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俠導讀】6月23日將迎來端午節,天文年曆顯示,自今年以後7年裡...

2021-01-09 遊俠網

  6月23日將迎來端午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表示,自2002年以來,今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最遲。

  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五月初五端午節。天文年曆顯示,2001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為6月25日,自此以後的10年裡,端午節對應的日期最遲為2004年6月22日,最早為2009年5月28日,最早與最遲相差了近一個月。

  王思潮表示,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最主要是由農曆閏月所致。中國目前同時使用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和中華民族傳統的農曆兩種曆法。但中國傳統的農曆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一個月約29.5天,12個月為354天或355天,比陽曆年少了10天-12天。為使得農曆年與陽曆年能基本對應,中國採取了「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

  王思潮介紹,今年的農曆年裡有一個閏四月,因此,農曆五月對應的陽曆日期就要遲很多。如果農曆閏月被安排在了五月之後,那麼下一年端午節就要來得遲一些。如2014年有一個閏九月,2015年端午節陽曆日期就落在了當年的6月20日。

  天文年曆顯示,自今年以後7年裡,也都以今年端午節來得最遲,直到2020年這一紀錄才被打破,當年端午節為6月25日。

  王思潮表示,端午節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首頁 1 2 下一頁 共2頁提示:支持鍵盤「← →」鍵翻頁

相關焦點

  •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1月20日迎來「大寒」
    原標題:《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1月20日迎來「大寒」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據新華社天津1月18日電(記者周潤健)「過了大寒,又是一年。」《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月20日17時43分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專家提醒,出行要注意防寒保暖,道路安全。
  • 中國天文年曆:今年大暑準確時間7月23日0時36分
    新華社天津7月22日電(記者周潤健)根據新近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曆》,今年大暑的準確時間為7月23日0時36分。天文專家表示,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社會上的一些年曆在大暑的具體時間上可能會有不同,公眾應以紫金山天文臺的發布為準。
  •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明日6時3分「立春」
    據新華社電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2月4日(農曆正月初五)6時3分將迎來「立春」。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每年的公曆2月4日左右為立春,此時太陽達到黃經315度。
  • 2010年至2027年間的端午節屬今年來得最早
    2010年至2027年間的端午節屬今年來得最早 2017-05-28 14:52:13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 江蘇:紫金山天文編算出新中國第一部天文年曆-天文年曆 1970年...
    東方網10月6日消息:大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標準升降時間,日全食發生的準確時間;小到科學計算出住戶的日照日間。這些都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檯曆算研究室的工作內容。   中國曆算歷史悠久,從先秦的古六歷到太平天國的天曆共有100多種曆法,歷代曆法的精確度在當時都具備很高水平。
  • 2012年中國天文年曆:7日1時19分迎「大雪」節氣
    新華社天津12月6日電(記者 周潤健、帥安寧)《2012年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7日1時19分迎來今年的「大雪」節氣。    據天文專家介紹,每年公曆12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時,即為「大雪」節氣。我國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鵑鷗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 今年端午節為什麼來得這麼早?因為有個閏六月
    5月30日迎來端午佳節。天文年曆顯示,2010年至2027年間,屬今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最早。直到2028年這一「紀錄」才被打破,當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為5月28日。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最主要是由農曆閏月所致。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解釋說,中國目前同時使用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和中華民族傳統的農曆兩種曆法。
  • 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 2020年端午節是幾月幾號放假時間
    新華社天津6月22日電(記者周潤健)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即將到來。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端午節每年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
  • 2010年至2027年端午節對應日期 今年陽曆「端午」最早
    原標題:今年陽曆「端午」來得最早  東方網5月29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端午佳節將近。天文年曆顯示,2010年至2027年間,屬今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最早。直到2028年這一「紀錄」才被打破,當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為5月28日。  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最主要是由農曆閏月所致。
  • 2010年至2027年端午節對應日期 今年陽曆「端午」最早-陽曆,閏月...
    原標題:今年陽曆「端午」來得最早  東方網5月29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端午佳節將近。天文年曆顯示,2010年至2027年間,屬今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最早。直到2028年這一「紀錄」才被打破,當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為5月28日。  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最主要是由農曆閏月所致。
  • 2018年冬至具體時間幾點幾分 今年12月22日幾時冬至節氣
    明天就是2018年的冬至了,很有朋友在問今年冬至具體時間是幾點幾分,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幾時冬至時間以及關於冬至飲食養生注意事項。新華社天津12月19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中國天文年曆》顯示,12月22日6時23分,迎來「冬至」節氣(2018年冬至具體)。
  • 2020小暑是幾點幾分什麼時辰 7月6日小暑交節具體時間
    新華社天津7月4日電(記者周潤健)《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7月6日23時14分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標誌著即將「出梅」入伏,炎炎盛夏開始登場。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太陽到達黃經105度,為「小暑」,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一個節氣。
  • 專家:端午節跟天文有關,來源於「龍的節日」
    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明天將迎來端午節,根據民間習俗,端午節這天要掛菖蒲,喝雄黃酒,包粽子、賽龍舟等等。端午節和天文有什麼關係嗎?北京天文館專家寇文認為,應該是有的。寇文介紹,天文史學家考證認為端午節來源於夏至。夏至是天文學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出現在公曆6月21日或22日,是一年中太陽最偏北的一天。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長,夜晚最短。
  • 今年端午節,端陽,太陽卻在陰性巨蟹座,為何?
    文章由007星座夢語原創 圖片來自網絡 端午節,端陽節,端,是正之解。五月初五,正陽節。天上太陽毒辣,地上毒蟲橫行。可現在太陽在陰性巨蟹座的日子裡,卻迎來端午?
  • 受閏四月影響 6月25日迎21世紀最晚「端午」
    新華社天津6月22日電(記者周潤健)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即將到來。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端午節每年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
  • 今年端午節 21世紀100年內最晚
    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端午節每年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中國幾千年所採取的傳統農曆實際上為陰陽合曆,既考慮到與太陽直接相關的陽曆回歸年,又考慮到與月亮位相變化的陰曆朔望月。
  • 現代快報:紫金山天文臺編算出新中國第一部天文年曆
    但在現代天文學發展上,舊中國卻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在1970年以前,我國出版的年曆都以參考蘇聯及歐美曆書為主。  「天文歷算是天文學研究最基礎的領域,」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副研究員成灼告訴記者,新中國建國60周年來,紫臺老一輩歷算工作者們,靠著自己的努力告別了「洋歷」,開始獨立編算自己的天文年曆。
  • 今年端午節 本世紀罕見
    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端午節每年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中國幾千年所採取的傳統農曆實際上為陰陽合曆,既考慮到與太陽直接相關的陽曆回歸年,又考慮到與月亮位相變化的陰曆朔望月。
  • 端午節是幾月幾日農曆哪天 臨沂不知道的就別吃粽子了
    不知道臨沂的網友們有沒有發現超市裡已經有粽子賣了,這證明端午節已經不遠了,很多臨沂的小夥伴已經在端午節假期之中,那你知道端午節具體在哪一天嗎?   6月18日迎來端午節,去年的端午節在陽曆5月30日,明年的端午節在陽曆6月7日,這意味著今年的端午節比去年晚了19天,比明年晚了11天。
  • 6月21日18時7分「夏至」:晝長夜短,一陰始生
    原標題:6月21日18時7分「夏至」:晝長夜短,一陰始生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6月21日18時7分迎來「夏至」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