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骷髏蜂」蜇傷14處 ,4歲男童不幸離世,元兇疑為「野蜂獵人」

2020-11-25 河南100度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鑫 通訊員 姜烽烜

4歲兒子小洋離世3天之後,信陽市羅山縣子路鎮的男子豐威,還在為調查兒子死亡的元兇奔走。

10月7日,4歲的小洋在老家房子附近玩耍,突然被當地稱為「骷髏蜂」的蜂群攻擊,小洋身上多處被蜇傷,在信陽市三甲醫院搶救3天,於9日不治離世。兒子被蜇傷後從外地趕回來的豐威發現,家裡老宅後的地面,有一隻破損的「骷髏蜂」蜂巢,蜇傷小洋的骷髏蜂,可能與此有關。這隻原本在樹上的蜂巢為何會掉落在地上,當地人稱,有一撥專門「獵蜂」的人員,將蜂巢從樹上摘下後,取走他們想要的東西,將蜂巢隨意遺棄。豐威求助警方,但是警方表示無法對此進行立案調查。

4歲男童全身被蜇14處 9項身體異常寫滿診斷書

國慶假期期間的10月7日,連日陰雨的信陽放晴。豐威告訴記者,4歲的小洋當天在奶奶居住的房子附近玩耍。當天,家人們都沒有注意到,在房子附近一棵高大白楊樹上的「骷髏蜂」蜂巢不見了。

這種在信陽被稱為「骷髏蜂」的野蜂,學名為胡蜂,體長可達4釐米,在信陽的農村地區廣泛分布。據村民介紹,「骷髏蜂」一般會選擇高大的樹木做巢,蜂巢為橢圓形,泥土色,小的和足球相當,大的甚至比籃球還大。蜂巢上有進出用的黑黢黢的孔洞,遠遠看去如同骷髏,令人望而生畏。更讓人恐懼的是胡蜂強大的攻擊性和劇毒。當地村民告訴記者,胡蜂的蜂巢較高,極少與人發生正面接觸,絕大多數時候都相安無事。

豐威告訴記者,小洋奶奶屋旁的蜂巢掉落,沒有任何徵兆,也沒有人提前發現。7日,一個人玩耍的小洋突然哇哇大哭,家人急忙上前,發現小洋被胡蜂攻擊,臉上多處被蜇傷。豐威說,剛被蜇傷,小洋的傷情就很嚴重,於是被送往信陽市中心醫院進行治療。

信陽市中心醫院當天出具的診斷書上,小洋的病情描述長達300字。病情描述顯示,小洋面部、頸部、雙手、口唇可見14處蜂蜇傷傷口。診斷結果共9項:蜂蜇傷;外因性溶血性血紅蛋白尿;多臟器功能衰竭(急性腎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心肌損害) ;橫紋肌溶解症;急性溶血性貧血;肺出血;休克;胸腔積液(血胸);高鉀血症。小洋即時被收入兒童重症監護室搶救。

搶救3日後男童離世 地上蜂巢引起家屬質疑

得知小洋被胡蜂蜇傷病情嚴重,在外地工作的豐威立即趕回信陽。豐威告訴記者,由於小洋的傷情太過嚴重,經過3天搶救,9日,4歲的小洋不幸離世。豐威告訴記者,小洋離世後家人悲痛欲絕。

胡蜂群為何攻擊小洋?小洋離世後,豐威趕到老家,查找其中原因。豐威告訴記者,他首先在小洋奶奶屋後看到了破損的「骷髏蜂」蜂巢。「儘管蜂巢已經掉落,但是周圍還有胡蜂在徘徊。」豐威說。經過與村民們溝通,豐威了解到,今年,當地出現一伙人員,通過一些專用工具,獲取野蜂蜂巢。「我家房子附近的蜂巢,應該是他們爬到樹上,鋸斷了掛著蜂巢的樹枝,讓蜂巢掉下來。」豐威說。

新華網的一篇報導顯示,貴州省某地,養殖戶養殖的胡蜂蜂蛹市場價達到每斤100元左右。而在信陽,將蜂蛹入菜也是一項常規操作。「取蜂巢應該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情。」豐威說,但是個別「野蜂獵人」將蜂巢隨意遺棄在村中的房前屋後,留下了隱患。

家屬報案 警方:需自行查找「野蜂獵人」

小洋離世後,豐威立即趕回老家,向羅山縣公安局子路鎮派出所報案,希望警方能夠介入調查。「警察說小洋的事沒法立案,除非家屬自己能夠找到『捅蜂窩』的人。」豐威說,雖然不是「捅蜂窩」的人直接導致小洋死亡,但是,他們是間接肇事者,於理於法,都應該承擔責任。

豐威告訴記者,村子裡以及附近的村道上,都沒有監控,目前,他自己和其他家屬,都沒有任何尋找「野蜂獵人」的眉目。「我們也向鎮政府反映了,他們說,會盡力幫助我們尋找,但是,找幾個長期四處流動的人,簡直是大海撈針。」豐威無奈地說。

來源:大河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殺人蜂肆虐陝西秦巴山區 人被蜇後死亡率達30%
    11歲女孩死於50多處蜇痕  胡蜂從外表看上去並不覺得恐怖:它只有3釐米長,香菸般粗細,頭部呈暗紅色,身子灰黑,但它尾部的尖刺卻是致命的,一旦刺入人的皮膚,將其體內的淡黃色液體注入,裡面潛藏的神經毒素、溶血毒素、黴類等致命武器便可能令人在24小時內死亡。此外,胡蜂在當地還有一個土名——七牛蜂,因為7隻這樣的蜂曾將一頭牛活活蜇死。
  • 為什麼蜜蜂不會蜇養蜂人了
    大家都知道,養蜂人不怕蜜蜂,蜜蜂也不會蜇養蜂人。那為什麼蜜蜂不會蜇養蜂人了?其實蜜蜂並不是不會蜇養蜂人,很多新手養蜂人也經常被蜜蜂蜇的,這個還得從蜜蜂本身說起。今天我就代大家來了解一下,怎樣才不會被蜜蜂蜇。我們常見的蜜蜂有兩種,一種是意蜂也叫洋蜂,是國外引進的蜂種。
  • 襪子裡竟藏了只馬蜂,湖州8歲娃被蜇傷
    這年頭,馬蜂都進化得不怕冷,和聰明了,居然躲在日常人類的保溫裝備裡面了,這不,襪子裡面居然躲了一隻,還蜇傷了一個娃娃!早上起床穿襪子,萬萬沒想到襪子裡竟藏了只馬蜂,湖州8歲小女孩周周(化名)就不慎被它蜇傷。
  • 大連:居民區內蜜蜂蜇傷嬰兒 養蜂人不認帳
    7月28日,楊先生的妻子抱孩子到路邊乘涼,孩子的額頭被蜜蜂蜇傷。記者 閻昱穎 攝  日前,家住大連張家村西山水庫苗圃附近的楊先生反映,「7月28日,10個月大的兒子被蜜蜂蜇傷了額頭,次日高燒39.7度,找到附近養蜂人卻無人認帳。」  7月29日15時許,在張家村西山水庫苗圃附近,記者看到了楊先生的妻子懷抱著10個月大的兒子大雨。因為早上去了灣家兒童醫院處置,大雨被蜜蜂蜇傷後紅腫的眼睛已消腫了,但右眼仍有明顯的紅腫印跡。
  • 冬季馬蜂喜藏晾曬衣物中,已有50多人被蜇傷
    剛套上襪子,腳趾像被針扎一樣疼;穿上褲子,大腿一陣刺疼;準備套被套,竟抖出一隻馬蜂……本月以來,福建省人民醫院接診了50餘名被馬蜂蜇傷的市民。「腳剛伸進襪子裡,就跟針扎一樣痛,再伸出來腳趾就腫了,一著地疼得厲害。」近日,福州市民柯女士被一隻藏匿在襪子裡的馬蜂蜇傷,一時無法行走。
  • 同學被蜜蜂蟄、欲拍死蜜蜂時,9歲娃3步處理,讓家長也驚豔
    ★蜂蜇傷對機體的損害主要表現在 3 個方面:局部炎症反應:蜇傷後的局部炎症反應如紅、腫、痛、癢等主要由組胺、去甲腎上腺素等引起,通常幾小時後就會消失。過敏反應:蜂毒中的磷脂酶 A 2 和透明質酸酶、蜂毒肽等成分會導致過敏反應,佔臨床上過敏反應患者的 14%,僅次於食物抗原導致的過敏反應(33% ~ 34%)。
  • 最新抓捕野蜂高科技神器,一抓一個準,看誰還敢說咱蜂農沒文化!
    養蜂的朋友們可能都遇到過一個問題,尤其是我們養中蜂的朋友,在尋找野蜂上可是傷透腦筋,中國是一個野蜂大國,傳統的中蜂完全是野外生存,在分布較多的地區想要獲得蜜蜂還簡單,但是在分布較少的地方想要獲得野蜂就比較困難了,可以這麼說,在野蜂分布較少的地方想要獲得野蜂完全要看運氣。
  • 馬蜂發狂蜇死77歲大爺 在野外要儘量避免去招惹它
    浙江在線11月01日訊 老師伯昨天聽到一個非常不幸的消息。家住永嘉縣碧蓮鎮上村的劉大爺到山上去幹農活時,被馬蜂蜇了。後來,他被送去救治,可是,沒能撿回一條命。  劉大爺的兒子劉壽東說,他父親今年77歲,身體挺好的,每天都要上山幹些農活。昨天早上,父親到自家田裡幹農活。
  • 中國多地現「蜂患」 專家:溫度高食物足引蜂築巢
    譚江麗說,由於了解馬蜂的習性,她有的時候赤手空拳的「挑釁」蜂巢,被蜇兩下也無所謂。胡蜂屬於胡蜂亞科的胡蜂屬,可以襲人致死的在我國有17種,「遇到胡蜂,必須把自己包得嚴嚴實實。」對專家來說,看一眼就知道馬蜂和胡蜂的區別,但對於普通人來說,通過觀察蜂巢也能看得出來。一般馬蜂窩比較小,到了秋季最多一個蜂巢裡不會超過250隻馬蜂。
  • 被小蜜蜂蟄了的第一件事,不是立即處理被蟄處而是它,很多人都忽視了
    被小蜜蜂蟄了的第一件事並不是立即處理被蟄處,而是要遠離蜂巢。因為蜜蜂感覺你還是威脅到了它們,還是會繼續攻擊你的,為了避免二次蜇傷,建議你還是第一時間遠離蜂巢,與蜂巢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再次被蜇傷。
  • 北京朝陽望花路東裡有一個可怕的蜂窩,群蜂亂舞屋裡鑽,驚擾孩子蜇...
    9月7日,朝陽區望花路東裡4號樓居民石女士向本報和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該樓2層與3層之間的牆縫裡有一處蜂巢,每天都有大量蜜蜂「傾巢而出」,順著3層的縫隙往屋裡鑽。群蜂亂舞,大人孩子不堪其擾,一位八旬老人更是被蜜蜂蜇傷了。這群「不速之客」從今年7月開始集中出現,如今情況愈演愈烈。目前,在本報及屬地街道的多方協調下,消防部門、專業消殺單位、小區物業正在合力解決問題。
  • 野外收捕蜜蜂技術2,新手抓蜂抓不完怎麼辦?家裡沒蜂脾怎麼辦?
    尋找野蜂群確實是蜂種來源的一種不錯的選擇,有尋找野蜂技術的養蜂人,一年可以從野外獲得可觀的蜂群數量。從野外獲得蜂群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直接上山尋找野蜂窩,另外一種是選擇"風水寶地"來放誘蜂桶。這兩種獲得野蜂群的途徑,新手養蜂人更喜直接尋找野蜂窩,而老養蜂人更青睞於野外放誘蜂箱。老養蜂人養的蜜蜂多,對野外的蜜蜂不是很感興趣,最多也就是到野外去放一些誘蜂箱,讓蜜蜂自己找上門來。
  • 四川夾江:3頭牛被3萬多隻蜜蜂群攻蜇死(圖)
    村民圍觀被蜜蜂蜇死的牛  蜜蜂發瘋了 夾江縣3頭牛被3萬多隻蜜蜂群攻蜇死  春暖花開,蜂飛蝶舞。也許,你萬萬想不到,一向看起來十分溫馴的小小採花蜂,也可能帶來致命傷害。  事發:3頭牛被群蜂攻擊致死  3月8日上午,66歲的羅開全剛剛從夾江縣中醫院出院。回憶起兩天前的一幕,羅開全仍忍不住瑟瑟發抖,「我養了20年牛了,從沒遇到過這種情況,3頭牛竟然被蜜蜂活活蜇死了,我也被蜜蜂蜇傷了。」  他回憶,6日早上8時許,羅開全的老伴田小林將3頭牛牽到約1公裡外的空田壩裡,將牛拴在樹上吃草。
  • 農村俗語「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什麼意思?
    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說的就是不能碰的三種動物,那麼,這句俗語具體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是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應該很多在小時候都有被蜜蜂蜇傷的經歷,當時被蜇過的部分立馬就會產生紅腫,還伴隨著又疼又癢的感覺。而這句俗語中的七月蜂,卻是比蜜蜂厲害得多的角色——馬蜂。
  • 江西會昌一男童臉上長黑毛 醫生疑為"返祖現象"
    江西會昌一男童臉上長黑毛 醫生疑為"返祖現象" 2008年08月27日 11:07 來源:大江網-江南都市報   男孩出生時臉上長黑毛  24日下午4時許,在湘江村社公頭29號,記者見到了右臉長滿黑毛的兩歲男孩曾鑫。記者發現小曾鑫左右臉龐明顯不同,左臉跟正常孩子一樣,但右側臉龐眼睛周圍的皮膚粗糙不堪,並長有濃密的黑毛,從側面看上去,就像大猩猩身上的毛一般。
  • 小鐵圈在4歲男童眼窩裡藏了一周,鐵鏽腐蝕結膜差點傷了眼
    楚天都市報3月4日訊(記者 陳媛 通訊員張璟禕)俗話說「眼裡容不得沙子」,可沒想到4歲的男童慕慕(化名)眼裡竟能放下小鐵圈,而且一放就是一周,直到眼睛紅腫、分泌物多才被家長發現。醫生從他的結膜囊中取出一個直徑8毫米大小的鐵圈,已經生鏽,腐蝕了眼內組織,可萬幸的是並沒有傷及眼球。
  • 英4歲男童智商154,獲門薩俱樂部邀請為會員
    英國赫特福德郡一名4歲男童能寫出英語、希臘語和阿拉伯語字母表,經一項專業智力測試測得智商達到154,獲得門薩俱樂部邀請,成為這一世界頂級智商俱樂部成員。艾薩克·米勒與父母住在切森特。英國《鏡報》26日報導,他今年4月24日收到門薩邀請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