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村莊出現「爬行村」,全村人不會正常走路,出行只能靠爬

2021-01-20 王凇田說歷史

引言

關於人類的誕生世界各地都存在神話傳說,《淮南子》記載:「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媧所以七十化也。」,女媧是傳說中的造物主,利用泥土創造出了人。於人類的起源一直都沒有定論,主流觀點認為人類是進化而來,然而人類的發源地卻一直是個謎。《物種起源》一書中闡明了生物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的進化階段,同時書中運用許多證據認為人類是古猿進化而來。其對於人類的發源地也沒有詳細介紹,因此不少人在質疑進化論的正確性。

01

不過有一點得到證實的是很久以前猿人不會講話,也不能直立行走。這是自然那選擇的緣故,古猿人學會站立行走,開始使用火與工具,懂得製造使用工具是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人類不斷演化成為現實世界的主宰。現如今人類上天入海無所不能,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和原始社會大不相同。如今人類社會相對穩定,現代人的平均壽命要比之前高了許多。不過貧富差距依然存在,其他國家部分地區仍然處於戰爭威脅中,偏遠地區的人們依舊保留著原始的生活方式。在雨林深處依還有食人部落,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不少部落在外界看來十分奇特。

在非洲奧姆低谷有20多個部落,生活著50多萬居民。幾千年來一直保持著最傳統的生活方式,其中有一個民族摩爾西族,通常人們稱之為「唇盤族」。唇盤族女孩在十歲的時候舉行成人禮,會在嘴唇上放置一個盤子。部落人認為能嘴唇能放置的盤子越大地位就會越高,這種看不懂的殘忍行為一直持續到今天。部分心理學家認為這是摩爾西族女子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只是這種方式未免太過殘酷。

02

這些部落至少還能正常行走,還是在衣索比亞有一個偏遠村莊出現「爬行村」,全村人都不會正常走路,出門全都只能靠爬,村子裡的人都無法直立行走,還像動物一樣利用四肢爬行。這個奇怪的村子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從外表上來看跟平常人一樣,不過他們走路是四肢著地爬行前進。

生活在發達地區的人可能不相信,居然還有這樣罕見的村莊,誠然我們能從紀錄片中看到不少落後地區的人,看到大部分都只是經濟落後,卻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人,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以這樣一種獨特的方式行走?

03

人們發現這裡爬行的人,只是認為這些人想要通過行反常的行為引起人們的注意,經過長時間的觀測,這裡所有的人都是這樣走路,並非是為了裝樣子博眼球。畢竟正常人可以試一下,四肢著地走路並不是看起來這樣簡單。其次這些人背部突起,從外觀上來看骨頭已經嚴重變形,是長期爬行造成的後果。由此人們給這個村子取名「爬行村」,爬行村的村民都無法直立行走。

除此以外這個村子一直與世隔絕不被重視,外面的人很少進入,他們也從不與外界交往。或許正是無法直立行走才讓他們與外界失去了聯繫,村子非常窮,繁衍後代都是村子裡的人內部通婚。有不少專家認為這個村子裡面的人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他們都患有「小腦共濟失調」,行走方式才會這樣異於常人。也有的人認為因為交通閉塞,從不與外人交往,或許在他們認知裡外界的人也是利用四肢行走。都說環境會給人的成長造成很大的影響,在一代又一代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出生的小孩子從走路開始就模仿大人四肢爬行,久而久之就成了外界看到的樣子。不同的解釋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過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才能這得出確切的結論。

結語

遠離現代社會以後,在一些人跡罕至的地方部落生活依然存在,千百年來他們從未走出深山老林與現代社會接軌,仍然過著代代相傳的傳統生活。這樣可以看出不與外界交流的確很有可能會產生很多問題。

參考資料:

《淮南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立即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這個月齡的寶寶還不會爬,正常嗎?
    我家寶寶 7 個月了,總是愛往後爬,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家寶寶 10 個月才會爬,正常嗎?7~9 個月,看著別人家的寶寶能爬得很利索,甚至會站會走,自家寶寶總是慢了半拍,不禁擔心,我家寶寶正常嗎?簡單的爬行動作,大有門道7 個月齡的寶寶,就會開始嘗試「爬行」了。
  • 非洲奇特「爬行村」,當地人四肢著地爬行生活,專家為此爭論不休
    非洲部落人員,不僅在生活方式和我們有著十分大的差別,很多部落在外貌上也有了差異,比如說非洲的「矮人族」,他們的身高只有1米左右,但壽命卻很長;還有非洲的「鴕鳥人」,整個部落的人都只有2根腳趾,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部落,依舊十分神奇,這個部落的人,都不會直立行走。
  • 偏遠山村驚現「爬行人」,四肢著地卻能靈活走動,至今仍是謎團
    而人類中,也出現了這樣一群人,在地方偏遠的荒野山區,這樣人跡罕至的地方。人們發現了幾個四肢著地行走的人,讓人很是吃驚,難道這是返祖現象嗎?偏遠山村驚現「爬行人」,四肢著地卻能靈活進行走動,至今仍是謎團。在經過醫學專家相關的檢測後發現,這一整個家族的人身體正常,但可能是因為近親結婚,才導致的基因病變。導致整個家族的人不得不四肢著地行走,以至於最後不得不遠離人煙。
  • 中國的人口第一村,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全村幾乎一個姓
    對於鄉村,小夥伴們應該不會陌生,由於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當然有很多村莊,但是有這樣一個村子,叫做中國人口第一村,常住人口4~5萬,包括外勤人員,全村人口20多萬,全村幾乎都是一個姓。據介紹,這個特殊的村莊叫大長隴村,位於我國廣東省內,是元朝建立的,由一位名叫陳秋月的人和他的妻子共同創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因為大長隴村的名字來自於大藏山,而且該村的居民幾乎都姓陳。仔細一看就會發現,我國在海外發展的華僑中有很多都是陳先生,而且小編還跟您說的不是巧合,而是因為他們都是鐵匠隆村的人,聽起來很震撼吧?
  • 廣西一村莊地下水反冒淹成「水村」 形成60畝水面
    俞靖 攝中新網廣西天等4月22日電 (蔣雪林 蒙斯琪)天不下雨,但這個村莊也鬧水災。廣西天等縣福新鎮選解村龍北屯近日被地下冒出的積水淹了6戶人家,40多畝莊家被淹,共90多人受災。泡在水中的龍北屯文化室。 蔣雪林 攝據了解,積水形成了一個深達7米麵積近60畝的湖泊。截至目前累計積水量約2.4萬立方米,22戶群眾生產生活受到影響。目前,積水開始緩慢下降。
  • 山村住著一群「爬行人」,村民走路四肢著地,專家無法解釋
    但專家在偶然的一次野外探索中發現,在一處深山裡,居住著一群依靠四肢爬行走路的人類聚居群體。專家深山中發現一個山村,村民是群「爬行人」,走路四肢著地。專家發現,這些人除了用四肢走路以外,其他所有的外觀特徵都與平常人類沒有任何差別,日常活動和智慧能力也與常人無異。他們居住的房屋不是洞穴,而是自己建造的,山村也有他們修整出來的平整路面和臺階,使其生活的更加便捷。
  • 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 龜蛇爬行是什麼?
    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 龜蛇爬行是什麼?】近日,廣州一名91歲的老人每天帶著一群老人在公園組團模仿龜蛇爬行的事情走紅網絡。(來源:珠江新聞眼記者:蔡志祥)延伸閱讀關於龜蛇爬行龜蛇爬行」,即「仿龜蛇混合一體爬行動作」,是運用人體四肢「橫向地面」爬行運動,是一種零損傷型全身心有氧健康運動。它能最大限度調動我們身體的每一個運動關節,和有效激活人體內臟功能正常發揮,達到強身健體和防治·改變·減少人類進化直立行走的美中不足,對人體健康帶來不可避免(由於地心引力的作用)而漫長的傷害。
  • 【脫貧·親歷】松潘:村民富~村莊美~村風好
    【脫貧·親歷】松潘:村民富~村莊美~村風好 2020-11-20 11:5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安徽村莊數十人中毒,嫌犯迷信神婆為破災向全村「仇人」投毒
    安徽村莊數十人中毒,嫌犯迷信神婆為破災向全村「仇人」投毒 一鳴、周健/安徽商報 2016-12-16 15:21 來源:澎湃新聞
  • 不狠擺不平事,狠過了成村霸…「狠人治村」你怎麼看
    治村,難免會遇到難纏的人和事。半月談記者發現,在一些利益複雜的村莊,一旦正常途徑、正當辦法「走不通」「搞不定」,村幹部可能訴諸「狠」字,對一些特殊對象採取狠招的情況時有發生。在黑龍江一個一窮二白的偏遠小山村,2015年村幹部確定發展鄉村旅遊的思路,引進一個影視基地項目,得到大多數村民的支持。
  • 海量千足蟲爬入村莊:長3cm 速度超快
    在村裡一條約1公裡的公路路面上,到處都是這種看起來像蜈蚣一樣的蟲子,長約3釐米,通體灰黑色,頭部有觸角,有幾十隻腳,爬行速度很快。在路邊一家商店門口,被村民踩死的蟲屍約數百隻,密密麻麻,看著有些瘮人,有些蟲子跑到屋內,屋外一米多高的牆角也爬滿了蟲子。
  • 農民式的「狡黠」,讓古樸的村莊走向沒落
    與我們家相鄰的豐縣一村莊,張姓為主,並且有一項祖傳的手藝,磨香油。因為傳的年代久遠,全村同宗,磨香油的手藝家家都會,以至於以前的村名都被人忘記了,方圓百裡,都知道「香油張」。 那時候都是小作坊,家家戶戶磨香油,然後由家裡的男人騎著車子或者挑著擔子,敲著賣香油的「梆子」走村穿巷,出門賣香油。
  • 安慶日報:三個村莊的七十年巨變
    踏著六月鄉村泥土的芬芳,筆者來到了九姑鄉,探訪70年來三個村莊「舊貌換新顏」的故事。  強基固本 讓村莊環境美起來  六月的單嶺村特別美麗,公路邊、田野裡、山崗上,到處盛開著野茴香,一束束潔白的花朵,在微風中擺動。  走進單嶺村,村道乾淨、民房整潔、綠樹成蔭,讓人耳目一新。
  • 寶寶走路O型腿正常嗎?大部分寶寶都這樣,這個鍋尿不溼可不背
    小寶寶O型腿是發育中的正常現象 當孩子學會走路的時候,不少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小寶寶走路O型腿是正常的嗎?需不需要糾正呢? 也就是說,由於身體發育的原因,大部分的寶寶在2、3歲之前都會這樣,因為從O型腿到「內八字」的X型腿再到成年人直腿,是寶寶正常的生長軌跡。
  • 教會寶寶走路後,什麼時候才能教他跑?家長可別心急
    「寧寧,你快看,我教會你家寶寶走路了,你可得請我吃飯啊!」寧寧怎麼也想不到,孩子第一次站起來走路這樣的歷史性時刻,見證者居然是自己的閨蜜,寧寧聽到這話後趕緊放下手中的東西跑回臥室,果然,寶寶正顫顫巍巍的站在床上準備邁步呢,這一瞬間,寧寧真真切切的感覺到,孩子真的成長了。
  • 河北有個長壽村,全村人均壽命85歲,80歲只能算「小老弟」
    然而在河北省邯鄲武安市卻有這樣一個山村,全村人均壽命達到85歲,80歲老人在這個村子只能算是「小老弟」,這就是武安市的長壽村。長壽村位於太行山脈南麓摩天嶺的頸部,這裡海拔1100多米,處於綠樹青山之間。其實,長壽村原先不叫長壽村,而是叫艾蒿坪,由於這裡漫山遍野長滿艾蒿而得名。後來由於該村人均壽命高,因此艾蒿坪改名為長壽村,所轄南臺、北臺等多個自然村。
  • 海淀山後這些村,村莊規劃已經啟動!
    海淀山後這些村,村莊規劃已經啟動!推動精細化管理向農村延伸,健全完善區鎮村三級「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農村基礎設施長效管理機制,逐步推廣村莊準物業化管理,確保行之有效、確實管用。
  • 農民討要工資被群毆挑斷腳筋致殘 爬回家鄉(圖)
    水母網1月12日報導 2008年1月3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了萊州市驛道鎮神水院村,全村一半的村民早早聚在村頭等候記者的到來。村民們簇擁著記者來到了劉洪江家,爭相哭訴著劉洪江的悲慘遭遇。  討工錢被挑斷腿筋扔到江蘇爬回日照半身被打殘的劉洪江靠在炕頭上,艱難地向記者訴說著他離家18年的經歷。「俺先是到大連幹了一年,後來跟著村裡的一個鄉親上日照了。
  • 中國「最難寫名字」的村莊,不僅是字難寫,而且很多人不認識
    我們在旅行中無論到什麼地方都會有一個名字,這些地方的名字大部分都很好叫,也很好寫,但是有些地方可能沒聽說過它的名字,但聽過也不一定能寫出它的名字,我們只能感嘆中國的文字太寬太深奧了沒有。有這樣的村子,名字很特別,也許很多人都看到了,因為不知道這個字叫什麼,所以這裡在中國成為了「寫名字最難的村莊」,這裡叫「醉河村」,第一個字要讀cun,古代的一篇文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等到大伯分家」就是這個字,一位著名的專家把這個村子稱為中國古典建築的寶物之一,這個村子蘊含著深厚的北方建築文化,從其歷史和文化價值來看,在全國是非常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