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曬少了會不會影響成都人的身高,數據說話!

2021-01-08 瀟湘晨報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 薛劍

關於身高體重的認知誤區

四川人比較矮?20歲至44歲的成都人,個子和全國均值其實差不多

人不胖,肚子大沒關係?腰圍每增加1釐米,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2%

減肥「邁開腿,管住嘴」就行?在減脂的同時,要保證肌肉不流失

2020年歲末,《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出爐,引來全國網友對男女平均身高、體重等數據的極大關注。對在全國人民心目中長期有著「個矮」感覺的四川人而言,身高、體重究竟有沒有「拖後腿」?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找到了相關的數據。

刻板印象應扭轉

成都人並不矮,身形比全國平均值更「苗條」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如今,我國18歲至44歲男性平均身高為169.7釐米,女性平均身高為158釐米;同時,18歲及以上男女平均體重分別為69.6千克和59千克。

我省的情況如何呢?或許成都的相關數據有一定代表性。2019年,成都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對全市3至6歲兒童,20至59歲的成年人和60至69歲老年人三大年齡段群體開展形態、機能和素質三大方面檢測,並發布相關公報。根據該檢測公報,成都20至44歲男性平均身高為169.22釐米,與全國男性平均身高基本持平,相差僅不到0.5釐米;同時,平均體重為68.68千克,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女性方面,記者根據相關數據估算,成都20至44歲女性平均身高為158.5釐米,同樣與全國女性平均身高基本持平;同時,平均體重為57.4千克,比全國平均值「苗條」了不少。

綜合來看,在身高方面,成都男女與全國平均數據相差無幾。尤其在個頭上,「川人個矮」的刻板印象並不成立。不過,雖說不至於「拖後腿」,但四川人的身高數據也確實不能稱之為「出眾」,這也難怪會在全國尤其是北方人群中有身材「嬌小」的刻板印象。至於體重方面,成都男女相關數據則均低於全國平均值。

刻板印象從何來

「身高欠佳」,地理、天氣「不背鍋」

為什麼會有「川人個矮」的刻板印象?「飲食結構不合理?」「盆地內光照少?」「運動量不夠?」……一些熱心網友從各方面展開分析。然而,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營養科黨支部書記饒志勇看來,許多看似言之鑿鑿的論斷其實都沒有充分依據。

針對飲食結構,饒志勇表示,北方人的確比包括四川人在內的南方人更喜歡吃麵食,但麵食對人體的直接影響只是「容易長胖」。「可能魁梧的人看起來更高大,但這僅是感官上的認識而已。」

針對四川盆地內日照少,饒志勇也通過海南的例子推翻了該假設。「海南等南方省份不缺陽光,但在大家印象中,海南人的身高同樣比不上北方人。」

至於一些網友提出的「四川人因為缺乏運動而導致身高不高」的說法,雖然從相關統計數據看,有一定關聯性——2014年,四川省總體體質達標率為83.7%,低於全國89.6%的平均水平;20歲及以上城鄉居民參加過體育鍛鍊人數為3300萬,僅佔全省人口41.0%;全省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佔比僅28%(含兒童青少年)。但饒志勇認為相關因素缺乏有力證據。「四川人偏矮,這是大家的一種習慣性認識而已,但沒有研究證明,四川人的身高就比北方人矮。」

「隱形肥胖」值得重視

體型標準的人,脂肪含量也可能超標

其實,對健康而言,體重才是大家需要重點關注的方面。根據最新統計數據,相較2015年上次調查時的結果,我國男女平均體重已分別增加了3.4千克和1.7千克。由此可見,對廣大國人而言,「身材管理」刻不容緩。

體重是衡量一個人是否肥胖的重要指標。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營養科主任胡雯介紹,臨床上較常用的測試標準值為身體質量指數(BMI),即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一般該指數在18.5-24之間屬於正常水平。」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醫生如今在判斷是否肥胖時還要參考體脂率。

「我經常遇到這樣的患者,體重很輕,但是肚子很大,這在醫學上被稱為『向心性肥胖』,這種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胡雯說,「同時,在醫學界還有個名詞叫『隱形肥胖』,即BMI指數達標,且從外觀來看患者的體型也比較標準,但他們的脂肪含量卻超過正常範圍,且肌肉含量不足。」

胡雯指出,脂肪含量過高、腰圍粗的人,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很大。《中華流行病學雜誌》明確,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隨腰圍增加而上升——腰圍每增加1釐米,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便相應增加2%。

「根據BMI和體脂含量等數據,可推斷一個人是否存在不良生活習慣。」胡雯介紹,某人肌肉不足,說明缺乏鍛鍊;內臟脂肪偏高,說明睡眠不足,且飲食結構不合理。「可能是攝入的肉食、油膩食品過多,蛋白質、蔬菜和粗糧不足。」

一個現象尤其值得關注。以前,到川大華西醫院營養科門診就診的患者大都以老年人為主;然而最近5年,卻來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這說明大家對健康的重視程度增加了。」胡雯說,營養科醫生能根據就診人員的具體情況,量身定製飲食、運動方案。「比如給出方案調整人體肌肉與脂肪比例,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很多人以為,減肥只要『邁開腿,管住嘴』就行了。」胡雯強調,還應注意儘可能在減掉脂肪的同時保證肌肉不流失,並關注情緒、壓力、生活習慣等因素。「減肥是一門科學,藉助專業醫生的力量非常重要。」

群聊

四川人矮不矮?川觀網友這樣說

有人「自證清白」

網友「黑客」:俺是涼山人,身高178cm,體重156斤。喝的是清泉水,吸的是新鮮空氣,吃的是涼山饅頭和坨坨肉,住的是小別墅。

網友「釋然」:身高180cm的我感覺身邊人都比我高,所以我們這堆四川人是假的嗎?

網友「犟拐拐」:位於瀘州,性別女,身高165cm,體重106斤,沒給國家拖後腿。

網友「龍貓大人」:本人,四川老阿姨,40多歲,身高166cm,體重57kg,長嘎嘎了。

網友「wii」:身高在平均以上,但再過5年,估計就在平均以下了。

有人「自我對照」

網友「呆兒不呆dzx」:一年能曬到太陽的時間也太短了,不能光合作用,怎麼長高?

網友「我是凡人」:都愛坐到打麻將,自然長不高,體重還增加。

網友「七彩神仙」:身高超得多,體重差得遠。網友「小誰誰」:最關鍵的是身高沒達標,體重超標了。

網友「戰龍」:英雄不問出處!身高不夠,人格、能力來鑄造!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逸珂 整理

【來源:四川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初潮年齡會影響身高嗎?
    特別是我們小時候,父母從來不會和我們談論相關的話題,包括我們第一次來月經,都很慌張,以為自己生大病了。後來也是我們自己去問的父母,但是父母能告知你的也是非常少的。那我們女孩子什麼年齡來月經是正常的呢?正常來說,女生來月經大都在11歲到16歲之間。
  • 愛好者統計製作成都觀山數據報告:2020年 成都70次開門見雪山
    成都人在陽臺上遙望雪山,已成為美好生活的一種享受。用專業知識統計觀山數據張巍是成都一家半導體製造企業的工程師,工作中,他在納米級別的晶片空間內,從海量數據中通過蛛絲馬跡把控產品質量;生活中,他是資深觀山愛好者,用600毫米長焦鏡頭鎖定連綿雪山,感受天地大美。2017年開始,他就系統地拍攝和整理觀山數據,並試圖利用專業知識尋求在成都遙望雪山的規律。
  • 成都兒童語言障礙,孩子吐字不清、說話晚是發育遲緩嗎?
    成都兒童語言障礙,孩子吐字不清、說話晚是發育遲緩嗎? 時間:2020-12-24 14:46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成都兒童語言障礙,孩子吐字不清、說話晚是發育遲緩嗎?成都兒童語言障礙,孩子吐字不清、說話晚是發育遲緩嗎?
  • 孩子身高受啥影響?解開「高人一等」的秘密
    人的身高70%由遺傳決定,這樣的結論,是不是意味著父母對孩子的身高束手無策?除了遺傳、性別這些先天因素會影響孩子的身高外,營養、運動、疾病、睡眠、生活環境等因素也會影響孩子的身高。
  • 孩子遺傳身高計算公式:家長做錯這4件小事,孩子少長5公分
    雖說內在很重要,但外在形象的確能加分不少,加之很多光鮮亮麗的高薪職業都有著身高要求。孩子身高也逐漸成為家長們成長中關注的重點,正常情況下孩子的身高主要受父母基因的影響,也有少數情況受後天環境影響。如何知道自家孩子將來身高有多高呢?下面將為各位家長分享遺傳身高計算公式。
  • 孩子身高計算公式:做得好多長5公分,做不好少長5公分
    雖說內在很重要,但外在形象的確能加分不少,加之很多光鮮亮麗的高薪職業都有著身高要求。孩子身高也逐漸成為家長們成長中關注的重點,正常情況下孩子的身高主要受父母基因的影響,也有少數情況受後天環境影響。如何知道自家孩子將來身高有多高呢?下面將為各位家長分享遺傳身高計算公式。
  • 愛好者統計製作成都觀山數據報告:2020年70次開門見雪山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成都人在陽臺上遙望雪山,已成為美好生活的一種享受。&nbsp&nbsp&nbsp&nbsp——張巍收集統計了大成都範圍內眾多觀山愛好者的觀山記錄,製作出了成都2020年觀山報告,用數據佐證:成都就是「雪山下的公園城市」。
  • 成都買房,沒有買房方向論,少看所謂房產專家分析,沒用!
    可笑的成都買房方向論!在成都買房,大家經常聽見一些購房建議。要買某方向,不要買某方向。要買哪個區域的房子,才能漲的快,某個區域發展不好,房子買來會吃虧。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實際上,現在的成都,沒有所謂的方向論!還是那句老話:沒有不能買的區域,只有不能買的價格。
  • 為啥新生兒出生證身高都是50cm?80%娃最終身高卻取決於特定年齡
    雖然孩子身高主要受遺傳因素決定,但與後天成長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執筆:張蒙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眾所周知,孩子身高主要受父母遺傳因素影響,但有的寶媽就會發出疑問,如果寶寶身高受遺傳基因影響,那麼高矮不一的產婦生出來的嬰兒身長通常也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大多數出生證上的身高都寫的是50cm呢?
  • 楊絳: 不會說話的人往往會聽說話
    不會說話的人往往會聽說話,正好比古今多少詩人文人所鄙薄的批評家——自己不能創作,或者創作失敗,便搖身一變而為批評大師,恰像倒運的竊賊,改行做了捕快。英國十八世紀小詩人顯斯Shenstone說:失敗的詩人往往成為慍怒的批評家,正如劣酒能變好醋。可是這裡既無嚴肅的批判,又非尖刻的攻擊,只求了解與欣賞。若要比批評,只算浪漫派印象派的批評。
  • 你家孩子身高達標沒?2020年兒童身高表出爐,寶媽快對照一下
    可不要小看這組數字,裡面既包含了中青年,同樣包含了老年人群,因此普遍來看,80後90後人群的身高要遠遠大於這組數據。特別是在我國北方城市,高中生的身高往往就已經遠超過父母的身高。正是因為現在孩子們的身高普遍較高,因此,也有好多父母還在孩子兒童期時就開始擔心起他們身高問題。其實「比個兒」不光跟別人家的孩子比也要看自家遺傳基因和自身的發育情況。
  • 《冷歷史會說話:你不知道的老成都》第三十八期|蓋碗茶:「天地人...
    《冷歷史會說話:你不知道的老成都》是四川新聞網&成都博物館&四川傳媒學院攜手打造的一檔文化類原創音頻節目。  今天我們將要講述的是:「天地人」三才合一的 ——蓋碗茶。  想了解更多的歷史文化知識,歡迎關注"西蜀草堂"或"成都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我們每期節目的文字版,還有很多珍貴的文物圖片和小視頻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哦!
  • 成都神盤又少一位
    而被凱德卓錦萬黛所吸引的大部分人,首先是源於它那過分美麗的價格。2013年首次開盤均價約6500元/m2;2017年開盤均價約7000元/m2;2018年開盤均價8300—9400元/m2;2020年開盤均價約9400—10920元/m2。7年,在成都樓市過山車式的變化中,漲價不到5000元/m2。
  • 說話這件事真的很難,會說話讓人如沐春風,不會說話讓人若臨寒冬
    要想學會說話,還得讓自己的腦袋裡有內容。接下來,我們就列舉四個基於說話場景的實際案例,幫助你提升說話水準。01場景一:不認同別人的觀點時,這樣說。很多時候,你對別人的觀點有不同的看法。不會說話的人,往往都是這樣說,「不對,應該是這樣……」,或者「不可能,你說的都是錯的……」,或者「我覺得是這樣……」會說話的人,往往都是這樣說,「關於這件事,我有些想法,不知道對不對,或許你可以聽聽看……」。02場景二:面對別人的誇讚時,這樣說。
  • 車架與人的身高
    以身高挑選正確尺寸,再「微調」座椅或龍頭、把手,來順應個人手腳長短才是最正確的,而挑選不適合的車架,再「更換」座椅或龍頭、把手,來順應個人身高與手腳長短則是捨本逐末。有的人單以腳長來選擇車架是不對的。例如有個4500px的人腿短,腳長1875px,照那種說法就要選擇16寸的車架。但是腿短相對身體一定就長,符合了他的腳卻無法符合他的上半身,想微調都沒辦法。
  • 為什麼很多人年紀輕輕就白了頭,少白頭是「虛」嗎?
    簡單而言,如果中國人在25歲之前有了白頭髮,才會被定義為「少白頭」。符合這個標準的,就是「95後」了。(來源:soogif)有調查數據顯示,722名中專生(17~21歲)裡「少白頭」的發生率為45.15%[3];隨著年齡的增加,「少白頭」的發生率也逐年上升[4]。
  • 孩子2歲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警惕孩子有神經系統疾病
    原標題:孩子2歲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警惕孩子有神經系統疾病   指導專家: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口腔科陳亦陽主任   很多新媽媽以為,小寶寶的成長軌跡會如同量表一樣,一點偏差都會焦慮不已。身高體重這些顯而易見的指標偏差已經很讓人抓狂了,而如果語言發育延遲,做媽媽的心理負荷會有多重?
  • 和熙資產金帆:優勢就是比較「笨」;宗旨就是一切以數據說話!
    量化是指所有交易指令的下達和風控指令的完成都嚴格按照數據來說話。分散是指我們所投入的風險頭寸在市場允許的範圍內,儘可能的做到相關度低,從而不會因市場的一些「黑天鵝」因素,導致手上的頭寸在短時間內面臨較大程度的虧損或淨值回撤。通過Ai深度學習算法來制定具有自己特色的風控策略,從而控制CTA買賣策略。
  • 全球身高最高國家所有人都長高20釐米:國人側目
    你知道全球身高最高的男性在哪裡嗎?沒錯,就是荷蘭。英國那些事匯總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男性身高排行榜的數據顯示,日本男性平均身高為170.7,排行第29,而中國男性平均身高竟只有169.7,排在第32位。
  • 成都會不會爆發二次疫情?專家權威解答...
    成都會不會爆發二次疫情?屬於聚集性疫情四川觀察記者專訪了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疾病防控專家組組長、省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祝小平,祝小平表示,隨著核酸檢測基數和覆蓋面的擴大,出現一些零星的病例是有可能的,但目前專家組研判,成都此次疫情不會出現二次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