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在農業生產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021-01-18 心葬血

我國水稻種植面積佔世界第一,田間管理技術水平高,科學化水平高,各種農機農具的應用非常普遍。

尤其是以灌溉農機為代表的農機農具,具有大量的優秀農機型號,產量也不容小覷。但由於我國農業機械化剛剛起步,農業機械化專業基礎薄弱,許多農機農具還不具備相應的維修保養知識。且農機植保技術對農作物的應用性更強,如抗蟲防病、可持續發展等,不能傳統單一的將農機和農藥劃等號。

需要農機專業人員掌握農機的常規修理保養知識和農業機械的常規維修保養知識。種田的農機,農業機械的保養維護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正確與正確的維修,保持農業機械的效能,保證農業機械的正常運轉,保障作物的安全。 在日常農機維護中,農機在開機前的維護保養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包括清洗系統、油汙、清潔毛刷以及冷卻系統的油布,以及焊接保護和牽引系統。

在開機以後,農機進行保養就需要定期的檢查、日常監測、維護、檢測等一系列工作。對農機在開機過程中的保養工作要進行及時的跟蹤處理,防止發生故障時人為工作失誤。在開機維護中主要工作內容應如下:1、修理機件故障;2、檢查各組件、機械或軟體;3、必要時清洗噴淋設備;4、檢查前行道、轎廂內部是否積水、泥沙、煙霧或油脂;5、清除農機滾輪、葉片表面的小石子或雜物;6、檢查各種機械部件、機械、儀表有無故障;7、清洗農機操作臺或組件的灰塵、泥沙、煙霧和其他雜物;8、檢查著重農機保養程序,必要時清潔水箱、油箱以及排水系統。

現在的農機技術越來越先進,或者說農機在一些方面的修理維護真心很方便了,比如大棚,秸稈機,發電機等等,電控上的問題大多了,像我之前修過一個生產羽絨服的廠家的設備,結果一臺羽絨服搞到半夜12點多鐘,所以,在這一點上,農機挺強的!

農機是農業生產中十分重要的農業機械,但是農機的維修保養十分必要。那麼有些新手對農機的維修保養知識不是特別了解,就會忽略農機的維修保養,造成工作效率降低,增加生產成本。所以我建議農機新手要學會正確的農機維修保養。下面農機哥給大家總結了農機常見的維修保養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一、農機的維修保養1、保持農機良好的空氣供應良好的空氣供應不僅使農機運轉,而且還保證農機良好的工作狀態。一般來說,其空氣調節範圍應在0.3-0.5m3/h之間。2、正確調節農機各部件間的距離保證農機各部件間的間距在30-90mm。3、正確安裝部件正確調節農機各部件。

相關焦點

  • 2020高中地理重難點農業地域與農業發展
    ★★備考秘籍★★  農業生產與當地的氣候、地形、土壤、水源、交通等息息相關,因此試題有分值高、綜合性強的特點,對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較評價的能力要求較高,在複習中要重視這方面知識和能力的訓練。試題的載體往往以區域圖或農業生產數據資料、統計圖、模式圖等為背景材料,因此在複習的過程中要注意訓練讀圖能力。
  • 讓世界震驚的日本農業商業模式,是如何玩轉品牌農業的?
    導語:日本的農業極其發達,其集約化、現代化的經營管理和農民勤勞吃苦的精神對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不無借鑑價值。3.社會分工的專業化程度是經濟發達程度重要標誌日本農業生產的專業分工十分明確。一個地區有一個地區的產業特色,一個農戶有一個農戶的主導產品,優勢互補,相互依存,共同構建起了日本農業經濟的整體框架。日本農戶的專業化生產格局更為明顯。
  • 中國農業變成美國農業的樣子會怎麼樣?網友:可能是「災難」
    我們這些年總是在追尋發達國家農業的步伐,特別是我們對美國農業的模仿一直都能在本國農業中找到美國農業的影子。但是我們卻很少有人想過,如果我們的農業和美國的農業的發展程度一樣了,我們國家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我想大多數人都不會想看到這樣的一天。
  • 智慧農業的具體體現在於智慧農業的持續科技含量提升
    應該要農業和it結合,從產業鏈和工業化技術入手,提升農業的集約化程度和品質。打造農業和服務業一體化的商業模式,實現農產品營銷和管理鏈條的資源整合智慧農業,將有利於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特別是加快農業的產業鏈優化和消費鏈升級。
  • 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
    但是,發展農業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佔有極重大的地位。農業用糧食和原料供應工業,同時,有5億以上人口的農村,給我國工業提供了世界上的最巨大的國內市場。從這些說來,沒有我國的農業,便沒有我國的工業。忽視農業方面工作的重要性是完全錯誤的。        發展農業可以有兩條道路。一條是資本主義道路:讓農民的命運掌握在地主、富農和投機商人的手裡,極少數人發財而大多數人貧困和不斷破產。
  • 喜訊|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 中國農業大學獲得八項大獎
    、華南農業大學、蘭州大學、山西農業大學、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農業資源環境研究所、全國畜牧總站、四川高福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簡介:項目針對青貯營養損失大、青貯成功率低、標準化生產技術體系不健全等三大產業問題,圍繞青貯發酵機理研究薄弱、青貯菌劑受制於人兩大技術瓶頸開展技術攻關,以飼草青貯發酵機理研究為突破點,攻克了青貯發酵過程中優良菌株少、初期發酵慢、不良發酵多
  • 關於「農業綜合開發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徵詢意向公告
    該子項目將系統回顧和研究我國現代農業和農業綜合開發的發展歷史,借鑑發達國家農業農村現代化經驗,評估我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效果以及其對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作用和途徑,對新時期農業綜合開發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提出政策建議。為此,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希望聘請諮詢機構,就「農業綜合開發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這一任務開展研究。
  • ...農業農村部有關司局負責人就《農業及相關產業統計分類(2020...
    答:農業統計是反映農業農村經濟活動的「晴雨表」,對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和服務政府決策發揮著重要作用。  統計分類標準是界定統計範圍、明確統計對象的前提,是統計調查、統計核算工作的基礎,也是保證統計數據可比性的首要條件。在《分類》研製之前,農業統計主要採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中農林牧漁業的分類內容。
  • 三臺:農業農村局對休閒農業安全生產進行綜合檢查
    近日,按照三臺縣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集中專項整治工作要求,縣農業農村局對觀橋鎮、紫河鎮、新生鎮等11個鄉鎮15個休閒農業主體和1個現代農業園區進行了安全生產檢查,並對前期安全檢查的問題整改情況進行驗收。
  • 極飛科技推出P系列農業無人機全新一代產品
    、智能、靈活的無人化生產解決方案。以「智慧」為核心,農業無人機匯聚更「大」能量作為一家農業科技公司,極飛在無人化農業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自主研發並製造了極飛農業無人機、極飛農業無人車、極飛農機自駕儀、極飛遙感無人機、極飛農業物聯網、極飛智慧農業系統等六大智慧農業產品線,貫穿農業生產全周期。
  • 「農業+AI」,中國農業科技...
    當時,農業無人機成本較高,一臺的價格數倍於農戶一年的收入,進一步壓縮成本的空間也極其有限。極飛於是開始嘗試直營服務,以收費的方式為農戶提供噴灑農藥服務。「我們的服務團隊一度超過400人,幾乎已經是中國最大的農業服務公司了。」技術推廣到一定程度的同時,設備的穩定性提升、價格下降,一批農資農藥經銷商開始嘗試農業無人機噴灑農藥的服務。
  • 「十三五」十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發布 超級稻、禽流感疫苗等上榜
    農業農村部20日發布「十三五」期間十大重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1000公斤;  3.H7N9禽流感疫苗研發成功並大規模應用;  4.轉基因玉米大豆新品種培育成功;  5.豬病毒性腹瀉三聯活疫苗研發成功並應用;  6.冬小麥節水新品種與配套技術集成應用;  7.玉米籽粒機收新品種及配套技術體系集成應用;  8.黃瓜番茄白菜等蔬菜基因組學研究利用國際領先;  9.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取得重大進展
  • 楊慧到河間市調研檢查時強調:切實加強農業生產工作 確保如期完成...
    楊慧到河間市調研檢查時強調:切實加強農業生產工作 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2020-04-12 1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資訊」政策利好 資本助力 極飛科技發布新品領跑智慧農業賽道
    農業科技領域頭部企業極飛科技在廣州舉行極飛年度大會(XAAC 2020),發布了最新一代農業科技產品及其應用場景:功能更豐富的R150農業無人車、全新亮相的P40 2021款農業無人機和P80 2021款農業無人機、行業創新的V40 2021款農業無人機、以及真正可落地的AI處方圖技術,讓智慧農業新生態在我國變為現實。
  • 發揮農業高校優勢 助力國家糧食安全
    當前,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蔓延造成糧食安全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也對我國糧食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了包括「保糧食能源安全」在內的「六保」任務,彰顯了黨中央對確保糧食安全的決心和信心。河南是農業大省、糧食生產大省,農業高校作為農業科技、人才和智力的集聚地,在發揮特色和優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河南糧食核心區建設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 民國涇陽縣農業展覽會
    涇河文化研究會 蒺藜依託西北農林大學,楊凌農業高科技博覽會至今已辦二十七屆了,對於我國西北農業發展起到重要的示範、教育、推廣作用,當人們津津樂道楊凌博覽會巨大的社會作用時,卻並沒有人知道農業科技博覽會的根原來在涇陽,那時抗戰初期,民國政府為了發展西北經濟,為抗戰提供強有力地支持,連續在涇陽縣舉辦數屆農業展覽會,推廣新品種、宣傳新農業。
  • 穩住農業基本盤 築牢「三農」壓艙石
    鄉村發展已經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短板,實施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現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難度和艱巨程度可想而知,需要全黨和全社會共同發力,再創佳績。其次,我國目前的鄉村發展能力和發展後勁存在嚴重不足。主要表現在農村空心化,勞動力老齡化,農業沒有實現優質化、特色化和品牌化,沒有形成地區品牌和地區優勢產業等問題,許多農村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交互影響。
  • 農業農村部:種子是農業「晶片」,要加快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只有把這兩個要害抓住了,才能從基礎上根本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他說。 對於當前種業發展情況,唐仁健提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現代種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100%自給,玉米、大豆、生豬等種源立足國內有保障。
  • 「中國農業新聞網」2020年7月21日農業頭條
    會議強調,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講話精神上來,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抗災奪豐收,把防汛救災作為當前農業生產的首要任務,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全力奪取小康之年糧食和農業豐收。
  • 1959年,66歲毛澤東親自下農田,強調:農業的根本出路是機械化
    牛樹楨答道,杭州話中摻雜著山東腔。「當地人講話,你們是否也聽懂?」「能聽懂。」毛澤東對牛樹楨、劉志民能聽懂地方方言很滿意地點點頭,說:「好,這樣好。」毛澤東問得很仔細,也記得很詳細。他問了肖山的很多情況,比如人口、土地、農作物種類、糧食產量、工業等等。接著毛澤東話鋒一轉:「農民家庭搞些什麼副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