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3年,人民銀行系統共青團籌備成立了中國人民銀行青年聯合會,創辦了「央行青年·復興講堂」和「成方三十二」微信公眾平臺,實施了團組織負責人基層蹲點制度,開展了建設「央行青年林」志願服務活動,部署了做青年之友活動和幫扶身邊困難青年學雷鋒活動……央行青年工作與時俱進,隨勢而新,伴隨著青春脈動,不斷前行。
開拓青年工作新領域 人行系統青年聯合會啟動運行
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長,直接關係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後繼有人、興旺發達,在全國各族各界青年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努力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的新形勢下,人民銀行系統青年工作如何拓展陣地、延伸手臂?如何更好地團結帶領青年員工立足本職、建功立業?2013年11月6日成立的中國人民銀行青年聯合會給出了答案。這是人民銀行系統青年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標誌著人民銀行青年工作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人民銀行青聯第一屆委員會共有182名委員,在他們當中既有共產黨員,也有民主黨派及普通群眾;既有來自管理崗位的青年領導幹部,也有青年業務骨幹和一線優秀青年職工;既有人民銀行系統幹部職工,也有來自其他金融機構的優秀青年代表。委員的構成體現了「差額推薦、優中選優、結構均衡」的原則,不僅是本領域、本專業的傑出青年代表,也是全系統青年的傑出代表,能夠帶來青年最真切的聲音。
「青聯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帶動廣大青年為推動中央銀行事業科學發展多作貢獻;青聯要竭誠服務青年,善於為黨委團結凝聚最廣泛的青春力量;青聯委員要勇於引領風氣之先,以實際行動當好青年表率……」央行行長周小川在人民銀行青聯成立大會上的講話既飽含了行黨委的殷切希望,也對青聯工作提出了要求。
人民銀行青聯設立了8個不同界別的工作委員會。青聯成立伊始,各界別就馬上行動起來,或明確工作機制,或開展調查研究,展現了高昂的熱情和十足的活力。去年4月12日,金融穩定與統計研究界別到地處大別山的革命老區金寨縣,開展了「走進農村話金改」實地調研活動,直觀感受金融對地方經濟的助推作用,努力探尋推動農村金融改革的可行路徑,進一步明晰金融扶貧核心任務。4月16日,法律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界別在蘇州開展了「金融支持小微企業和城鎮化建設現場調研」活動,切實探索改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和金融支持城鎮化的有效途徑。貨幣政策與金融市場界別則在第一次會議上明確了分工,議定了界別工作目標、近期主要工作任務等問題。
青聯委員們在不同的界別、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崗位上,或率先垂範,或組織發動,在團結廣大青年、服務中心工作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進軍網絡新媒體 讓青年近距離聽到共青團的聲音
輕觸手機,您就能通過「成方三十二」微信公眾號了解最新金融信息;輕點滑鼠,您就能擔綱一回青年比賽活動的場外評委……
面對當前網絡新媒體對青年產生的重要影響,人民銀行系統共青團主動適應新形勢,積極開闢新媒體運用的新空間,在加強網絡新媒體平臺建設、積極推動網絡新媒體運用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與實踐。
圖為中國人民銀行青年聯合會成立大會現場。
圖為2013年11月,人民銀行團委創辦「成方三十二」微信公眾平臺,為廣大青年提供最新的經濟金融信息。
「網絡新媒體不僅是一個青年聚集、聯繫、交流的重要平臺,也應當成為青年工作的一個重要手段,廣泛運用於青年工作的各個領域。要大膽探索和實踐,努力使之成為我們聯繫和組織青年的的重要手臂、引導青年的重要陣地、服務青年的重要平臺。」人民銀行團委書記王英傑強調。
2013年11月,人民銀行團委創辦「成方三十二」微信公眾平臺,為廣大青年提供最新的經濟金融信息,傳播正能量。開通不到半年時間,關注人數就已超過3.2萬人,每天都發布最新鮮的信息,每條信息都有數萬人次的閱讀和數千次的轉發,「成方三十二」逐步發展成為一個有著廣泛社會影響的經濟金融類媒體平臺。
「親,做好事行善了嗎?給西藏、新疆貧困鄉村的百姓、孩子捐點東西吧!」、「快加入到『圖書漂流』活動中來吧,期待你放漂的每一本書,每一本在漂的書也期待與你相遇,不要猶豫,趕快行動,圖書漂流就差你了,下一個『漂流之星』就是你!」、「『時間去哪了』青年創作大賽正等著你的作品和投票啊,下一個作品展示的就是你!」在網絡時代,團委這種「青春體」的召喚更能得到青年認同,引起共鳴。
人行武漢分行團委通過網上開展的「慶五四好才藝青春風採大賽」,並通過微信群發布信息,共吸引3萬多人次參與網絡投票,網上人氣指數更是高達20多萬人次。人行瀋陽分行「青春印記·央行發展」青年視頻大賽活動,共創作視頻作品49部,以青春的視角記錄了普通央行員工在平凡崗位上的感人畫面。人行太原中心支行通過網絡收集青年職工的意見建議130餘條,歸類合併為20餘條,被該中支黨委採納14條。
激發基層組織新活力 團組織負責人基層聯繫點制度實施情況良好
2013年初,人民銀行團委制定了《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團組織負責人基層聯繫點制度》,引導各級團幹部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深入基層、關心青年、服務青年。自實施以來,人民銀行系統廣大團幹部廣泛深入基層聯繫點,通過組織形式創新、工作內容創新、活動載體創新等途徑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解決團組織和青年遇到的實際困難,大大地激發了基層團組織活力,提升了團組織在青年心目中的地位。
「3月12日,星期一,晴。這個星期我就是人行永州市中支的一員,主要任務是協助中支進一步做好團員青年工作。早上8點出發,帶著15項工作任務,下午2∶30到達湖南最西南的邊遠山區城市——永州。到達聯繫點後,我馬上進入工作狀態,了解了永州市中支近年來的團建情況、青年工作開展情況。永州市中支團委書記譚薇問我,『如何做好青年工作?』我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我也說不太清楚,這次蹲點也許能讓我找到一個答案……」這是人行武漢分行團委書記金洋前往聯繫點的第一天寫下的,同樣的疑問也存在於其他分支機構團組織負責人的腦中。
按《基層聯繫點制度》要求,分支機構團委負責人必須在轄區內選擇1家基層行或基層團組織作為工作聯繫點,團組織負責人原則上每年到聯繫點現場工作不少於1次至2次,每次工作時間不少於1天至2天。蹲點期間要聽取聯繫點團組織工作匯報,與團幹部集體座談,與團員青年交流思想,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這樣的要求大大增加了團組織負責人與基層青年面對面的機會,他們深入聯繫點現場工作,召集青年座談,並與青年一同看電影、做志願者,一同參加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親身體驗基層青年工作開展的全過程並研究解決可能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他們還依託電話、視頻、微信、電子郵件等多種形式,加強與聯繫點的溝通交流,全面掌握團情民意,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實踐資料。他們謙虛、誠懇、務實的工作態度贏得了廣大青年的一致認可。
制度實施以來,36家分支機構及有關單位團組織負責人共建立基層聯繫點42個,全年累計赴基層聯繫點開展工作近百天。蹲點的團幹部積極創新聯繫點工作方式方法,幫助基層團組織改進工作方式、明確工作重點,並以點帶面促進整體工作水平的提升,激發了系統團組織的新活力。
分支機構團組織在實施基層聯繫點制度時注重實效性,著重在「幫助解決聯繫點團組織和團員青年反映的困難和問題上」下工夫,推動了聯繫點創新型團組織建設,促進了聯繫點青年的履職與成長,深化了聯繫點青年品牌活動的內涵。
塑造知識型新青年 認真辦好「央行青年·復興講堂」
2013年4月,「央行青年·復興講堂」一經開辦就確立了「高大上」的風格,迄今已成功舉辦七期專題講座,智慧與思想在這裡交流匯集,活力與風採在這裡張揚揮灑,友誼與溝通在這裡融合凝聚。講堂通過電視電話會議系統向全系統開放,在全系統尤其是基層青年職工中反響熱烈,取得了良好效果。
「央行青年·復興講堂的老師都是各個領域的專家和權威,名師們的講座是高能量的知識大餐。」人行南京分行青年職工吳瓊感嘆說。
人民銀行團委將嚴肅的學術話題融於活潑的講堂形式,為央行青年職工烹製頂級理論盛宴。「聚焦熱點、定位高端、開拓視野、服務所需」是「央行青年·復興講堂」在選擇課題、邀請老師方面堅持的原則。「聆聽名家箴言,觀摩名師風採」,堅持將各個領域頂尖的名師「請進來」傳道授業是講堂的一大特色亮點。講堂先後邀請北京大學教授、知名經濟學家周其仁,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劉玉村,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人民銀行貨幣政策二司司長李波,著名經濟學家華生以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擔綱主講,基層央行青年職工因而得以領略名師的風採,分享大師的智慧和精髓,學習不同專業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頂尖名師們對國際形勢、經濟熱點、城鎮化建設、身心健康等諸多問題做了精彩詮釋,他們理性、敏銳、務實的觀點得到青年職工的一致認同。
「央行青年·復興講堂」選題聚焦了當今社會的熱點難點問題,涵蓋了城鎮化、大數據、身心健康、人民幣國際化、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解讀、土地制度改革、當前國際形勢和我國外交政策等青年職工感興趣的內容,其中既關係國計民生,又與央行青年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既配合了十八屆三中全會宣傳,又滿足了青年對重大經濟政策和重要經濟問題的解讀需求,起到了釋疑解惑的效果,使青年在潛移默化中拓展觀點視角、增長業務學識、豐富自身積澱。
「講堂選擇的主題都是最前沿的熱點焦點問題,老師們從理論到實踐、從學習到運用、從細微處入手,把專業知識講解得生動具體、通俗易懂,教會我很多學習經驗和先進的學習方法。」人行鹽城市中支團委書記李梅如是說。
為解決基層央行青年反映集中的業務繁忙、培訓機會少的問題,「央行青年·復興講堂」通過電視電話會議系統向分支機構開放,覆蓋了人民銀行系統全體青年員工。與此同時,講堂在現場設置了提問環節,由專家現場解疑釋惑,拉近了基層央行青年與專家和名師們的距離。講堂為基層央行青年提供了高品質的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機會,在全系統尤其是基層青年中反響熱烈。
建設金融知識宣傳新陣地 深入推進「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
「我能否替身在外地的父親查詢他的個人信用報告?」、「什麼情況下容易出現不良記錄?」、「信用記錄會不會出錯?錯了該怎麼辦?」大學生們爭相提出自己關於徵信知識的種種疑問,來自人民銀行棗莊市中心支行的青年志願者根據自身掌握的專業知識一一給予解答。這是2014年3月27日發生在山東省棗莊學院大禮堂的熱烈的場面,也是人民銀行系統共青團近年來創造新載體、建設新陣地、集合新資源,推進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的一個生動的縮影。
人民銀行各地團組織利用調查問卷,了解學生最需要和最感興趣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金融知識宣傳。人行陽泉市中支團委組織青年志願者走進太原理工大學陽泉學院,宣講學生們「身邊的金融知識」,通過實物講解、發放假幣識別的宣傳冊,手把手教大家識別假幣,詳細地為學生們解答第三方支付、個人信用管理等方面的疑惑。鹽城市中支團委金融惠民央行志願服務隊到響水縣實驗小學給小朋友們開設「愛護人民幣、杜絕假幣」課程,並根據年齡特點專門列舉出幾種簡便易行的識假方法,幫助孩子們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識別能力。人行新鄉市中支團委組織金融知識宣講團來到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為即將踏入社會的200餘名應屆畢業生開設金融知識講堂,介紹了助學貸款、小額貸款渠道以及流程等知識,受到了師生們的熱烈歡迎。
服務央行青年新需求 為身邊的青年辦幾件實事
「真沒想到,就幾個月時間,維修過渡房、青年團購房都辦下來了。團委真是用心為咱們青年服務!」人行內江市中心支行青年員工吳秀蘭在成功籤訂購房合同後高興地說。在團委的協調下,行裡的6名青年職工團購到了稱心如意的新房。
這只是人民銀行系統各級團組織服務青年新需求的一個縮影,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2013年以來,人民銀行團委以服務青年新需求作為青年工作的落腳點,在全系統開展了「做青年友——為身邊的青年辦幾件實事」活動。從救急救難到助推成長,從職業發展到日常生活,從婚戀交友到身心健康,各級團組織熱切關注青年所急、所需、所盼,想方設法為青年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新成果、新成效、新進展。
人民銀行團委通過開展青年基本狀況問卷調查,全面了解新時期央行青年的思想、工作、學習、生活狀況;通過開展「我與行長面對面」活動,暢通青年與黨委溝通的途徑;通過設立電子留言簿、網上意見箱,廣泛收集青年職工的意見建議,傳遞青年好聲音;採用青年喜聞樂見的方式拓展溝通交流新平臺,積極構建青年「網上之家」。從「心」溝通,不僅使團組織準確地把握了青年職工在成長成才、婚戀交友、身心健康中面臨的新需求,更在「零距離」溝通中增進了團組織的凝聚力。
「4·20」蘆山地震、「7·22」岷縣地震發生後,人民銀行團委迅速反應,從團費中劃撥了3萬元專項資金援助災區青年職工,支持抗震救災。身處在抗震救災前線的人行成都分行團委,也第一時間撥付了轄區全年團費收入的50%,作為特殊團費幫助災區機構青年職工。春節前夕,總行團委又向中西部地區9名生活困難的青年職工分別撥付2000元慰問金,進行集中幫扶,傳遞組織關愛。
為深化對困難青年的幫扶,2014年3月,人民銀行團委在全系統部署開展「學雷鋒——幫扶身邊困難青年」志願服務活動,重點幫扶本人或直系親屬罹患重病、經濟入不敷出、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的青年職工。各級團組織積極響應,在全面摸底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採取了有針對性地幫扶措施。人行西安分行團委精心策劃了「溫暖央行——關愛身邊青年」十元捐主題志願幫扶活動,募集資金12萬餘元,設立幫扶基金,對34名困難青年進行幫扶,「青年之家」的濃濃親情在團員青年們心中蔓延開來…… 圖片由樊曉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