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浩瀚,身邊煩惱又算得了什麼?上海有群「追星族」,走遍世界拍攝...

2020-11-24 上海觀察

10月的一天晚上,一群追星族驅車上百公裡來到上海最東面的南匯嘴公園,只為赴一場與星星的約會。

夏末秋初,海面上天色清朗,星辰的光輝穿過厚厚的大氣層,投射到地球。「農曆二十(10月6日)以後,就要迎來拍星星的好時間了。」施建國是南匯人,今年53歲,「星齡」8年,平時除了上班,所有時間都用在拍星星上。

在上海,這樣的「追星族」不少,李國強也是其中之一。他是南匯嘴公園的保安,24小時都守在東海海邊,星空陪伴了他人生中的起起落落。「我喜歡以司南魚雕像為前景拍攝星空。一年365天,每天的畫面都不一樣。」

南匯嘴的漫天星空下,一名追星族正在拍攝。 黃尖尖 攝



拍星「師徒」,守候上海東邊那片海


夜晚11時,驅車行駛在空無一人的環湖西二路上,越靠近海邊,喧鬧聲漸響。到達南匯嘴公園已是凌晨,抬頭仰望,一條乳白色的光帶從天空中滑落。

公園內沒有開燈,偶爾傳來幾個年輕人的說話聲:「快上來!這邊好美啊!」面朝大海的廣場上漂浮著一圈燈火,走近看,原來是一頂頂帳篷。每個帳篷前面都擺放著三腳架,支著一臺相機。不遠處的房車基地升起來露營的親子家庭燒烤的青煙。

房車基地。

公園廣場上布滿了帳篷,人們在這遠離市區的海邊享受著星空下的浪漫。 均 黃尖尖 攝

公園邊的辦公室點著微弱的燈,這是李國強值班的地方。從晚上11點到凌晨2點,是天空最暗、星星最亮的時候,流星也會達到峰值。突然間,一顆流星划過,留下長長的尾巴。「咔嚓」,唯美的一幕被相機捕捉。「5個小時的等待總算沒有白費。」他高興地說。

李國強是「半路出家」。他早年開過計程車,當過保安。6年前,家住在老港鎮的他成為臨港片區的安保隊長,負責管理100多名新片區的安保人員,滴水湖、觀海公園和東海大橋是他的分管區域。值班之餘,他幾乎每天都待在南匯嘴公園的值班室,因為這裡有讓他魂牽夢縈的一片星空。

剛到南匯嘴公園上班時,李國強對攝影一無所知。他發現,每到夜晚,來臨港拍星星的人很多。「師傅,麻煩幫忙關下燈。」拍攝星空需要儘量減少光汙染,每次有人找他關燈,他都欣然應允。慢慢地,他和許多攝影師成了朋友,請他們傳授拍攝技巧。施建國便是帶他「入行」的人。剛開始,他沒有相機,施建國把自己的舊相機借給他玩,「師徒」經常一起徹夜拍星。

司南魚雕像前,每一頂帳篷前都架著三腳架和相機。 黃尖尖 攝

拍星族追逐的星空有幾種主要類型。銀河,是星星匯聚而成的光帶,在北半球,銀河一般在夏秋兩季才能看到,且必須在天色極度黑暗,光汙染很小的地方。星軌,是星星運行的軌道,星軌的拍攝時間很長,按照地球24小時轉動360度來算,拍攝一個小時,星軌只划過15度。流星雨,在每年相對固定的時間出現,比如8月的英仙座流星雨,11月的獅子座流星雨。今年的8月12日,英仙座流星雨如期而至,據稱每小時有110顆左右的流星划過天空。而偶發的流星,其實每一天晚上都會看到。

這一晚,對於施建國來說同樣是一個不眠夜。晚上10時,他便和幾個同伴扛著重達幾十斤的「武器」來到臨港海邊。兩點以後,拍星人逐漸散去,他們就躲在車子裡,等待日出,第二天一早拍完日出,直接驅車60公裡去上班。

「很少人選擇拍星星,因為太累。」快門按下去以後,等待兩個小時以上是常事。「而這段時間,你只能傻傻地等,還不知道拍出來的照片成功與否。」三腳架一定要穩定,每當有風的時候,施建國都會緊張。「只要輕微抖動一下,一張照片就沒了。」為了保證曝光準確,他一般會用兩臺相機同時拍。

星空不分冬夏,只要有星星的日子,追星族們都不會錯過。夏天蚊蟲漫天,冬天海邊的溫度達到零下,人在寒風中無處可躲。

南匯嘴大堤以北,就是茫茫大海,一座長長的大壩延伸到海裡。為了捕捉最好的風景,幾個人互相攙扶著,沿著大堤徒步往海中央走。正趕上海水漲潮的時候,風聲夾雜著海浪聲呼嘯而過,震耳欲聾,在黑夜中帶來幾分恐怖的氣氛。

「生活中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我就會找個理由到外地去拍星星。」施建國剛剛從雲南貴州的山野拍攝回來。8年間,為了看星星而跑幾百公裡的事,施建國沒少做。很多人覺得,這是「浪漫主義」。「在星空下是很浪漫,但為了看星星,我們要做大量的記錄和數據分析,還要自學看星軌圖,這都是很枯燥的。」

以司南魚雕塑為前景的星軌圖。 施建國 攝

和那些跑遍全世界各地拍星星的小夥伴不同,同樣的風景,李國強拍了六年。「他們都去很遠的地方拍,我走不開,我天天在南匯嘴。」

李國強每天上班都帶著相機,他拍攝了無數以司南魚為前景的星空圖。「我和它(司南魚)的感情非常深,每天早上起來第一眼就看到它,晚上睡覺前跟它說晚安。天氣晴朗的時候,暴雨的時候,打雷閃電的時候,一年365天,每天的風景都不一樣。」

拍星族們的年齡跨度很大,上至70歲,下至20來歲。說起印象最深的一張照片,師徒倆都不約而同地提到這一張。「那天夜裡,我們和往常一樣在海邊拍星,等待之間,看到一對情侶坐在車頂上看流星雨,從天黑坐到天亮,我們把這一幕拍了下來,後來還得了獎……」


因為追星,追到了一生所愛


星空下的情侶。 施建國 攝

葉遙和老公,正是這張照片的主人公。2013年8月13日,葉遙記得非常清楚,那天正好是七夕,而同一晚,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現身蒼穹。

「英仙座流星雨是最有名的流星雨之一,不但數量多,而且幾乎從來沒有在夏季星空中缺席,是最常被觀測到的流星雨。」葉遙說。英仙座流星雨碰上七夕非常難得,下次要到2032年8月12日,19年一遇。

2013年,她和老公還在談戀愛,偶然從網上看到流星雨的消息,就決定踏上觀星旅程。「我在盧灣區上班,他在嘉定區。那時我們還沒有車,他借了朋友的車,下班後從嘉定開過來接我,再一起從市區出發,一路上買了各種吃的喝的,開了兩個半小時車才到南匯嘴。」

到達時,觀景臺上已經聚滿了人,廣場上停著十幾輛車子,大多是攝影愛好者。「我們在車裡看不見,怎麼辦呢?到車頂上去吧!」兩人就這麼不管不顧地爬到了車頂上,還差點把車頂踩凹。

晚上11點半,第一顆流星開始划過天空,緊接著第二顆,第三顆……「太美了!」葉遙興奮得像個孩子。那是他們第一次看流星雨。「我原以為流星雨是像瀑布一樣傾瀉而出,沒想到是這樣一顆顆划過天空的。」

那天夜晚能見度很好,到凌晨以後,每分鐘都有20多顆流星飛過,漫天的星辰,讓兩人十分震撼。「那天晚上有兩個攝影師看到我們坐在車頂,就問能不能給我們拍照。」就是當時抓拍的這張照片,後來成了兩人之間牢不可破的「紅線」。

「談戀愛每次吵架想分手的時候,看到這張照片都會不捨得。」葉遙說,「我們一起見證了這樣難忘的時刻,還留下了珍貴的照片,我覺得這也許就是命中注定的緣分。戀人之間能有一次這樣難忘的回憶足矣。」

結婚的時候,這張照片又成了結婚照,在婚禮上播放。如今,夫妻倆有了一對四歲的雙胞胎,他們的微信頭像仍是這張照片。

生活中的起起落落,都與這片星空有關。婚後,葉遙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年危機」,從無憂無慮的年少時光,一下子步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面臨來自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孩子出生以後,她甚至一度患上了產後抑鬱症。

「迎來了新生命以後,我覺得自己的人生中已經再沒有好的事情等待著我了,接下來就是不斷地失去,這讓我非常難過。」憂鬱的時候,有人願意傾訴,有人會藏在心裡,葉遙是後者。「我喜歡靜靜看著星空,感覺自己在跟宇宙溝通。」

後來,葉遙慢慢調整過來,自己開了一家管理諮詢公司,當起了小老闆。「今年因為疫情,生意都停滯了,但公司還能勉強維持『活著』的狀態。」葉遙平時要四處跑業務,每當不開心的時候,她就會買兩瓶酒,和老公兩個人坐在樓頂看星星。

「小時候看《霹靂貝貝》,我總幻想著自己和影片中的外星人小孩一樣,只是暫時在地球上生活,有一天自己星球的人會來把我接走。」葉遙說,世界上所有的美景,最喜歡的還是星空。

奉賢海灣森林公園的星空。 胡少軒 攝



在無人區遭遇高反,現在想來仍後怕


中秋節剛過去一周,胡少軒便開始策劃新一輪的拍星旅程,觀察星軌圖,在專業軟體上計算出何時、何地能觀測到銀河。胡少軒家住在楊浦區五角場,除了上海的南匯嘴、崇明橫沙島、奉賢的海灣森林公園以外,他還去過新疆、甘肅、青海等地追星,甚至進入過「無人區」。

青海哈拉湖,在蒙語中是荒原黑海的意思。這裡是真正意義上的無人區,四面環山,人跡罕至,湖面海拔超過4000米。胡少軒一行5人,僱了一輛當地農民的拖拉機,便進入荒漠當中。

哈拉湖邊的夜晚,只有雪山和滿天星辰。 胡少軒 攝

「拖拉機一開始沿著過渡區域的小路奔跑,路面坑坑窪窪,車子一路顛簸,短短8公裡路開了一個小時。」然而進入沙漠深處以後,路便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沙海,幾株胡楊樹橫七豎八地臥在沙土裡,沒有人,也沒有路。

「把我們送到沙漠核心地帶以後,農民跟我們約定好,三天以後再來把我們接出去,中間會給我們送一次水。」白天,幾個人在營地休息,不敢走遠,因為怕迷路,到了晚上,就出來拍星。

沙漠上8點日落,等到完全天黑已經是10點以後,當天上星辰初現,那壯觀的畫面驚為天人。胡少軒立即拿起手中鏡頭,將胡楊樹的地景放在前面,滿天繁星作為背景,畫面呈現出強烈的生命氣息。「這是我等待最長時間的一次拍攝了。」

星空下的沙漠和胡楊樹。 胡少軒 攝

沙漠晝夜溫差很大,四周都是白茫茫的荒山,積著厚厚的雪,夜間室外溫度達到零下8度。胡少軒每拍攝半個小時便吃不消,要進入帳篷裡取暖。而更讓人擔憂的是,有兩個同行的拍星人出現了高原反應。

早在進入無人區前,他們就聽當地的駕駛員說過,有遊客在進入無人區的路上,因為感冒、高反引發了肺氣腫,雖然立即把人往外拉,但這個人到半路就不行了。

「當時我們如果往回走,到最近的德令哈市要200多公裡。而且所謂的路,在地圖上根本找不到,只有當地的農民才能認得。」而為了不錯過這次難得的機會,高反的同伴甚至堅持一邊吸氧一邊拍攝。「為了一張照片,真的冒著生命危險在拍攝,現在想起來我都後怕。」胡少軒說。

深夜的沙漠又冷又黑,四周還不時傳來此起彼伏的狼叫聲和不明野獸的聲音,農民教他們在帳篷裡打著手電筒,防止狼群靠近。靠著自己帶來的乾糧、方便麵,以及農民送進來的補給水,五個人度過了艱難的三天三夜。但胡少軒說,「能拍到理想中的畫面,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無人區捕捉到星辰的運動軌跡。 胡少軒 攝

「生活中總有很多不如意的時候,拍星空能讓你忘卻一些煩惱。」胡少軒從事司法鑑定多年,日常工作壓力很大,而拍星星早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每次在等待的漫長時間裡,我都會看著頭上的星辰,感受自己的渺小。宇宙浩瀚無際,我們身邊的那點小小的煩惱又算得了什麼呢?」

相關焦點

  • 上海有群「追星族」 一年365天每天星空的畫面都不一樣
    10月的一天晚上,一群「追星族」驅車上百公裡來到上海最東面的南匯嘴公園,只為赴一場與星星的約會。  在上海,這樣的「追星族」不少,李國強也是其中之一。他是南匯嘴公園的保安,24小時都守在東海海邊,星空陪伴了他人生中的起起落落。「我喜歡以司南魚雕像為前景拍攝星空。一年365天,每天的畫面都不一樣。」  拍星師徒  深夜11點,驅車行駛在空無一人的環湖西二路上,越靠近海邊,喧鬧聲漸起。
  • 宇宙到底有多大?一個小小的光斑可能包含數千億顆恆星
    當人類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走出地球看到了浩瀚的宇宙,才知道人類過去的認知是多麼的無知,站在地球上,你永遠不知道地球有多麼的渺小。只有真正站在地球之外,向遠望外,你才能夠真正意識到浩瀚的宇宙大到我們無法想像,那麼宇宙到底有多大?一個小小的光斑有可能包含著數千億顆恆星。
  • 人類被困在自己的星系內,對浩瀚宇宙而言,生存的意義是什麼
    而天文望遠鏡的發展與太空望遠鏡的發射卻讓我們知道了我們的宇宙竟然是如此的浩瀚,一個小小的銀河系就足足有10萬光年之大,這意味著即使以光速出發,穿越銀河系也需要10萬年,而人類文明才不過上下五千年。放眼整個宇宙,我們的銀河系又是如此之小,以地球為中心,我們所能猜測的和想像到的宇宙已經達到了驚人的930億光年,而這絕不是最後的答案。
  • 什麼?!在上海能拍出如此絕美的星空照!
    在上海奉賢區的田野間,天文愛好者徐衛斌打開車燈,拿出後備箱裡大大小小的設備,小心翼翼扛出擺在後座的「大傢伙」天文望遠鏡,有條不紊地一個接一個安置著,動作熟練又迅速。這個過程徐衛斌已經操作過不知多少次,每每遇見晴空萬裡的夜晚,他都會跑到奉賢的田地間、海堤上拍攝。「如果天氣適宜卻沒有去拍,就會有種負罪感。」租過農房、吹過海風、在荒郊野外獨自等候二十個小時。
  • 浩瀚星河,看看你生日那天的宇宙有多美?
    (網絡圖片,侵刪)有詩云:「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仰望星空,它神秘莫測又遙不可及,而那裡卻同樣住著我們的故人,給人心以寄託與慰藉。2020年是哈勃太空望遠鏡服役30周年,NASA公布了366張珍貴的宇宙照片,對應著全年的每一天,登陸官網輸入自己出生的月份和日期,就能解鎖你生日的宇宙圖像(不分年份)。
  • 宇宙浩瀚難以用詞語形容,科學家用這些數據,讓人類重新認識它!
    宇宙到底有多「浩瀚」?大量數據表明,可能會顛覆大家的認知!人類依靠科技的扶持成功進入了外太空,正所謂沒見過大海怎知大海的遼闊?進入宇宙後才知道人類根本不起眼,沒有任何一個詞可以用來形容宇宙的浩瀚,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而言,或許這輩子都沒有機會進入宇宙內,也無法親眼目擊宇宙的浩瀚,接下來小編就用幾組數據,來證明宇宙的浩瀚,甚至可以顛覆大家對宇宙的認知。
  • 有沒有可能?儘管宇宙再浩瀚,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只有地球?
    文/行走天涯有沒有可能?儘管宇宙再浩瀚,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只有地球?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宇宙都是非常遼闊的。雖說人類所生活的地球看起來也是遼闊無邊際的,但是自從衛星被發射到了地球上空之後,人類也開始了解到了地球看似很龐大,可是和宇宙中的很多星球相比較起來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就更不要說地球生活的太陽系之外的遙遠星系,以及宇宙中有多少個和銀河系一樣的星系存在了。因此人類非常堅定地認為,地外生命肯定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因為人類的文明發展尚且比較落後,所以人類一直沒有找到地外生命。
  • 浩瀚宇宙,十大最大,顛覆認知?
    它是太陽半徑的1,420倍,將需要世界上最快的賽車2,600年才能繞太陽一周。如果用VY Canis Majoris代替我們的太陽,其表面將延伸超過土星。(請參閱右圖以與我們自己的太陽進行比較)。更新:2013年,NML Cygni被確認為已知的最大恆星。這是我們太陽半徑的1,650倍。這麼大 一束光需要6小時40分鐘才能繞圈一次。第二次更新:科學繼續使我們震驚!
  • 宇宙深邃得可怕!浩瀚的宇宙究竟有多少星系?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們所談及的宇宙指的是可觀測宇宙。據科學家推算,可觀測宇宙的直徑達到了約920億光年,甚至更大。由於宇宙空間本身出現過超光速膨脹(並不違背相對論),因此得以在138億年裡膨脹至如此龐大。那麼,在這樣超乎想像的宇宙空間裡到底包含了多少星系呢?
  • 合肥有群「追星人」!昨夜「英仙座」上演最浪漫「直播」
    王海濱很小的時候就酷愛天文,對浩瀚的宇宙,璀璨的星空非常嚮往,小時候經常通過雜誌來了解宇宙的奧秘,長大後,王海濱常常去聽各種講座,把探索星空當成自己的業餘愛好。5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合肥聽了一位老師關於拍攝流星雨的講座,從此成了一名「追星者」,後來常常約上幾名好友,帶著相機,去遠離城市的野外拍攝流星雨。
  • 推薦5本科幻類書:天馬行空的想像,浩瀚的宇宙有無窮無盡的奧秘
    推薦5本科幻類書:天馬行空的想像,宇宙的奧秘是無窮無盡的!大家好,小編今天又和大家見面了。小編也算是一個老書蟲啦,各種類型的小說都會去看一些,可以給大家推薦不同類型的書籍哦。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5本科幻類書:天馬行空的想像,浩瀚的宇宙有無窮無盡的奧秘!
  • 李書福曾說:放眼浩瀚的宇宙,那裡有無數個星球
    據普華永道此前預測,在乘用車領域,到2030年,中國將有50%的汽車實現無人駕駛,全球無人駕駛4/5級的汽車也將達到8000萬輛左右。 早在2010年,李書福就提出:在紮根一個地球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放眼浩瀚的宇宙,那裡有無數個星球。人類應該以更加大膽和科學的態度,不斷探索與加快開發太空世界與宇宙未來,在保護與發展地球經濟的同時,完全可以開拓更加廣闊的宇宙世界。
  • 機器人在「流浪」星球向地球發送信息,宇宙奧秘研究邁進一步
    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浩瀚宇宙,有著極大的好奇。於是人類科學家和天文學家,逐漸開始對宇宙進行一系列的研究。而且很多科技強國,也紛紛爭相進行太空研究項目。為更好地研究太空,人們已經開發出一系列探測器,這些探測器是科學家研究太空的利器。要研究宇宙的奧秘,那必須從星體開始,星體上的各種變化及星體表面情況。
  • 什麼?!北師大地圖居然是一張星座圖?!
    什麼?!北師大地圖居然是一張星座圖?!它們在數萬光年以外的宇宙裡,散發著自己的光和熱,正如為了夢想而努力發光的你我。你看過專屬於北師大的十二星座嗎?今天,它們有話對你說:白羊座3.21-4.19星座軌跡:東操場-曦園-圖書館-京師廣場我喜歡陽光下你奔跑的身影,和肆意的笑,喜歡你無牽無掛、追求自由的模樣。
  • 現代科技把人類推向新高度,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佔足腳跟
    當你哇哇落地,隨著你慢慢成長,學習知識,才知道自己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身邊有什麼樣的景色、事物和人。等到上學後學習語言,懂基礎文化,基礎知識,才慢慢開始了解這個世界。這只是你對這個世界最基礎的了解,還沒有出新手村,等經歷一個又一個的基礎考試,且通過考核,才能到廣闊的外面世界去闖蕩,看到更多精彩的故事。
  • 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類顯得如此渺小,那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因為在宇宙中存在比銀河系大得多的天體,這些天體都是什麼呢?薛丁格認為生命在宇宙中的意義不大關於生命在宇宙中的意義是什麼,著名的物理學家薛丁格在他的著作《生命是什麼》中給出了比較科學的解釋,薛丁格認為,整個宇宙的誕生和發展都遵循熵增定律,也就是從有序向無序發展,當無序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物質就會走向滅亡,在我們宇宙中存在數不清的獨立系統,比如地球是一個獨立系統、太陽系是一個獨立系統、銀河系也是一個獨立系統,甚至整個宇宙都算是一個獨立系統
  • 夢境是平行宇宙的入口?兩者有什麼關係?很多人深有體會!
    夢境是平行宇宙的入口?兩者有什麼關係?很多人深有體會!每個人在睡覺的時候都會做夢,有的夢這個印象比較深刻,在醒來之後依舊可以記得,但是有些夢隨著我們醒來之後就已經被淡忘了,這些夢境的種類各不相同,有些是美夢,有些是噩夢。
  • 宇宙中「可怕」的存在,人類肉眼看不到,但佔宇宙大部分空間!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科幻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宇宙中「可怕」的存在,人類肉眼看不到,但佔宇宙大部分空間!宇宙的大小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無法達到他的邊界,畢竟宇宙大到我們所看到的物質加起來也只是整個宇宙的5%而已,剩下的95%都是我們人眼所看不到的物質,科學家也是將這種物質叫做暗物質。宇宙中「可怕」的存在,人類肉眼看不到,但佔宇宙大部分空間,這種物質也就是科學家所說的暗物質,正是由於他們的存在,宇宙當中才會藏著這麼多神秘的氣息。
  • 中國天眼在宇宙中究竟看到了什麼?看完全世界都為之振奮!
    中國天眼在宇宙中究竟看到了什麼?看完全世界都為之振奮!我國在載人航天事業上發展的發展十分迅速,並且取得了巨大性的突破。我國的航天事業雖然沒有美國時間長久,但是我國的航天技術進展的真的是無法言語。中國天眼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望遠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或者新聞上都沒有聽過這個望遠鏡,有很多人認為,中國天眼還不如普通的天文望遠鏡,實際上並不是這樣。中國天眼它是迄今為止,功能最強大的射電望遠鏡。但是它很少出現在人類的視線中。當然,這也並不代表它無用,中國天眼並不是普通的望遠鏡。中國天眼在宇宙中究竟看到了什麼?看完全世界都為之振奮!
  • 浩瀚的宇宙中,存在比星系更大的星球嗎?看完才明白
    宇宙是非常浩瀚無比的,而且裡面有無數的行星,科學家們一直有一個問題,會不會有的行星甚至比星系還要大,如果真有那樣行的話,簡直是太過恐怖了。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的話,每個行星都是有它們的極限的,如果說它們體積太大的話就會變成恆星,兒子就算對於恆星來說也有一個理論上的限制,如果說一個恆星的質量超過150倍,那麼就很難再吸引更多的物質,再增加它的體積,所以說就算是對於恆星來說,也是有莫名的力量限制他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