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夏至知時多雨露,驕陽轉折愛溫柔

2021-01-15 新華網客戶端

  導語:

  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國著名書法家趙學敏不僅參與了申遺工作,同時運用傳統格律詩創作了24節氣詩並寫成書法作品,受到各界好評。今日起,「有禮有節」將按節氣順序陸續刊載趙學敏的相關作品,以飱讀者。本期主題為二十四節氣之十夏至。

  2018年夏至節氣從6月21日(陰曆五月初八星期四)18點07分12秒開始,2018年7月7日11時41分46秒結束,太陽位於黃經90°,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個節氣,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如海南海口市這天日長約13小時,而黑龍江漠河則達到17小時之多,北京約15小時,而且,這天是太陽一年中照射北半球範圍最大的一天,也是太陽距地球最高的一天。夏至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隆冬。

  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今年「三伏」從7月17日到8月26日,每伏10天,真正的暑熱天氣,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立秋前後,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左右。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驟來疾去的雷陣雨,由於降雨範圍小,人們稱為「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國際寬容日 我們應該怎樣寬容?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糜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糜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

  二候蟬始鳴: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國際寬容日 我們應該怎樣寬容?

  夏至習俗

  1、祭神祀祖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荒年、飢餓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後,農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後,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2、消夏避伏

  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竟而成為制度。

  3、夏至南北要吃麵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國際寬容日 我們應該怎樣寬容?

  夏至養生

  夏至前後人們身體明顯感覺疲乏燥熱和心悸氣短,食慾也會明顯下降。遵循以下幾條養生原則,可讓你愉快平安度夏。

  1、晚睡早起中午打個盹

  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要順應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力爭每天午睡半小時左右,可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2、飲食清淡多吃點「苦」

  炎熱季節飲食應清淡為宜,早晚喝點粥,可以生津止渴,補養身體。同時,蘋果、葡萄、木瓜、枇杷這類平和的水果適合各種體質的人享用;除了飲食清淡,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溼、清涼解暑、促進食慾等作用,還可多吃苦菜類蔬菜,如苦瓜、香菜等。

  3、調整呼吸整理好情緒

  夏天氣溫高,容易使人煩躁或倦怠,所以要保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像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脈的通洩。切忌情緒大起大落、為小事大發脾氣,以免加重甚至誘發心臟病。

  4、運動宜在清晨或傍晚涼爽時

  夏季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場地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鍛鍊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洩太多,不但傷陰氣,也會損陽氣,還易中暑。所以,夏至養生歌謠:夏至心靜自然涼,晚睡早起午休躺。暑傷津氣炎熱防,切忌飲食過寒涼。神清氣和胸寬暢,戶外防曬講著裝。國際寬容日 我們應該怎樣寬容?

  夏至詩書

《夏至》

夏至知時多雨露,驕陽轉折愛溫柔。

只緣久盼良辰到,百卉爭妍樹攢頭。

組詩《二十四節氣詩》作者:趙學敏

  名家評論:

  一項獨具特色的文化工程——趙學敏24節氣詩書賞析

  作者:翟萬益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背景:2017年8月7日,中國農業博物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中國農業展覽館舉辦了《人與自然相處的智慧——二十四節氣專題展》和二十四節氣詩書畫展,我國著名書法家趙學敏展出了自作24節氣詩書,並向中國農業展覽館捐贈「24節氣」書法作品。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的農耕活動中總結出來的用以指導農業生產的時序劃分方法,先民經過數千年的經驗集累,到秦時已經充分完善,成為黃河流域農事活動的指導總則,它不斷向全國推進,各地以二十四節氣為參照,指導人們生活生產活動。

  趙學敏先生與二十四節氣發生密切關聯,是由於他長期從事縣、地、省的領導工作,並且在很多時間裡分管農業方面的工作,這樣他就必須熟悉掌握工作所在地農業與節候的關係,主動觀察學習各地節氣和物候之間的差異,如數家珍地說出什麼地方在什麼節候種植何種作物,他這樣切入工作,就能適時地把政府導向和季節氣候各種因素統一起來,提升工作指導的正確性。長期形成的習慣,使他對二十四節氣產生了特殊的情感。近年他試圖用詩歌的形式來抒發對二十四節氣的各種感受,每個節氣賦詩一首。現已把各個節氣的詩歌都寫了出來,並用書法的形式加以表現,這也堪稱一個獨具特色的文化工程。我們在浩如煙海的中國詩歌裡,可以找出詩人們對各個節候的詩歌表達,且是各領風騷,各擅勝場,給讀者留下了極為深刻的感受,像杜牧的《清明》,我們不知讀過了多少遍,都給我們一次深於一次的審美感受。趙學敏先生並不是在某個季節寫所處的情境,他的目的是明白而一致的,就是要通過這個特定的節候,寫出一個比較廣闊的空間特徵,即符合自己認為的甲地的狀態,也較生動地表達出乙地同一節候的情況,表現出來的境象又能得到讀者最大的認同,在時序上要延續一個年度,在時間上,每個節氣之間的跨度只有半個月,其間有差異,差異又不是十分的明顯劇烈,這和電視連續劇一樣,每集的情節都要有變化,需要一種內在的關聯,比起以往詩人們偶爾一揮不同,得用更大的心力去完成,既不同於歷史上已有的表達,同時又得避免自己的相似性寫作。所以趙學敏的工作是用詩歌貫通二十四節氣,這是一個前人未曾有過的事情,二十四節氣詩形成一個系列,像金陵十二釵般生動的刻畫出來,對自己更是一個挑戰,趙學敏站在這樣一個雙重迭合的點上,經過探求也取得了令人景仰的佳績。

  具有詩心的趙學敏,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注意用心觀察各個時空中的物候變化,人情狀態,數十載這樣的積累,和閉門造車者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當他秉筆抽思時,生活中的一幕幕情節就會和江河一樣蕩蕩而來,素材取捨是多而精,剪裁巧妙是簡而深。像夏至和小暑是前後相銜的兩個節氣,在立夏後滿目蒼翠的季節裡,如何區別二者的特點,且看詩人的手端:

  夏至知時多雨露,驕陽轉折愛溫柔。

  只緣久盼良辰到,百卉爭妍樹攢頭。

  上面是趙詩的 「夏至」,而「小暑」又如是寫:

  拂面薰風至,庭深溼氣蒸。

  山河沾雨露,天地響雷聲。

  蟋蟀尋涼憩,螢光照夜明。

  開門迎小暑,戶戶搗香粳。

  《夏至》與《小暑》這兩個緊相連的節氣詩是如何區別呢?《夏至》一詩是用了擬人的表現手法,《小暑》詩是用了寫實的表現手法,所以讀起來特色形象都很鮮明。《夏至》一開始,就勾畫出時間老人充滿了對人間的關愛,要風調雨順,將充沛的關愛以雨露的形式撒向人間,保證豐稔的來到,緊接著一句作者用了「驕陽」一詞,因為這個時候太陽的威力還不是最為強烈,特意說它「愛溫柔」,再一次的擬人化,把這個時段女性化了,平添了些溫婉的色彩。夏至前後,所有的植物和高考前的考生一樣,全在衝刺的份上,詩人用了「猛長」二字極為貼切,「百卉爭豔樹攢頭」,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上,所有的花草樹木在夏至的懷抱裡恣肆而徜徉,動態生動活潑,渾然目前。《小暑》裡,作者深入其間,微風徐來,心境平靜,揮毫潑墨,人生快意。首聯可以說與節候關係不大,只是一種鋪墊而已,頷頸尾三聯緊扣季節之特色,環環相續。頸聯的景象可立時勾起我們對農家生活的嚮往,小生物在這個季節裡,成了夜的主人,為人們照明,為人們演奏,構成了一個個毫不歇息的小劇場,人們在繁忙之餘,享受大自然的賜予,能不愜意嗎?蟬鳴是劇場演出的復調,增加的這個層次,把場景變得宏闊了許多,大自然的小主人終於引出了萬物之靈,「戶戶搗香粳」多麼美好的圖景,首尾相接,足以醉人了。讀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趙詩有之。品趙學敏先生的詩,字裡行間可以概括為一個「動」字,各種事物形象的運動,把一首詩轟動地生機勃勃,他筆下的田園,充滿了「鬧」意,而詩人卻在「鬧」中取「靜」,筆舞龍蛇。趙學敏詩的語言特點是平實,不去選用一些華麗的辭藻,造成的意境卻清新活潑,生意十足,故詩人用字如遣將,將動自有十萬兵隨,於此可窺奧妙。

  趙學敏先生先後三、四年時間花力氣寫成二十四節氣詩,不僅僅是以詩文形式描繪節氣物候,而更重要的是用他長期錘鍊的書法功底表現出這些詩文的意味來,這在詩書上無疑是一種創新。「詩言志」,「詩意」表達在書法上,這在古人來說是司空見慣的。許多傳世的經典佳作,如「蘭亭序」、「祭侄稿」和「黃州寒食帖」等,都是書法和詩文俱佳的典範。所以,趙學敏先生的二十四節氣詩書是試圖恢復這種傳統。我仔細觀摩氣勢磅礴的二十四節氣詩書展覽,有二十四節氣詩書寫作的目的、意義和序言,有用楷書、行書、魏碑和草書寫成不同風格的書法作品,有釋文等。再仔細研究,作者採用的書體和格式,大都從表現詩的意境考慮,而且筆劃結構儘量簡潔準確,草書嚴格歷來規範草法。還專門書寫了簡化字版本,其用意顯而易見,是為了讓大眾審美易識易讀易理解。通篇詩文明晰生動,可以琅琅上口,但都嚴格符合律詩韻規。觀摩、賞讀二十四節氣詩書展覽,可以說是一種賞心悅目的文化享受,不禁常有驚句,也啟迪我們對節氣文化有新的認知。

相關焦點

  • 夏至圖片關於夏至的詩句諺語大全 古代描寫夏至一句話
    夏至圖片關於夏至的詩句諺語大全 古代描寫夏至一句話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至,極也,天地間的陽氣在這一天達到極致,陽氣盛草木茂,自然界一副鬱鬱蔥蔥的景象。
  • ...今日夏至|今年夏至是幾日幾時幾分 夏至的優美詩詞 夏至三候的...
    今年6月21日5時44分,我們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恪遵憲度抄本》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三候:夏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我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即五天稱為「一候」,而一個節氣十五天左右,所以每個節氣就是「三候」。
  • 夏至將至,古人是日和發現夏至的,「夏至三候」的含義你知道嗎
    6月21日便是農曆的五月初一,也就是夏至了。武漢前幾日悶熱悶熱,溫度說不上高,且熱得叫人煩躁,這兩天偶爾降臨淅淅瀝瀝的小雨,時間大抵也就一二十分鐘,但也頓覺涼爽不少,想來,說不定這股清涼能延續至夏至。說起夏至,早在公元前七世紀,祖先們通過日復一日觀察、記錄日影,就已然確立了夏至的時間。《恪遵憲度抄本》中記錄;「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也就是說,幾千年前,在那個沒有太陽系、行星、恆心等概念的年代,祖先們只是眼巴巴觀察日影,根據日影的變長變短規律,確立了夏至。
  • 夏至後多久入伏?夏至圖片朋友圈說說配圖 2019夏至習俗有哪些
    「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明天就是夏至了。夏至意味著夏天到了,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長的日子。《禮記》云:「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入伏,有一首《夏至九九歌》形象生動地描述了入伏後從炎炎酷暑到逐漸秋涼的天氣變化:「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渾身汗溼透;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半夜尋被子;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夏至無雨三伏熱」,夏至過後很熱嗎?
    今年的夏至已經到來,今年的夏至是2020年6月21日,也就是農曆五月初一。夏至到來也就意味著三伏天開始進入計算日程。在我國每年的三伏天具體日期不固定,基本上都是在陽曆7月居多。而三伏天的計算是以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因此人們常說「夏至三庚入伏」,那麼今年的三伏天具體什麼時候開始呢?
  • 6月21日18時7分「夏至」:晝長夜短,一陰始生
    原標題:6月21日18時7分「夏至」:晝長夜短,一陰始生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6月21日18時7分迎來「夏至」節氣。
  • 今日夏至,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啥意思?看看今年哪天入伏?
    今天是父親節,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二十四節氣在我國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在周代的時候,人們就通過土圭測日影的方法確定了最早的四個節氣,這個節氣之中就包括夏至,至的意思就是達到的意思,所以夏至的意思就是說,夏天已經來臨了,夏至這一天白晝的時間最長,太陽的角度最高,古人非常看重夏至這個節氣
  • 2020年夏至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夏至是什麼意思含義
    2020年已經過去了五個月份,現在迎來了六月份,六月有不少節日和節氣,例如兒童節、芒種、夏至以及端午節等。 那麼2020年夏至日是哪一天?夏至節氣是什麼意思呢?2020年夏至日是哪一天  2020年的夏至在6月21日,今年的夏至剛好與父親節是同一天。
  • 夏至有什麼意思?夏至有什麼含義?看完這些漲知識了
    那麼,夏至什麼意思?夏至的含義是什麼?  一、夏至什麼意思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  「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夏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標誌著盛夏就要來臨,我國南方各地從日出到日沒大多為十四小時左右。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
  • 今日夏至燒烤模式開啟 夏至是什麼意思夏至日養生飲食注意事項
    夏至是什麼意思?2019夏至是哪一天?今天23時54分迎來「夏至」節氣;北半球迎來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這是盛夏的起點,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要到了;北方收穫小麥,「江淮」進入梅雨季節;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夏至是什麼意思?
  • 2020年夏至丨無論夏至,或二十四節氣,30字的標題不足以描述
    2020年06月21日,則二十四節氣之「夏至」。夏至為二十四個節氣中一個重要節氣,民間有句俗語:「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日長長到夏至」,則夏至當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日照時間為全年最長。
  • 夏至:萬物至繁時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2017年夏至是6月21日12:24:06,農曆2017年五月(小)廿七,意思是太陽運生到最北的一日。萬物此時長到最大最繁盛的時期,也代表著真正的夏天到了。 夏至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夏至:日至長而影至短,夏至有雨三伏熱
    二十四節氣表二十四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個節氣,也就是太陽達到黃經90°時,約在芒種節氣之後15天,是夏季的第四個節氣,一般每年在公曆6月20、21、22三天之中,2018年6月21日為今年夏至節氣。
  • 2020夏至是幾月幾號幾點幾分開始 夏至為什麼吃餛飩和麵條?
    夏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夏至的時候,也已經進入夏季,天氣也越來越炎熱,那麼夏至是幾月幾號2020呢?夏至節氣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夏至是幾月幾號2020:2020年06月21日,星期日,農曆五月初一夏至,
  • 農村老人說「夏至三庚入伏」,2020年啥時候夏至,啥時候入伏呢
    昨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芒種,芒種節氣之後就會迎來夏至。其實芒種過後,天氣就開始一天天的變熱,多地的氣溫開始出現驟然上升。一般情況下二十四節氣相差都會在15天左右,但今年的芒種和夏至之間,卻出現了16天,根據日曆我們可以清晰看出,芒種是在6月5日,而夏至則是在6月21日,為什麼不按照套路出牌,形成了16天呢?
  • 第三十八年夏至,誰丟了那支勾勒眉角的筆?
    後來,在聽到河圖的這首《第三十八年夏至》驀然想起了這文章。其實這首歌很多人用來闡述張國榮的霸王別姬,風華絕代的程蝶衣,刻骨銘心的愛戀,花影重疊的華裳,隔世經年的夢。這幅歌詞,恰如其分的貼合了這個的悲劇。但是在我心中,他有特殊的意義。我們總能在別人的故事別人的話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可能是微風吹起的漣漪,還有一些是刻骨銘心的刺痛。
  • 2018年夏至是農曆幾月幾日
    到了夏至節氣,北半球迎來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時候,也代表著夏天的到來,但是還沒到最熱的時間段,那麼,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2018年夏至是農曆幾月幾日。問:2018年夏至是農曆幾月幾日?答:農曆二零一八年五月(小)初八,2018年6月21日,星期四。
  • 夏至過後【谷底翻身】生肖男女
    但要恭喜你了,夏至過後,肖鼠者命宮有財星降臨,正財偏財皆是大增,看著自己的存簿餘額又豐富許多,讓你心情都美好了起來。提醒你平時可多做善事,像是當志工丶捐錢丶獻血幫自己累積福田,能使自己的運勢翻轉,好上加好。第三名丶生肖狗生肖狗夏至後愛情運勢上升,人緣桃花都大幅上漲,走到哪皆人人喜愛。這段期間有機會碰上欣賞的類型,建議多多主動出擊,很有機會脫單!
  • 《夏至未至》淺川小分隊包括哪幾個人?立夏給傅小司當助理
    ­  >>>點擊進入騰訊視頻,觀看《夏至未至》­  騰訊娛樂訊 由華策克頓旗下辛迪加影視、湖南衛視聯合出品的青春巨製電視劇《夏至未至》正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熱播中,昨晚,該劇雙集平均收視全國網1.66%,CSM52城1.133%,雙網登頂衛視首位。
  • 夏至未至各人物結局匯總 角色人設關係揭秘
    ­  夏至未至各人物結局匯總 角色人設關係揭秘­  《夏至未至》昨日開播,對於這部劇的播放很多網友第一時間還是被吸引了,不僅僅是鄭爽的小奶音的出現,還有著《夏至未至》陸之昂這個男主角出來,尤其是陸之昂扮演者白敬亭的顏值在線,經常地爆出金句也是讓人很喜歡,那麼夏至未至陸之昂是不是喜歡立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