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變「金豬」,壹號土豬創始人陳生談養豬心得
近日,壹號土豬品牌創始人、「豬肉大王」陳生應邀參加廣東經視《觀點財經》節目,與著名評論員何龍以及主持人俎江濤,討論當前眾多豬肉現象,金句頻出。
談豬價,每四年一個周期。
節目中,關於本輪豬肉價格波動的因素,陳生表示,這次豬價波動可能是幾個因素疊加影響的結果。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便是豬周期。他提到,養豬行業大概4年是一個周期,2007年是個最高點、2011年是最高點、2015年最高點,然後4年,剛好2019年是個最高點。
談挑肉,前腳肉最好吃。
豬身上哪個部位的肉是最好吃?有「豬肉大王」之稱的陳生,對此如數家珍:「很多人認為前腿肉口感不好,而我認為恰恰相反,前腿肉可以說是豬身上最好吃的肉,因為它有10%左右的肌間脂肪(也叫做雪花),肥瘦相間,口感非常好。」
談品種,豬肉口感大部分決定因素是品種。
在談及「外三元」瘦肉型豬及中國傳統土豬的特徵時,陳生認為,豬肉的口感大部分決定的因素是品種。「外三元」瘦肉型豬瘦肉率高,長得快,四五個月左右就可以出欄,但因肌間脂肪低,所以口感相對較差一點。中國傳統土豬養殖十個月到一年以上,長得慢,成本高,但因肌間脂肪多,口感非常好。
談養豬,動物福利讓消費者吃到好肉
陳生提到,有些歐美國家長途販運家畜途中給豬衝涼,屠宰前給豬聽音樂,以此來提高豬肉的品質,有它一定的合理性,是歐美國家注重動物福利的一種表現。為了讓消費者吃到「好肉」,在生豬飼養、運輸、屠宰過程中儘量減少它們的強應激,也是壹號土豬肉質上乘的一個重要原因。
[編輯: 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