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林聰 肖皓月 蓉城政事
這個冬天,你家的燃氣供應正常嗎?近日,部分小區居民通過成都市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反映用氣尖峰時段存在燃氣氣壓偏低的情況。
成都天然氣實際供氣情況如何?政事君對此進行了探訪。
據市經信局介紹,今冬明春成都天然氣資源總量充足,全市天然氣供需基本平衡。但受天氣降溫、家庭採暖用戶迅速增長等因素影響,全市少數區(市)縣(如天府新區、雙流區、郫都區)局部區域管網末端用戶,用氣晚尖峰時段會存在氣壓偏低現象,也是近期部分居民反映燃氣氣壓偏低的原因。
目前,成都已緊急採取「臨時輸氣」「管道聯網」等措施,解決局部區域管網末端氣壓偏低的問題。1月12日,政事君前往居民反映較為集中的郫都區和雙流區進行了探訪。目前,郫都區萬福三街的臨時輸氣站已經投入使用,該片區居民的用氣已經恢復正常。
▲郫都區萬福三街的臨時輸氣站,用氣高峰期為片區輸氣
成都天然氣日用量約3000萬立方米
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25%
據市經信局介紹,自2020年11月下旬開始,川渝地區氣溫驟降,寒冷氣候比往年來的更早,農曆「大雪」節氣後,全國經歷了新一輪強降溫天氣。受今年冬季氣溫偏低影響,全國、川渝地區天然氣需求量、城市燃氣用氣量較往年同期大幅增長,遠高於預期。目前,成都全市天然氣日用氣量3000萬立方米左右,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25%。
郫都區萬福三街所在的片區就出現了類似的情況,該片區近一個月用氣量66萬方,而去年同期為52萬方,增長了20%左右。成都市郫都區興能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趙光勇表示,天然氣總量是夠的,但由於該片區處於管網的末端,所以在中午和晚上的高峰期會出現氣壓偏低的情況。
該片區高峰期每小時用氣的缺口約為2500方。趙光勇解釋說,這就是由於管網末端原因導致的,「天然氣的傳輸和自來水類似,天然氣從氣站通過管網傳輸到每個小區。在用氣高峰期,使用量突然增大,會導致整個管網的氣壓降低。這個時候管網的前段離源頭距離較近,會先得到補充。而距離較遠的管網末端,相對來說,天然氣的補充就會出現延遲。大家在使用天然氣的時候,就會感到氣壓不足。」
趙光勇表示,上周收到居民關於氣壓不足的反映後,郫都興能天然氣公司於1月8日在該處設立了臨時輸氣站,安排專人值守,1月9日開始,搭載著6罐共計6300方壓縮天然氣的槽車,在每天中午和晚上的用氣高峰期為該片區輸氣。
▲郫都區萬福三街的臨時輸氣站,用氣高峰期為片區輸氣
郫都區「臨時輸氣」已發揮作用
雙流區「聯網」管道預計本周內完成連接
「臨時輸氣」效果如何?12日中午,政事君走進了郫都區萬福三街臨時輸氣站附近小區居民的家中。在距離該臨時輸氣站幾百米遠的成犀家園小區內,家住4樓的蘇女士正在廚房裡忙活。只見她家燃氣灶上「爐火正旺」,湯鍋咕嚕咕嚕地冒著熱氣。「前段時間,特別是下雪的那幾天,明顯感覺到天然氣壓力低,煮飯的時候火很小,很不方便。」
蘇女士告訴政事君,從昨天開始,天然氣不足的情況有了很大的緩解,即使在午間用氣尖峰時段,自家的天然氣也沒有受影響。
▲市民家中用氣高峰期時氣壓恢復正常
這時,為該小區輸氣的臨時輸氣站外,停放著一輛載有壓縮天然氣罐的槽車,紅色的管道一端連接著罐體,另一端連接著附近一個CNG(壓縮天然氣)點供位置的調壓裝置。氣罐中的氣體正源源不斷被輸送進調壓裝置中,調壓後輸往千家萬戶。「車上的罐體是存儲天然氣的高壓容器,一輛槽車上有六個這樣的罐體,在滿罐的情況下,加起來一共能儲存6300方左右的天然氣。」趙光勇介紹道,由於槽車內存儲的是壓力為20兆帕的高壓天然氣,需要通過調壓撬降壓,將氣體壓力降到0.4兆帕,才能達到市政管網輸送的壓力標準。
趙光勇告訴政事君,採用槽車輸氣,是一種臨時的加氣方式,用以彌補高峰時期管網輸氣的不足。「一方面,城市在不斷發展,地下輸氣管網可能存在斷點;另一方面,在中午、晚上時段,特別是遇到極寒天氣,用戶用氣量會大增,我們就採取這樣的臨時措施,從用戶反映比較多的地方開始,在末端直接加注天然氣,保證他們的用氣需求。」
根據測算,在採用「臨時輸氣」的龍梓萬片區(犀浦街道龍吟社區、梓潼社區和萬福社區)用氣最尖峰時段,用氣缺口大概在2500方左右。槽車儲存的6300方天然氣一旦用完,會進行循環補充,他們還會增加槽車的數量,在用氣尖峰時段保證居民的正常用氣。
▲郫都區萬福三街的臨時輸氣站,用氣高峰期為片區輸氣
雙流區採取了「聯網」解決管網末端氣壓偏低的模式。成雙大道燃氣管網施工負責人雙流興能天然氣公司副總經理彭淨表示,近幾年雙流區用氣量增長迅猛。特別是進入冬季,用氣量峰值不斷攀高,東升城區、九江片區等供氣管網末端出現氣壓較低情況,對居民正常用氣造成了一定影響。針對此情況,他們正在推進管網瓶頸改造,1月11日晚開始實施迎春橋管道穿越工程。前期經過多種方案論證,最終該工程確定在迎春橋-成雙大道路口採取大開挖方式來穿越成雙大道。
該工程預計將於本周內完成,完成後,環港路東段北段城區新建DN250管道將與星空路D273中壓管道連接,東升城區主幹供氣管網將連接成環狀,「連接成環意味著該處不再是管網末端,氣壓較低的問題將隨之消失」。
▲雙流區正實施迎春橋管道穿越工程 圖片來源:空港融媒
片區連小環,全城連大環
減少斷點,實現天然氣自由調動
「臨時輸氣站只是一種應急處理方法,接下來我們也會和雙流區一樣,打通供氣管網連接成環。」趙光勇表示,天然氣管網最理想的狀態就是連接成環,不存在末端和斷點。管網成環後,就不存在上下遊的關係,一處氣壓不足,全網都可進行補充。
對此,郫都區能源保障中心燃氣與成品油科相關負責人表示,不光是各個天然氣公司自己負責的片區將實現管網成環,未來整個郫都區以及全城也會連接成一個大環。連接成環後,有望實現天然氣的自由調動。
▲雙流區航空港撬裝站啟用LNG,實現每日向航空港片區增量天然氣2-3萬方 圖片來源:空港融媒
該負責人表示,地下看不見的天然氣管網,某種程度上有點類似成都地面上的一、二、三環路。地面的道路可以實現車輛的自由通行,地下的天然氣管網則可以實現全城不同區域天然氣的流通。全城各個區域的用氣需求可能有所不同,小環連大環後,為天然氣的無障礙調動提供了硬體保障。
據市經信局介紹,目前,成都市、縣兩級能源部門正組織開展天然氣管網改造,採取增設壓縮天然氣(CNG)、液化天然氣(LNG)應急保供措施,全力保障天然氣供應。下一步,成都市將加快天然氣站場、供氣管道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提升保障能力。
同時,相關部門也呼籲已安裝家用採暖用戶的市民,適當控制室內溫度,節約用氣。
蓉城政事記者 林聰 實習記者 肖皓月
攝影記者 呂國應
原標題:《今冬成都天然氣夠用嗎?部門回應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