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我曾經生活的地方?

2021-01-19 花臉貓的工作與生活

明代陶淵明所著《桃花源記》,是初中語文課本中的一篇古文。現在想起來,感覺自己小時候生活的秦嶺山區小山村,明明就是現實版的桃花源。

小時候,在沒有電燈的村莊裡生活,對於解放卡車都是稀罕物的年代,對於那滿山遍野的鮮花,蜿蜒曲折的小河和秀麗的景色,在年幼的孩子心裡,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原來當初生活的地方,其實和桃花源是那麼的相似。

小時候,我生活在秦嶺山區的一個偏遠小山村。小山村裡阡陌縱橫,雞犬相聞,農民靠雙手和牛馬在田間耕種。映入眼帘的,除了滿眼的翠綠,還有隱藏在樹木之中的黑瓦木質房屋。當太陽徐徐升起或緩緩落下的時候,嫋嫋炊煙會從這些屋頂升騰起來。

那彎彎曲曲流淌的河流,時而匯聚成一個如同半個足球場大小的深潭,時而又若有若現的被大大小小的黑色石頭遮擋。在陽光照射下,蜿蜒的河水時不時在石頭與石頭之間閃著金光。

覆盆子

春季來臨,野生的桃花和杏花會開滿山谷,農民種植的蘋果樹,會層層疊疊的次第開放,秋季的枝頭又會掛滿熟透的果實。

後來,我離開了這個夢幻般的小山村。上中學讀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嚮往世外桃源的同時,越來越覺得,小時候曾經居住的小山村,原來就是我的桃花源。

《桃花源記》中「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土地不平曠,又怎麼在地裡種植莊稼。屋舍儼然,明明就是說屋舍被高大的樹木環繞。桑竹,不就是桑樹和竹子麼?小山村中桑樹散落在路旁或田野上,它會結一種叫桑葚的果實,我小時候經常站在樹下,直到吃飽才會離開。秦嶺山中,盛產一種竹子,叫鳳尾竹。可不就是「桑竹之屬」麼?

桑葚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沒有什麼交通工具,靠雙腳丈量土地,當然阡陌交通了。小山村的雞、狗都是散養,不需要圈在院子裡,雞會自己到田野間找蟲吃。而狗是怎麼長大的,連自己都不明白,幾聲狗吠,幾聲雞鳴,也許又是誰家的小狗在欺負鄰家的母雞。

杈把果

我生活的小山村,通往外界的路,只有一條,經常也看不到機動車輛經過。這是一條彎彎曲曲、高高低低、坑坑窪窪的土路。路邊沒有路燈,每到黑夜,走在路上,就能體會深一腳淺一腳的真實感覺。

這樣的一條通往外界的路,可想而知沒有什麼外人與小山村的村民來往了。小山村就有會織布和染布的農戶,衣服多是自己縫製。對於一個外面世界來的人,自然「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杈把果

路兩旁是高大的核桃樹和成片的蘋果樹,在蘋果樹和核桃樹間生長著的,是一叢叢的花椒樹和茂密的玉米地。

村民之間需要什麼,都是以物易物。拉著架子車售賣自己種植的蘿蔔,不需要錢幣,農民會拿幾個自家母雞產的雞蛋去換取。家裡需要食醋,只需要提上幾斤玉米,就能灌滿提前準備的玻璃瓶。

山上長滿了能結松塔的松樹,到了秋天,這些松塔中會結滿松子。除了松樹,還有各種野生的能結出味道美味漿果的灌木。覆盆子、杈把果、羊奶子、桑葚等等等等,都是我曾經品嘗的美味。可不就是「怡然自樂」麼?

現在,和朋友喝茶聊天飲酒,翻出手機中覆盆子的圖片,朋友搖著腦袋疑問:「這是什麼東西?」。

對於杈把果,更是一臉茫然:「原來還有這麼奇怪的水果?」

覆盆子

他哪裡知道,對於小山村中曾經的我,如果撿到一個透明的玻璃瓶子,不管有多髒,都會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激動。要知道,在那個與外面世界很少來往的桃花源,玻璃瓶子,就如同原始部落來了外星生物。

玻璃瓶子用小河裡的細沙反覆清洗,即使它口小,一樣能洗得鋥明瓦亮。

有了這個玻璃瓶子,就可以在山上匯入小河的溪流旁,把成熟的杈把果從灌木上摘下來,一顆一顆的從狹窄的酒瓶口部塞入瓶子。

杈把果

小時候,總是十分貪心,即使塞滿了滿滿一瓶杈把果,望著滿樹紅透的果實,硬是將酒瓶在鬆軟的土地上,反覆敦實,為的是讓瓶子的每一點空間都塞滿杈把果。杈把果的果皮本來就很薄,經過反覆敦實,這時候的杈把果,已經變成了一瓶與西紅柿醬一樣的富含果肉和果汁的混合物。

只有這時,我才會滿意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想吃的時候,只要把瓶子高高舉起,口部對著自己的嘴巴,一大口香甜美味的杈把果果肉和果汁就充滿我的口腔,真爽啊。

杈把果

只是,這種美味,也許,只會出現在腦海裡或睡夢裡,出現在那桃花源裡。

相關焦點

  • 生活不如意時,不妨讀一讀陶淵明的這首詩,定會有所感悟
    世人無不追求隨心所欲的生活,按照心中所想,不被外界影響,瀟瀟灑灑過完一生,陶淵明幾乎做到了。東晉時期,科舉制度尚未出現,如果想踏入仕途,謀取一官半職,僅有才華是不夠的,需要有顯赫的家庭背景,否則一切都免談,別人也不會予以推薦。陶淵明比較幸運,曾祖父陶侃是東晉名將,立下赫赫戰功,外祖父孟嘉也很牛,是東晉時期的名士。只可惜,到了陶淵明這一輩,家道中落,連溫飽都達不到。
  • 初中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之《桃花源記》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之《桃花源記》,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般詞語:   1.緣:沿著,順著。   2.夾岸:兩岸。夾,在兩旁。   3.數:幾。   4.芳:香花。   5.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英,花。
  • 陶淵明筆下有《桃花源》,劉華忠畫中有《夢見蘋果和魚的安》
    ,最開始是在岷江(長江重要支流)邊上生活,後來又轉折到了貴州潼陽松桃,武陵山一帶,這個地方有一條河流叫沅江,它與大洋彼岸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很相似。我出生在黔江,因為父親是軍人,很難在一個地方固定居住,所以從小到大,我住過很多地方,但每到一處都有一條河。早年不斷遷徙的生活,感覺就像是在河流上漂泊。
  •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在世外桃源,我遇到了兩千年前的它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一。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 名家寫瀟湘·風物|詩風聯雨桃花源
    這綿綿迭迭的詩情聯韻,牽來桃花流水,染滿田園晴雪,成為桃花源千百年多情的追隨者,忠實的守護神,給它注入不竭的源頭活水、生命活力,讓每個來訪者讀出滿滿的文化自信。入桃花源,必過桃花山牌坊。牌坊建於民國後期,上刻楹聯為當地名士甘澍所撰:「紅樹青山斜陽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既極寫眼前景,又盡出古人典,句精短而意幽遠。還有一副楹聯,曾經佚失,我卻喜歡。
  • 桃花源裡的「流年」與往復
    東晉時期,文人陶淵明撰寫《桃花源記》,把桃花源裡的人們比作不懂得朝代更替,只循著四季生活的人。現在看來,這也許是對鄉村緩慢的時間變化的誇張描寫。在當下,隨著自然循環的時間觀基本不復存在,但在藝術家張超的作品《流年》中,觀眾可以找到這種類似的安寧,感受時間的厚重與流動。
  • 王維改寫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名《桃源行》是多麼的光彩奪目
    本文系作者也許距離讓你我淡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看見延綿不絕的秦嶺就知道已抵達秦地,山嶺巍峨,巨石崢嶸,古樹沉寂,鳥獸鳴叫,大路遠遠繞著秦嶺逶迤前行,似乎生怕踩著這隻巨獸的尾巴。《過始皇墓》這一年閒居長安之餘,王維以朝氣蓬勃的詩情畫意之筆,以詩改文,改寫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名《桃源行》此詩一出,令人叫絕,時人對王維的詩歌才華唯有嘆服。
  • 《桃源記》試玩:在避世之所體驗雞飛狗跳的田園生活!
    再順下去我都要背誦全文了!不是我吹,背課文我可是一流的。《桃花源記》這篇初中課文,猶記得在課後內容中殘忍地寫著「需背誦全文」,當時背得我是欲仙欲死,飽受家長和老師的雙重折磨。但不得不說,真正熟讀了這篇遊記後,再仔細咀嚼一番,還是頗有滋味。這款以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作為原型的國風模擬生存遊戲《桃源記》,在元旦當天已經開啟了本次測試!我,團球球,一個鐵桿國風迷,鋼板鐵!
  • 陶淵明這十首有意境的詩,灑脫閒淡,每句都讓人沉醉其中!
    陶淵明是東晉末年偉大的詩人、辭賦家,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我記得在中學時學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時,簡直驚豔,直到現在都能倒背如流。文中描述的那個世外桃源,讓人嚮往,太美了,太神仙了,而它對照之下的社會現實又讓人唏噓不已。
  • 工學考研星座物語:冥王星獅子 - 阡陌交通
    冥王星獅子:阡陌交通  冥王星是太陽系中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其運轉軌道和運轉速度也是變化最多最快的。就像我們的陸地交通,一直都是人類最靈活、最重要的交通方式。武漢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專業在華中地區很有號召力,北京交大、西南交大、長安大學、同濟大學也都是很好的選擇。華東地區有發達的公路交通系統,東南大學該專業的畢業生大部分都在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區的公路交通系統工作。
  • 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這首詩說出了真相
    讀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人,就有可能知道《歸去來辭》,就知道他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故事。他在彭澤剛當上縣令,只當了八十多天,就辭職不幹了。如果不好好接待,他回去打個小報告,陶淵明還吃不了兜著走。 如果穿戴好官服,束好綬帶,點頭哈腰地逢迎,再加上酒食相陪。督郵回去給太守匯報,美言幾句,說不準就有擢升的機會。所以工作做得怎麼樣,督郵一張嘴很重要。 但是陶淵明看不慣,他就不願意去俯首帖耳地逢迎。
  • 陶淵明又是一座時代最高峰
    因此,我們的這些玄談文士們能把哲學拉到自己身上,尤其出入佛道之間,每個人都弄得像是從天而降的思想家似的,我總覺得利多於弊。胡辯瞎談的當然也有不少,但畢竟有幾個是在玄思之中找到了自己,獲得了個體文化的自立。其中最好的例子要算東晉的王羲之了。他寫的《蘭亭序》,大家只看他的書法,其實內容也可一讀,是玄談中比較乾淨、清新的一種。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想去卻又留不下的,只存在自己心裡的桃花源
    桃花源,這地方你一定聽過吧,出自大詩人陶淵明,但你有沒有想過貓也會有桃花源。貓的桃花源,有桃花有蜜蜂有青草有小溪,還有小橘貓鬥篷的媽媽。小鬥篷的媽媽很小時候就不在他的身邊,每次問爸爸毯子時,爸爸就說媽媽去了貓的桃花源。
  • 秦嶺無人山溝,像極了陶淵明筆下桃花源!密林深處竟藏著如此秘境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陝西。此文為小漁陝南秦嶺探秘之旅的第八篇內容。無人居住的廢棄房屋、隨處可見的神秘木頭、長了蘑菇的木頭長桌……這裡,究竟是什麼地方呢?在陝南秦嶺探秘的過程中,白廟灣溝是最讓我們意外的一條秦嶺山溝。這條位於留壩縣火燒店鎮墩墩石村的秦嶺山溝,甚至沒有一個正兒八經的入口。如果沒有嚮導帶路,相信一般人很難找到這個地方。嚮導帶路,我們一路「披荊斬棘」,進入了一個松樹林。密林只有一條狹窄逼仄的砂石路,旁邊是一條小溪流。
  • 《中華經典資源庫》:陶淵明《飲酒》其五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欣賞陶淵明的飲酒。陶淵明生活在公元365年到公元427年,他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又名潛,號五柳先生,陶淵明是潯陽柴桑人。他生活在東晉,陶淵明的作品流傳下來的比較有影響的主要是詩歌和散文。這首《飲酒》是他寫的一組詩,有20首,是他酒後所寫。所以我們今天去讀《飲酒》呢,一定要用心體會。
  • 《念念桃花源》張鈞甯嶽雲鵬體驗悠閒自在慢生活
    國際在線消息:記錄青年人理想生活方式的綜藝節目《念念桃花源》正在浙江衛視熱播,優酷、愛奇藝同步播出。繼上周阮經天、張天愛、周奇入住「桃花源」,初步體驗悠閒自在的慢生活後,第二期節目將於明晚(9日)22:00登陸浙江衛視。本期節目將迎來飛行嘉賓嶽雲鵬、張鈞甯,頗有淵源的兩人,會在節目中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 陶淵明:也曾仗劍遠遊,卻難以適應這世界丨周末讀詩
    撰文丨三書上期「周末讀詩」,我們分享了幾首與尋隱有關的詩,有讀者留言,說因此想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確,說到「隱」,陶淵明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詩人。《晉史》《南史》皆將陶淵明列入「隱逸傳」,而非「文苑傳」,即是說,史書對他的定位是隱士而非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