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均預期壽命已經超過76歲 到2020年擬再提高1.3歲

2020-11-30 萬家熱線

日前,《安徽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 》正式公布,規劃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推薦閱讀:合肥繪製民生事業發展「路線圖」 九大關鍵詞勾勒未來五年美好生活

安徽人均預期壽命已經超過76歲

「十二五」期間,我省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明顯提高,2015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6歲,比2010年提高0.92歲;孕產婦死亡率由25.46/10萬下降到17.26/10萬;嬰兒死亡率由10.7‰下降到4.54‰;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由13.32‰下降到6.85‰。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有力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加快建立,更多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群眾。生育政策調整有序實施,出生人口性別比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改革紮實推進。醫療服務供給能力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持續改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日益健全,人均衛生資源擁有量持續增加。

高血壓、糖尿病成我省主要健康問題

規劃中提到,「十三五」時期,我省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資源總量仍居全國後位,資源配置結構依然不合理,優質醫療資源缺乏、基層服務能力薄弱等問題較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成為主要的健康問題,不良生活習慣已成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職業衛生、環境安全、食品安全等多種影響健康因素相互交織,重大傳染病和重點寄生蟲病等疾病威脅依然存在;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人口老齡化加速,醫療衛生資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城鎮化發展和戶籍制度改革,對居民健康管理和計劃生育綜合治理提出新的挑戰。

安徽人平均壽命5年擬再提高1.3歲

根據規劃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國民健康素養顯著提升,身體素質明顯增強。到2020年人均預期壽命在2015年基礎上提高1.3歲以上,居民主要健康指標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新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區域性、領域性資源差異明顯縮小,發展空間布局得到優化,主要衛生資源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健康服務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服務效率不斷優化,有效控制健康危險因素,消除一批重大疾病;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制度基本全覆蓋。

鼓勵藥店多辦中醫坐堂醫診所

我省將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於1.5張床位為社會力量辦醫預留規劃空間,同步預留診療科目設置和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空間。鼓勵社會資本在亳州市、宿州市、馬鞍山市、六安市、安慶市、滁州市、池州市、阜陽市等醫療資源薄弱區域舉辦醫療機構,支持社會力量發展兒科、精神科、老年病、長期護理、口腔保健、康復、安寧療護等資源稀缺及滿足多元需求的服務。鼓勵公立醫院與社會力量共同舉辦新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支持有資質的中醫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名老中醫開辦中醫門診部、診所,鼓勵藥品經營企業舉辦中醫坐堂醫診所。

我省欲立法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菸

根據規劃,到2020年全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到20%,居民基本醫療素養、慢性病防治素養、傳染病防治素養水平分別提高到15%、20%和25%。

我省將全面推進控煙履約工作,黨政機關率先建成無煙單位,全面推進公共場所禁菸,強化戒菸服務,預防和控制被動吸菸。健全健康素養和菸草流行監測體系,15歲以上人群菸草使用流行率控制在25%以下。其中,將會推動無菸環境立法,強化公共場所控煙主體責任和監督執法,逐步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菸。推動相關部門加大控煙力度,運用價格、稅收、法律等手段提高控煙成效。

公共體育設施有望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在健身方面,我省將加強健身步道、綠道、全民健身中心、體育公園、社區多功能運動場等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構建場地設施網絡和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逐步推進有條件的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在課後、節假日對本校學生和公眾有序開放。記者 祝亮

 

推薦閱讀

探館合肥農交會:合肥館變身七彩「菜籃」 阜陽館560斤太空南瓜成大明星

2017「全國雙創活動周」合肥分會場今啟幕 「高新尖」齊聚

2018年安徽高考報名方案和加分政策出臺 這兩大變化考生必須知道

父子倆同校上大學:44歲父親是新生 兒子成「學長」

相關焦點

  • 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6年76.5歲提高到76.7歲
    原標題: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提至76.7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4日訊(記者 李萬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日前發布的《2017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6年的76.5
  • 2019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是77.3歲,不是說「您能活77.3歲」
    按照國家衛健委公開的信息,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為77.3歲,比2018年的77歲提升了0.3歲,比2017年的76.4歲提高了近1歲。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民生、醫療、經濟等諸多領域繼續保持較高增長。
  • 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
    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8年的77.0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8.3/10萬下降到17.8/10萬,嬰兒死亡率從6.1‰下降到5.6‰……今天,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2019年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1007545個,全國衛生人員總數達1292.8萬人;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2.77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
  • 1949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不到35歲!現在為何有77歲
    1949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不足35歲。2018年,這個數字達到77歲。70年,人均預期壽命長一倍。中國為什麼能做到?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連年創造歷史新高,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達到歷史新低。
  • 2018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7歲,不代表您就活77年
    近日,國家衛健委公布了一個數據: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經從以前的不足70歲,提高到2018年的77歲。並指出咱們中國在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已經達到了2.49億——成為全年老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其中,超過1.8億老年人患有這樣或那樣的疾病,晚年生活質量並不高。
  • 2019年內蒙古人均預期壽命達77歲
    「十三五」期間,內蒙古自治區加快推進健康內蒙古建設,全區人民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數據顯示,2019年全區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歲,比2015年提高了1.2歲,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分別由5.34‰、6.49‰、18.27/10萬下降到3.45‰、4.19‰、12.73/10萬。  衛生資源總量持續增長。
  • 甘肅省衛健委發布我省醫療健康10年大數據 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省衛健委發布我省醫療健康10年大數據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出生率下降 老齡化加快12月21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發布了醫療健康大數據,充分展現了2009-2019年甘肅衛生事業在發展中取得的顯著成效。
  • 甘肅省衛健委發布甘肅醫療健康10年大數據: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原標題:省衛健委發布我省醫療健康10年大數據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出生率下降 老齡化加快12月21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發布了醫療健康大數據,充分展現了2009-2019年甘肅衛生事業在發展中取得的顯著成效。
  • 衛健委:中國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僅68.7歲 周六 農曆十月初六
    他說,中國老年人健康狀況不容樂觀,2018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7.0歲,但據研究,中國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患有一種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達7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老年人對健康服務的需求非常迫切。
  • 2018年居民人均期望壽命提至77歲,出生人口二孩佔50%
    國家衛健委今天發布《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7年的76.7歲提高到2018年的77.0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9.6/10萬下降到18.3/10萬,嬰兒死亡率從6.8‰下降到6.1‰。2018年出生人口中,二孩佔比保持在50%左右。
  • 而立浦東再出發|浦東GDP達1990年的211倍,人均期望壽命已超84歲
    2019年浦東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2734億元,是1990年60.24億元的211倍;人均GDP達到22.9萬元,折合3.32萬美元,進入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財政總收入達到4316億元,是1993年11.15億元的387倍。浦東以全國1/8000的面積創造了1/80的GDP、1/15的貨物進出口總額。
  • 報告:紐約預期壽命增加到81.3歲 亞裔生育率高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月7日電據美國《僑報》報導,紐約市衛生局近日發布了2018年度生命統計,報告發現,在過去10年中,紐約市的預期壽命增加到81.3歲,且所有種族的預期壽命都有所增加。嬰兒死亡率達到歷史最低水平,出生率下降。
  • 安徽人平均壽命75.08歲 女人比男人平均多活5年多
    安徽人平均壽命75.08歲(資料圖)你知道安徽人平均壽命是多少嗎昨日下午,省統計局公布的《2012年安徽婦女發展狀況報告》告訴你答案。我省常住人口中,平均預期壽命為75.08歲,其中,男性72.65歲,女性77.84歲。這意味著,安徽的女人平均比男人多活了5年零2個月。安徽人平均壽命75.08歲平均預期壽命是反映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
  • 報告顯示:紐約預期壽命增加到81.3歲,亞裔生育率高
    中國僑網1月7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紐約市衛生局近日發布了2018年度生命統計,報告發現,在過去10年中,紐約市的預期壽命增加到81.3歲,且所有種族的預期壽命都有所增加。嬰兒死亡率達到歷史最低水平,出生率下降。
  • 76.5歲!
    76.5歲!湖北人壽命長人均期望壽命從75.86歲增長到76.5歲湖北省衛計委首先介紹,十八大以來,居民健康水平顯著改善,全省人均期望壽命從75.86歲增長到76.5歲。相比2011年,2016年全省嬰兒死亡率從9.98‰下降到5.63‰,全省孕產婦死亡率從15.13/10萬下降到9.96/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12.99‰下降到7.41‰,均優於全國平均水平,繼續保持中西部地區前列。
  • 我國人均壽命77.4歲,這才是真正的發達國家
    這麼多年以來,我們經常的熟悉於,中國和西方世界的對比,然而剛剛過去的2020年,告訴我們從這一刻開始,中國領先西方的年代要開啟了,其實在經濟層面,我們早就取得了很多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說中國是世界工廠,中國的工業總產值早就是世界第一了,而且把第二第三,遠遠的甩在身後,甚至連西方智庫都研究說,大概再過5年到8年,中國的GDP總量就要超過美國了
  • 結婚越來越晚 壽命顯著提高
    未婚女青年比例攀升  與全國相比,上海男女的初婚年齡提高速度高於全國水平,且女性初婚年齡的提高幅度高於男性。  截至2015年,上海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齡分別為30.3歲和28.4歲,比2005年分別提高5.0歲和5.4歲,比2010年分別提高1.5歲和1.9歲。2015年,上海女性的初育年齡為29.0歲,已經高於很多西方發達國家,與歐盟平均水平持平。
  • 人均期望壽命從2013年的78.51歲升至2019年的78.94歲
    本報訊(記者郝曉煒)11月10日,市疾控中心發布消息,《太原市2019年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新鮮出爐,這是我市連續第7年發布本市居民健康狀況相關數據。此《報告》通過分析大量人群健康數據發現,我市人群健康狀況不斷改善,人均期望壽命從2013年的78.51歲上升到2019年的78.94歲,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從2013年的561.46/10萬降低至2019年的437.77/10萬。
  • 權威發布丨山東人均期望壽命從2015年的78歲上升到2019年的78.94歲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 記者12月2日下午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時期,山東圍繞健康山東建設、深化醫改、公共衛生、基層衛生、人口老齡、中醫藥等出臺一系列政策得到有效落實,各項規劃主要指標基本完成。
  • 人活到多少歲算長壽?一旦超過這個數就滿足吧,別太貪了!
    那麼,我們人究竟活到多少歲算是長壽呢?90歲?100歲?其實如果你超過這個數就已經算是不錯了! ●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朋友的眼中,只有活到100歲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長壽,三代、四代同堂,子孫繞膝,這樣的家庭也是令人十分羨慕的。但是你知道嗎,在古代能夠活到70歲就已經算是長壽了。在古語中就有描述:「七十古來稀」,在古代能夠活到70歲已經是很少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