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談到長壽,總是離不開眉毛。以前人喜歡在家裡面掛上一副壽星畫,裡面的老壽星也幾乎都是又白又長的眉毛。在潛意識中,人們似乎已經認定了:眉毛長的人,更容易長壽。究竟是源自於迷信,還是存在一定的科學依據呢?
現在研究表明,眉毛是具有壽命的,並非是無限制的生長。一般在長出來後三到四個月左右,眉毛就會脫落,新的眉毛再次出現。如此循環往復,直到年齡越來越大,身體對眉毛生長基因的調控能力逐漸失衡,眉毛的生長周期就會縮短,直至完全停止。已經存在的眉毛不會脫落,繼續生長,長度可能達到4到5釐米左右,這樣的眉毛就是人們所說的「長壽眉」。大多數人在45到50歲左右,眉毛的生長周期就會終止,眉毛開始增長,這是自然衰老的規律,和長壽之間沒有之間的聯繫。
值得注意的是,早有研究表明,眉毛變長並非是好事。無論男女,在50歲左右出現一兩根長長的眉毛無非是在暗示衰老將至。對於一個30多歲的人而言,眉毛已經變長,停止了脫落,很可能是存在一些疾患,影響到了身體的正常調控,比如免疫系統相關的問題。因此,眉毛過早變長的人,最好是要做些檢查,弄明白身體存在的問題。
眉毛長短和長壽沒有關係,什麼樣的眉毛才算是健康的呢?
在古人的眼裡,眉毛又被稱為「保壽官」,可以反映身體的健康狀況。以前人經常會用「疏朗」這個詞來形容一個人的眉毛狀態,不僅是誇眉毛長得好看,也是在誇讚身體更好。疏朗就是指眉毛稀疏而清晰,整齊又不雜亂。不管是中年人,還是老年人,眉毛自然呈現出這種狀態,身體是更為健康的。
其實,眉毛和和頭髮一樣,都依賴於氣血的滋潤。氣血充足時,眉毛就會顯得疏朗;反之眉毛則會出現一系列的變化。人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發現眉毛脫落、眉毛乾枯、眉毛上翹等問題,都是和身體內的氣血不足有著關係。氣血作為人體運行的根本,一旦匱乏了,自然會影響到人的健康長壽。對於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年人而言,眉毛依舊是疏朗的,至少說明了身體內的氣血充足,離長壽不會太遠。
不難看出,要想眉毛長得好,氣血才是根本;要想人長壽,更要保持氣血充盈。而要讓身體內的氣血得到源源不斷地補充,自然是要付出一番努力的。調整好自己的作息,養成早睡早起,堅持鍛鍊的習慣,非常有必要,沒有比這些更能滋補氣血的方法了。
總之,眉毛和長壽不是沒有關係的,但絕不是眉毛長就意味著長壽。一個人如果在年輕時眉毛就顯得長長的,也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真正能夠反映出健康的眉毛,實際上是整齊疏朗的眉毛。若到晚年依然能保持眉毛如此,值得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