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青評論
一位好校長,往往能成就一所好學校;一位不合格的校長,危害的是所有學生。
「明明申報採購了每張價值300元的書法專用課椅,結果配置的卻是價值10塊錢的塑料凳……」12月24日,《中國紀檢監察報》披露了一起擠佔學校公用經費案件。重慶市綦江區安穩小學校長為改善領導班子辦公條件,不僅用廉價塑料凳替換課椅,還縮減教師辦公桌椅數量,「騰挪」出1.8萬元購買沙發、茶几和2米寬的班臺。在調查中,該校辦公物資的送貨清單居然出現了兩份不同版本。
一位小學校長,一個勁兒地給自己配備2米寬的班臺,這副派頭令人咋舌。令人憤怒的是,為了達到以上目的,學生本該擁有的書法專用課椅被偷梁換柱,教師的辦公桌椅供給量也面臨縮水。顯然,這起事件屬於性質惡劣、後果嚴重的「四風」問題。目前,該校校長已被免職,當地教育部門也就此開啟排查和整頓工作。
近年來,類似案件時有曝光。2016年12月,江蘇常熟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校長因夥同學校其他工作人員挪用教育保育費、教輔用書費、夥食費等款項共計3244萬元,被判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2019年12月,湖南省湘潭市嶽塘區昭山和平小學原執行校長李某軍受賄、貪汙、挪用公款一案開庭,公訴機關指控李某軍在光纖寬帶業務續費繳費、子女入學、解決正式教師編制、承攬工程、採購物資等方面實施貪汙、受賄等犯罪行為。
學校雖小,其蠹蟲也大。一些基層中小學領導恣意挪用教學經費,反映出這些學校的權力生態缺乏有效約束。學生家長即便知道校方挪用經費,也往往因為擔憂校方對孩子成長的巨大影響而選擇忍氣吞聲;甚至當教師的各項權益、福利被侵佔時,因為校領導以權壓人、以勢欺人,也敢怒而不敢言。
學校領導為改善辦公條件擠佔公款,不僅是濫用權力、揮霍公帑的問題,也丟掉了教育工作者應有的斯文與體面。人們難免會產生質疑:在這樣的學校領導管理下,學校的各項教育任務能否順利完成,學生又能否得到正確的價值觀引導。教師的師道尊嚴,不僅體現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也通過教師的品性修養得以維繫。如果學校領導品性不端,就容易導致上行下效,也會讓普通教師灰心喪氣,最終受影響的還是普通學生。
一位好校長,往往能成就一所好學校。在人們的記憶中,有許多全心全意為了教育的好校長。在一些路途偏遠的山區,依然保留著「一個人的學校」。在這些學校裡,校長「身兼數職」,有的為學生製作健康可口的午餐,有的親自接送學生上下學。這些好校長不計個人得失,只為了心中教書育人的一縷善念。
教書育人,歸根結底還要心存對師道尊嚴的敬意。學校管理者要本著以教學為本、以教師為重、一切為了學生的觀念開展工作。對於頂風作案、侵佔師生權益的校長,在開展警示教育的同時,還要從權力生態上予以根治。只有充分保障學生及家長的知情權,讓普通教師參與治理學校,既做到重大決策的公開透明,也要在學校建設各項細節上接受廣泛監督,才能有效約束校長權力。
撰文/王鐘的
編輯/任冠青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