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臆想」局限太窄,影響人品行為,3招提升自我意識邏輯層

2021-01-19 升升江

真是搞不懂。

這無緣無故的為什麼對我有意見,我明明就沒有得罪她?

莫名其妙的,現在都不想跟她說話了。

姑姑的女兒找我聊天抱怨說,她同學無緣無故的就跟她兩天沒有聊天了,這讓她很煩惱,說她同學肯定是對自己有意見,可自己又好像沒有做什麼對不起她的事情。所以一時之間接受不了。

我問她:「是不是她跟你說了什麼話,還是你們的同學朋友跟你透露過什麼,」

她說都沒有:「就自己感覺她兩天沒有找她聊天了,以前經常會聊。在學校挺好的,可回家了反而不找她聊天,所以覺同學對她有意見。」

幾天後,她又跟我說,她同學是為了考上好的大學,晚上都很忙,所以才沒有找她聊天。

生活中,有沒有遇到一種人,一直活在「自我意識」局限裡。每次聊天都會說,我覺得你應該這麼說比較好,我覺得那個人心情不好、我懷疑那個人在背後說我壞話、打小報告。其實他就是在利用我。

產生這樣想法的人其實一直都活在自己的「主觀臆想中,」他們會習慣用自己的意識去判斷身邊的人和事,且還很確定性的認為自己是對的。

01、不要活在自己的主觀臆想之中,你以為的不一定是對的

「我覺得我老闆就是在故意針對我,不然為什麼老是叫我加班,還說什麼看好我,我覺得那都是藉口。」

前幾天還找我到他辦公室,還說很看好我,這是在給我機會,如果做的好肯定升職加薪。

結果就是天天加班,你說哪有這樣的人,我都加一個禮拜了,也沒有任何表示,都快累成狗了。

朋友一個勁的說個不停。她認為她的老闆是以升職加薪的藉口讓她加班,而她還不能拒絕,確切的說,就是在騙她給他工作,所以她很不服氣。

那麼,這些都只是她的「臆測」而已,並沒有什麼證據證明。

可她還是堅持自己主觀臆想,覺得自己就是對的,一個禮拜後她就去辭職了。

可幸運的是,朋友是在完成自己任務時辭的職,所以還沒等到她開口。老闆先說話了:「幹的不錯,我正想找你呢?這個月的獎金加1000元,另外,下個月升經理,好好幹。」

朋友聽完老闆的話都傻了,慶幸的是自己幸好還沒有先開口。

朋友說,當時真的很幸運,就差那麼一點。

在這種情況下有多少像我朋友一樣,一直活在自己的臆測,活在自己的主觀臆想之中。

生活沒有必要一直活在自己的臆想中,你以為的不一定是對的。有時那只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那麼,有多少人是活自我意識的我認為是什麼裡面而出不來?

在工作中懷疑這個、那個同事不是挖我牆角就是打小報告,甚至性質當擔的說,你一定說過這樣的話;在親密關係中說:我感覺他在外面有人了,我相信我的直覺,然後用你的直覺去質問你的愛人;在與朋友交往當中對他人的不信任,且還想好了事情的經過等等。

不管生活還是工作中的我們都逃不過「主觀臆想,」在與他人爭吵時多數會活在我認為裡,然後再吵個幾回合。有這樣情緒的人到底有哪些特點:

主觀臆測,總是對身邊的人主觀推測,猜測、認知局限(只根據自己窄小的認知範圍來做判斷)缺乏自省能力或者沒有自省習慣,無法及時意識到自己的認知局限觀當你朋友對你各種假象時,你會怎麼辦?

明明沒有說過的話,沒有說過的事,到最後還是被扣上了這頂帽子。你會不會很憤怒,會不會突然覺得原來你是這樣的人,那麼會不會果斷的把這樣的人在你的生命裡刪掉?

02遠離主觀臆想之人,追求客觀思維,需理性思考

小意跟小柒本來是無話不談的的好閨蜜,不管是心中的什麼秘密都會互相分享。

後來意外在別人那裡得知自己的一些不想讓人知道的小事情,別人怎麼會知道自己的醜事?越想越氣。

後來,小意懷疑是小柒一直以來都在她背後說她壞話,這在小意的心裡就是根刺,她處處跟小柒作對。也因為懷疑外面的那些流言蜚語是小柒說的,所以對她懷恨在心,同時也說了小柒很多壞話。

有一次還當面說小柒一些比較難聽的話,小柒因此不再理小柒,斷絕了往來。

其實小意自己大嘴巴,很多事情都是自己無意中說出去的,最後還冤枉了小柒,而且還是沒有任何證明的情況下一口咬定是她說的。

後來大家跟小意熟了,也就慢慢了解她這個人,不僅大嘴巴還是一個「主觀臆想」特別嚴重的人,所以大家慢慢的都離她越來越遠。

懷疑是無限的探求。 ——古希臘 蘇格拉底

一開始就質疑你的人,請果斷遠離。

人們對事物的看法一般會有主觀性,而且還很難改變,當一個人一開始對你有所懷疑時,那麼在他的意識中,你就是這樣的人,他認為你是怎樣的人,就是怎樣的人。

假如說,你有一次偷東西的前科,或者一些不好的習慣或慣性,那麼在大家眼中形成了一種定式認知,對於你沒有做過的事一直會產生各種質疑。也就是說並不信任於你。

人對事物的認識,更願意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不去關心事實到底是什麼樣的。

像這樣的人都只信任自己的「主觀臆想」

那麼我們該怎樣避免出現這樣的狀況?

追求客觀思維,理性對待

主觀思維:大腦只從自己視角看待一件事的信息

客觀思維:大腦不僅從自己的視角看待該事件,還從對方角度看待該事件以及旁觀者的角度看待事件

舉例:朋友A跟我說B在背後說我壞話,還說B就是雙面蛇。主觀:朋友B太過分了,從此跟她一刀兩斷,像這樣的人就不該成為朋友。客觀:反問朋友A,朋友B為什麼要說我壞話,說了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 心裡反思:到底誰才是雙面蛇?

主觀就是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主觀思考一般帶情緒。

客觀就是站在大家的角度思考問題,客觀思考是理性。遇事學會換位思考,多角度思考,思維是先天的基礎後天的努力,不斷演進所形成,可好可差,它是生命的過程。

03 3招提升自我意識邏輯層,擴展局限性範圍

培養思維習慣:

亞里斯多德說:「我們重複做的事情,決定了我們是怎樣的人。有些,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養成一個好習慣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太重要了。特別是思維習慣,而思維恰恰是需要更長時間來養成的習慣之一。

小吳是一個比較懶散的人,不管學什麼都是三天曬魚兩天撒網的,反正一事無成,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了,「我們重複做的事情,決定了我們是怎樣的人。」這句話,他開始了對自己的挑戰,終於半年後突破自己。

小吳把學生時期的外語全部撿回來了。以此可以證明一個人的習慣就是代表著行為、人品。

那麼小吳是怎麼打敗自己的懶惰的呢?

1、每天看一個小時書,以及思考理解書裡面的知識,並且寫下感想。

每天至少看一個小時的書,對於一個人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看書對自我意識局限有很大的幫助。

寫下感想可以提升認知能力,以及擴展自己的局限範圍。

2、面對生活的瑣事,多問自己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要這樣做?

如果某天心情不爽,老公一下班就對著他發火,對著孩子發火,自己就想發洩一下自己的情緒。這時的你不如問一下自己為什麼會不爽,是什麼事情引起的惱火。然後說出你的想法,我想家人會理解的。

3、跟同事朋友發脾氣時多問自己為什麼,並且多角度思考

比如同事小C無緣無故的對你發脾氣時,首先先聽一下她說了什麼,不清楚的話可以問為什麼對你發脾氣。了解事情真相時,換一下角度思考,然後說出自己的想法。、

文章最後想對大家說,我們不該被「主觀臆想」所控制思維,也許該客觀的面對事件的真相以及尋找一種「客觀思維」來提升我們的「自我意識」範圍。

遇事不能活在我以為裡,而是習慣性的多思考,多角度思考問題全面性,以及找出證據證明事情的真實性。

作者|升升原創文章抄襲必究,配圖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吳文春等:大學生自我接納影響主觀幸福感
    主觀幸福感包括認知評價和情感體驗兩個方面:認知評價是對生活質量的整體評估,即生活滿意度,是主觀幸福感的關鍵指標;情感體驗包括愉快、高興等積極情感體驗和憂慮、抑鬱等消極情感體驗。  那麼,對於自我意識處於相對穩定時期的大學生而言,其自我接納同主觀幸福感間的關係如何?自我接納是否能夠對個體主觀幸福感水平具有顯著預測作用?
  • 客觀意識與主觀意識之中看陰陽
    小編曾經分析過,人的思維意識往往會受到客觀環境的制約,你腦袋裡面能夠裝些什麼再憑這些意識可能做出什麼反應,好多時候根本不是你本人所能夠決定的事情。但是同時小編曾經分析,人的主觀能動性有的時候能夠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 鳥類也有主觀意識嗎?
    近日,來自德國圖賓根大學的一個神經科學研究小組通過測量烏鴉的大腦信號和行為,首次證明了鴉科鳴禽(如烏鴉)擁有主觀體驗,能夠有意識地感知感官輸入。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討論,那些大腦結構完全不同、沒有大腦皮層的動物,是否也被賦予了有意識的感知能力?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神經學實驗數據能夠支持這種說法。 為了追蹤鳥類的意識過程,德國圖賓根大學的科學家們訓練了兩隻烏鴉:它們會通過搖頭來表示是否看到了屏幕上的刺激信號。
  • 我們活在主觀意識覆蓋的客觀世界
    也許我只有意識,臆想出這多姿多彩的世界,包括自己的身體,所有發生的事情也不過是在自己的意識裡放映,只是這畫面太過逼真,以致於我無法辨認這個原本虛擬的世界,其實根本就不存在。我不知道世界上為什麼一定會有我,雖然聽過很多歷史,地球至今46億年,中國上下五千年,在我出生之前的歷史人物也都死去了。
  • 關於主觀意識平衡
    雖然我們選擇了妥協和讓步,但事後仍然感到憤憤不滿、心有餘恨;這就是主觀意識出現不平衡的狀態。接下來我們就會啟動自我調節功能,可能是「精神勝利法」,在想像中獲得平衡;可能是身體機能的自行修復;也有可能是盤算著計劃在下一次爭執中力爭上遊,把這次受的委屈全部找回來。
  • 心理學_自我意識的發展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自我意識的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考試內容,常見題型為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考查形式比較簡單和固定,因此在備考過程中需要引起大家充分的重視,理解並熟記。一、自我意識的概念自我意識是意識的一種形式,是個體對自己身心狀態以及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係的意識。自我意識是個體自身心理、生理和社會功能狀態的知覺和主觀評價。
  • 大學生自我接納與主觀幸福感顯著相關
    其中,認知評價是主觀幸福感的關鍵指標。而自我接納是指個體接受和愛護自身及自身具有的特點,對自己的一切,包括身體、能力、品德、名譽等各方面,都能確認其正面的價值,接受自己的現實;它是個體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幸福感產生的基礎。一個人只有真正悅納自己,才能在生活中更好地適應環境,以平常心面對生活中的一切,進而體驗到人生的快樂和幸福。
  • 很難被改變,主觀意識太強的星座
    有些人的思想、情緒容易受到周遭人事物的影響,而左右搖擺不定甚至改變自己的初衷,而有些人卻不會。今天摘星工廠—星吧就來說說後者,這類人主觀意識最強,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人,認定的事,別人很難改變他們。獅子座獅子座人的個性相當強,最喜歡自己主導事情,凡是跟自己有關的,他們都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喜歡的人,認定的事,就一定會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絕不改變初衷,就算旁人再怎麼不認同,甚至不止一次地表示質疑,獅子座人也不會乖乖按照別人的意思來,而是無論如何也要把自己的主觀意見進行到底!
  • 自我調控系統VS自我意識
    (三)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識在行為上的表現,是實現自我意識調節的最後環節。如一個學生意識到學習對自己發展的重要意義,會激發起努力學習的動機,在行為上表現出刻苦學習、不怕困難的精神。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監控、自我激勵、自我教育等成分。
  • 科學家首次揭示烏鴉大腦也有主觀意識 打破神經生物學局限性
    科學家首次揭示烏鴉大腦也有主觀意識 打破神經生物學局限性 2020-10-03 20:42:00 來源:DeepTech深科技 研究人員通過同時記錄行為和大腦活動
  • 主觀意識=Medicine
    裡說過   「 社會忙著將創意格式化 但創意是超越格式和既定框架的   創意的重要條件是強烈的個人獨立思想和行動能力   而我們國家還是習慣傳統集體價值凌駕於個人權利及表現之上   我們居然願意在一切可能之中接受眾人的標準答案   然後花畢生的力量來符合這裡的標準答案 」   從小到大 我是一個主觀意識很強的人
  • 孩子囟門太窄會影響智力?
    有的人說囟門太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有的人說,囟門閉合太晚是因為孩子缺鈣。那麼,這些說法究竟靠不靠譜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關於囟門的這些事兒! 2、囟門太窄會影響智力發育?
  • 三大令人難以駕馭的星座,主觀意識太強,超有個性!
    文/吱yWin做人一定要有個性,有個性的人往往都很強勢,他們的主觀意識很強,很有個性也很獨立,這樣的人往往令人很難駕馭,星座也是如此,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三大令人難以駕馭的星座,主觀意識太強,超有個性!水瓶座水瓶座從小就嚮往自由的生活,他們是不會喜歡被約束的感覺,無論你是他們的領導還是父母,他們都不喜歡被使喚的感覺,水瓶座的主觀意識很強,往往給人一副很高傲的樣子,但是當你遇到困難他們也很願意去幫助你。
  • 生活之中,你正在被主觀意識所綁架
    路人的時候,感覺這個明星跟我們沒有半毛錢關係;路轉粉之後似乎這個明星的任何行為和動作,甚至臉上的雀斑,都是完美的;粉轉黑之後,我們會認為這個明星,渾身上下,全是黑點。主觀意識不止會在對人的情感上,有極大的影響,主觀意識的影響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包括對工作、社會和消費的看法。
  • 主觀意識不能超過實踐
    我的生活日記(一百九十二) 2020年4月2日 天氣晴主觀意識不能超過實踐是我老爸常教育我的話,他希望我能腳踏實地的工作、生活,讓自己的想法能在生活中得到驗證,同時鍛鍊自己的能力,減少主觀意識對自己判斷事物的幹擾。
  • 額頭飽滿事業順,額頭低窄多坎坷,你是哪種?【真人看相】
    鼻子小巧,有點塌陷,主觀意識不強,有點內向,表達能力弱,對事業發展會有阻礙。2. 鼻準圓正,鼻翼開闊,判斷力弱,目的性不強,對人和事觀察不全面,容易受騙。求財主動性不強,消費多衝動,容易漏財。3. 顴骨高,個性有點執拗,精力旺盛,喜歡在感情中佔據主導地位,多與另一半發生矛盾,中年時期家庭關係一度很緊張。鼻子小,感情容易受到經濟影響。
  • 跳出主觀意識的「大山」,才能擺脫認知產生的錯誤丨「道」的本源,並不是以偏見為基礎的成全
    但是意識之中存在的潔癖和思想上的誤解,才會影響人的一生,那什麼是意識之中存在的潔癖呢,就是自身難以察覺到的問題。就像一個人自命清高的本性一樣,自命清高就是一個人的「精神潔癖」。有的人是因為能力不足或者天資愚笨,在某個方向上沒有足夠好的天賦,其實這並不算糟糕,只要足夠努力就好。
  • 未來3年,看破局限,就是超越局限(12星座革新指南)​
    雖然在今年的3月21日,它曾短暫地造訪水瓶,而後於7月1日逆行回到摩羯。但是,這次是土星正式換座!之後,土星會在水瓶座,行進至2023年3月7日,長達3年。2020年,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壓抑和動蕩的。
  • 霸座事件頻發背後,是犯錯代價太小還是主觀意識的薄弱?
    久而久之,大家便都養成了這樣一種「壞習慣」,覺著坐個座位而已,又不會受到處罰,主觀意識上看待這樣的「霸座件事」就像日常買菜時跟老闆娘多要幾根蔥那麼順便、平常。如今「霸座」事件被搬上檯面,「霸座」的人還衍生出了自己的一套沙雕理論:「誰說這個位置不是我的?位置上寫了我不能坐嗎?」這就跟小偷偷了東西被抓說「誰說這是你家的?你叫一聲它會應你嗎」一模一樣。
  • 人若只憑主觀意識
    因為他只有主觀意識,看不清天地之間的客觀狀態。對於只有主觀意識的人來說,自己就是人生的主宰;自己是這個世界的核心,這就是典型的自以為是。其實從客觀角度看,我們所在的這個地球,只是廣袤宇宙中極小的一個分子。而具體到每個人,小到連塵埃都不及。當造物主遮蔽了一個人的心眼時,他對自己的人生以及自己所處的這個世界,做出的判斷常常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