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日前,有報導稱南京一位女士參加閨蜜婚禮,迎賓時突然想要打噴嚏,考慮到形象問題,便用手捏著鼻子,把噴嚏「憋」了回去。沒想到,當晚耳朵疼痛難忍,到醫院一檢查,竟然是鼓膜穿孔。一個小小的噴嚏,威力為何如此之大?對此,記者採訪了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耳鼻喉中心的甘忠主任。
受訪專家: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耳鼻喉中心 甘忠主任
日前,有報導稱南京一位女士參加閨蜜婚禮,迎賓時突然想要打噴嚏,考慮到形象問題,便用手捏著鼻子,把噴嚏「憋」了回去。沒想到,當晚耳朵疼痛難忍,到醫院一檢查,竟然是鼓膜穿孔。一個小小的噴嚏,威力為何如此之大?對此,記者採訪了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耳鼻喉中心的甘忠主任。甘主任告訴記者:「噴嚏本身是人的應激性自然反應,當鼻腔黏膜受到冷空氣、花粉、粉塵和刺激性氣體刺激時,或因為感冒導致鼻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加時,人都會情不自禁地打噴嚏,是一種天然防禦機制。如果在打噴嚏時捏著鼻子使其不能正常釋放,就很可能會引發鼻竇炎、中耳炎,甚至鼓膜穿孔等疾病」。
專家介紹:甘忠,武警廣東總隊醫院耳鼻喉專科中心副主任醫師。擅長:對中耳手術、喉顯微手術、鼾症手術、鼻內窺鏡及頭頸腫瘤手術、雷射及微波治療和各種內鏡檢查有豐富經驗。出診時間:周一至周六。
甘忠解釋,噴嚏是人體將鼻咽部具有刺激性的東西排出去的應激過程,是一種天然防禦機制。一般來說,鼻腔黏膜受到刺激時,會將信號上傳,接著大腦發出指令,先深吸一口氣,然後胸部猛烈收縮,肺裡的氣體急速從氣管經口鼻噴射而出,把刺鼻的氣味或異物趕跑,讓人非常痛快。鼓膜穿孔是因為鼻咽部和耳朵是相通的,中間連著咽鼓管,維持中耳與外部壓力平衡。捏著鼻子的時候,氣體從鼻子裡出不來,就可能從咽鼓管出來,串到中耳裡去,壓力過大就可能就造成鼓膜穿孔。
甘忠介紹說,有些人覺得打噴嚏動作不雅,捂住口鼻強行忍著噴嚏,或者儘量減小發聲。殊不知,這樣做並無益處。一方面,通過打噴嚏,人體可以將大量細菌與異物排出體外,保持呼吸道暢通。忍著噴嚏不打,相當於又把細菌「吞」了回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忍住噴嚏,無法緩解的壓力會向內「返回」,導致咽部壓力升高,進而衝擊咽鼓管,甚至損傷鼓膜,嚴重時可造成鼓膜穿孔,或者引起鼻出血、鼻骨受損等。此外,細菌等也可能隨著氣流,由咽鼓管驅向中耳鼓室,引起化膿性中耳炎、鼻竇炎等疾病。
甘忠建議,不可為了一時的優雅,放棄自身健康。有了噴嚏,一定要痛快打出來。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最好用手帕、紙巾等輕掩口部同時儘量避開人群,防止隨噴嚏帶出的唾液微粒和病菌四處飛揚傳染他人。如果鼻子容易受刺激想打噴嚏,來不及準備手帕,此時建議把噴嚏打在肘窩裡,而不是用手捂住嘴巴,以避免手口的接觸傳播細菌病毒。如果患有傷風感冒,還要注意把打完噴嚏的紙巾及時處理。(通訊員:田乃偉)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