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64卦,每卦都有獨特之處,卦辭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當然也有某些相同之處,很多卦辭都有利有攸往、利涉大川等等,這些也不難理解,畢竟不是同一卦,有雷同之也無歧義。在乾卦爻辭當中同時出現了兩次利見大人:「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因為九二,九五同屬乾卦,爻辭居然重複,這是何道理?
先看利見大人是何意義,可以理解為有利於大人物的出現,或者是有利於見到大人物。也就是說乾卦九二、九五有一個共同點,都具備營造大人物的時位。
朱熹的《周易本義》對這兩次利見大人做出註解,大人指的是九五,九二指的是利於見到九五。九五往往是一卦之主,朱熹也是根據這點得出的結論,但是就乾卦而言,爻辭並未直接表明此意,朱熹的結論主觀性太強。九二雖然不是大人之位,但居中得正,有大人之徳,而且見龍在田已經脫離潛龍勿用,不再潛隱,能夠被人所見,所以稱之為利見大人。
六爻指的是所處的六種時位,利見大人指的就是見龍在田之龍。「見龍在田,德施普也」,大人能夠被群人所見才能成為德施普也,如若僅僅是九二見到九五,如何稱之為「德施普也」?。
乾卦九五固然是大人之位,但任何大人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誰都不例外,從潛龍勿用,到開始初見,一直到飛龍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