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公眾號道安學社(已獲得授權)
我們已經開始了這一事業。至於哪一個國家的無產者在什麼時候、在什麼期間把這一事業進行到底,這個問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堅冰已經打破,航路已經開通,道路已經指明。
——列寧
公曆1917年11月7日夜晚,聖彼得堡。由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在「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炮聲中,向克倫斯基政府的老巢——冬宮,正式發起總攻。這個沖天的風暴不僅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還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由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
作為20世紀最光輝的世界歷史性事件,它證明了資本主義不是不可戰勝的,它證明了我們可以建立社會的更高級組織,消滅人對人的剝削——它真正證明了,一個沒有剝削、不安全、貧窮、失業和戰爭的社會,是完全有可能被實現的。
十月革命顯示了革命階級鬥爭的力量,顯示了被剝削和被壓迫者的力量。這次,他們第一次站在了舞臺中央,把歷史的車輪推向了社會解放的方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它是奴隸和中世紀農民起義的延續,也是資產階級革命的延續,但它也成為了這一進程的高潮,並且超越了這一進程,因為這是第一次把廢除剝削階級社會作為革命的目標。在巴黎公社失敗的僅僅46年後,俄國的工人階級就用十月革命狠狠回擊了資產階級的譏笑和不屑,實現了數百萬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長久以來的願望。
圖片
時至今日,這個人類歷史上的裡程碑距我們已有整整103周年。在將近一個世紀的歷史篇章中,我們不僅見證了資本主義世界的深刻危機和自我拯救、繁榮和疲軟,見證了理性主義的巔峰、崩潰與復甦,見證了人類歷史上最殘酷、最極端、最赤裸裸的世界戰爭,還見證了為全世界無產者追求解放的紅旗,在激情、懷疑、挫折、歪曲和重重阻礙中,是如何繼續前進和鬥爭在歷史長流中,向著馬克思筆下的「自由王國」艱難邁進的。
我們不禁捫心自問——在人類歷史上最風雲激蕩的這103年中,我們能夠從中求得什麼?
十月革命的經驗在今天顯得尤為重要。今天,十月革命這個歷史事件本身,給我們的教益似乎是消極和失望的。在這面紅旗的第一個執旗手——蘇聯的探索中,社會主義在不斷的顛簸中曲折前行,在資本主義世界的槍炮威逼和糖衣炮彈的誘惑下艱難邁進,最終在積重難返中轟然走向了垮塌和瓦解的厄運。連十月革命在現實政治中最深刻、最直觀的政治遺產——那個紅色的俄羅斯,在1991年12月25日夜晚,也隨著曾經的榮耀和理想被一同埋葬了——至少是暫時被深埋了。歷史的車輪似乎正在倒轉,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處於危機和退卻之中,90年代的結果正在加深許多人——包括許多無產階級——的認知,即「資本主義之外別無選擇」。紅旗的崩塌帶來的陣痛是隱性卻長久的。
但恰恰因為如此,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對此時此刻的我們而言,才是最具教益的。奧林匹克的聖火在陽光的映射下始燃於奧林匹斯山的聖壇,聖壇中燃燒的火堆終究會熄滅,但火種卻能在千裡的傳遞中得到不斷的延續,最終熊熊燃燒於運動會場上空的主火炬。正如歷史向今天的我們所展示的一樣,共產主義實踐已經在它的第一個勇敢的實踐者手中淪為一種教條式的意識形態,最後伴隨著嚴重的腐敗走到了自己的終點,整個世界的共產主義運動都陷入了低迷和混亂的狀態。但是,共產主義信念本身非但沒有在蘇聯的倒塌和剝削者的反撲中熄滅,反而像星星火焰一般被傳續下去了。它的內核不僅甩脫了現實政治的沉重包袱,而且在其最堅定的捍衛者手中,在理論的思辨和實踐的照明中行將走向重生。
不可否認的是,在21世紀的今天,馬克思主義依然是全世界最具革命性的學說。當現代的人們向人類可能的未來展望時,他們難以繞開馬克思和列寧的成就、方向和影響——無論是贊成他們,還是反對他們。如果我們想要探究一個事物是如何走向它的終點,我們最好去回溯它的起點。
資產階級聲稱,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方案是一種烏託邦。歷史幫助我們揭穿了他們的宣傳。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哪個社會經濟制度能一下子一勞永逸地建立起來,也沒有哪個制度是在進步階級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線性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在偉大的奴隸起義之後,雖然斯巴達克斯被釘在十字架上,但奴隸制最終成為了歷史。在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之後,雖然羅伯斯庇爾被送上了斷頭臺,但封建制度的日子也快到頭了。資產階級花了大約4個世紀才鞏固了自己的政權,這一事實被他們故意掩蓋著。從14世紀義大利北部商業城市的資產階級的最初嘗試,到18、19世紀的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花了幾個世紀,直到讓資本主義關係發展到一個滿意的程度,才得以徹底廢除封建生產關係。
資產階級在這段時間裡經歷過的挫折,無法否定這一事實:地主和農奴之間過時的生產關係,讓位於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是歷史的必然。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徒勞地宣稱:資本主義是不可替代的、永恆的,革命的階級鬥爭不再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手段。他們否定了自己的發家史,否認了革命的曲折性,並轉頭就將十月革命的成功視為偶然的巧合,將蘇聯的失敗視為整個共產主義理想的失敗。他們企圖將一種新事物磕磕絆絆的初步嘗試,污衊為這個新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最終結局。蘇聯解體後,他們大張旗鼓地打出了「社會主義失敗了!」的口號,甚至在蘇聯的餘溫還沒有完全退散的時候,就已經迫不及待地站在蘇聯的屍體上,大聲宣告「自由市場」的勝利和馬克思、列寧的失敗了。
然而,語言的詭計並不能掩蓋歷史的真正本質。作為起點,十月革命開創的社會主義社會,不僅存在了長達幾十年,並且取得了相當的成就。它證明了一個不存在老闆、不存在擁有生產資料的資本家的社會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沒有十月革命的發生,今天的工人階級們在尋求推翻私有制和解放的問題上,還要從頭開始摸索。在特定的階段,資本主義所有制和資本主義利潤不僅沒能一次性被打垮,反而會反噬並引發暫時性的歷史倒退。然而這一事實也不能否定上面的結論。
十月革命給我們的經驗:資本主義的現狀社會主義的必要性和適時性,廢除集中的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可能性,來源於導致了生產集中的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所有制與生產的社會性之間產生了矛盾。在更好的社會化組織的條件下,資本主義所有制扼殺了所有工人日益增長的需要得到滿足的可能性:人人都有工作,沒有失業的噩夢,工作時間短,享受更高的生活水準,享有高水平的公共免費教育以及健康和福利方面的類似服務。工人階級通過自己在資本主義中的勞動創造了這些可能性,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擴大了這些可能性。
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生產都是由私人的資本主義的利潤決定的,它完全不會考慮工人階級和大眾階層的需要。問題的關鍵是,生產那些東西的工人,並沒有成為決定生產目標和組織生產的人。周期性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鐫刻於資本主義的基因之中。危機的日益深入和廣泛,導致失業人數的急劇增加,沒有社會保障的低工資底端工作也進一步增多了。隨著帝國主義戰爭的爆發,就連正常生活的基本權利也被摧毀了。隨著利潤率的不斷下跌,資本主義只能通過各種手段,以更加嚴苛的面目處處剝削無產者們。雖然勞動生產率在不斷上升,但在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甚至是在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勞動和生活的條件都在不斷惡化。連資本主義國家自己的研究中心都承認,工人的收入在減少,而資本家的財富在增加。
在社會革命之前的時期,導致舊的剝削制度衰敗的決定性因素,始終是其內在矛盾及其尖銳化。這給階級鬥爭的發展、升級並獲得革命性提供了可能。今天,在壟斷資本主義時代,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正日趨尖銳,而勞動和生產的社會化已經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商業和金融集團的股東享受著其中大部分成果。對於組織和指導生產來說,這些股東是多餘的,他們並不勞動,只享有剝削工人階級的「義務」,是經濟生活中的寄生蟲。股東們經常連自己佔有股份並領取分紅的公司是哪些都不知道,更不知道這些公司在哪。在壟斷集團佔據主導的情況下,發展相對停滯的趨勢正在加強。
也就是說,相對於當前生產力發展水平所創造出的可能性和活力來說是停滯的,相對於社會在不把利潤作為生產的動力的情況下可能生產出的數量和質量來說是停滯的。寄生性和相對停滯的特點包括:所謂的商品壽命縮短(利用科學知識限制產品的使用壽命);由於商業集團獨佔著專利,技術的傳播受到了限制;沒有足夠利潤的行業長期得不到發展;為了資本主義利潤的最大化,對環境的不合理利用導致了環境破壞;在關於武器和鎮壓工具的生產的科學研究上,耗費了巨大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