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草案)》。涉及到印花稅部分,總體保持現行稅制不變,並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納入法律規範。
提及證券交易交易印花稅,絕對是關注度極高、影響極大的,印花稅的調整,是政府調控股市的壓箱底大招。
我們一起來回顧國內證券交易稅的的發展歷程:
1、1990年起,深圳對賣方徵收證券交易印花稅,按成交額的0.6%繳納。同年11月,改為對買賣雙方徵收;
2、1991年10月,深圳降低印花稅,由原來的0.6%降至0.3%。同年,上海也開始對買賣雙方徵收稅率為0.3%的印花稅;
3、1997年5月,印花稅稅率從0.3%提高至0.5%;
4、1998年6月,印花稅稅率從0.5%降至0.4%;
5、2001年11月,財政部將A、B股交易印花稅稅率統一降至0.2%;
6、2005年1月,財政部再次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0.2%降至0.1%;
7、2007年5月30日,財政部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0.1%提高至0.3%;
8、2008年4月24日,財政部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從0.3%調整至0.1%,同年的9月19日,印花稅調整為單邊徵收,然後一直沿用至今。
證券交易印花稅的調整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印花稅的徵收,增加了投資者的交易成本,每次調整都會對市場帶來較大的波動。從歷史來看,每一次下調印花稅,或者由雙邊徵收改為單邊徵收,次日大盤都是上漲的。所以當股市過於瘋狂,政府通過上調印花稅來降溫,相反,當股市出現系統性風險,政府通過下調印花稅來救市。因此,證券交易印花稅已經成為重要的股市調整工具。
早在2018年的時候,印花稅法的徵求意見稿就出來了,就目前的進度來看,2021年印花稅法基本上能完成立法。已經有12年多的時間沒有調整過證券交易印花稅,雖然從這一次文件來看,證券交易印花稅並未調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證券交易印花稅的納稅人和稅率調整從人大改為由國務院決定,變相提高了印花稅調節的靈活度,在市場出現極端情況下,有利於及時地調整印花稅來進行幹預,也就是給印花稅的調整做了鋪墊。
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印花稅的調整可能性暫時不大。證券交易印花稅每年都貢獻比較多的金額,據財政部公布11月財政收支情況,1-11月,國內印花稅2906億元,同比增長27.9%。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1728億元,佔印花稅總額的59.46%,同比增長49.2%。此外,這兩年股市的活躍度在提升,從滬深交易所查到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15日,滬市股票成交金額為75.58萬億元,已超出2019年全年的54.38萬億元;同期,深市股票成交金額為117.21萬億元,2019年這一數據僅為73.03萬億元。因此,在股市較為活躍的階段,沒有過熱也沒有過冷,暫時沒有必要調整印花稅。
全世界一百多個證券市場,現在只有中國和印度收印花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指出:證券交易稅沒有降低「噪音」交易而帶來的波動,反而增大了價格發現機制的摩擦力,影響了資源的優化配置。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ID:xiaobaiducaijing),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