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有一個不起眼的地方,不動聲色地收藏著明清文物,就在東江邊

2021-01-20 左岸三十一

東江繞著東莞萬江轉了半個圈,並分派了大大小小很多支流進入萬江區。正因為河道縱橫如網,所以萬江得名萬江。

東江邊的大金鰲

萬江的東江邊屹立著一隻大金鰲,金光閃閃的,路過的車輛、行人遠遠的就能看到。鰲是吉祥的象徵,傳說當年女媧補天時,斫鰲足以作天柱。唐宋時的皇宮,把鰲刻在臺階上,狀元及第正好站在這個位置,就叫獨佔鰲頭。萬江的這個位置明朝時叫做金鰲洲。所以就在此處樹了這隻大金鰲,大金鰲龍頭龜身,非常的威風凜凜。取其獨佔鰲頭的美好寓意,常有附近街坊來上香,希望逢考必過,狀元及第。

花廊

在金鰲的腳下順著東江向右望,就能看到一座塔,那就是金鰲洲塔,讓我們穿過花廊,走近它。這是一條很美的花廊,頂棚上開滿了橙色的凌霄花。金鰲洲塔就在前方一百多米處。

綠蔭中的古塔

金鰲洲塔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清朝重修,是一座用於「鎮虛補弱」的風水塔。塔大概有現在19層樓那麼高,塔身以青磚堆砌。在明清時期那麼高的建築是很令人驚嘆的。金鰲洲塔分九層,八個面,每一層每個面都有扇形拱門,門上方是卷草龍和纏枝蓮紋圖案。每層的四周都有欄杆圍繞。每層的欄杆下面都有菱形牙磚和挑簷。金鰲洲塔整個塔身比例均勻地逐層遞減,非常的修長挺拔。頂層的瓦簷口的八個角上都掛有風鈴。頂端還有一個葫蘆。塔內有石階可以到達頂層,為了保護古建築,臺階是禁止遊客攀爬。

龜趺神道碑座

景區內還有很多明代的石像生。明清時期,東莞有不少名門望族,他們有的是歸隱高官、有的是文人雅士、有的是學者大師,這些人落葉歸根。就用碑刻銘文和石像生記載和見證他們一生的經歷和功績。這都是些雕刻精美的石雕,有的是人物有的是動物。人物分為文官和武將,動物有馬、羊、獅、虎、龜等等。每一座石雕都各具神態、惟妙惟肖、很有神韻。景區內還有一個小型博物館,裡面有詳細的金鰲洲塔的介紹,它的前世今生和它的傳說、還有藝術價值和歷史地位。還有一些民俗文物,都些文物都是融入了古塔元素的文創設計。

景區內的樹

景區裡面的景色極佳,雖然不大,但花木成林、綠樹成蔭,掩映著樸素秀美的古塔。塔前是奔騰的東江,碧水逶迤。這個位置三面環水、臨江遠眺、清風拂面、視線極佳。

夕陽下的金鰲洲塔

景區邊上的馬路是一條不起眼、不寬闊的江邊馬路,景區的門也很不起眼,一不小心就會錯過它。就在這個不起眼的地方,金鰲洲塔榮辱不驚地在東江畔屹立了幾百年。它歷經歲月滄桑 、時代變遷,一直以最初的容顏和初心守候在東江畔。祈禱著這一方水土的平安、幸福。

相關焦點

  • 廣東惠州:東江文化兩縱歷史研究會開展喬遷之喜系列活動
    為喜迎建黨100周年,更好地傳承傳播惠州市,深入開掘和傳播東江文化兩縱紅色歷史,1月6日,惠州市東江文化兩縱歷史研究會舉行喬遷之喜系列活動。上午,系列活動座談會在惠城區風尚國際召開。會上,與會人員聽取了研究會會長羅志輝就2020年的年終總結和2021年度計劃。
  • 不動聲色,看透人心的摩羯座,有頭腦,不簡單
    能看透人心的他們,更加懂得如何討得他人歡心,很有頭腦,為人不簡單。那麼十二星座中的摩羯座,平時不動聲色,很懂得看透人心,絕不像表面看上去那般簡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不動聲色做任何事情都有著自己的規劃的摩羯座,是所以土象星座裡生活最有條理的星座。
  • 東莞概況
    東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建郡,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中外聞名的虎門銷煙就發生在東莞,全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在東莞誕生,民族英雄袁崇煥、抗日名將蔣光鼐、著名畫家鄧白、舉重冠軍陳鏡開等都是東莞籍人,著名的嶺南畫派也發端於東莞可園。
  • 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為何多是頂級的文物?
    文玩 | 字畫 | 品鑑 | 茶道 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現存何處?這些確切的數字恐怕永遠是個謎。我國政府、學者和有識之士一直致力於海外文物的調查工作,但由於受到條件的限制,這項調查工作還遠未達到理想的狀態。
  • 東莞莞城180萬㎡地塊不能隨便拆 劃6處歷史文化街區
    以後,在東莞保護這些貼有「歷史文化」標籤的老地方有保障了。不僅僅是騎樓不能再隨便拆了,還有6條歷史文化街區、10處歷史地段都被保護了起來。   記者昨日從市城鄉規劃局獲悉,這些都是因為《東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以下簡稱《保護規劃》)已經通過了東莞市人民政府的審批,規劃成果通過驗收,自8月6日公布之日起就開始對這些歷史文化遺產、建築、街區、地段發揮著「保護」效力。
  • 東莞最富的鎮與最窮的鎮,哪個鎮最有錢?
    東莞,又稱「莞城」,位於廣州市東南部55公裡處,珠江口東岸,「廣東四小虎」之首,號稱「世界工廠」,國際花園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籃球城市,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是全國5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東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有著1700多年的郡縣史,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建郡,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
  • 東莞為什麼叫東莞
    3.由於屈大均在嶺南近現代地方志、民俗學研究中顯名地位,當時學界和民間傳說最廣的依然是「莞草說」,東莞史學泰鬥楊寶霖通過論證,明確主張「莞草說」。1987年《廣東省東莞市地方志》也採用了「莞草說」。4.東莞莞城人、71歲的張鐵文從事本地民俗研究30多年,他通過考證認為東莞是因為莞草而得名,張鐵文認為「莞」字東莞人稱之為「鹹草」,東莞的名字來源於在廣州的東面產鹹草的地方,因此稱為「東莞」。5.東莞理工學院講師黎誠嘗試「另闢蹊徑」,他否定了明清以來地方志中所主張的「莞草說」,提出了全新的「移民說」,東莞名字來源之爭風雲再起。
  • 寧波大學文博酒店——歷史文化與古典收藏的交匯地
    本報訊(記者 張晨 報導)提到酒店,人們的第一反應總是一個充滿商業氣息的地方,或是一個出差的落腳處,或是一個旅遊的歇息處,但在寧波,卻有一家酒店不僅是落腳的好地方,更是一處充滿文化底蘊和歷史氣息的文物收藏館,它就是——寧波大學文博酒店。
  • 五官不起眼,打扮起來卻很有魅力的星座女
    五官不起眼,而且是打扮起來很有魅力,有魅力來自於氣質,來自於靈魂,有些人就是看著不起眼,打扮起來卻很有氣質的既視感,跟著星座洞君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星座吧射手座不需要很濃的打扮都會覺得好看,是因為平時的一些氣質
  • 東莞最出名十大著名寺廟,周末有一間人山人海,你去過嗎
    3、東莞市大嶺山觀音寺東莞觀音寺位於東莞市大嶺山森林公園石洞景區中心。園內最高點「茶山頂」海拔530.1米,登上峰頂,可欣賞城市新貌,也可欣賞周邊湖光山色。據史料記載,始建於明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相傳寺內有一道清泉香甜可口,長時飲用,能夠永葆青春,延年益壽,這道清泉流淌過的地方,萬物滋養,樹木茁壯生長,樹根相互交錯,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密不透風,保全著仙泉的靈性。
  • 山中一種野果,人稱「山捻子」,一點不起眼卻價值高
    山中一種野果,人稱「山捻子」,一點不起眼卻價值高這是一種在記憶中讓人難忘的野果,這種果子人們叫它豆捻,又叫它山捻子,學名桃金孃。小時候每年放暑假的時候,大概9月份,就是它大批成熟的時候了,上山摘來吃,甜中帶酸,特別新鮮!
  • 9月19日東莞全市試鳴防空警報!「東莞淪陷日」提醒勿忘國恥
    ▼遇到有空襲徵候和遭受空襲時,國家發動和組織人民群眾採取防護行動,主要可以用「鳴」「走」「藏」「消」四字進行概括。「鳴」是指鳴響防空警報,「走」是指組織人員和物資疏散,「藏」是利用人防工程或地形地物躲避敵空襲,「消」是在敵空襲時和空襲後組織開展搶險和自救互救行動。
  • 東莞僅兩個
    旅遊瀏覽點景點 | 南社明清古村落亮點 | 南社村是茶山鎮傳統文化尋根之旅的首站。雕梁畫棟、流水潺潺。南社村內的南社明清古村落始建於宋朝,是一座以謝氏家族為主的血緣村落,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是我國至今保存著較為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之一。先後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村、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等12個國家級稱號和13個省級稱號。
  • 看似不起眼的木箱,卻存放著一個宇宙| 二十八宿圖衣箱的秘密在《聞...
    二十八宿圖衣箱宇宙有多大?一隻衣箱將它裝下!一隻看似不起眼的木箱,與浩瀚宇宙相比,十分地渺小,可是,它卻真的存放著一個宇宙,一放,就是2400年。二十八宿圖衣箱太陽人石刻中國最早的石刻畫些啥?太陽?星星?外星人?貌似誰家娃常畫的簡筆畫描繪著古人對自然的敬畏對「英雄」的尊崇。
  • 難忘2020|那些有溫度的文物與特展:從古到今,撫慰人心
    天寒時節,2020年的最後一天,回眸時,總有一種溫暖,與文物相關——因為,總有一些有著溫度的文物與展覽可以刺破陰霾,穿越時空,從古到今,一直撫慰著人心,就像蘇軾的那些千古名句,或者顏魯公的赫赫名跡。從年初國內文化場館率先閉館、全球藝術展事陷入停滯,到國內疫情趨於穩定,重要展事活動穩步推進。
  • 東江湖水環境一級保護區——「網紅地」念好「生態經」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曹嫻 通訊員 黃俊8月最後一個周末,東江湖畔的春燕農莊很熱鬧,21間客房有10多間入住了客人。到了飯點,一樓餐廳幾乎客滿。老闆何曉金和妻子謝春燕格外忙碌,就像今年暑假裡的每個周末一樣。「七八月是旺季,一到周末基本沒房,忙得三四點才吃得上中飯。」何曉金笑著說。
  • 橫瀝兩家博物館成為東莞首批社科普及基地
    記者從橫瀝鎮獲悉,該鎮的逸頤藝舍博物館和稻香飲食文化博物館日前成為東莞首批社科普及基地。10月10日,這兩家博物館分別舉行了東莞市社科普及基地揭牌儀式。 東莞市逸頤藝舍博物館推崇「保存與保護、尊重與欣賞」的文化理念,主要從事藝術品收藏、展覽陳列、藝術交流與合作,藏品涵蓋古今書畫、瓷器(唐、宋、元、明、清、民國)、青銅器(商、周、春秋、戰國、秦漢)、明清家具、犀角雕、象牙雕
  • 走進80後小夥的「收藏屋」!
    他喜歡收藏痴迷歷史熱愛傳統文化他就是「80後」收藏愛好者王 寧 飛走進王寧飛家裡記者立刻被眼前琳琅滿目的藏品吸引到處都是厚厚的書籍、毛主席頭像毛主席語錄全冊、各年份報紙紅色文物、老報紙、老照片、小人書……雖然這些有時間印記的老物件本已淡出人們的視野,成為老一輩人的回憶,可這一位「80後」小夥子卻偏偏痴迷收藏這些老物件。王寧飛告訴記者,一張照片挖掘出背後的故事,就會使人有成就感。照片是定格的畫面,流動的歷史,放在眼前畫面感撲面而來,從一張照片中可以看出許多有用的價值,從服飾、建築等了解當時年代的民俗文化及社會發展。
  • 圓桌|六大館長共話文物故事,故宮將展《韓熙載夜宴圖》
    一個是「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還有一個是紫禁城建城600年必須做的展覽「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而原計劃於紫禁城600年期間推出的「往昔世相——故宮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畫展」,由於疫情未能如期舉辦。趙國英在現場透露,目前,這個展覽正在策劃中,如果不出意外,有望在2021年與大家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