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雲南洪澇地質災害頻發 因災死亡失蹤85人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圖為2018年雲南自然災害資料圖。雲南省減災委辦公室提供

中新網昆明1月18日電 (記者 胡遠航)記者18日從雲南省減災委辦公室獲悉,2018年,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雲南省16個州(市)122個縣(市、區)482.82萬人次不同程度受災,因災死亡及失蹤85人,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41.54億元。

圖為2018年雲南自然災害資料圖。雲南省減災委辦公室提供

經核定,2018年,雲南全省自然災害以洪澇、地質和地震等災害為主,低溫冷凍、雪災、風雹和颱風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雲南16個州(市)122個縣(市、區)482.82萬人次不同程度受災,因災死亡及失蹤85人,緊急轉移安置12.70萬人次;倒塌房屋1.01萬間,嚴重損壞3.99萬間,一般損壞10.05萬間;農作物受災面積276.65千公頃,其中絕收46.45千公頃;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41.54億元。

圖為2018年雲南自然災害資料圖。雲南省減災委辦公室提供

縱觀2018年,雲南全省自然災害呈現以下特點:中強度地震活動水平明顯增強;洪澇和地質災害頻發,部分地區人員傷亡較重;金沙江幹流堰塞湖災害損失嚴重;低溫冷凍和雪災災害損失突出等。

與2017年相比,2018年雲南省受災人口、死亡失蹤人口、農作物受災面積和絕收面積有所下降,但緊急轉移安置人口大幅增加(接近3倍增長),倒塌房屋數量為2017年的兩倍左右。但與2001年至2017年同期均值對比,多數指標減幅均達7成以上。故綜合判斷,災情總體較往年偏輕。(完)

相關焦點

  • 應急管理部發布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下降...
    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591人因災死亡失蹤,589.1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0萬間房屋倒塌,30.3萬間嚴重損壞,145.7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9957.7千公頃,其中絕收2706.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
  • 貴州2020年因自然災害死亡失蹤54人 直接經濟損失90.53億元
    經核定,2020年,貴州省內多地遭受不同程度洪澇和地質、風雹、低溫冷凍等自然災害,尤其以正安縣「6·12」、桐梓縣「6·22」、三都縣「6·24」、習水縣「7·6」洪澇災害,松桃縣甘龍鎮、黔西縣中坪鎮「7·8」山體滑坡災害,岑鞏縣、江口縣「5·4」風雹等災害造成的損失重、影響大。
  • 民政部:8月全國各類自然災害共致84人死亡6人失蹤
    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3042.5萬人次受災,84人死亡,6人失蹤,142人因災住院治療。  近日,民政部、國家減災委辦公室會同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統計局、林業局、地震局、氣象局、保監會、海洋局、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等部門對2016年8月份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進行了會商分析。
  • 2013年中國洪澇災害致774人死亡 1.2億人受災
    洪澇災害受災人口達1.2億人,因災死亡774人、失蹤374人,縣級以上城市受淹234個,洪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3146億元。  2013年,中國東北、華北大部、西北東部和西部、西南東北部、華南大部降雨量較常年偏多1-2成,黑龍江、松花江流域汛期平均降雨量較常年偏多3-4成。先後有9個颱風在我國登陸。
  • 入汛以來全國13省發生洪澇災害 因災死亡94人
    中新網6月11日電 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消息,截至6月11日統計,入汛以來全國累計有13個省份發生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465千公頃,受災人口848萬人,因災死亡94人,失蹤78人,倒塌房屋2.71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74.45億元。
  • 應急管理部:2018年自然災害災情較過去5年均值明顯偏輕
    2018年全國自然災害災情較過去5年均值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減少59%、78%和34%。  其中,2018年全國自然災害災情較過去5年均值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減少59%、78%和34%。
  • 不想回首的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會商結果出爐
    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591人因災死亡失蹤,589.1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0萬間房屋倒塌,30.3萬間嚴重損壞,145.7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9957.7千公頃,其中絕收2706.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
  • 應急管理部發布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
    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591人因災死亡失蹤,589.1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0萬間房屋倒塌,30.3萬間嚴重損壞,145.7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9957.7千公頃,其中絕收2706.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
  • 【今年洪澇災害造成6346萬人次受災】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
    文 / Becky2020-08-13 10:21:02來源:FX168 【今年洪澇災害造成6346萬人次受災】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兼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13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洪澇災害造成6346萬人次受災
  • 1998年特大洪澇災害會重現嗎?專家稱當前防洪壓力在中小河流
    2020年存在發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但目前防洪的壓力更多體現在中小河流上;水利設施受疫情影響非常顯著,加大了洪澇災害的不確定性另據應急管理部統計,截至7月3日,洪澇災害先後造成貴州、四川等26個省份的1938萬人次受災,121人死亡失蹤,直接經濟損失416.4億元。公眾普遍關心的是,各地暴雨肆虐,長江中遊標誌性水文站漢口站水位、重慶市江津區綦江五岔站水位一度超過1998年同期。那麼,2020年會發生類似1998年那樣的特大洪澇災害嗎?「到目前為止,總體來說大江大河還是平穩的。」
  • 隴南市康縣2021年洪澇災害災毀農田修復項目公示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隴南市「8.12」暴洪災害損毀農田修復工作實施方案》(隴辦發[2020]70號)文件精神,現將擬批覆的康縣2021年洪澇災害災毀農田修復項目有關情況予以公示,接受廣大幹部群眾監督。如發現有悖項目申報規定的問題,可通過電話、來信、面談等形式反映,我們將認真受理。
  • 於澤遠:今年中國再遇多災之年!
    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發生7.8級地震,造成24萬2769人死亡,16萬4851人重傷。在很多人心裡,那場地震的陰影至今沒有消散。昨天的地震,顯然又讓不少人產生恐慌。 唐山市應急管理局昨天發布消息說,這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原唐山震區近期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 2019年中國十大自然災害 颱風/洪災/地震等傷亡慘重
      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909人死亡失蹤,12.6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9256.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
  • 《2019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發布:我國綜合防災減災能力排名上升
    光明日報北京5月8日電(記者姚亞奇)在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2019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由應急管理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等單位完成,對2019年全球和中國自然災害、近30年全球自然災害及中國災害在全球和亞洲的排名情況等進行了分析評估。
  • 安徽持續加大自然災害防治重點工程資金投入:2018年10月10日-2020...
    一是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持續推進。自然資源部門投入資金5991.3萬元,開展了全省地質災害隱患全面排查。摸清了全省地質災害隱患、農村村民切坡建房、礦山地質災害及其他人類工程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隱患情況,為各地完善防範措施提供了依據。應急管理部門不斷推進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
  • 2018年7月雲南降水量總體偏少 8月雲南主汛期最後一個降水高峰期已...
    月內部分地區強降水引發的洪澇等災害嚴重。綜合本月光溫水氣候條件影響分析,農業、交通旅遊等各方面的適宜度總體上為中等。一、基本氣候概況  1. 氣溫  7月全省平均氣溫為22.5℃,較常年同期偏高0.7℃。
  • 為何2018年中國自然災害損失大幅下降? 官方回應
    年全國自然災害損失大幅下降,因災死亡失蹤人口、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同比近5年來平均值分別下降60%、78%和34%。對此,應急管理部副部長鄭國光22日表示,究其原因是「人努力」和「天幫忙」。資料圖:應急管理部牽頭派出的聯合工作組展開金沙江堰塞湖搶險救災工作。 鍾欣 攝  22日,國新辦就應急管理部組建以來改革和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有記者問到,2018年我國自然災害在去年損失下降幅度非常大,是因為什麼呢,是去年的自然災害少呢,還是因為採取的措施得當?
  • 清江上遊發生地質災害,湖北恩施州城近85%的用戶自來水停供
    每經編輯:周宇翔據恩施市委宣傳部官方微信消息,湖北恩施市防汛指揮部7月22日發布《關於恩施城區自來水停供的情況通報》:因清江上遊屯堡鄉馬者村發生地質災害,大量泥沙流入清江,導致大龍潭水庫原水濁度嚴重超標(濁度>4000NTU),無法生產供應自來水,市二水廠、三水廠現已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