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圖片關於夏至的詩句諺語大全 古代描寫夏至一句話

2021-01-15 閩南網

 夏至圖片關於夏至的詩句諺語大全 古代描寫夏至一句話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至,極也,天地間的陽氣在這一天達到極致,陽氣盛草木茂,自然界一副鬱鬱蔥蔥的景象。

  夏至圖片

  「宵漏自此長」「微陰生九原」夏至時,陽氣到達極致,陽氣的極致下陰氣開始產生,也因此有了夏至三候。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鹿是陽性的山獸,夏至陽氣盛極而衰,鹿角感陰氣而脫落。

  二候:蟬始鳴。蟬鳴裡樹影明滅,忽覺夏長。

  三候:半夏生。再五日,半夏生。意味著夏天已過半,後半夏驕陽似火,濃蔭難求。半夏是一種野生中藥草,夏季過半時,最適宜採集它地下的塊莖。

關於夏至的詩詞:

  漢朝應劭在《風俗通》中記載:「杜宣夏至日赴飲,見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飲。酒後胸腹痛切,多方醫治不愈。後得知壁上赤弩照於杯中,影如蛇,病即愈。」後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夏至」也是詩人們的詠吟對象,唐朝權德輿《夏至日作》,「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唐代韋應物《夏至避暑北池》云:「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高居念田裡,苦熱安可當。亭午息群物,獨遊愛方塘。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宋朝張耒《夏至》詩:「長養功已極,大運忽雲遷。人間漫未知,微陰生九原。殺生忽更柄,寒暑將成年。崔巍幹雲樹,安得保芳鮮。幾微物所忽,漸進理必然。韙哉觀化子,默坐付忘言。」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驟來疾去的雷陣雨,由於降雨範圍小,人們稱為「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

  竹 枝 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夏至日衡陽郡齋書懷

  (唐)令狐楚

  一來江城守,七見江月圓。

  齒發將七十,鄉關越三千。

  褰帷罕遊觀,閉閤多沉眠。

  新節還復至,故交盡相捐。

  何時羾閶闔,上訴高高天。

  夏至日作

  (唐)權德輿

  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韋應物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裡,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遊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唐)白居易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鄉俱老矣,東望共依然。

  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

  齊雲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葆真二首

  (宋)陳與義

  微官有閥閱,三賦池上詩。

  林密知夏深,仰看天離離。

  官忙負遠興,觴至及良時。

  荷氣夜來雨,百鳥清晝遲。

  微風不動蘋,坐看水色移。

  門前爭奪場,取歡不償悲。

  欲歸未得去,日暮多黃鸝。

  夏至

  (宋)範成大

  石鼎聲中朝暮,紙窗影下寒溫。

  逾年不與廟祭,敢雲孝子慈孫。

  

  夏至過東市二絕

  (宋)洪諮夔

  插遍秧疇雨恰晴,牧兒頂踵是昇平。

  禿穿犢鼻迎風去,橫坐牛腰趁草行。

  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葆真二首

  (宋)陳與義

  明波影千柳,紺屋朝萬荷。

  物新感節移,意定覺景多。

  遊魚聚亭影,鏡面散微渦。

  江湖豈在遠,所欠雨一蓑。

  忽看帶箭禽,三嘆無奈何。

  夏至

  (宋)範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絲系臂扶羸。

  節物競隨鄉俗,老翁閒伴兒嬉。

6月21日迎夏至,一起看看2018年夏至節氣有哪些諺語 ?

  夏至東風搖,麥子水裡撈詳;夏至東南風,平地把船撐!

  夏至東風搖,麥子水裡撈

  夏至東南風,平地把船撐

  冬至始打霜,夏至幹長江

  冬至江南風短,夏至天氣旱

  夏至東風搖,麥子坐水牢

  初頭夏至十頭割,十頭夏至兩頭割,兩頭夏至騎拉著割

  夏至狗無處走

  夏至有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弊

  芒種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時管時

  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裡鋤一遍,賽過水澆園

  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夏至風從西邊起,瓜菜園中受熬煎

  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今日夏至|今年夏至是幾日幾時幾分 夏至的優美詩詞 夏至三候的...
    今年6月21日5時44分,我們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恪遵憲度抄本》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三候:夏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我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即五天稱為「一候」,而一個節氣十五天左右,所以每個節氣就是「三候」。
  • 夏至後多久入伏?夏至圖片朋友圈說說配圖 2019夏至習俗有哪些
    「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明天就是夏至了。夏至意味著夏天到了,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長的日子。《禮記》云:「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入伏,有一首《夏至九九歌》形象生動地描述了入伏後從炎炎酷暑到逐漸秋涼的天氣變化:「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渾身汗溼透;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半夜尋被子;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 2020年夏至丨無論夏至,或二十四節氣,30字的標題不足以描述
    2020年06月21日,則二十四節氣之「夏至」。夏至為二十四個節氣中一個重要節氣,民間有句俗語:「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日長長到夏至」,則夏至當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日照時間為全年最長。
  • 夏至將至,古人是日和發現夏至的,「夏至三候」的含義你知道嗎
    6月21日便是農曆的五月初一,也就是夏至了。武漢前幾日悶熱悶熱,溫度說不上高,且熱得叫人煩躁,這兩天偶爾降臨淅淅瀝瀝的小雨,時間大抵也就一二十分鐘,但也頓覺涼爽不少,想來,說不定這股清涼能延續至夏至。說起夏至,早在公元前七世紀,祖先們通過日復一日觀察、記錄日影,就已然確立了夏至的時間。《恪遵憲度抄本》中記錄;「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也就是說,幾千年前,在那個沒有太陽系、行星、恆心等概念的年代,祖先們只是眼巴巴觀察日影,根據日影的變長變短規律,確立了夏至。
  • 夏至:夏至知時多雨露,驕陽轉折愛溫柔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驟來疾去的雷陣雨,由於降雨範圍小,人們稱為「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國際寬容日 我們應該怎樣寬容?  夏至三候
  •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時間:2020-03-20 09: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春分是24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
  • 有關夏至的成語詩歌 對這個節氣最好的讚美
    夏至代表炎熱夏天的開始,是季節變化非常重要的分界線,關於夏至,有很多的諺語、古詩,還有很多的成語詩歌,一起去看看吧。   關於夏至的成語:   綠樹成蔭、驕陽似火、爍玉流金、吳牛喘月、炎炎夏日、烈日炎炎、暑雨祁寒、烈日當空、揮汗如雨   滿頭大汗、五黃六月、汗如雨下、爍石流金、赫赫炎炎、汗出如漿、沉李浮瓜、夏山如碧、焦金流石   關於夏至的詩歌: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夏至無雨三伏熱」,夏至過後很熱嗎?
    今年的夏至已經到來,今年的夏至是2020年6月21日,也就是農曆五月初一。夏至到來也就意味著三伏天開始進入計算日程。在我國每年的三伏天具體日期不固定,基本上都是在陽曆7月居多。而三伏天的計算是以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因此人們常說「夏至三庚入伏」,那麼今年的三伏天具體什麼時候開始呢?
  • 夏至有什麼意思?夏至有什麼含義?看完這些漲知識了
    ,贏大獎#  前言   我們通常對節氣的認識都很模糊,大概知道關於夏季的節氣有立夏、夏至等。   那麼,夏至什麼意思?夏至的含義是什麼?  一、夏至什麼意思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 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夏至三候
    文/寶鼎茶閒夏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我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即五天稱為「一候」,而一個節氣十五天左右,所以每個節氣就是「三候」。古代勞動人民將每個節氣的「三候」,根據當時的氣候和一特殊現象分別命名,用來簡明的表示當時的物侯特徵。
  • 今日夏至,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啥意思?看看今年哪天入伏?
    今天是父親節,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二十四節氣在我國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在周代的時候,人們就通過土圭測日影的方法確定了最早的四個節氣,這個節氣之中就包括夏至,至的意思就是達到的意思,所以夏至的意思就是說,夏天已經來臨了,夏至這一天白晝的時間最長,太陽的角度最高,古人非常看重夏至這個節氣
  • 夏至:萬物至繁時
    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中國民間把夏至後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這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
  • 2018年夏至是農曆幾月幾日
    到了夏至節氣,北半球迎來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時候,也代表著夏天的到來,但是還沒到最熱的時間段,那麼,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2018年夏至是農曆幾月幾日。問:2018年夏至是農曆幾月幾日?答:農曆二零一八年五月(小)初八,2018年6月21日,星期四。
  • 2020年夏至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夏至是什麼意思含義
    2020年已經過去了五個月份,現在迎來了六月份,六月有不少節日和節氣,例如兒童節、芒種、夏至以及端午節等。 那麼2020年夏至日是哪一天?夏至節氣是什麼意思呢?2020年夏至日是哪一天  2020年的夏至在6月21日,今年的夏至剛好與父親節是同一天。
  • 今日夏至燒烤模式開啟 夏至是什麼意思夏至日養生飲食注意事項
    夏至是什麼意思?2019夏至是哪一天?今天23時54分迎來「夏至」節氣;北半球迎來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這是盛夏的起點,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要到了;北方收穫小麥,「江淮」進入梅雨季節;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夏至是什麼意思?
  • 地理冬至是幾月幾日 地理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時間
    這時候地理冬至是幾月幾日就成了一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事情,小編勤快一點將地理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時間都給大家一個個寫清楚。想知道的朋友就往下看就好了!地理冬至是幾月幾日 地理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時間地理冬至是幾月幾日 地理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時間冬至為12月21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夏至:日至長而影至短,夏至有雨三伏熱
    二十四節氣表二十四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個節氣,也就是太陽達到黃經90°時,約在芒種節氣之後15天,是夏季的第四個節氣,一般每年在公曆6月20、21、22三天之中,2018年6月21日為今年夏至節氣。
  • 2020夏至是幾月幾號幾點幾分開始 夏至為什麼吃餛飩和麵條?
    夏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夏至的時候,也已經進入夏季,天氣也越來越炎熱,那麼夏至是幾月幾號2020呢?夏至節氣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夏至是幾月幾號2020:2020年06月21日,星期日,農曆五月初一夏至,
  • 小暑圖片唯美句子微商朋友圈祝福 小暑詩句描寫小暑詩詞諺語
    小暑圖片唯美句子微商朋友圈祝福 小暑詩句描寫小暑詩詞諺語  小暑,是24節氣之第11個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的詩句你知道嗎?《詠廿四氣詩•小暑六月節》//處處聞蟬響,須知五月中。龍潛淥水坑,火助太陽宮。過雨頻飛電,行雲屢帶虹。
  • 農村老人說「夏至三庚入伏」,2020年啥時候夏至,啥時候入伏呢
    昨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芒種,芒種節氣之後就會迎來夏至。其實芒種過後,天氣就開始一天天的變熱,多地的氣溫開始出現驟然上升。一般情況下二十四節氣相差都會在15天左右,但今年的芒種和夏至之間,卻出現了16天,根據日曆我們可以清晰看出,芒種是在6月5日,而夏至則是在6月21日,為什麼不按照套路出牌,形成了16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