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經的穴位我們講了一段時間了,今天就來回顧一下。
並開始學習手少陽三焦經。
心包經的穴位我們講了六個,分別是中衝,勞宮,大陵,內關,間使,曲澤。
中衝是心包經的井穴,溝通厥陰心包經與少陽膽經,針刺它可以調通陰陽,急救催醒,治療昏迷、中暑等。具體可以看此文:《路上遇到有人倒地,你要怎麼救?中醫急救穴中衝穴用在什麼時候?》
勞宮是心包經的滎穴,善治外經病及熱病,可以用於口臭、口腔潰瘍;勞宮還是鬼門十三穴的鬼窟,可以治療神志病,比如癲、狂、癇等。具體可以看此文:《勞宮穴,鬼門十三針之鬼窟|有三個主要功效:心臟、口臭、精神病》
大陵還是心包經的輸穴,輸穴也善治外經,可以治療手腕痛,胸脅痛;大陵還是心包經的原穴,原穴善於治療臟腑的疾病;並且大陵也是鬼門十三穴的鬼心穴,善於治療神志疾病。具體可以看此文:《大陵穴,心胸、脘腹部疾患常用之穴,是心包經的原穴,也是輸穴》
內關穴是心包經的絡穴,可以溝通少陽三焦經,能通三焦,降衝逆,善於治打嗝;內關還是八脈交會穴之一,能通陰維脈,溝通全身陰經,尤其是溝通陰經的氣血,能調理氣血運行不暢出現的問題,比如心悸,心痛,嘔吐,呃逆等。具體可以看此文:《生活中打嗝你是怎麼處理的?掌握正確掐內關方法,十多秒治打嗝》
間使是心包經的經穴,經穴善於治療本經的疾病,心痛、心悸。具體可以看此文:《五腧穴的經穴善於治療本經疾病,心包經的經穴間使尤其善於調心》
曲澤是心包經的合穴,合治內府,所以善於治療心臟的疾病,特別是降心火的作用。
下面我們開始講下少陽三焦經的第一個穴位,關衝。
關衝是承接著中衝過去的經氣的,中衝是厥陰經,關衝是少陽經,陰陽交匯。具體位置在手環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主要用於治療頭痛,咽喉痛,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白內障一類疾病),熱病,心煩,舌強等。
三焦經是從手走頭的,主要治療的是頭目部的疾病,而且關衝屬於井穴,能洩熱,故而其主治有咽喉痛,眼睛紅腫,頭痛,眼昏花,心煩等。
了解下關衝這些治療作用的具體機理。
①關衝穴是手少陽三焦經五輸穴中的井穴。三焦經為少陽經,主表,從手走頭,主氣所生病,氣火有餘則發熱、頭痛、目赤腫痛,在關衝穴淺刺放血有清熱火作用。
②關衝,手少陽三焦經之井穴,具通利三焦、醒神開回陽救逆之功。井穴主「病在髒」,故可以用於昏迷時的急救。
講一下具體的運用配穴
①三焦經是從關衝開始往頭面走的,所以《黃帝內經》中說關衝是手少陽三焦經的根穴,曾給出一個方子,關衝配陽池、支溝、外關、天牖來治療中風偏癱或者小兒腦癱後手腳不能用的情況。
②《靈樞厥病篇》中有記載同氣相求法治療耳聾、耳鳴的方子。
具體來講就是同時選擇手少陽三焦上的穴位與足少陽膽經的穴位來治療,比如關衝配足竅陰。
三焦經通三焦,膽經疏肝膽,兩經相配可以肝鬱氣滯引起的耳鳴、耳聾,比如關衝、中渚、翳風配聽會、俠溪疏通三焦與膽經經氣鬱滯而治療病。
如果肝膽火盛,可以配上太衝。外感風邪,配上合谷、外關。腎虛就加上腎俞、三焦俞、關元。
③如果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可以配上滋陰降火的,清胃火的穴位,比如關衝伍太溪、三陰交以滋陰降火,佐足三裡清陽明經之熱。
好了,今天的穴位科普就到這裡了,科普文章,不易傳播,期望得到關注,轉發,讚賞,歡迎留言,歡迎一起每日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