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會寫讀後感,作文可以不用管

2021-01-09 閱讀寫作與口才

文無定法,是說寫作文的構思沒有固定的章程,有很多可以想像和發揮的空間。寫作文無定法,那教作文有沒有定法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教作文也無定法。最傳統的作文教程,一般都是從審題、立意開始,然後是選材,到結構語言。有的則是分文體教學,按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來教學。還有的以作文寫作技法為主,例如怎麼寫景,怎麼寫人;或如何開頭,如何結尾。

我在對孩子的作文訓練中,特別注重讀後感的訓練。我認為,讀後感是一切作文的基礎,掌握了讀後感的寫法,任何文體,對孩子來說,都不再困難。

讀後感,就是讀一篇文章或本一本書籍後的所思所感所想所悟。由此也可以引申到觀後感,如看總影片,或一個電視節目,道理都是相通的。

讀後感從結構上講,主要分為四部分:

一 交代起因

交代起因,就是先簡單介紹所讀的文章或故事的名字。所用筆墨不多。

二 概括內容

讀後感一定是針對某個特定的故事情節,或某個人物形象,或其他事件。必須給讀者先有個概括介紹,讓讀者明白文章的感想從何而來,

三 所思所想

故事介紹完之後,就要談到自己從故事中獲得的思想或情感。這也是文章的主題思想,是文章的核心部分。

四 聯繫引申

有些孩子寫讀後感,把感想寫出來,就算完事。這是不妥當的。從文章或書籍收穫得的感想,要對自己或讀者有啟發教育意義,要對人們的實際生活產生實際的影響,所以應該把感想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進行闡述,這樣才算是落地,否則會讓讀者感到文章的感想,是無病呻吟。

會寫讀後感,就意味著孩子具備了閱讀寫作的多種能力。

能較好地對故事的概括介紹,說明孩子理清了書籍或故事的脈絡,也分清了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是邏輯思想成熟的表現。

所思所想,一方面說明孩子真正讀懂了文章的內涵,另一方面展示了孩子對問題的本質理解、深入思考和提煉觀點的能力,是孩子思想力進步的體現。具備了這種能力,也就具備了從閱讀中獲取知識,陶冶性情的能力。

讀後感會寫了,其他文體自然也會寫,因為任何一種文體,都與讀後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或者說都是讀後感的變形。

記敘文,需要敘述一件完整的事情,然後從事情中提煉中心思想。如果所敘述的事情當作所讀的內容,也就與讀後感差不多了。

議論文,針對某一具體內容提出論點,然後進行闡述和論證。具體的內容可以看成是所讀的內容,論點可以看成是所思所想,而闡述和論證過程,則與讀後感中的第四部分可以吻合。

寫景散文,我們都知道寫景散文不能僅僅簡單列舉景物,而要包含豐富的思想情感。看到景物,當然也可以看成是在讀,在觀,只不過所讀所觀的不是書本,也不是電影,而從是虛構走向了現實,是真實世界的一切。那我們且把它看成是在讀一幅畫吧,這樣是不是也可以寫讀後感了。至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當然就類似於讀後感中的所感了。

也許有人會認為,說明文與讀後感沒有類似之處。其實不然,說明文看似與讀後感風馬牛不相及,那只是它們之間的聯繫更為間接,不那麼明顯罷了。作者要介紹說明一件事物,必然是對此事物也有某種情感,才會產生說明的動機。比如一件喜愛的玩具,一項熱愛的手工製作過程等等,只是在說明文中,思想感情的表達不佔文章的主要部分而已。

要把讀後感寫好,或者說對孩子們挑戰最大的,就是感想的部分。不少孩子在寫讀後感中,概括介紹之後,所思所感要麼流於表面,喊一些空洞的口號;要麼落入俗套,了無新意。這是因為孩子們缺乏思想力所致。

所以,提高孩子的思想力,對於寫讀後感,或寫任何作文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它決定著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否真摯、感悟是否深刻、見解是否獨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鮮明深刻,是否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或深思,是作文成敗的關鍵。

孩子思想力不好,客觀原因是孩子年齡限制,生活經驗和閱歷不夠豐富,思想不夠成熟。但孩子的思想力,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提高的。方法之一就是多給孩子看一些哲理故事。

好的思想力,需要從多角度觀察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觀點(這一點,在我的《閃思作文第五講》視頻中已有舉例說明),還需要通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它屬於哲學思維的範疇。

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神話故事、成語故事或寓言,其中都包含有豐富的哲理。孩子們閱讀這些故事,可以學會怎樣去對一件事情進行本質的和哲學的思考,可以學會觀察的角度、思考的方向以及提煉思想或觀點的著力點。

長期閱讀哲理故事,孩子的思想力必然得到相應的提高,寫出來的作文,其主題思想也會與眾不同,令人耳目一新,自然能寫出更多更成功的文章。

相關焦點

  • 三大精讀法幫助孩子寫作文
    為什麼孩子看了很多書還是不會寫作文,問題出在哪裡?  1、作文是貫穿整個小學到高中。語文考試中,作文佔分高,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我們都希望孩子作文拿高分,我們都相信孩子想要寫好作文,喜歡看書是前提。  2、常用的讀書方法有兩種:略讀和精讀。何為略讀,以追求好看的故事為目標,以最快的速度看完,不去細嚼慢咽的讀書方式,我們都可稱為略讀。
  • 提高孩子作文水平重要方法之一 多積累會積累
    【家長的困惑】孩子說作文又一次被老師打回重寫了,請我幫忙輔導。我一看題目,《快樂的一天》。孩子寫得字數倒不少,但明顯有湊字數的嫌疑。他寫,周末的早上去公園騎自行車、中午吃火鍋、下午做作業、晚上看電影,一天過得很快樂。老師評語是「不要記流水帳!」
  • 家長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文?先聽孩子從小事學「說作文」
    如果沒有耐心聽小事、小話,與孩子的交流就無從說起。王金輝製圖 資料圖大家都知道「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基本功。其中「聽」和「讀」可以看作是信息輸入,而「說」和「寫」則是信息輸出。在學前階段,孩子識字量有限,閱讀量不足,要用書面表達的方式來輸出信息難度很大,因而在這個階段,重點是在「說」這一項上,把「說」的能力培養好了,也就為將來的「寫」打下了基礎。能說好就能寫好。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說好」呢?孩子不會講大話,因為他的生活中原本都是小事、小話(在大人眼裡),如果我們沒有耐心聽這些小事、小話,與孩子的交流就無從說起。
  • 考研:英語作文「萬能」的最後一段,不用自己寫一個字
    考研:英語作文「萬能」的最後一段,不用自己寫一個字明日就要考研了,勵志學生也真的是為每一位考研兒擔心與著急,明天下午考的是英語,無論是英語一,還是英語二,作文都是佔了很大的分數,同時也是很好拿分的一個題目,有很多同學給小編留言,想要英語作文最後一段。這一段不用自己寫一個字,只需要自己背過與會默寫即可。
  • 小學生寫作文吐槽公交車!孩子擁有這種思維有多重要
    被大讚「有才華」「作文小能手」 「寫得太好了!」 最後連當地交通運輸局的叔叔阿姨 都給這位小朋友寫了封回信!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小朋友的作文吧! 作文題目叫《奇特景觀之「坐公交」》,裡面講述了自己每天上下學,擠公交的心酸路程。
  • 孩子寫作文時的腦洞有多大?看完爸爸媽媽都抓狂了!
    看完下面這位小朋友的作文,將會刷新你對孩子腦洞的認知~甜筒說:這位小朋友,還以為你會受到多大的教育呢!原來竟然是不要找媽媽這樣的懶女人!本以為那句「長出了綠色的嫩芽」,讓你意識到了生命的頑強,沒想到畫風突變,開始diss起媽媽~ 哈哈哈,難怪老師會期待媽媽知道後的反應呢!《我生病了》寶貝生病,媽媽一定是最揪心的人之一,恨不得能親自上陣,代替孩子受苦。
  • 孩子寫作文不知道寫什麼?生活中的素材隨處可見
    孩子害怕寫作文,無外乎兩個原因,要麼是積累的詞語不夠,要麼就是提筆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寫什麼。其實,如果教會孩子一雙發現的眼睛,生活中處處有寫作的素材。爸爸媽媽今天做了什麼事,說了什麼話,用什麼語氣說的,說話時臉上是什麼表情,這些可以寫。家裡養了小動物,它淘氣時是什麼樣子,委屈時是什麼樣子,淘氣時你是怎麼處理的。委屈時你是怎麼安撫的,安撫效果如何,這些也可以寫。
  • 孩子一寫作文就跑題?別急,試試這招
    朋友上高一的兒子給我打電話說:「阿姨,我的作文又寫跑題了。」語氣中充滿著無奈和困惑。 的確,常有學生苦惱於自己的作文是否切題根本不在自己的掌控中。因此,作文的成績也就充滿了「撞大運」的成分:某一次作文得了高分,也不知道自己因為什麼得的高分;某一次老師的評語說作文跑題了、偏題了,也沒搞明白自己為什麼就寫歪了。那麼,這個寫跑題的魔咒怎麼破呢?
  • 常州五年級學生因「負能量」作文墜樓,從心理學來解讀孩子的行為
    6月4日,一位江蘇常州的小學生繆可馨在上完兩節作文課後,跑出教室翻越欄杆墜樓身亡。事情原因大家都知道了,主要是這個孩子在寫了一篇《三打白骨精》讀後感後,老師在批改孩子的作文時,給她的評語是:「傳遞正能量」。在老師批改後,孩子就翻越四層欄杆墜樓身亡了。事發後,家長將語文課上的作文修改情況拍照發布到網上,懷疑老師的教學方式不當,這與女兒跳樓有直接關係。
  • 小學一年級,半個月教完拼音,不到一個月寫作文?!家長:有多少學校零...
    有這樣教育孩子的嗎?半個月內把拼音教完,生字教了大部分。課外一堆作業,家長還要錄其他作業視頻。一年級上還不到一個月讓寫作文?字都沒認識幾個寫作文? 家長吐槽: 字母還沒學,就要求用拼音代替漢字 「一年級開學第二天,老師布置作業,手抄報和讀後感,畫畫我可以理解,但是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aoe還沒開始學呢。」該班一家長在公共社交平臺上如此吐槽道。
  • 這5種能力缺失,孩子很難寫好作文,魔方格來提升寫作文輕而易舉
    內容和圖表均屬原創|動歷盒育兒袁老師這5種能力缺失很嚴重,感像作文7字訣魔方格來搞定,孩子寫作文輕而易舉!七字訣孩子們,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都忽視了我們身上的五種感官,如果沒有敏銳的這五種感官能力,孩子寫作文就會出現問題。
  • 作文怎麼寫?寫作素材其實無處不在
    閱讀時間:4分鐘感謝李國龍老師投稿寫這篇文章的想法,源於上周布置的一篇作文:初二年級去年期末考試大作文,題目為「意料中的美好」或「意料之外的美好」二選一,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字,周末上課時提交。周五晚上10點前後,四個孩子跟我說完全不知道怎麼寫,完全沒有思路,還有一個孩子直接說老師沒教。
  • 「會寫作文的人」不等於教會你寫作的人
    摘要中青評論「會寫作文的人」並不從事教育,而「教你寫作」的人,自己可能也寫不出多少好文章。「和名校一起開發,給你方法的課程,壓中N道中考題!」如果你是一位家長,看到這樣的招生廣告,會不會心動?語文難,寫作文難上加難,「得語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語文」。
  • 孩子寫作文有多敢編?寶媽看後氣的跳腳,網友: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來源:Angelia媽咪,更多內容請關注原創作者一提到作文,許多人的回憶就是「胡編亂造,東拉西扯」,而為了湊夠字數,我們在當時也可以說是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其實對於現在的孩子們來說,寫作文費勁這個難題也依然存在。經常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家長會發現,孩子一到寫作文環節,他們的腦洞就自動變大,想像力也是越飛越遠。
  • 只需一張圖——讓孩子寫讀(觀)後感手到擒來!
    #小學生#讀後感#觀後感 #思維導圖隨著現在教育手段的多元化,觀看愛國視頻、閱讀書籍都成了孩子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些內容,加上各種節日的活動,就催生了一種新的作業——讀後感(觀後感)。有的學校甚至會一兩周便讓孩子寫一次讀後感,很多家長也問我,孩子一碰到觀後感就發蒙,甚至一個字都寫不出來,該怎麼辦?今天,我們通過一張思維導圖,來學習一下小學感後感和讀後感的基本寫法。
  • 說起來滔滔不絕,寫作文就愁眉苦臉:快讓孩子遠離「偽閱讀」吧
    我家孩子,會說不會寫,說起來滔滔不絕,頭頭是道,但一寫作文,卻是愁眉苦臉,基本上是「流水帳」。兒子小學時,家長們私下交流,發現「會說不會寫」的孩子相當多。很長一段時間,我百思不得其解,孩子的言談之中,明明詞彙豐富,有時還能妙語連珠,寫起作文來為什麼那麼吝嗇於描述,內容生硬呢?
  • 家長為幫孩子寫"養蠶"作文 紛紛爬桑樹採葉(圖)
    為幫孩子完成作文全家都去爬樹採桑  一篇題為「學生、家長、桑樹的無奈」的帖子在網上引發對學校教育脫離實際的熱議 為幫孩子完成作文全家都去爬樹採桑 很多家長希望老師多留意身邊的生活  網友熱議作文題脫離實際  帖子一貼出來,立即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大部分網友認為,老師布置作文的出發點是好的,目的是讓學生在養蠶的過程中了解其生長過程並培養學生的愛心,但鑑於深圳養蠶人少桑樹少的實際,存在脫離實際的問題。而且不僅作文題,一些教材的內容也存在脫離實際的現象。有的網友甚至指責這是目前深圳中小學教學的一個通病。
  • 馬未都:我認識一些中國著名作家,幫孩子寫的作文,竟然都不得分
    按分值來說,老師說得確實對,因為無論小、初、高各種考試裡,作文都佔了非常大的比例,而且通過寫作文,可以提升一個人的語言能力,所以語文老師們往往會花大力氣教孩子們寫作文。 這本應該是一件大好事,但大傢伙兒心裡都很明白,中國式「標準作文」,很多都是機械化、統一化、麻木的文章,比如要寫做好事,99%孩子的第一反應是「扶老奶奶過馬路」,比如想讓作文「加分
  • 孩子的腦洞有多大?小學生作文走紅網絡,網友忍不住捧腹大笑
    朋友是一位小學的語文老師目前正帶著五年級的學生,五年級的學生就已經開始接觸作文了,現在小學生寫的作文真的可以說得上是五花八門,甚至有很多孩子在作文當中把自己的家庭情況都透露了出來,朋友在批卷子的時候啼笑皆非,說起來的時候也是笑得頗為無奈。孩子的腦洞有多大?
  • 孩子思考成熟開始動筆就會非常專注,寫作文一氣呵成,非常流暢!
    原創|動歷盒育兒袁老師(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上個章節,袁老師給大家講解了〖太陽作文圖〗,收集作文素材,可以用在任何作文題材上。在我的作文課堂上,孩子們屢試屢勝。今天繼續這個圖表的例子運用,讓孩子們更深刻掌握這個圖表的運用。孩子們具體怎麼操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