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科陳銀魁教授:肺結節複查消失了還要再查嗎

2021-01-09 求醫網健康頻道

肺結節複查消失是很常見的現象,肺結節是影像學上的概念,指的是在胸片或者肺部CT上,發現存在直徑<3㎝的類圓形高密度病灶。肺部結節根據具體的性質,可以分為良性結節和惡性結節。惡性結節主要是由肺癌或者轉移性肺癌所引起,結節的大小會呈進行性的增大並不會消失。


肺病科陳銀魁教授講:良性結節不同於惡性結節,良性結節多為肺部炎症所引起,比如肺炎、肺結核、肺部真菌感染,通過抗感染治療,或者有一部分病人通過自身的免疫力自然吸收,吸收的時間多在3-6個月。因此肺部結節複查後消失說明是良性結節,而不是惡性結節。


肺結節複查消失之後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實性結節一般複查不會消失,消失的則是指毛玻璃結節,而且是單純的毛玻璃結節。引起單純的的毛玻璃結節的原因較多,包括炎症、感冒、肺炎之後產生。如果消炎治療之後複查發現結節消失,對於這種情況今後則無需隨訪。


而在其它的毛玻璃結節中,實性的毛玻璃結節一般不容易消退,所以發現結節之後隨訪較為重要。如果確實是結節,複查之後消失,則證明結節的問題較小。而整體的健康體檢每年需要複查1次,因為普通的健康體檢都是1年1次。所以即使是結節複查消失,也需要進行健康體檢。


另外肺結節消失考慮炎性結節的可能性大,經過治療或者自身免疫力自愈,肺部結節就消失了。肺病科陳銀魁教授提醒:肺部結節雖然消失了,但是年齡在三十歲以上,有吸菸史或者慢支肺氣腫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建議每年至少查一次胸部CT。體檢的健康人群可以檢查低劑量的胸部CT,而對於慢阻肺、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要警惕是否會出現肺部的惡性結節,因此還是要注意定期複查胸部CT。

相關焦點

  • 肺病科陳銀魁:肺部CT有磨玻璃結節是怎麼回事?
    很多人體檢的時候肺部CT提示有磨玻璃結節,我們跟著肺病科陳銀魁教授先來了解一下肺結節,它是有三種類型,一是實性結節;二是磨玻璃結節或者純磨玻璃結節;三是混合性結節,就是在磨玻璃結節裡邊有實性成分。
  • 肺病科陳銀魁教授:咳嗽有白痰的是怎麼回事
    肺病科陳銀魁教授介紹:引起咳嗽原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沒有肺部疾病的情況下,咳白痰一般是風寒引起的感冒導致的。感冒會引起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會使肺部產生白痰。  如果是咳白痰的時間比較短,全身症狀比較輕,那麼有可能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急性咽炎等引起的,白痰也有可能是出現了病毒感染,也有可能是支氣管內受到了外界過敏原的刺激出現的一種分泌物增多。
  • 肺結節又長大了是怎麼回事?知名專家陳銀魁告訴您
    肺結節指的是影像學上發現肺部存在直徑小於三釐米的內圓形高密度病灶。肺病科陳銀魁教授介紹到肺結節如果是在短期內出現突然長大,比如1-2周內明顯長大,考慮良性的可能性比較大,比如肺部炎症刺激、肺部出血性改變,大多數通過治療後或者自然消退。
  • 肺病科陳銀魁教授:肺大泡的先天和後天原因有哪些?
    肺病科陳銀魁教授介紹:一般後天性的原因均由氣道的慢性炎症導致。慢性炎症在引起小氣管炎症以後,會出現水腫、充血和狹窄。通常進入的氣體會起到活瓣作用,氣體容易進去卻不容易出來,所以逐漸會形成肺氣腫。在壓力進一步升高時,肺氣腫小皰破裂融合成肺大皰。
  • 陳銀魁教授告訴您
    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都受到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侵害,而其中肺炎和支氣管炎都是比較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肺病科陳銀魁教授強調:這兩種疾病的發生都會影響到了患者身體健康,更是會給他們的正常生活帶來困擾,所以一定要及時治療,那麼支氣管炎和肺炎的不同之處有什麼呢?
  • 1年看上萬張片子的醫生透露:如何判斷肺結節是不是肺癌?
    湘雅醫院熊曾教授團隊在湖南省實施的早期肺癌篩查項目數據顯示,人工智慧(AI)輔助薄層低劑量螺旋CT,使肺結節檢出率明顯提高,30~70歲體檢人群肺結節檢出率超過70%,但經過規範化培訓的醫生不會盲從AI的結果,而會給出恰當的結論。事實上,最後病理確診的肺癌患者僅為篩查總人數的1%~2%,90%的肺結節是良性的。
  • 中醫藥真的能治療肺結節嗎?看完這2個案例,您可能會有新的看法
    中醫藥真的能治療肺結節嗎?這是很多人疑惑的地方,因為在很多人的認知中,中醫是不能治療結節的,其實這是做錯的理解什麼是結節?肺結節的形成機理,與中醫的「痞證"、"瘰癘"、"痰核"、"癭瘤"等病證有相似之處,多與肝鬱氣滯,肺氣不宣,脾虛生溼,腎陽虧虛,痰溼凝聚,三焦鬱阻等相關。臟腑功能失調,代謝功能紊亂,氣血運行不暢是肺結節產生的根源給大家講述2位患者第一位患者:王先生,55歲,北京人。
  • 患上病毒性肺炎還可以吸菸嗎?知名專家陳銀魁告訴您
    肺病科陳銀魁教授介紹: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臨床表現一般較輕,起病緩慢,有頭痛、乏力、發熱、咳嗽、並咳少量黏痰。以對症治療為主,臥床休息,居室保持空氣流通,注意隔離消毒,預防交叉感染。  如果是吸菸人士得了病毒性肺炎,還能不能吸菸呢?
  • 體檢查出的3種肺結節,到底哪種該切?專家:這個習慣容易招肺癌!
    01-07 14:25:38 來源: 成都商報微信公眾號 又到體檢季,肺結節總是人們的「心腹大患」,要是查出什麼「肺部小結節」之類的,難免開始憂心忡忡——「聽說上回體檢,有個人查出來肺結節,沒當回事
  • 可能是肺癌嗎?別慌,醫生教你簡單判斷
    醫生一看,肺結節,太過常見了,至於小王說的磨玻璃結節,也並非一定是肺癌。「你這確實是磨玻璃結節,不過看大小和形狀,良性的機率比較大,不用太過擔心,定期隨訪即可。」小王不解,這難道不需要進一步檢查嗎?醫生看出了他的疑惑,跟他說:你這個情況,基本可以判斷是良性的,所以不需要再進一步診斷了。不要太擔心。
  • 女子體檢時發現肺結節,一查竟是原位癌
    羅東查看肺結節患者的CT影像「發現肺結節也不必恐慌,避免盲目手術。」羅東提醒,直徑5毫米以下的結節,大多為良性,醫生參照相關指標認為沒有典型的惡性特徵,患者定期複查進行觀察即可。如果發現直徑為5毫米以上的磨玻璃結節,其中不少是極早期的肺癌,如果有惡性跡象的,建議及早手術切除,結節越小,肺損傷越小。
  • 體檢發現肺磨玻璃結節,嚴重嗎?該如何處理?聽聽醫生怎麼說
    肺磨玻璃結節嚴重嗎?數據顯示,約15%-20%的人在進行胸部CT時會發現肺結節,其中近50%為肺磨玻璃結節。醫生建議,對於做CT時第一次發現肺磨玻璃結節,如果直徑小於8㎜,建議進行1-3個月的隨訪;如果直徑大於8㎜,建議先進行抗感染治療,1-3個月後再複查CT。
  • 我只想配一副眼鏡,為什麼還要查眼底?
    一開始,馨月很不理解:「我只想配一副眼鏡,戴上了看東西就沒問題了,為什麼還要查眼底?」壹視光醫生耐心向馨月解釋說,眼底檢查是我們給視網膜做的一個常規「健康體檢」。近視度數越高,眼軸長度也會越長,眼軸的拉長會導致視網膜的相關結構發生病理性的改變,如眼底血管因拉伸而變細變直、周邊部視網膜萎縮發生變性變薄、易形成裂孔等等。
  • 正確認知肺結節的3個階段,多吃3種食物讓結節「知難而退」
    現在,定期體檢讓許多人查出來肺結節,有人說肺結節就是肺癌的初期,所以,一旦查出了肺結節,就會讓人惶恐不安,今天小編帶大家正確認識肺結節。一、正確認知肺結節,需要警惕3個階段1、肺結節的初期初期的肺結節比較小,有小結節不能說明肺開始病變,需要做綜合判斷,肺的很多疾病都會導致結節,比如抽菸的人會因吸菸和空氣汙染等導致炭末沉著,從而形成肺小結節,但多數結節為良性病變,良性的經過健康的生活調理後會自然痊癒,有極少部分可能是早期肺癌,尤其是磨玻璃結節,需要引起重視。
  • 肺結節是什麼?為什麼查出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或許三個原因有關
    導語:36歲的小李拿到自己體檢化驗單的時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化驗單上寫著肺結節影,這可把小李嚇壞了,他怎麼也想不通,自己這麼年輕,怎麼會有肺結節呢?肺結節是啥?我該怎麼辦呢?肺結節是什麼?肺結節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指在影像學上顯示肺部存在直徑小於3 cm的、密度增高的圓形或者橢圓形的陰影。現如今隨著CT在體檢當中的運用,我們可以發現小到2mm的微小結節,所以現在肺結節感覺上發生率越來越高了。為什麼查出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
  • 「群體性肺結節事件」曝出2月後 常熟農商行董事長、行長、董秘全...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近年來各項經營指標都較為領先的A股上市農商行,常熟農商行近期卻因該行金融科技部員工「群體性肺結節事件」陷入輿論風暴。而此次換屆的塵埃落定,則大約發生在上述事件曝出後的約2個月時間裡。回顧至今整個常熟農商行「群體性肺結節事件」,10月28日,一張名為「常熟農商銀行群體性肺結節事件」的截圖在網上曝光。
  • 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一文教你判斷
    查出「結節」就一定是肺癌嗎? 片子上發現了肺結節,無外乎兩種,良性病變和惡性病變。 良性病變包括肉芽腫性疾病比如結核,良性肺腫瘤比如肺錯構瘤,還有一些先天性的疾病等。 惡性病變包括肺癌、肺轉移癌和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