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年自然災害頻發 己巳年預測是否有禍
易儒張志春文章 中天易張永紅整理
整理者註:邵偉華老師在易學方面的貢獻,是無可置疑的,也是非常出色的。張志春老師對他的評價也是不過分的,記錄基本屬實。然而,邵偉華老師和張志春老師先後仙逝,留下了英名蓋世,但是沒有傳承好祖國的傳統文化,在他的學生中,沒有一個能夠擔當起邵偉華老師這個大任的。過多的名利思想,過多的貪慾思想,蒙蔽了他們的雙眼,在傳承的基礎上都沒有傳承好,更別說創新了。
所以,邵偉華老師一去,邵氏文化,也跟著煙消雲散了,我在坊間遍尋之,或者就是一知半解之徒,號稱自己是邵偉華老師的弟子,或者是自吹自擂之徒,也稱是邵偉華老師的弟子。以邵偉華老師的預測和品德,這樣的人絕對是在敗壞邵偉華老師的名聲,何況你們的一知半解,根本不像一個易學者,更不用說是邵偉華老師的弟子了。其中,有人說搞了風水30多年了,是邵偉華老師的真傳弟子,但是先天八卦都能畫錯了,笑話不?為此,我要說你們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認清自己的學問深淺,然後,要把自己沉下心來去學習研究,不要再冒充邵偉華老師的弟子招搖撞騙了。下面是記錄邵偉華老師正文:
1988年我國地震和其他自然災害較多,因此,人們十分關心1989年有無地震之災。故於農曆1988年底,即十二月二十八日,邵偉華搖了一卦,預測1989年(己已年)有無地震災害?
1989年2月4日,農曆戊辰年十二月(乙丑)二十八日(乙未日,今日立春)。
主卦:風地觀 變卦:水地比 六神
妻財卯木O 子孫子水、、應 玄武
官鬼巳火、 父母戌土、 白虎
父母未土、、世 兄弟申金、、 螣蛇
妻財卯木、、 妻財卯木、、世 勾陳
官鬼巳火、、 官鬼巳火、、 朱雀
父母未土、、應 父母未土、、 青龍
邵偉華根據卦象斷道:
①有地震:風地觀卦為乾宮之卦,蛇鬼青龍都安靜,本應無地震。但是,風地觀卦是上巽下坤,巽為木為用,坤為土為體,巽木臨動而克坤土是有地震之象。因此,1989年我國有地震之災。
②地震方位:坤地受克,坤處西南方,故1989年地震發生在北京或西安的西南方向。
③震級:風地觀屬乾宮金卦,時進春令,金處死地,雖巽木得令而在上,但克土之力,遠不如震木。故震級在5級以上,6級左右,不會超過7級。
④地震時間:1989年第一次地震時間應在二月、三月。二月巽木遇旺地,克土有力。三月者,《梅花易數》有「巽取辰」之論,即巽木可應在辰年月日時。此次地震在五級以上,六級以下,此取巽卦之數。
第二次地震,仍在北京或西安的西南方向。時間是陰曆九月。應九月者,一是巽木取辰,仍有辰戌相衝之患;二是風地觀卦,上卦旬木化坎水加回頭生之,故有第二次地震。此次地震震級比二月或三月份大,即在6級左右,不會超過7級。
應驗情況:
①1989年陰曆三月,四川省的西南地區連續兩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
②1989年陰曆九月中旬,北京西南方向的山西省發生6級以上,7級以下的地震。
第二次,即陰曆九月中旬山西發生地震時,邵偉華正在上海交通大學講學。當報紙上公布山西地震消息時,邵偉華當即拿出帶去的預測地震的記錄本,給學習班的負責人和有關學員看。
當他們看到邵偉華記錄本上寫的九月份北京的西南方向有地震和震級的預測記錄時,對八卦能預測地震,無不感到驚奇。
1989年陰曆十月,四川省重慶市發生了5級以上、6級以下的地震。邵偉華沒有測出來,但是,回頭一看1988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八日起的卦,卦中已有此次地震的信息,只是他當時沒有看出來。此次地震發生的原因,正應巽木化坎水回頭之生,十月是亥水之月,木長生在亥,木旺必克土,故有十月這次地震。
根據風地觀卦中木化坎水回頭生的原理,坎為子水正位,坎水處在農曆十一月,水生木,也是木旺之時。因此,邵偉華在1989年12月7日(農曆十一月初十)在西北大學講課時,對全體學員講,今年陰曆十一月還有一次地震,震級不是很大。
結果,陰曆十一月二十九日(陽曆1989年12月26日)寧夏石炭井地區下午1點44分發生地震,因震級沒有超過5級,故中央電臺未報。
預測地震,是邵偉華的重大科研項目之一。目前雖然取證不多,特別是從地震點到測卦點的距離到底有多遠,尚未研究出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八卦可以用於預測地震。如果把八卦預測與現代科學儀器結合起來,那麼預測的準確度,將會大大提高。
邵偉華將他幾年來探索用八卦預測地震的體會和卦例寫成一篇論文《八卦預測地震初探》,發表在1990年元月香港東方古代科學研究會會刊《古學今揚》上,引起海內外學者,特別是地震科研人員的注意。
1990年4月下旬,由國際易經函授部主持,在四川省科學院召開了全國易經學術報告會。這次會議邀請邵偉華參加,但由於他當時正在廣州講學辦班未能抽身前往,只得派了兩個徒弟,這使與會人員十分失望。但是,他送去的論文《八卦預測地震初探》卻引起與會人員的極大重視。這一科研成果,震動了美麗的蓉城。
國際著名學者,年已九十高齡的劉子華先生看到邵偉華的論文,得知邵偉華在八卦應用研究領域取得重大成果,感到後繼有人,十分欣慰。
劉子華,1900年生於四川簡陽,青年時期在法國勤工儉學26年。他在巴黎大學讀書時,原學習現代科學和醫學,後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易經》八卦,用中國古老的八卦推測出太陽系存在第十顆行星,並命名為「木王星」。1939年他用法文完成博士論文《八卦宇宙論與現代天文——一顆新行星的預測——日月之胎時地位》。
1940年11月,該論文在巴黎大學當眾答辯通過,劉子華先生為此榮獲巴黎大學博土學位。該論文經專業雜誌、報紙和電臺著重報導,立即引起西方的天文學家、哲學家和科學家們的驚奇、讚揚和推崇。法國麥迪西士出版社立即將此論文出版發行。
劉子華先生1945年回國,晚年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1978年劉子華經過反覆運算第十顆行星的周期後,又寫出《太陽系必然存在第十顆行星》的論文,並預測該行星將於1982年前後出現。
1980年法國麥迪西士出版社再次將劉子華的博土論文出版。1981年美國合眾國際社報導,美國海軍天文臺發現太陽系存在第十顆行星。1982年5月,香港雜誌《科學與未來》上說:「從電腦和計算已肯定了第十顆行星的存在,並確定了它的理論位置。」
1987年8月5日,南京《世界科技譯報》說:美國宇航局發言人宣稱「第十顆大行星可能正環繞太陽運行」。還說:「雖然這顆行星離九大行星很遠,但它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1989年12月,劉子華先生在前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張震寰將軍和四川省委的大力支持下,經數年心血將他的法文博士論文翻譯整理成中文,由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一次在國內出版發行,使國人第一次讀到了他這部名著。
1989年10月14日,英國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史》作者李約瑟給劉子華先生的信中說:
您贈送的您的有關《八卦宇宙論與現代天文》的大作已收到,十分感謝。由於我們現在都是八十九歲的同齡老人,我對您信中所述以及您1919年去法國的經歷,都十分感興趣。您關於顆新行星的推斷(也許是太陽系中最邊沿的一顆)令人十分關注。
對您的大作我恐怕提不出什麼意見,它將是我們的圖書館新增的一本最有價值的書。我敢肯定,在劍橋大學這是惟一的感謝您祝願我健康幸福,但十分遺憾的是,我的膝關節炎很嚴重,它使我不能像往常一樣四處走動。
致以衷心的祝願!
李約瑟
1989年10月14日
1990年4月下旬,在成都召開的全國易經學術報告會結束之後,1990年5月1日,劉子華先生親自將自己的中文版《八卦宇宙論與現代天文》一書,郵贈給邵偉華同志。
他在書籍扉面上鄭重寫道:
邵偉華先生指正
劉子華九十歲
1990年5月1日
並且加蓋手章,同時還用法文籤名。
為了弘揚民族文化,90歲高齡的劉子華老前輩,將希望寄在邵偉華以及比邵偉華更年輕的一代炎黃子孫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