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子評真詮》「六親安宮」

2021-01-20 我不是個小道士

原文:八字用神既專主月令,何以又有外格乎?外格者,蓋因月令無用,權而用之,故曰外格也。

解析:關於這一章的論述,是在不願意多寫,《真詮》中很多章節相互都是重複的,說好聽點,就是通用的。何為外個,建祿月劫,本身神不可為用,取其他十神為用,僅此而已。不過建議大家還是仔細閱讀原文,沒有資源沒關係,我這裡啥都有,你能想到的易學名著,我這裡都有,找我要就行,都是免費分享的。

不過話說回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想來本人這十來年也是沒少奔波,國內外到出處奔波,無他,唯生計而,哈哈。你說沒啥收貨吧,確實也開闊了視野,你說有收穫吧,錢沒賺到,只不過跟朋友們吹牛的時候,還是蠻有用的,他們都說不過我,最風騷的土耳其,最嚴謹的德國,最富庶的阿布達比.....哈哈,論吹牛,沒人能蓋過我,不過一圈走下來,回過頭想想,最愛的還是自己的祖國,最離不開的還是生我養我的故鄉......年輕的朋友,心中想的是詩和遠方,體會不到沒關係,以後,我保證你會懂。

原文:人有六親,配之八字,亦存於命

解析:這就涉及到具體的術數了,我不愛講術,只愛講大道理,《真詮》講到了,當然我們也要講講。

命理體系源於生活,生活離不開六親,所以啊,命理體系也給我們一些關於六親方面的提示,說白了就是給十神配六親而已。

關於六親方面的問題,跟門派分歧有,但是不大,我也不講那些亂七八糟的理論,只通過一個例子來解析:

甲己夫婦之體,甲為陽,己為陰,是為夫婦。己生者,庚辛也,庚者為陽,甲之七殺也,辛者為陰,甲之正官也。陽為男,陰為女,由此而推之,男以七殺為兒,以正官為女兒,無需再辯。其他十神,以此類推,餘者可推矣。

以上所講,他是古人基於命理體系的一種推到演化,體系中是這樣推演的,但是正確與否?合乎實際與否?怕是大家根本沒有仔細思考過,人們做多只是篩選了相對比較可靠的理論體系而已。

先賢的理論體系,本人沒有資格去評判,我只問一句:八字推演本人尚且不能夠做到盡善盡美,百發白中,何況再用它去推演六親?

你說這「六親安宮」之法有用吧 ,好像無法說服自己;你說他沒用吧,好似大概也許偶爾也能做出一些正確論斷,究竟如何,大家心裡自有桿秤。

歸根結底,八字只是把人生模擬歸類而已,更為關鍵的是事在人為。你完全相信它,那就是封建迷信;作為參考,那它就是易學經典。

進一步為「魔」,退一步為「神」,一念之間,天壤之別。

相關焦點

  • 人人都學《子平真詮》,殊不知《命理一得》才是徐樂吾的經典之作
    《命理一得》出版於1939年,《子平真詮評註》出版於1935年,兩本書雖然前後只有四年的差距,但書中對八字理論和實踐的概括卻完全不在一個層次。《子平真詮評註》是徐先生注釋他人的作品,而《命理一得》完全是徐先生自己的作品,我個人更認為徐樂吾先生的命理思想更接近於《命理一得》而非《子平真詮評註》。
  • 分析八字經典《滴天髓》與《子平真詮》:格局法與旺衰法的異同
    只不過,《子平真詮》以格局理論為主,研究案例傾向達官顯貴;《滴天髓》則以位置關係方法為主,研究案例傾向一般老百姓。我曾經有意將《子平真詮》中的案例用滴天髓方法分析,又將《滴天髓》中的案例用子平格局理論分析,發現兩者完全融合,並不矛盾,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子平真詮》論星辰無關格局:"舶來"的神煞水土難服
    所以,子平真詮對於神煞的態度還是非常明確的,上來就說:八字格局,專以月令配四柱,至於星辰好歹,既不能為生克之用,又何以操成敗之權?既然不能用基礎生克去解讀,那怎麼又可以把控成敗呢?況於局有礙,即財官美物,尚不能濟,何論吉星?
  • 子平真詮評註上篇之一
    子平真詮評註上篇之一清沈孝瞻 原著民國徐樂吾 評註目錄 方重審序徐樂吾自序 《子平真詮》原序 凡例 一.論十幹十二支 附幹支方位卦圖 附《滴天髓》論天幹宜忌 二.論陰陽生克 附論四時五行宜忌 附五行生剋制化宜忌
  • 《子平真詮》論正官續:普通的官格
    我們如果縱觀後面的論述就會發現,《子平真詮》正八格當中,似乎只有官格相對簡單一些,標準就是財官印配合,比起其他格局少之又少,這大概是古人最重視官貴導致官格非常的"嬌嫩"的原因。前文我們說過,《子平真詮》原書對格局的要求很高,加上本身對官格成立的要求也高,導致我們對官格的解讀有一種不能"深入"的感覺。
  • 《子平真詮》正官成格的諸多形式
    《子平真詮》的命例多取自《子平三命通變淵源》,但在確定放到那個格局當中做案例與原書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由於歷史的原因,這些案例在可考與不可考之間,但基於古人寫書的嚴謹性而言,絕大多數命例還是可以採信的。但該書中的命例特點是普遍規格較高,七品的命例在這裡就算很low的了,這個與我們實際應用多少會帶來偏差。所以有人說,這本書的實用價值不高,不像《神鋒通考》那樣平易近人。
  • 品讀經典《子評真詮》第二十七章:論喜忌幹支有別
    真詮的主體思想就是幹純支雜,喜忌有別。其實大家完全可以按照我之前講的理論:幹為五行,支為方位,是幹所處的環境,自然不能以十神來論。比如甲人生酉月,見庚辛可論官殺混,地支見申酉則不以官殺論。「申亦辛之旺地,辛坐申酉,如府官又掌道印也」,和什麼氣雜藏乾沒關係,因為地支子時「地」勢情況而已。同樣,甲生酉月,幹透兩辛,《真詮》認為官星兩透,屬於破格的範圍,因為格局以清為佳,兩透則混雜。
  • 《子平真詮》:旺衰強弱是不是一回事
    而且在《子平真詮》當中,把旺與弱,當成了一組概念來論述,這就使得我們在理解的時候出現了疑惑。徐樂吾在注釋當中,似乎也談到了旺衰強弱的問題,他在注釋當中說:旺衰強弱四字,昔人論命,每籠統互用,不知須分別看也。
  • 《子平真詮》:論十幹得時不旺失時不弱2
    為何說《子平真詮》這本書實在是本好書,按現在話說就是&34;。如果做一個類比,我時常想起魯迅對《史記》的經典評價:&34;,這句話拐個彎,評《子平真詮》也無太過。長生祿刃、根之重者也;墓庫氣、根之輕者也。很多人從這句話又開始誤讀本書了,這不就是在做旺衰評論嗎?這不就是評判旺衰的標準嗎?
  • 《子平真詮》:論十幹得時不旺失時不弱2
    為何說《子平真詮》這本書實在是本好書,按現在話說就是"乾貨滿滿"。如果做一個類比,我時常想起魯迅對《史記》的經典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句話拐個彎,評《子平真詮》也無太過。長生祿刃、根之重者也;墓庫氣、根之輕者也。很多人從這句話又開始誤讀本書了,這不就是在做旺衰評論嗎?這不就是評判旺衰的標準嗎?
  • 命理著作《子平真詮》形成的過程,以及原著與注釋版本之差別
    《子平真詮》——原作沈孝瞻,清康熙年間生人,乾隆四年(己未年)進士。他對子平法深有心得,此書,只是沈氏的一份心得手稿,原稿三十九篇,當時沒有形成刊物書籍,也沒有《子平真詮》這一書名。由於沈氏乃進士出身,是官場中的知府老爺,他談論命理的對象,都是仕紳官宦,他的這一份手稿,只是傳閱於仕紳官宦中對子平命理有研究的命理愛好者之間。輾轉抄錄了十餘年,後來,有一位胡空甫師爺,在宛平府中任幕僚,讀到此稿,認為是子平法的非常之作。因而,在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年),將沈氏的文稿出版成書,並冠名為《子平真詮》。即為今天大家都能熟知的格局順用、逆用的命理著作。
  • 子平格局六親總論
    原文:人有六親,配之八字,亦存於命。六親:父、母、兄、弟、妻、子原文:其由宮分配之者,則年月日時,自上而下,祖父妻子,亦自上而下。以地相配,適得其宜,不易之位也。年月日時支分別為:祖輩宮、父母宮、妻宮、子息宮原文:其由用神配之者,則正印也母,身所自出,取其生我也。若偏財受我克制,何反為父?
  • 《子平真詮》論合的三種形式:合化,合絆與合順
    這個章節是《子平真詮》關於十幹合的繼續,前面談了天幹相合的理論基礎,以及合的意義,這篇開始講合而不能合、遠合、合而無傷、合而不論合、合來、合去、爭合、妒合等諸多不同的情況。命理難學,看這合的講究就可以管窺一斑,但實際情況遠比這個還要複雜。
  • 《子平真詮》——身弱身強真的很重要嗎?揭開傳統文化神秘的面紗
    不急定論,先翻翻古籍原文《子平真詮》,看古人是怎麼講。《子平真詮》論財篇「財格之貴局不一,有財旺生官者,身強而不透傷官,不混七煞,貴格也。」文中意思月令是財格,透出官,又無傷官、七殺透幹,身強才可擔起財官貴氣命格。《子平真詮》論官篇"正官取運,即以正官所統之格分而配之。正官而用財印,身稍輕則取助身,官稍輕則助官。"
  • 《子平真詮》為什麼這麼重要?是學習命理必看的典籍
    所以作為格局論命的圭臬,《子平真詮》這本書,學命理的人必須要看,必須要搞明白它說什麼,哪怕你不認可他的理論。當然,說子平真詮有多重要,其實我們從原書的序文就可見一斑。序文中說,他束髮就傅的時候就喜歡讀子史諸集,暇則《子平淵海》《大全》略為瀏覽。後來又購得《三命通會》《星平大成》諸書,悉心參究,晝夜思維。然後在當官學教習的時候,又和同裡章軍安,在課餘時間裡討論《三命》,多長時間呢?大概是三年的時間。然後得到了山陰沈孝瞻先生的所著的《子平手錄》39篇,當然這個說法是有誤的,這個我們先不說。他當時什麼感覺呢:爽然自失,悔前次之揣摩未至。
  • 《子平真詮》中對喜忌的定義是錯誤的!八字用神源流考第二篇
    《子平真詮》中取用神法第二種為「病藥法」,並且該書中也對此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很多人看完以後還是一頭霧水。原因何在?皆因為該書雖然分別提出了「病藥」和「喜忌」的概念,但在書中舉例或描述概念的時候對此兩者完全混論,因此該書讀完後混淆「病藥」和「喜忌」是完全正常的。
  • 《子平真詮》論正官:正官成格的諸多形式
    《子平真詮》的命例多取自《子平三命通變淵源》,但在確定放到那個格局當中做案例與原書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由於歷史的原因,這些案例在可考與不可考之間,但基於古人寫書的嚴謹性而言,絕大多數命例還是可以採信的。但該書中的命例特點是普遍規格較高,七品的命例在這裡就算很low的了,這個與我們實際應用多少會帶來偏差。所以有人說,這本書的實用價值不高,不像《神鋒通考》那樣平易近人。
  • 《子平真詮》論用神:講透月令之"此用非彼用"
    實際上,《子平真詮》所說的&34;,和大多數人想的那個喜&34;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從順序上來講,《子平真詮》的&34;就是月令,月令就是&34;,是已經給定的,固定的。也就是說,只要你生在這個月裡,不管你日幹是什麼,更不考慮什麼時辰,月只要確定,用神基本上也就差不多確定了。
  • 《子平真詮》論偏官:七煞用印與「保護神」
    按照《真詮》的順序,講完了制殺,接下來就是化殺:有七煞用印者,印能護煞,本非所宜,而煞印有情,便貴格。《真詮》認為,雖然七煞可以用印,但這個印本身有護殺的作用,所以即便是用印,也有點不得已的感覺。《真詮》當中雖然沒有明確的提出這個概念,但在具體的命局應用當中多有體現,比如印的保護神是比,印格透出最好在前面有個比來做保護等。當然,所謂的保護並非是善神的專利,惡神同樣有保護的概念,這個印護煞就是保護的概念。那七煞格怎樣才能用這個印呢?
  • 命理著作:《子平真詮》格局用神理論的原則,以及後學者困惑之處
    子漁論道大家都知道《子平真詮》是一本專門論述格局的命理著作。我在上文中對此書和作者、原著與注釋版本形成過程和區別做了介紹。下面再來簡單談談沈孝瞻在論述格局用神中的一些理論原則和後學者的困惑。沈孝瞻格局取用的原則,是以月令地支即可成格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