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日子不想讀書的孩子,帶他去看看火葬場

2020-11-23 小學語數微課堂

作為家長,你家的孩子,是不是總是心不在焉,學習浮躁。

作為老師,你們班上的學生,是不是總是漫不經心,散淡懶惰。

對此,你肯定非常頭疼。

有沒有靈丹妙藥呢?

有的,請你經常帶孩子到這些地方走一走,保管有效!

去 一 趟 火 葬 場

我所在的某中等城市的火葬場。離它還有一公裡,就聞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

那應該是焚燒遺體之後遺留在空氣中的一種特殊味道,腥而刺鼻。頓時讓人有麻而緊的沉重感。

不到萬不得已,這鬼地方還是少來!!

火葬場大致有三個分區:遺體告別區、焚燒區、骨灰盒陳列區等。

遺體告別區域,就是和世逝人最後告別的地方。逝者的親屬,哭訴完悼詞後,所有親朋好友圍著逝者遺體,最後一次告別。

這裡莊嚴肅穆,哀樂低回,哭聲、啜泣聲,還有撕心裂肺的哀嚎。

靜默。不說話。單單是走到這個環境中,不消五分鐘,我們的脆弱的小心臟,就會被這種濃鬱的傷感和悲痛氣氛感染融化,情不自禁,眼眶就盈滿了淚水。

如果有人對身邊的心酸苦辣、好好活著,理解不透徹的話,到這裡現場感受一下,那些「做人一定要努力」、「學習一定要刻苦」之類的勵志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逝者接下來會被推送到了焚燒區。遺體被推送過來後,就要在這裡火化。明亮的金屬外殼裡面,是黑黢黢的焚屍爐。

再等一會兒,那個高大的煙囪裡就會飄出一縷煙。完成了焚燒程序。

(奧斯維辛集中營火葬場煙囪)

最後,逝者的親屬抱著餘溫尚存的骨灰,來到焚燒花圈的地方,最後一次跪倒叩謝各位來賓。

整個火化程序就完結了。

請原諒我的魯莽,這些具有衝擊感的畫面,可能會引起你的心理不適。

其實,這是每一個生命都會經歷的必要歷程。

也是很多人都必須接納的看似殘忍卻不可或缺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

曾經參加一位年青人的葬禮。熱愛生活、樂於創造的他,因為患癌逝去了,享年35歲。

在遺體告別廳,那個生龍活虎的人,最終成為一具冰冷的存在,伴隨著眾人的哀傷,他被送入那個帶有燃燒屍體味道的火化廳,轉眼就成了茫茫太空裡的一股青煙,再也捕捉不到,再也無法看到。

此刻才覺得,任何一種生存和存活,都是一種偉大,都是一種美好和幸福,就像窗外的那縷陽光。

電影《死亡詩社》中有一首詩:

「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有意義,我希望活的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我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

至少,和那些已經倒下的生命相比——

他們已經消逝了,我們還能呼吸著綠色的空氣。

他們永遠離開了這個鮮活的世界,我們還能和那麼多的人、事,親密擁抱。

他們只能活在人們的想像中,我們仍能和學校的同學、書桌上的課本,進行默默的交流。

與之相比,孩子們,你們有健壯的活力,有朝氣蓬勃的精力和思維,怎麼不去創造廣闊無垠的未來、詩意飛揚的生活呢?而靜默在慵懶中呢?

記住:你要珍惜自己,向死而生。讓自己擺脫火葬場一樣的沉悶和頹喪氣氛,你內在的朝氣和活力,就能得到激情釋放。

(電影《死亡詩社》劇照)

孩子們,奔跑吧,活在當下,努力向前!

去 一 趟 菜 市 場

還沒有走到菜市場,人聲鼎沸的聲浪和氣息已堵滿眼睛和耳朵。

這裡人多、物多、車多、事多。忙、亂、吵。

我認識一個菜農小張,30多歲,是從杞縣農村過來的。

為了賣菜,他必須每天早上4:00起床,騎三輪車到二十公裡外的郊外菜市場採購蔬菜。

當這個城市的第一縷陽光升起的時候,他已經將新鮮的蔬菜擺到了菜攤上。

一年四季,風裡雨裡,天天如斯。

他的手上總有大小不一的傷口,搬菜運菜,經常被碰傷,這就是他的家常便飯。

他的雙手整個掌面,更是布滿了老繭,疙疙瘩瘩的,就像老樹皮。

尤其到了冬天,雙手常有帶血的口子。因為經常在冷水裡泡,在寒風中吹。

而每次去買他的菜,他總是樂呵呵的,好像從來沒有煩心事。

我問他,「家在外地自己租房住,還要照顧三個孩子上學,苦不苦?」

他呵呵一笑,「習慣了」。

滄桑和忙碌告訴他,叫苦抱怨沒有用,樂觀努力,死命拼搏,才能改變當下。

搜狐網上有一篇《一個人若走投無路,就帶他去菜市場》的文章——

有位朋友,一直過得鬱鬱寡歡,甚至真的想過自殺,直到某天他經過菜市場,聽著小販清亮的吆喝聲,熱熱鬧鬧的討價還價聲,看著五顏六色、新鮮水嫩的瓜果蔬菜,活蹦亂跳的魚蝦海鮮,朋友突然覺得心裡溫暖又亮堂。

他買了魚、新鮮蔬果,回家簡簡單單做了一頓飯,當熱騰騰的飯菜擺上桌,原來覺得冰冷的房間,似乎也多了點生機。

從那以後,他常去菜市場,將逛菜市場當做療愈藥方,抑鬱情緒竟然慢慢好了。

作家古龍說過一句話:一個人如果走投無路,心一窄想尋短見,就放他去菜市場。

因為「那裡有溫暖的飯菜溫暖你心底的冰涼」。

孩子們,如果你缺乏學習的動力,也應該多逛逛菜市場,從中吸取到最接地氣的勵志的空氣、養分,以及活力。

去 一 趟 飛 機 場

生活中,絕大多數家庭的出行多是坐汽車。或者是私家車,或者是公共汽車。

公共汽車站的氛圍就不用說了,車內空氣汙濁,人流很雜。吸菸的、隨地吐痰的。環境真的不夠優雅潔淨。

但也沒有其他辦法,因為這就是咱們一般老百姓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構成。

你的經濟水平不夠高,又沒有能力享受高一級的出行方式,你只能拉低自己,委屈自己了。

而到了飛機場,就不一樣了。

售票廳寬敞明亮,大概能有幾千平米,大理石柱石光潔閃亮,一片輝煌。地面一塵不染,保潔人員就在身邊。整個環境溫馨舒適,高端大氣上檔次。

當然,飛機內的環境也非常好。乾淨潔淨,井然有序。

飛行過程中,空姐會給你送來咖啡、果汁、礦泉水等飲品。

吃飯時間,免費送上大米、牛頭土豆等餐飯。

你等機的時候,空姐會在登機口對你微笑。

你離機的時候,空姐仍然會在登機口微笑送你。

整個服務流程用一個字來概括:爽。

當然,乘坐飛機的價格也是比較高的。

會比公共汽車高几十倍。

乘坐飛機這種出行方式,更適合那些收入水平較高、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

孩子啊,你難道不想享受這樣的溫馨舒服、優雅文明的出行方式?

你肯定想!

對於未來的你們而言,成功和輝煌,高端和氣派,才是最不能缺少的標配。而不能是其他。

所以,現在的你們,才應該扔掉懈怠,去除慵懶,割除散淡,取而代之以奮鬥衝鋒,自強不息,努力不止。

讓你的學習和學業就像萬米高空的飛行器,在自由浩蕩的空間盡情翱翔!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到這5個地方看看,比打罵強太多
    龍應臺寫給兒子的信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想要孩子成才,家長就要讓他們看到不讀書的苦。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她對於育兒也有獨特的理解,得到了無數的家長支持。
  • 女子遭遇奇葩相親經歷 初次約會男子帶她去火葬場
    原標題:女子遭遇奇葩相親經歷初次約會男子帶她去火葬場參加奶奶葬禮資料圖相親約會,聽起來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你第一次相親會帶對方去哪兒?事情是這樣的:當初,這名女子的約會對象對她說,他為他們的第一次見面準備了一個驚喜。她聽了後非常興奮。當對方讓她穿一件黑色禮服時,她以為將接受一次浪漫的款待——但實際上,她去了後才發現,是去參加男方奶奶的葬禮。那個男子沒有告訴她他們要去哪裡,直到他們在火葬場停了下來,她覺得那時離開已經太晚了。
  • 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在混日子,不是看他有沒有努力,而是看以下三點
    唐代羅隱的一首詩句說:「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大概意思就是今天有酒喝就喝他個暢快淋漓,明天的憂愁就等到明天再來煩惱。以前會覺得這個人似乎是個不拘小節豪爽人物,但若是放到如今這個社會上來看,我要說這是個混日子的人。年少時讀《傷仲永》,總惋惜方仲永的天賦才情最終被埋沒,也覺得其父母實在是不堪重任,讓自己的孩子最後「泯然眾人矣」。
  • 醫院出來打車去火葬場,司機對我說:兄弟不上別的醫院再看看了?
    雖然百思不得其解,但我也不想深究,樂得過這種快活日子。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多久我就因非法入侵住宅罪被抓了笑話5: 前幾天,接到一奇葩女打來的感謝電話,沒錯!就是「感謝」電話。奇葩女:喂,你好,是中國移動嗎?我要打個感謝電話,沒錯沒錯,太感謝你們了,剛剛呀。我和我男朋友說我要和他分手,說完我就後悔了,可是,可是,要感謝你們中國移動啊,他說我這種鳥地方信號太差,他沒聽到……太感謝了。
  • 女子遭遇奇葩相親經歷 初次約會男子帶她去火葬場參加奶奶葬禮
    你第一次相親會帶對方去哪兒?你可能會在相親中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讓你了解對方,就算雙方合不來,也不會太尷尬。據英國《鏡報》報導,有人在網上分享了一位女性朋友的一次奇葩的相親經歷。事情是這樣的:當初,這名女子的約會對象對她說,他為他們的第一次見面準備了一個驚喜。她聽了後非常興奮。
  • 26歲小夥半夜吞安眠藥 打車去火葬場見死去父母
    深夜   一20多歲小夥兒打車要去火葬場   當時我問他具體地點,去那幹啥,他說就是火葬場門口,想見自己死去的爸媽>   的哥   想用聊天拖延時間,打消其輕生念頭  現在太晚了,火葬場也下班了,你要是真想去,這樣吧,明天白天我開專車帶你去,今晚我先拉你回家  隨後
  • 去火葬場也有規矩,個別地方下午不開爐,有些禁忌不信也得遵守
    ,人們都不願提這個地方,更不願意去這個地方了,這裡代表著什麼想必大家都很清楚。  關於火葬場,很多人可能並不是很了解,因為大家內心都比較牴觸這裡,在很多人看來這裡比較神秘,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火葬場也有自己的一套規矩。  關於火葬場有很多的故事,也有許多的傳言,流傳最廣的大概就是火葬場下午開爐,不火化屍體,有人說這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那麼這個傳言是真是假呢?
  • 哪些人不能去火葬場記住了 火葬場不是隨便能去的地方
    不管什麼原因相信沒有人喜歡去火葬場,在大多數人眼中火葬場都是一個很恐怖的地方,能不去還是不要去的好。那麼什麼人不能去火葬場呢?從科學角度來說沒有什麼人不能去,但是在民間說法裡,有許多禁忌。   年齡小的小孩子應該注意一下,可以去,但是不要待太長時間。殯儀館周圍陰氣比較重,風也比較大,對身體不好。
  • 孩子不愛讀書怎麼辦?牛順兒來支招!
    「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嗨~3天不見,牛順兒哥哥想你們啦~今天給大家帶來幼小銜接系列語文篇——《讀書真快樂》,一起來看看吧。除了每晚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故事書,每到周末涵涵還要和奶奶一起去書店看書,看到特別喜歡的書就讓奶奶買,然後帶回家認真的讀、仔細的讀。
  • 命帶文昌就一定會讀書嗎?
    命帶文昌就一定會讀書嗎? 命帶文昌就一定會讀書嗎?慢慢發現孩子讀書態度相當被動 坐在椅子上超過五分鐘就開始分心 她只好花時間陪讀 考前更是要耳提面命 讓她覺得身心俱疲 她說孩子頭腦是不錯 但對讀書就是提不起勁
  • 40種讓孩子愛上讀書的方法,總有一種適合您家孩子
    ~01讀書給他/她聽讀書給孩子聽,並儘量每天設置合適的時間段讀書給孩子聽。05一個隨身攜帶便籤本給孩子準備有趣的小便籤本,把便籤本當成孩子的日記本,孩子能夠方便隨身攜帶、隨時觀察隨時記錄,隨時寫任何想寫的東西。06走出家門去閱讀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去圖書館借書、買書,和朋友們一起看書。
  • 孩子不愛讀書,也討厭做讀書筆記,怎麼辦?(非深度長文)
    有位家長很煩惱:上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不愛讀書,更不愛做讀書筆記,每次老師布置的讀書作業都完成的很糟糕,怎麼辦?孩子願意讀書的前提,首先是讀書讓他感到快樂。家長教育孩子讀書,大都功利,為了功課,為了成績,極少想過為了孩子的快樂。
  • 火葬場、殯儀館內之禁忌
    火葬場, 是活人步入墳墓的最後一站。如果有親友不幸過世、或者為已故先人祭拜,您必須要步入火葬場、殯儀館時必須注意:  一、去之前不要碰貓狗,更不允許攜帶寵物進入火葬場、殯儀館。 五、在殯儀館下車後第一件事,先看看太陽,以吸收足夠的陽氣。
  • 火葬場汙染幾公裡會對居住有影響,看看你所住的地方被侵害了嗎?
    火葬場汙染幾公裡會對居住有影響,看看你所住的地方被侵害了嗎?在這裡,小編想反問大家兩個問題,第一,火葬場排放的汙染氣體都去哪裡了?第二,為什麼火葬場附近的房子便宜?帶著問題我們來往下閱讀。
  • 長期戴帽子會怎麼樣 帶帽一時爽,追發火葬場是什麼梗
    長期戴帽子會怎麼樣 帶帽一時爽,追發火葬場是什麼梗時間:2018-12-02 14:53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期戴帽子會怎麼樣 帶帽一時爽,追發火葬場是什麼梗 長期戴帽子會怎麼樣?現在很多人戴帽子只是為了好看,而不是擋風保暖。
  • 火葬場中的屍油,到底去了哪裡,是在火鍋裡面嗎?
    想長生不老的人很多,特別是歷史上的那些皇帝,最著名的應該就是秦始皇了吧,他的後半生都在為尋求長生不老藥做努力,希望自己能長命百歲,能繼續統治自己千辛萬苦打下的江山。然而直到最後,他也沒有找到能讓他真正長生的方法。所以說,長生不老,只不過是人們美好而不切實際的幻想。以前人在離世後,古人採用的都是土葬。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葬法。
  • 火葬場、殯儀館禁忌,千萬要記住
    如果有親友不幸過世、或者為已故先人祭拜,您必須要步入火葬場、殯儀館時必須注意:  一、去之前不要碰貓狗,更不允許攜帶寵物進入火葬場
  • 初中生不想上學怎麼辦?台州家長這樣做,幫他度過學習倦怠期!
    1.如果孩子覺得上學辛苦 給他看看這部紀錄片 我們的孩子去上學,短短一段路程,有學校巴士、有家長專門接送,然而,在這個世界上的另一些地方,有些孩子,每天都要冒著生命危險踏上求學之路。
  • 很多大學生想去火葬場工作,揭開真實原因,網友:我也想去
    現如今,說到火葬場的工作,其實很多年輕人還是比較忌憚的,但是近年來有不少大學生在畢業以後因為找不到合適工作,紛紛選擇進入了火葬場,從事類似的普通工作,那麼這些大學生是因為什麼原因才去火葬場工作呢?下面為大家簡單揭開幾點真實的原因。
  • 「我希望,你真的沒有在混日子.」
    除了「專業」,另一個,我想應該是「沒有混日子」。最近,「混日子」又成為了熱詞,網友又開始討論這個話題。360 創始人周鴻禕的一篇舊文,被翻了出來。文章說,你只要是白手打天下,最後都會發現,這個社會越來越公正,在公司混日子的人,最終傷害的是自己。世界正在加速懲罰混日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