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_自我意識的發展

2020-11-23 中公教師網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自我意識的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考試內容,常見題型為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考查形式比較簡單和固定,因此在備考過程中需要引起大家充分的重視,理解並熟記。

一、自我意識的概念

自我意識是意識的一種形式,是個體對自己身心狀態以及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係的意識。自我意識是個體自身心理、生理和社會功能狀態的知覺和主觀評價。具體而言,它包括個體在實踐中自己對自己、自己對自然、自己對他人、自己對社會等關係的意識活動。

自我意識包括三個層次:對自己機體及其狀態的意識;對自己肢體活動狀態的意識;對自己的思維、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的意識。

二、自我意識的心理成分

1.自我認識

自我認識是指個體對客我的認知和評價,即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自我認知是個體對自己身心特徵的認識;自我評價是個體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對自己做出的某種判斷。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發展的主要成分和重要標誌,是在認識自己的行為和活動的基礎上產生的,是通過社會比較而實現的。

2.自我體驗

自我體驗是自我意識在情感方面的表現,即主我對客我所持有的態度。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與客我的現實之間的關係。客我滿足了主我的要求,就會產生積極肯定的自我體驗,即自我滿足;反之,客我沒有滿足主我的要求,則會產生消極否定的自我體驗,即自我責備。自尊感與自卑感、成功感與失敗感、自豪感與羞恥感等都是自我體驗的內容。

3.自我監控

自我監控是自我意識的意志成分,主要表現為個體對自己行為、活動和態度的調控,包括自我檢查、自我控制等。它是個體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重要機制,自我調節的實現是自我意識的能動性的表現。

三、自我意識的發展過程

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歷了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過程。

1.生理自我(自我中心期)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識最原始的形態。通常在1周歲末,兒童開始將自己的動作和動作的對象區分開來,把自己和自己的動作區分開來,並在與成人的交往中,按照自己的姓名、身體特徵、行動和活動能力來看待自己,並做出一定的評價。生理自我在3歲左右基本成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一個飛躍期。

2.社會自我(客觀化時期)

兒童在3歲以後,自我意識的發展進入社會自我階段。他們從輕信成人的評價逐漸過渡到自我獨立評價。社會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主觀化時期)

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開始形成和發展的。這時,青少年開始形成自覺地按照一定的行動目標和社會準則來評價自己的心理品質和能力。他們的自我評價越來越客觀、公正和全面,且具有社會道德性,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更有意義和價值的目標。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

考題回顧

1.【單選】青春期開始發展和形成的自我意識是( )。

A.社會自我 B.生理自我 C.心理自我 D.理性自我

【答案】C。解析: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識的原始形態,始於兒童1周歲,到3周歲左右基本成熟;社會自我是兒童在3歲以後,自我意識發展到社會自我階段,至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是從青春期開始發展和形成的。故選C。

2.【單選】自我意識是社會個性化的結果,自我意識的發展表現為三個方面,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和( )。

A.分析自我 B.心理自我 C.評價自我 D.控制自我

【答案】B。解析: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歷了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過程,故選擇B。

2.【單選】兒童3歲以後自我意識進入( )階段。

A.生理自我 B.社會自我 C.心理自我 D.虛擬自我

【答案】B。解析:兒童在3歲以後,自我意識發展到社會自我階段。他們從輕信成人的評價逐漸過渡到自我獨立評價,自我評價的獨立性、原則性、判斷性正在迅速發展,對道德行為的判斷能力,也逐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從對具體行為的評價發展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評價,但他們的自我評價通常不涉及個人的內心世界和人格特徵,自我的調節能力也較差,常出現言行不一的現象。社會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故選擇B。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自我調控系統VS自我意識
    (三)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識在行為上的表現,是實現自我意識調節的最後環節。如一個學生意識到學習對自己發展的重要意義,會激發起努力學習的動機,在行為上表現出刻苦學習、不怕困難的精神。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監控、自我激勵、自我教育等成分。
  • ...心理學流派主要觀點;魯利亞的機能系統說;自我概念的功能理論...
    心理學流派主要觀點人本主義是在反對精神分析與行為主義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派,它強調人的自由意志和自我實現,反對精神分析過於強調無意識和行為主義對意識研究的忽視。構造主義學派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人們的直接經驗即意識,並把人的經驗分為感覺、意象和激情三種元素,其他所有複雜的心理現象都是由這些元素構成。
  • 如何從心理學角度看職業發展、職業困惑?
    - 了解自己笛卡爾從哲學思想裡提出 「 我思故我在 」 表達了所謂的「自己」就是正在思考著的自己,人的自我意識就是自己的主人,然而直到被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理論,「人類不是依靠自己的自由意識而存在,而是被自己的潛意識所操縱的」的觀點所顛覆。從此,潛意識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人的內心問題,發現和了解自己的潛意識,才能接近最真實的「自己」。
  • 正向心理學的自我欺瞞
    企業的競爭關係也日趨激烈、個人的欲望日益膨脹,企業渴望壯大、個人渴望擁有更多的財富,此時,正向心理學成為指導競爭、刺激欲望的說明書。企業家意識到,牟取更多利益意味著減少僱傭職員、增加工時,如何讓企業發展的問題諸如:裁員、工時變長、減少福利,降低保障獲得有效落實?——那就是正向心理學。在這種企業合力與個人慾望的推動下,「正向思維」的訓練師開始發揮作用,如何看待眼前的現象?
  • 榮格心理學:分析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在現代心理學中,分析心理學不但與精神分析學齊名,而且還被看作是弗洛伊德經典分析學說的超越,更被譽為後現代心理學的先鋒。榮格把心靈看作人格的總體,劃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個體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意識:是心裡中唯一可以被個體直接感知到的部分,意識的整個本質就是辨別、區分自我和非我,主體和客體,肯定和否定等等。
  • 全國2002年10月自學考試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真題
    全國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真題課程代碼:00466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號內。
  • 南交點落天秤座,今生的課題自我意識覺醒
    總之,這個人在過去世是不允許「自我」以個體的形式出現的。所以南交點落天秤的人,在今生還帶著這些業力:力求公平公正而好管閒事,是個老好人;一味的配合別人,失去自我進化到北交白羊不是那麼好進化的,南交到北交的進化,需要這個人有覺悟,能意識到自身所處問題並想著要解決。也或者物極必反,當問題壓到一定程度,這個人不得不去思考他要怎麼擺脫南交點的慣性的時候,他就會有所行動了。在行動的過程中,要觀察是否有這樣的危險,即便你想&34;一點,你還是會不由自主地考慮這些行為或決定是否對他人造成影響。作者我就是這樣的交點,因此深有體會。
  • 全國2018年4月自考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真題
    1、隨著中國的心理學事業取得長足進步,實現了心理學的國際化與中國化的結合,其標誌性事件是A.1962年中國心理學會成立了教育心理學專業委員會B.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教育心理學界翻譯和出版了一批教育心理學教材, 滿足了教學與人才培養的需要C.1999年心理學被我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為一級學科D.2004年中國心理學會在北京成功舉辦了第
  • 描述心理學開啟人文科學心理學主體論邏輯
    心理學作為探究人及其心理生活的科學,必然繞不開主體性問題。主體論要求心理學以人及其主體性為中心,把人作為目的而非手段,凸顯對人的心理生活的本質、樣態及發展本身的研究,而非過於關注心理的元素構成及其生理或物理發生機制。主體性喪失幾乎是自然科學心理學的普遍命運。
  • 盤古開天闢地是人類自我意識的覺醒,不是宇宙大爆炸
    人類的自我意識從此產生。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把「天、地、人」分開的人,給他編了個神話,叫盤古開天。當然,事實上這可能是一個漫長的漸悟過程,也有可能是一個群體的頓悟過程。而且這個覺醒過程並不是只發生在我們的先祖身上,它發生所有原始人身上,是人類智力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的一個必然結果。人類自我意識產生之後,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
  • 《心理學百科》解讀,第七講:實驗心理學之父的4大超前思想
    一、實驗心理學之父1879年,馮特在德國的萊比錫大學,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正式的實驗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心理學從哲學中走出來,進入了科學領域,並成為了一門學科。之後,美國和歐洲的很多大學,都紛紛模仿馮特的形式,建立起心理學系和心理學實驗室。馮特作為「實驗心理學之父」,對後世心理學的很多領域方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心理學:你眼中的世界和他人,其實就是自我向外的投射
    弗洛伊德將完整的人格結構劃分為3大組成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用以解釋人的意識和潛意識的關係。  【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人類最基本的欲望,受意識的遏制(享樂原則)  【自我】——絕大多數「有意識」,負責處理和面對現實世界(現實原則)  【超我】——部分「有意識」,是人性內在的道德判斷或內在良知(道德原則)
  • 兒童發展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的研究
    當代心理學中,有不同的科學研究角度。兒童發展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的研究涉及到(1)患者常見問題的案例分析:通過用數據研究心理疾病發生(2)變量發展與動力的關係:研究跨文化差異,或不同文化視野下的受試者發展過程(3)「鼓勵與罰款」研究,特別是抑鬱症的研究更加廣泛。還有更多的角度可以分析,比如其他學科科研也涉及到和心理相關的問題。
  • 心理學:你真的了解自己嗎,真正的自我由四個部分組成
    周哈裡窗是心理學家魯夫特與英格漢提出來的,它指出我們每個人自我由四部分組成,我們對這四個部分了解越多,那麼我們對自己認識也就越深刻:心理學:認識你自己心理學:認識你自己2、盲區中的我盲區中的我往往是別人知道的,我們自己卻不自知。
  • 射手座自我 射手座自我意識超級強
    射手座自我智力雖然每個人的都不一樣,但是在現實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同類型的人,在智力這方面可能也會有很多的類似的地方,例如相同星座的人,智力可能也會差不多,或者很多想法比較重合。例如很多人都感覺十二星座的射手座智商很高,那麼射手座的智商為什麼那麼高呢?一起來分析。
  • 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系統2年專業課程
    中科院心理所是國家辦的我國唯一的一所綜合性心理學研究機構,是中國科學院重點支持的所屬創新工程單位之一,也是全國第一批被批准的國家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心理學博士後流動站的科研教學單位。心理所自1956年開始招收研究生至今,已有六十餘屆畢業生。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不僅是我國心理科學實驗研究和創新工程基地,也是我國心理科學知識傳播和高層次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 「人文返鄉」助力心理學發展
    相應地,他們將人文心理學思潮如精神分析和人本主義心理學等,看作探索主觀經驗的心理學,而並非像自然科學那樣,著重於對客觀世界的探索。事實上,人文心理學自有其獨特的土壤。找回人文土壤,有助於我國心理學發現源頭活水,接續傳統文化,取得更豐富和創造性的發展。從本體論層次看,心理學與世界息息相關。在梅洛-龐蒂看來,世界是類似「諾亞方舟」的大地,天然地與身體交織在一起。
  • 2016心理學考研大綱【官方版】
    3.大腦皮層言語區及其機能 4.大腦兩半球單側化優勢 (三)腦機能學說 1.定位說 2.整體說 3.機能系統說 4.機能模塊說 三、意識和注意 (一)意識與無意識 1.意識的含義 2.意識的種類 3.意識的功能 4.睡眠與夢
  • 魏坤琳:心理學為什麼有意思?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心理學為什麼有意思。我們之前做的一項基於80萬高中生的大規模調查顯示,心理學是他們感興趣的學科第一位,排在所有理工科其他學科之前。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其實,這對我來說一點都不驚訝,因為這個調查中,我們問的問題是你對哪些科學問題感興趣。也就是說,你是否想通過系統的學習深入地了解自己。系統地學習,深入地了解自我,這本身是心理學的問題。那麼,心理學到底是什麼呢?
  • 心理學入門:6個方面的研究取向 I
    心理學入門Introducing Psychology –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心理學的基本任務是探索和揭示心理現象的規律;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不斷擴大,正在成長為一顆枝葉繁茂的科學大叔;研究心理學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