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幹啥都被嫌棄?8旬老太撿垃圾堆滿小區,鄰居受不了要搬家

2021-01-09 熱點烽火臺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雲南昆明某八旬老太太撿垃圾成癮,小區的樓道和院子裡堆滿了垃圾。鄰居表示自家門口也未能倖免,一開門,垃圾就會漫進屋子來,蒼蠅到處飛,老鼠滿地跑,最終受不了搬了家。

據了解,該老太太有退休金,已經撿了十幾年垃圾了,社區幫忙清理過,但過不了多久,就又會堆滿垃圾,協商後,老太太的兒子答應和母親一起把垃圾清理掉。

老人有退休金,撿垃圾不是因為生活所迫,更多的是出於癖好。在心理學上,這類行為被稱作強迫性囤積症。他們狂熱地喜愛收集各種物品,哪怕是別人廢棄不要的破損腐爛物,如一個用過的創可貼,他們都會如珍寶一樣收集起來。用流行的話來說,他們不知道斷舍離,難以丟棄物品,否則會十分難受。舉個例子,患有囤積症的人手指頭受傷了,用紗布進行了包紮,傷口好了以後,他們可能連包紮的紗布都捨不得扔掉,會小心翼翼地珍藏起來。

有囤積癖的多為老人,他們之所以會這樣,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彌補自己的情感空白。拾荒拾撿的不僅是物品,更是心靈層面的荒蕪。他們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得安全感,充實自己的生活,同時又將情感寄託於拾撿來的垃圾上。

老人們成長的那個年代,物質條件和現在比太差了,經常吃不飽穿不暖,逢年過節才能吃一次肉。雖然後來的經濟條件好了,但童年時期物質匱乏的陰影始終停留在他們的潛意識深處。堆積物品,也是為了避免童年時期餓肚子的場景再次上演。

對於極個別的老人來說,出現這種行為異常不光是心理因素,也有生理上的因素,可能是老年痴呆或者是其他精神類基本的前兆。作為子女,最好是及時帶老人去醫院做檢查。

雖然老人們作出這樣的行為情有可原,但這類行為造成的隱患也是客觀存在的。潯陽一對夫婦住在政府的安置房中,他們的日常行為和周圍的鄰居不太一樣,不管是什麼天氣和季節,都喜歡從外邊撿垃圾往家裡邊搬,到了夏天,基本上整個樓道裡都是臭味。不光如此,老兩口的垃圾還著火了,雖然被鄰居發現後及時撥打了消防報警電話,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但其他業主們還是被嚇了一跳。

除了消防隱患以外,過度堆積的垃圾,會導致老鼠、螳螂、蚊蟲橫生,這些動物有傳播疾病的可能,會對周圍鄰居的健康造成威脅。同時,臭味和滿目的廢舊垃圾,也會讓其他業主的心情。

想要改善這種情況,一方面需要社區多做老人的工作,不光要對老人拾撿垃圾的行為進行勸阻,還需要多關懷他們的內心,幫助他們舒緩內心的鬱悶之情,填補他們的情感空白。可以組織聯誼會,鼓勵老年人和同齡人多交流。

另外一方面,需要子女給老人更多的陪伴。現如今中國的老齡化程度正在不斷加深,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空巢老人,在一些農村地區,老人的獨居率甚至超過了30%,他們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可以看到自己的兒孫。他們和年輕人不一樣,不會使用手機電腦來打發閒暇時光,於是堆積廢物的可能性就變高了。

這就需要子女們經常給父母打電話,交流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種種瑣事,不要覺得父母老了,不能賺錢了,就是自己的負擔。要按時帶父母去醫院接受檢查,及時發現異常,這樣既可以減輕老人承受的痛苦,花費的金錢相對也要少很多。可以鼓勵父母發展自己的愛好,比如說下棋、書法、養花等,人的大腦就像是機器一樣,越用越靈活,長期不使用的話,患上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可能性就會變高。

大家是如何看待這個新聞的呢?

相關焦點

  • 這個星座幹啥都想賺錢,最後卻選擇了撿瓶子,看完我笑了
    為了緩解這幾日的工作壓力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遍非常有意思的短文,就是這篇:這個星座幹啥都想賺錢,最後卻選擇了撿瓶子,看完我笑了!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有點想笑,但是想想好像確實是這個樣子的,不信你看看你身邊的閨蜜是不是這個樣子,最流行的一句話:你想你的閨蜜暴富包養你,卻不知你的閨蜜跟你是一樣的想法,作為白羊座小編的我,為了能夠暴富養狗,現在已經開始跟小區的大爺大媽開始搶瓶子了,所以寶寶們,請告訴小編現在還有什麼可以暴富的項目嗎?
  • 杭州來女士後續,案發小區住戶陸續搬家,如果是你,你搬嗎?
    那些說不搬家的人都是以看熱鬧的心態在說話,如果有條件大家都會選擇搬家,這個問題在來女士被害以後就有提到,樓上樓下的鄰居搬家幾乎成為一種必然,讓咱們自己換位思考一下,誰能天天忍受的了這麼折磨和恐懼。
  • 南京市民撿空錢包找4人作證 稱不想成豆餅老太
    看見有人撿了錢包,不少人圍了上來,劉先生慌了——萬一失主找過來誣賴自己拿走了錢包裡的錢該怎麼辦啊?這種事不是沒有。前段時間,淮安賣豆餅老太周翠蘭撿到1700元現金,幾經周折找到失主後,失主堅稱丟的是8200元,要她返還另外的6500元。為此兩人還打了場官司。為表清白,劉先生請來4位市民作證,證明他撿到錢包時,裡面就沒有錢,然後打了110報警。
  • 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如何區分 生活乾濕垃圾分類圖片標識
    「大棒骨太硬,如果作為溼垃圾處理,粉碎時容易造成機器磨損,所以被分成幹垃圾。」而塑膠袋、食品包裝袋、塑料薄膜的回收價值很低,建議也作為幹垃圾處理。  「不少居民被『幹垃圾』的名字誤導,以為只有幹的才是『幹垃圾』。事實上,在很多地方,幹垃圾也被稱為『其他垃圾』,也就是溼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之外的垃圾都是幹垃圾。」徐志平說。
  • 只因鄰居一句話,獨居姑娘立馬收拾東西要搬家,中介給我住兇宅?
    只因鄰居一句話,獨居姑娘立馬收拾東西要搬家,中介給我住兇宅?這房子最好的地方就是這個露臺,最差的地方也是這個露臺,因為這個露臺上出過人命,這事兒,王女士本來是不知道的,得知這個消息也是出於偶然,6月份租房,在這裡待了也挺久的了,跟鄰居什麼的也都熟悉了一點兒,一次遛狗的時候就跟一位鄰居交談了幾句。
  • 同樣都是吃剩的骨,憑啥排骨貝殼是幹垃圾,龍蝦魚骨就是溼垃圾?
    毛巾和圍巾居然不能一起扔……從上個月開始,上海人民估計每天都要懷疑幾次人生。原因不說相信你也知道了:上海開始強制垃圾分類,扔錯垃圾就要罰款。四色垃圾桶已經正式入駐上海市| 拍攝者:Nekout正當吃瓜群眾還在網上刷著上海人的段子,住建部就宣布垃圾分類要在全國46個重點城市強制推行。這麼一來好多人都蒙了,這也太突然了吧?
  • 搬家 從啥都搬到啥都不「搬」
    「從棚戶區搬進新小區,從單元樓搬進洋房別墅,家越搬越大,日子越搬越紅火,搬家的物件卻越來越少。」哈市第一個從事搬家行業的滕戎,親身感受到幾十年來城市發展、市民生活和理念的變化。1999年冬季紅平小區入戶搬家,為了保證回遷戶儘快搬入新房過春節,小區開發商承擔了每戶150元的搬家費,在外租房的回遷戶排隊等著搬家的都提前1個月預約,搬家工人一天搬家四五戶。1個多月裡,50臺搬家車累計搬家300多戶。那時人們搬家物件多且雜,從家具、家電到被褥、糧油、鍋碗瓢盆,大包小裹樣樣不落。
  • 與垃圾共存好幾年,他缺的可能不止是安全感
    樓道垃圾堆積,連自家門都開不了,你以為這是影視劇裡的情節?還真不是,這是上海某小區一對侯姓母子的「傑作」。這個家庭裡堆滿了垃圾,甚至堆到了天花板,幾個房間也滿是垃圾,進出門全靠爬。據侯某的鄰居反映,這個問題已經持續了7、8年,相關部門多次上門清理,從他家中清出了6卡車的垃圾;居委會也多次上門協調,但侯某「態度很好,屢教不改」;一邊每隔2、3天在凌晨的時候清理一次垃圾、製造噪音,一邊依舊撿拾垃圾。忍無可忍的鄰居於是將侯某母子告上法庭,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什麼原因使侯某習慣性的堆積垃圾,與垃圾共處一室而不覺得臭味難忍?一時間眾說紛紜。
  • 利鑫苑小區外小路泥濘,腳陷進泥淖拔不出來
    「我們小區西門前這條路,一下雨道路積水3天都退不下去,兩隻腳陷入泥淖中拔不出來。」7月31日,家住房山區石樓鎮利鑫苑小區的王女士反映,該條道路一下雨就積水,多年未修,兩側堆滿了垃圾,大家出行很不方便。據了解,利鑫苑小區周邊設有夏村中學、小學及幼兒園,因房窯路路窄車多,小區南側平房區也有不少老人和孩子喜歡走該條路出行。今年初至今,石樓鎮夏村因不少村民翻建自家房屋,產生大量建築垃圾,其中一些被集中傾倒在利鑫苑小區西側的空地上。大量渣土車來回輾軋,導致該條並不寬闊的道路坑坑窪窪。目前,這條200米的道路兩側堆積的渣土及垃圾已有兩層樓高。
  • 晉南黃土地滴水成冰,看看住在土窯洞裡的8旬老夫妻生活成啥樣子
    今天小編冒著刺骨寒風帶你走進一戶8旬老夫妻的土窯洞。我們來過他家幾次,和大爺老兩口早都成了熟人。進到窯洞裡,裡面的溫度和外面就是兩個世界,屋外寒風刺骨屋裡卻暖洋洋的。大爺正在窯洞裡做午飯,看到我們過來大爺笑著讓我們趕緊進屋暖和暖和,就繼續忙著做飯,他說中午飯是炒南瓜泡饃和蒸紅薯。
  • 小區內飼養蜈蚣 技術不過關跑鄰居家中撒歡(圖)
    技術不過關 蜈蚣鄰居家撒歡 記者介入,飼養人同意為蜈蚣搬家     養殖的蜈蚣     為發家致富,在住宅小區內養蜈蚣,不料因技術不過關,蜈蚣常跑進鄰居家中,給他人帶來恐慌。
  • 同樣是吃剩的骨,憑啥排骨貝殼是幹垃圾,龍蝦魚骨就是溼垃圾?-虎嗅網
    毛巾和圍巾居然不能一起扔……從上個月開始,上海人民估計每天都要懷疑幾次人生。原因不說相信你也知道了:上海開始強制垃圾分類,扔錯垃圾就要罰款。居民小區和填埋場之間的糾紛現在是新聞上的常客。含有或者接觸過重金屬、藥物的垃圾都是有害的。此外,指甲油、染髮劑、油漆裡有毒性的有機溶劑,這些溶劑和盛裝它們的容器都是有害垃圾。一般的化妝品是無害的,屬於幹垃圾。最後就是乾濕分類。有機含量高、容易腐敗的扔到溼垃圾或者相應的垃圾桶。溼垃圾末端處理的第一步是粉碎,所以一些比較硬的別扔進溼垃圾,它們會破壞粉碎刀片。
  • 故事:70歲老太請道士算卦,付款前手機上一串數字讓她發覺上當
    他要想一個既掙大錢,又安全可靠的騙局。黃碩進行海量的數據分析,將行騙目標鎖定在一個叫蔡老太的身上。蔡老太,七十出頭,生活富足,寡居,兩個兒子都在外地。熱衷廣場舞。多年的行騙經歷,讓黃碩很清楚蔡老太的心理狀態——怕死,擔心失去現在的幸福生活。黃碩準備好一切,開始了自己的行騙步驟。蔡老太出門遛狗累了,坐在小區花園休息。
  • 老人撿走門前紙箱子,賣9元被判賠1萬,快遞放到地上就是你的嗎?
    就在去年11月份的時候,有一天天太冷,張大爺就在他鄰居的樓道裡邊發現了有一個大紙箱,他就把大紙箱子順手給撿走了。結果他撿走沒多久,就讓警察給找上門來了,原來張大爺撿的紙箱是一家美容公司價值1.8萬元的化妝品。快遞員把這個東西,送到美容公司門口以後,美容公司籤收了,就放在了門口。可是等過一會出來,開門拿的時候發現沒了,於是就報了案。
  • 樓下私搭雨棚,一下雨就滴答響 八旬娭毑:為什麼拆除不了?事發華晨...
    樓下私搭雨棚,一下雨就滴答響 八旬娭毑:為什麼拆除不了?-09 17:31:50  作者:黃欣雨   ▲樓下業主搭建的雨棚 見習記者 黃欣雨 攝近日,家住天元區華晨御園小區的霍娭毑撥打晚報熱線
  • 「清晨街頭撿垃圾」的市委書記,落馬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時任新密市委書記的王鐵良曾因清晨在街頭撿垃圾,在當地引發關注。全文1012字,閱讀約需2分鐘 4月24日,據河南省紀委監委消息:河南省鄭州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王鐵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垃圾清運工:一年364天披星戴月與垃圾「打交道」
    記者了解到,這裡共有垃圾壓縮車40餘輛,近90名清運工,負責濱州市濱城區東西渤海五路至渤海十八路、南北南外環至北外環範圍內的生活垃圾清運工作,他們平均每天要清運的生活垃圾多達320餘噸。  凌晨4點15分,垃圾清運工劉立軍和搭檔李永峰準時到崗,換上深藍色的工作服,簡單洗把臉,檢查好車輛狀況,便出發趕往他們負責清運的區域。
  • 18歲俄羅斯美女在中國火了,教上海市民垃圾分類,上電視做宣傳
    她在上海教市民們垃圾分類,還因此登上了中國國際電視臺,在俄語頻道宣傳垃圾分類。她叫葉卡捷琳娜,今年18歲,是來自俄羅斯的上海留學生。她注意到,垃圾分類成為了現在上海市民心中的頭等大事,作為新上海留學生,住在新虹街道的葉卡捷琳娜,決定加入到垃圾分類的行列,為踐行垃圾分類而苦惱的上海市民做些什麼。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詩萌 北京報導11月初的一個清晨,在北京瑟瑟的寒風中,穿上黃色反光背心的張青(化名)站在小區門口的垃圾桶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她的任務是將廚餘垃圾桶裡所有的塑膠袋重新打開進行「二次分揀」,確保裡面沒有塑膠袋、玻璃瓶等物品。她和十來個同事是被小區物業招聘來做垃圾分類指導員的。
  • 「你和你家人一樣,幹啥啥不行」全職太太嫌棄丈夫,丈夫巧妙反擊
    ,只要小吳沒有給自己的妻子準備好錢,小吳的妻子就會大罵小吳:「你和你家人一樣,幹啥啥不行,真是和你爸媽一樣沒出息,」只要每次沒有給老婆準備好錢,小吳就會和老婆爆發一次爭吵,而小吳的老婆不僅會罵自己,還會罵小吳爸媽,這讓小吳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