。
  • 廣西發現一銅鏡,上面有兩個奇特圖案,網友:孫權或比現代人還潮
    然而隨著一面銅鏡的出土,我們驚訝地發現,至少在三國時期,中國人就已經知道了十二星座。1978年,在廣西省貴港市工農師範廣場中,學者們在一座古墓中發現了一面做工精美的銅鏡。此銅鏡的紋飾與佛像夔鳳鏡一致,為東漢晚期至魏晉特別是孫吳時期的典型鏡類。一般而言,這類銅鏡上會鑄有佛像,但是令專家驚訝的是,在這面銅鏡上鑄造了十六種星象。而在這十六種星象中,有兩個圖案引起了學者們的興趣。
  • 宇宙的神經結構?天文學家發現神秘氣體弦,跨越5000萬光年!
    根據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預測,宇宙中存在一種神秘氣體弦,它們由異常稀薄的氣體組成,橫跨驚人距離,且大部分重子物質都包含在其中。這些氣體弦的形成被認為始於宇宙大爆炸之後的快速膨脹期。宇宙創生之初,物質分布並不是完全均勻的,這是宇宙之所以能夠成為當今宇宙的重要原因——有些地方物質密度稍大,通過引力作用匯聚更多其他物質,最終形成星系、恆星、行星以及已知宇宙的一切。標準模型預測,物質在受引力作用匯聚的過程中,會留下一道微弱的尾跡,也就是上文所說的氣體弦。
  • "花絲鑲嵌"技藝起源於漢代 明代達巔峰階段(圖)
    "花絲鑲嵌"技藝起源於漢代 明代達巔峰階段(圖) 18K黃金彩寶花絲碗盤勺一套  花絲鑲嵌珍品展昨開幕  展覽日期:3月12日~4月4日  地點:深圳市皆一堂百工藝術館  奢華典雅的設計、巧奪天工的技藝、金絲銀縷與珠寶翠鑽的結合、龍冠鳳冕珠釵細軟……作為歷代皇家御用之物、我國傳統奢侈品的代表,「花絲鑲嵌」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 帶你了解其中的神秘數字
    無論中西,都將數字看作是萬事萬物的基本元素,數字因與宇宙中所有現象的普遍聯繫而具有了神秘意義。 無論是《水滸傳》看似荒誕不經的神話式開篇及結尾,還是書中出現了多次的「天數」、「分定」、「天意」,無不表達了天命思想和天道觀念。以「天數」作為《水滸傳》的立意基礎,突出地體現在敘事話語、情節編織,尤其是人物組構對神秘數字的倚重。
  • 揭秘神秘動物前世今生
    原標題:揭秘神秘動物前世今生 你知道噴火龍是如何噴火的嗎,你知道獨角獸上的螺旋是朝哪個方向旋轉的嗎……近日,未讀·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了法國科普作家讓-巴普蒂斯特·德·帕納菲厄的著作《博物學家的神秘動物圖鑑》,解密故事裡的神秘動物。
  • 杜嘉班納奚落的筷子,其中蘊含豐富文化意義,杜嘉班納根本不懂
    杜嘉班納奚落的筷子,其中蘊含豐富文化意義,杜嘉班納根本不懂百家號曉明觀史獨家發布,嚴禁轉載至其他平臺,侵權必究!中華文明傳承了幾千年,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有很多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直到今天還一直在延續和使用,我們每天使用的筷子,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個,使用筷子是每一位中國人必須要學會的技能之一,也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很多外國人都會覺得筷子用起來太難了,甚至近些日子還出現了在杜嘉班納的一個視頻中,對我們常用的筷子極盡奚落,惹了眾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