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長柏的優秀:強大自己,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而改之

2021-01-10 悠悠我心2468

《知否》中有很多不幸的女人,每個不幸的女人背後其實都有個讓人咬牙的男人。沒辦法,那是男權社會,男人的過錯都是女人來頂缸的。而盛長柏在裡面就是獨樹一幟的存在,人品過硬,才學淵博,氣場強大,堪稱完美之人。

說起來,盛長柏的家庭環境並沒有好到哪裡,母親不受父親的喜歡,父親寵妾滅妻,弄得家裡的規矩一團糟,祖母更是躲起來隱居。原著中有個場景,說孩子們去祖母那裡吃飯,如蘭墨蘭都是撇嘴一臉嫌棄,只長柏滿臉歉意。是,無論是身為長輩還是作為家裡最大的付出者,盛老太太都該得到最高的優待。可因為妾室的挑唆,父親跟祖母離了心,為了這個家鞠躬盡力的祖母的吃穿用度竟不如一個妾室。足見當時的盛紘是多麼的荒唐。

作為家裡的嫡子,長柏是有話語權的,可他人小言微,盛紘畢竟是一家之主。就算他說了,當時的盛紘也不一定聽得進去。長柏能做的只有強大自己。好好讀書,用王大娘子的話,早也用功晚也用功,生了凍瘡都捨不得休息….有時候就算你天賦異稟,沒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奮發圖強的努力也是沒用的。齊小公爺的資源和天資遠遠超越長柏,但長柏考進士一次就中,跟他自身的刻苦是分不開的。

人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有絕對話語權時,才有能力愛護和保全自己想要保護的人。如果長柏不是足夠努力,不是足夠優秀,發生了祖母被毒事件時,他的辭官影響到了整個盛家的前程。盛紘肯定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辜負了盛老太太的養育栽培之恩。盛長柏用實際行動告訴盛老太太,我小的時候,你護盛家周全,我無能為力為你做什麼,你老了,我定護你周全,讓你不後悔今生所託非人。

盛長柏的優秀不僅僅在於他的天資和努力,還有他對環境的吸收。我們知道盛家其實是有寵妾滅妻的遺傳的。盛大老爺,長柏祖父,盛紘…尤其盛紘,這個實實在在活在長柏的生命中的人。可能換個人,也會像親爹一樣,左一個右一個,盛老爹自己都說過,長楓各方面更像他。是的,風花雪月,左擁右抱。

一個長在良好環境中變得優秀的人,大多數會被認為必然的,雖然跟人家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但一個在不是太好的環境中仍然脫穎而出的人,絕對是讓人佩服的。而我們的二哥哥盛長柏讓人折服的不僅僅是學業,更多的是男女之事上的態度。可能古代都有通房的規矩,有別於長楓屋裡一個不剩,長柏就只開臉了一個羊毫,還是個姿色一般,很守規矩的女子。這樣的女子就是將來有了主母,都不會過多的為難。不管是她另嫁給一份豐厚的嫁妝,還是留在屋裡伺候主君主母也好,都會得到很好的對待,衣食無憂的過完一生。長柏選她不僅是對未來妻子的尊重,也有對丫鬟未來的慎重考慮。家庭環境的影響,讓他明白什麼樣的女子不會威脅到未來主母,不會成為主母的眼中釘肉中刺。

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人真正的高貴是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良好的學問不影響你風花雪月,盛紘也是個求上進的好男子。但從小的經歷,讓我們的長柏明白女子的不易,母親心中的苦他不是不明白。只是他無能為力,就算他再愛自己的母親,也只能給得了她親情,給不了他愛情呀。他能做到的是不讓自己未來的妻子重蹈負責,忍受母親的心酸。

有些好運是必然的,如果長柏不是有良好的品格和自身修養,海家不一定能看上他。就算外表出眾的長楓,人家看上,他也沒辦法娶,單要他四十無子方能納妾這一條,他就答應不了。娶到海氏這樣德才兼備的女子,是上天對嚴格要求自己的長柏的饋贈。

沒有誰的家庭只有溫暖和善和友愛,我們決定不了出生,但成年後的自己該有能力對糟糕的過去進行篩選,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不要把自己的不幸過多地強加在父母和家庭上,如果你站在他們的位置,不一定就比他們做得好。就算他們真的給了你糟糕的環境,那你不強大自己,不向前看,怨天尤人的活在過去,其實是對他們的妥協和認可。

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說過,你的心裡是狗屎,你看到什麼都是狗屎。生命中確實有太多的苦楚,但我們都有切身地感受,陽光明媚的天氣下我們的心情要比狂風暴雨時好得多。就算苦中作樂,也多想些好的,少想些糟糕的,放過別人,更放過自己。

沒有多少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強大自己才是唯一的出路。強大自己中包括強大自己的內心,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戰勝別人,更戰勝過去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譯:多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找到他們的優點向其學習,找到他們的缺點提醒自己改正。 這句話是論語中知名度最高的名句之一。但是很多人只記住了前半句,不記得後面還有半句: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後面這半句,才是整句的點題。否則單看上半句,你可能就會有些誤解。
  • 湖頭: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陳氏家訓中,有著這樣的規定:但看東鄰守法儉用立家若何,西鄰浪用壞法破家若何,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再如不論貧富,定要請師教訓子孫禮儀等。  因此,陳氏後人遵循祖訓,重視教育,多行善事。義門由皇帝敕書建造,以旌表陳拱兄弟傾其所有捐贈糧食救助災民的功績。當時,哥哥曾讓弟弟留下一些糧食,弟弟堅決拒絕了。他說:「吾與兄同積,而敢異施乎?凡此皆所以,揚我先人之善貽。」(我與兄長一同創業積蓄,我怎麼能少捐呢?我們一起竭盡全力,也可以發揚先祖的積善傳統)。主管官吏將此事上報朝廷後,皇帝因此下敕書建造義門。在宗譜中還有在忠四府君陳拱遺址興建義門的記載。
  • 加龍: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今年,是加龍從事翡翠雕刻的第十四年,在過去的每一天中,他需要不間斷地研究每一塊翡翠原料,研究玉文化的傳承意義,思考材料美與工藝美的結合併為其注入靈感與靈魂。憑藉對翡翠的獨特感悟,他塑造了一塊又一塊充滿靈氣的翡翠雕刻作品,也讓大眾看到了青年玉雕師的崛起。藏傳佛教 八月,是西藏最美的季節,也是最熱鬧的季節。
  • 人生交往,擇其善者而從之
    美麗雪景但是人與人之間,禮遇往來是人之常情。客氣尊重,是生活基本禮儀。在這種情況下與人交往,要觀其言談舉止,凡事不可輕易表態,必須明了對方的意圖,也不可隨意貪佔便宜。俗話講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有些人說的話,有沒有真實性,要聽一半,看一半。不光聽他怎麼說,還要看他怎麼做。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生活中有真善美,也有假醜惡。善於識別真偽是人生路上的第一課。有道是人不可貌相,海不可鬥量。
  •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包曰:時人有穿鑿妄作篇籍者,故云然。孔曰:如此者,次於生知之者也。邢疏:言人若多聞,擇善而從之;多見,擇善而志之,能如此者,比天生知之可以為次也。
  • 楊過之「過」,是「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楊過,名過、字改之,取意知錯能改,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楊過從一個任性、衝動的少年,磨礪成一位神鵰俠,就傳遞了「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人生,就是一個不斷修正的過程。君子養成、英雄長成,都是一個修正錯誤、艱難進益的過程。有一句古語說得好,「見善則遷,有過則改」。這句古語的字面意思簡單易懂:見好學好,有錯就改。
  • 知否原著:從盛長柏的婚禮過程,看看古代大家族的結婚流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詳細描寫了盛家嫡長子——盛長柏的一系列婚禮流程,今天小編從盛長柏的婚禮流程,來看看古代大家族成親的系列流程。盛長柏是盛家的長子嫡孫,盛老太太和盛紘對長柏的親事,格外重視。長柏科舉之路十分順暢,逢考必中。
  • 遠方的路也許不遠——擇其善者而從之,理想我正在起航向你靠近
    童年與我擦肩,好在它一直陪伴著我,隨著自己的長大,思想的成熟,當然我的它也變得堅定不移。以前我自己是太放鬆了,以至於它離我是那麼遠,那麼大,匆匆忙忙的自己不知道我在幹什麼。直到那一刻我明白了。上課鈴鐺響了,我煩躁地看了看書:唉,下課時間過得如曇花一現。老師來了,和以前一樣沒有新意,拿出書,看了看同學,然後說話,接著就是講一下我們聽不懂的天文數字,我想真是無聊。
  • BIM界20個謎之成語圖鑑,這漫畫有點扎心呀……
    BIM行業有很多奇怪的謎之成語02▼「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03▼同義詞:有求BIM應04▼「王哥,我這兒也有問題。」「自己百度!」05▼「大哥,加個微信?」「不聊。」14▼最近我無法呼吸連自己的影子都想逃BIM15▼天下朋友,分久BIM合,合久BIM分16▼「震驚!重磅出擊!我驚呆了!」17▼「我愛建模,建模使我快樂。」18▼「若非不得已,誰想斷舍離。」
  • 何為執著,何為執念,修行就是擇其善而從之
    故,順其自然,莫因求不得而放不下。何為執著?何為執念?認準了準確的道路奮勇前進,不達成目標不鬆懈是執著;一意孤行,沿著錯誤的方向不撞南牆不回頭,是為固執。執著和固執,有時真像是一個事物的正反兩面,而判定執著與執念,即選擇的方向正確與否。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大概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吧。
  • 繫緊友誼之繩
    意思是向我們強調獨穴的缺點,而鼓勵我們一起學習,我們也一直在奉行這一準,在學習之路尋找自己的朋友。我們身邊的人不停的交換,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幾乎每次升級我們都會身處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同學之間,我們不可能和任何一位同學都建立深厚的友誼,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益友,對我們的道路行走有幫助的人,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學之間不就是這種關係嗎?
  • BIM界20個謎之成語圖鑑,這漫畫有點扎心呀
    BIM行業有很多奇怪的謎之成語  也許其中有一些你還沒聽說過  今天我們集中補一補課  把這些成語的含義  給你挨個講清  下面我們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03  ▼    「大哥,加個微信?」
  • 《知否》原著:康姨母給長柏塞小妾,結果被海氏怒懟,場面難看
    導語:盛長柏,堪稱盛家的一朵「奇葩」,在盛家這種一貫有寵妾滅妻傳統的家族類,居然是全劇最寵老婆之人,處處維護海氏,甚至幫海氏對抗自己的母親王大娘子,不惜往父親房裡塞小妾?也是沒誰了,怪不得王大娘子看見長柏直捂胸口:生的兒子像老爹,簡直太萌了。
  • 《知否》裡出場不多卻光彩奪目的,還有這三位女性
    《知否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百看不厭的劇,每刷一遍都能發現不一樣的情節。女主盛明蘭端莊、大方、睿智、聰穎、果敢,自然不用說。但是劇中有三位女性出場不多,但是依然光彩奪目。那就是沈從興之妻張氏,也就是英國公之女張芬兒;齊小公爺之妻申氏;盛長柏之妻海氏。01張氏一出場是和明蘭敵對的。
  • 以「柏」為姓,至堅且安
    為樹,頗有傳奇柏,長久、俊秀、實用、清香,很早就是人們心中的傳奇。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將柏的概貌娓娓道來:「其樹聳直,其皮薄,其肌膩,其花細瑣,其實成梂,狀如小鈴,霜後四裂,中有數子,大如麥粒,芬香可愛。柏葉松身者,檜也。其葉尖硬,亦謂之栝。今人名圓柏,以別側柏。松葉柏身者,樅也。松檜相半者,檜柏也。峨眉山中一種竹葉柏身者,謂之竹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