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有很多不幸的女人,每個不幸的女人背後其實都有個讓人咬牙的男人。沒辦法,那是男權社會,男人的過錯都是女人來頂缸的。而盛長柏在裡面就是獨樹一幟的存在,人品過硬,才學淵博,氣場強大,堪稱完美之人。
說起來,盛長柏的家庭環境並沒有好到哪裡,母親不受父親的喜歡,父親寵妾滅妻,弄得家裡的規矩一團糟,祖母更是躲起來隱居。原著中有個場景,說孩子們去祖母那裡吃飯,如蘭墨蘭都是撇嘴一臉嫌棄,只長柏滿臉歉意。是,無論是身為長輩還是作為家裡最大的付出者,盛老太太都該得到最高的優待。可因為妾室的挑唆,父親跟祖母離了心,為了這個家鞠躬盡力的祖母的吃穿用度竟不如一個妾室。足見當時的盛紘是多麼的荒唐。
作為家裡的嫡子,長柏是有話語權的,可他人小言微,盛紘畢竟是一家之主。就算他說了,當時的盛紘也不一定聽得進去。長柏能做的只有強大自己。好好讀書,用王大娘子的話,早也用功晚也用功,生了凍瘡都捨不得休息….有時候就算你天賦異稟,沒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奮發圖強的努力也是沒用的。齊小公爺的資源和天資遠遠超越長柏,但長柏考進士一次就中,跟他自身的刻苦是分不開的。
人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有絕對話語權時,才有能力愛護和保全自己想要保護的人。如果長柏不是足夠努力,不是足夠優秀,發生了祖母被毒事件時,他的辭官影響到了整個盛家的前程。盛紘肯定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辜負了盛老太太的養育栽培之恩。盛長柏用實際行動告訴盛老太太,我小的時候,你護盛家周全,我無能為力為你做什麼,你老了,我定護你周全,讓你不後悔今生所託非人。
盛長柏的優秀不僅僅在於他的天資和努力,還有他對環境的吸收。我們知道盛家其實是有寵妾滅妻的遺傳的。盛大老爺,長柏祖父,盛紘…尤其盛紘,這個實實在在活在長柏的生命中的人。可能換個人,也會像親爹一樣,左一個右一個,盛老爹自己都說過,長楓各方面更像他。是的,風花雪月,左擁右抱。
一個長在良好環境中變得優秀的人,大多數會被認為必然的,雖然跟人家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但一個在不是太好的環境中仍然脫穎而出的人,絕對是讓人佩服的。而我們的二哥哥盛長柏讓人折服的不僅僅是學業,更多的是男女之事上的態度。可能古代都有通房的規矩,有別於長楓屋裡一個不剩,長柏就只開臉了一個羊毫,還是個姿色一般,很守規矩的女子。這樣的女子就是將來有了主母,都不會過多的為難。不管是她另嫁給一份豐厚的嫁妝,還是留在屋裡伺候主君主母也好,都會得到很好的對待,衣食無憂的過完一生。長柏選她不僅是對未來妻子的尊重,也有對丫鬟未來的慎重考慮。家庭環境的影響,讓他明白什麼樣的女子不會威脅到未來主母,不會成為主母的眼中釘肉中刺。
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人真正的高貴是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良好的學問不影響你風花雪月,盛紘也是個求上進的好男子。但從小的經歷,讓我們的長柏明白女子的不易,母親心中的苦他不是不明白。只是他無能為力,就算他再愛自己的母親,也只能給得了她親情,給不了他愛情呀。他能做到的是不讓自己未來的妻子重蹈負責,忍受母親的心酸。
有些好運是必然的,如果長柏不是有良好的品格和自身修養,海家不一定能看上他。就算外表出眾的長楓,人家看上,他也沒辦法娶,單要他四十無子方能納妾這一條,他就答應不了。娶到海氏這樣德才兼備的女子,是上天對嚴格要求自己的長柏的饋贈。
沒有誰的家庭只有溫暖和善和友愛,我們決定不了出生,但成年後的自己該有能力對糟糕的過去進行篩選,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不要把自己的不幸過多地強加在父母和家庭上,如果你站在他們的位置,不一定就比他們做得好。就算他們真的給了你糟糕的環境,那你不強大自己,不向前看,怨天尤人的活在過去,其實是對他們的妥協和認可。
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說過,你的心裡是狗屎,你看到什麼都是狗屎。生命中確實有太多的苦楚,但我們都有切身地感受,陽光明媚的天氣下我們的心情要比狂風暴雨時好得多。就算苦中作樂,也多想些好的,少想些糟糕的,放過別人,更放過自己。
沒有多少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強大自己才是唯一的出路。強大自己中包括強大自己的內心,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戰勝別人,更戰勝過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