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一天晚上,一群追星族驅車上百公裡來到上海最東面的南匯嘴公園,只為赴一場與星星的約會。
夏末秋初,海面上天色清朗,星辰的光輝穿過厚厚的大氣層,投射到地球。「農曆二十(10月6日)以後,就要迎來拍星星的好時間了。」施建國是南匯人,今年53歲,「星齡」8年,平時除了上班,所有時間都用在拍星星上。
在上海,這樣的「追星族」不少,李國強也是其中之一。他是南匯嘴公園的保安,24小時都守在東海海邊,星空陪伴了他人生中的起起落落。「我喜歡以司南魚雕像為前景拍攝星空。一年365天,每天的畫面都不一樣。」
南匯嘴的漫天星空下,一名追星族正在拍攝。 黃尖尖 攝
拍星「師徒」,守候上海東邊那片海
夜晚11時,驅車行駛在空無一人的環湖西二路上,越靠近海邊,喧鬧聲漸響。到達南匯嘴公園已是凌晨,抬頭仰望,一條乳白色的光帶從天空中滑落。
公園內沒有開燈,偶爾傳來幾個年輕人的說話聲:「快上來!這邊好美啊!」面朝大海的廣場上漂浮著一圈燈火,走近看,原來是一頂頂帳篷。每個帳篷前面都擺放著三腳架,支著一臺相機。不遠處的房車基地升起來露營的親子家庭燒烤的青煙。
房車基地。
公園廣場上布滿了帳篷,人們在這遠離市區的海邊享受著星空下的浪漫。 均 黃尖尖 攝
公園邊的辦公室點著微弱的燈,這是李國強值班的地方。從晚上11點到凌晨2點,是天空最暗、星星最亮的時候,流星也會達到峰值。突然間,一顆流星划過,留下長長的尾巴。「咔嚓」,唯美的一幕被相機捕捉。「5個小時的等待總算沒有白費。」他高興地說。
李國強是「半路出家」。他早年開過計程車,當過保安。6年前,家住在老港鎮的他成為臨港片區的安保隊長,負責管理100多名新片區的安保人員,滴水湖、觀海公園和東海大橋是他的分管區域。值班之餘,他幾乎每天都待在南匯嘴公園的值班室,因為這裡有讓他魂牽夢縈的一片星空。
剛到南匯嘴公園上班時,李國強對攝影一無所知。他發現,每到夜晚,來臨港拍星星的人很多。「師傅,麻煩幫忙關下燈。」拍攝星空需要儘量減少光汙染,每次有人找他關燈,他都欣然應允。慢慢地,他和許多攝影師成了朋友,請他們傳授拍攝技巧。施建國便是帶他「入行」的人。剛開始,他沒有相機,施建國把自己的舊相機借給他玩,「師徒」經常一起徹夜拍星。
司南魚雕像前,每一頂帳篷前都架著三腳架和相機。 黃尖尖 攝
拍星族追逐的星空有幾種主要類型。銀河,是星星匯聚而成的光帶,在北半球,銀河一般在夏秋兩季才能看到,且必須在天色極度黑暗,光汙染很小的地方。星軌,是星星運行的軌道,星軌的拍攝時間很長,按照地球24小時轉動360度來算,拍攝一個小時,星軌只划過15度。流星雨,在每年相對固定的時間出現,比如8月的英仙座流星雨,11月的獅子座流星雨。今年的8月12日,英仙座流星雨如期而至,據稱每小時有110顆左右的流星划過天空。而偶發的流星,其實每一天晚上都會看到。
這一晚,對於施建國來說同樣是一個不眠夜。晚上10時,他便和幾個同伴扛著重達幾十斤的「武器」來到臨港海邊。兩點以後,拍星人逐漸散去,他們就躲在車子裡,等待日出,第二天一早拍完日出,直接驅車60公裡去上班。
「很少人選擇拍星星,因為太累。」快門按下去以後,等待兩個小時以上是常事。「而這段時間,你只能傻傻地等,還不知道拍出來的照片成功與否。」三腳架一定要穩定,每當有風的時候,施建國都會緊張。「只要輕微抖動一下,一張照片就沒了。」為了保證曝光準確,他一般會用兩臺相機同時拍。
星空不分冬夏,只要有星星的日子,追星族們都不會錯過。夏天蚊蟲漫天,冬天海邊的溫度達到零下,人在寒風中無處可躲。
南匯嘴大堤以北,就是茫茫大海,一座長長的大壩延伸到海裡。為了捕捉最好的風景,幾個人互相攙扶著,沿著大堤徒步往海中央走。正趕上海水漲潮的時候,風聲夾雜著海浪聲呼嘯而過,震耳欲聾,在黑夜中帶來幾分恐怖的氣氛。
「生活中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我就會找個理由到外地去拍星星。」施建國剛剛從雲南貴州的山野拍攝回來。8年間,為了看星星而跑幾百公裡的事,施建國沒少做。很多人覺得,這是「浪漫主義」。「在星空下是很浪漫,但為了看星星,我們要做大量的記錄和數據分析,還要自學看星軌圖,這都是很枯燥的。」
以司南魚雕塑為前景的星軌圖。 施建國 攝
和那些跑遍全世界各地拍星星的小夥伴不同,同樣的風景,李國強拍了六年。「他們都去很遠的地方拍,我走不開,我天天在南匯嘴。」
李國強每天上班都帶著相機,他拍攝了無數以司南魚為前景的星空圖。「我和它(司南魚)的感情非常深,每天早上起來第一眼就看到它,晚上睡覺前跟它說晚安。天氣晴朗的時候,暴雨的時候,打雷閃電的時候,一年365天,每天的風景都不一樣。」
拍星族們的年齡跨度很大,上至70歲,下至20來歲。說起印象最深的一張照片,師徒倆都不約而同地提到這一張。「那天夜裡,我們和往常一樣在海邊拍星,等待之間,看到一對情侶坐在車頂上看流星雨,從天黑坐到天亮,我們把這一幕拍了下來,後來還得了獎……」
因為追星,追到了一生所愛
星空下的情侶。 施建國 攝
葉遙和老公,正是這張照片的主人公。2013年8月13日,葉遙記得非常清楚,那天正好是七夕,而同一晚,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現身蒼穹。
「英仙座流星雨是最有名的流星雨之一,不但數量多,而且幾乎從來沒有在夏季星空中缺席,是最常被觀測到的流星雨。」葉遙說。英仙座流星雨碰上七夕非常難得,下次要到2032年8月12日,19年一遇。
2013年,她和老公還在談戀愛,偶然從網上看到流星雨的消息,就決定踏上觀星旅程。「我在盧灣區上班,他在嘉定區。那時我們還沒有車,他借了朋友的車,下班後從嘉定開過來接我,再一起從市區出發,一路上買了各種吃的喝的,開了兩個半小時車才到南匯嘴。」
到達時,觀景臺上已經聚滿了人,廣場上停著十幾輛車子,大多是攝影愛好者。「我們在車裡看不見,怎麼辦呢?到車頂上去吧!」兩人就這麼不管不顧地爬到了車頂上,還差點把車頂踩凹。
晚上11點半,第一顆流星開始划過天空,緊接著第二顆,第三顆……「太美了!」葉遙興奮得像個孩子。那是他們第一次看流星雨。「我原以為流星雨是像瀑布一樣傾瀉而出,沒想到是這樣一顆顆划過天空的。」
那天夜晚能見度很好,到凌晨以後,每分鐘都有20多顆流星飛過,漫天的星辰,讓兩人十分震撼。「那天晚上有兩個攝影師看到我們坐在車頂,就問能不能給我們拍照。」就是當時抓拍的這張照片,後來成了兩人之間牢不可破的「紅線」。
「談戀愛每次吵架想分手的時候,看到這張照片都會不捨得。」葉遙說,「我們一起見證了這樣難忘的時刻,還留下了珍貴的照片,我覺得這也許就是命中注定的緣分。戀人之間能有一次這樣難忘的回憶足矣。」
結婚的時候,這張照片又成了結婚照,在婚禮上播放。如今,夫妻倆有了一對四歲的雙胞胎,他們的微信頭像仍是這張照片。
生活中的起起落落,都與這片星空有關。婚後,葉遙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年危機」,從無憂無慮的年少時光,一下子步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面臨來自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孩子出生以後,她甚至一度患上了產後抑鬱症。
「迎來了新生命以後,我覺得自己的人生中已經再沒有好的事情等待著我了,接下來就是不斷地失去,這讓我非常難過。」憂鬱的時候,有人願意傾訴,有人會藏在心裡,葉遙是後者。「我喜歡靜靜看著星空,感覺自己在跟宇宙溝通。」
後來,葉遙慢慢調整過來,自己開了一家管理諮詢公司,當起了小老闆。「今年因為疫情,生意都停滯了,但公司還能勉強維持『活著』的狀態。」葉遙平時要四處跑業務,每當不開心的時候,她就會買兩瓶酒,和老公兩個人坐在樓頂看星星。
「小時候看《霹靂貝貝》,我總幻想著自己和影片中的外星人小孩一樣,只是暫時在地球上生活,有一天自己星球的人會來把我接走。」葉遙說,世界上所有的美景,最喜歡的還是星空。
奉賢海灣森林公園的星空。 胡少軒 攝
在無人區遭遇高反,現在想來仍後怕
中秋節剛過去一周,胡少軒便開始策劃新一輪的拍星旅程,觀察星軌圖,在專業軟體上計算出何時、何地能觀測到銀河。胡少軒家住在楊浦區五角場,除了上海的南匯嘴、崇明橫沙島、奉賢的海灣森林公園以外,他還去過新疆、甘肅、青海等地追星,甚至進入過「無人區」。
青海哈拉湖,在蒙語中是荒原黑海的意思。這裡是真正意義上的無人區,四面環山,人跡罕至,湖面海拔超過4000米。胡少軒一行5人,僱了一輛當地農民的拖拉機,便進入荒漠當中。
哈拉湖邊的夜晚,只有雪山和滿天星辰。 胡少軒 攝
「拖拉機一開始沿著過渡區域的小路奔跑,路面坑坑窪窪,車子一路顛簸,短短8公裡路開了一個小時。」然而進入沙漠深處以後,路便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沙海,幾株胡楊樹橫七豎八地臥在沙土裡,沒有人,也沒有路。
「把我們送到沙漠核心地帶以後,農民跟我們約定好,三天以後再來把我們接出去,中間會給我們送一次水。」白天,幾個人在營地休息,不敢走遠,因為怕迷路,到了晚上,就出來拍星。
沙漠上8點日落,等到完全天黑已經是10點以後,當天上星辰初現,那壯觀的畫面驚為天人。胡少軒立即拿起手中鏡頭,將胡楊樹的地景放在前面,滿天繁星作為背景,畫面呈現出強烈的生命氣息。「這是我等待最長時間的一次拍攝了。」
星空下的沙漠和胡楊樹。 胡少軒 攝
沙漠晝夜溫差很大,四周都是白茫茫的荒山,積著厚厚的雪,夜間室外溫度達到零下8度。胡少軒每拍攝半個小時便吃不消,要進入帳篷裡取暖。而更讓人擔憂的是,有兩個同行的拍星人出現了高原反應。
早在進入無人區前,他們就聽當地的駕駛員說過,有遊客在進入無人區的路上,因為感冒、高反引發了肺氣腫,雖然立即把人往外拉,但這個人到半路就不行了。
「當時我們如果往回走,到最近的德令哈市要200多公裡。而且所謂的路,在地圖上根本找不到,只有當地的農民才能認得。」而為了不錯過這次難得的機會,高反的同伴甚至堅持一邊吸氧一邊拍攝。「為了一張照片,真的冒著生命危險在拍攝,現在想起來我都後怕。」胡少軒說。
深夜的沙漠又冷又黑,四周還不時傳來此起彼伏的狼叫聲和不明野獸的聲音,農民教他們在帳篷裡打著手電筒,防止狼群靠近。靠著自己帶來的乾糧、方便麵,以及農民送進來的補給水,五個人度過了艱難的三天三夜。但胡少軒說,「能拍到理想中的畫面,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無人區捕捉到星辰的運動軌跡。 胡少軒 攝
「生活中總有很多不如意的時候,拍星空能讓你忘卻一些煩惱。」胡少軒從事司法鑑定多年,日常工作壓力很大,而拍星星早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每次在等待的漫長時間裡,我都會看著頭上的星辰,感受自己的渺小。宇宙浩瀚無際,我們身邊的那點小小的煩惱又算得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