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水晶是射手座的幸運石,所以我天天帶著紫水晶手鍊,希望能帶來好運」、「射手座的男生與我比較般配,所以我把這個作為選擇男友的一大標準」、「雙子座最近運程不佳,看來我要少點出門哦」……
佔星、算卦、塔羅牌、筆仙,這些或中或洋、或新潮或傳統的「算命」、「佔卜」方式,眼下正在廣州各大高校校園裡悄悄流行著。重要考試之前求個平安符、用塔羅牌佔卜愛情、根據星座預測自己運勢等等,大學生們早已是見怪不怪。有的學生是為了求個安心,有的是因為好奇、好玩,可是竟有學生對此深信不疑。
面面觀:日常行動要參考「星運」
就讀於華南師範大學的學生小吳,據稱在「星運預測」方面「道行」頗深,她介紹說,「星運預測」一般是以人際關係、戀愛走勢、運氣走勢等為主要內容,比較瑣碎,大多是些「今天會遇上讓你一見鍾情的人」、「本周內你可能會與朋友發生不愉快」等類似於心理暗示或出行提示的東西。大多數人並不會完全按照這些預測來做事情的,但也有人十分沉迷。「不過這些都是無傷大雅的」,小吳認為這些不算迷信。
就讀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關同學則說:「我以前是買相關的星座書籍來看,現在電腦網路發達了,一般上網看,網上的內容幾乎天天更新,我會把這些信息作為平時行動的參考。」當被問及信任「星運」的原因時,她說:「因為網上說『天蟹座』和『雙魚座』的人在一起是很合適的,而我爸爸媽媽就是這兩個星座的,他們之間的感情非常好。我好朋友的爸爸媽媽也是,所以我覺得『星座』說得挺準的。如果它說我男朋友的星座與我的星座不相配,我想我會選擇分手。」
工作如何要問算命先生
暨南大學大四學生小許告訴筆者,她認為光看「星運」還不保險,她曾經找過「算命先生」問過自己找工作的運勢。「聽說今年找工作形勢特別嚴峻,單位給出的起薪又低,我心裡沒底,便想算一算自己能不能找到好工作,給自己吃顆定心丸。」小許說,「算命先生的話並不迷信」,「給了我心理安慰」。
小許還說,她並不是第一個去找「算命先生」問卦的。她有個同學小陳,深信一個「算命先生」幾年前說的話,認定自己應該「在北京才能有所作為」,因此一門心思只挑北京的單位,別的地區根本看都不看,「有人勸她不要太執迷,她根本聽不進去」。
靠塔羅牌預測愛情
塔羅牌是國外一種佔卜法,據稱變幻莫測的塔羅牌正對應了難以捉摸的愛情,用它來測算愛情十分靈驗。這樣「有趣」的東西,大學裡的少男少女們自然不會錯過。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學生小蔓就有一副塔羅牌。她說自己最初買塔羅牌的目的是因為好奇,後來算了一次,結果居然與自己的情況有很多吻合之處。她從此對塔羅牌「十分信服」,「不僅為自己算愛情運勢,還當起了寢室同學的算命師」,簡直樂此不疲。
小蔓說,用塔羅牌算愛情,有的同學並不一定全信,但都會懷著一種憧憬的心情,希望自己真像牌面所說的,有一天能夠邂逅一段美麗的愛情。「有的人還知道很多用普通撲克牌算命的方法呢。」
真相揭秘:其實只是心理暗示
天河石牌某高校一位長期從事心理學研究的學者告訴筆者,所謂的「網絡佔卜」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比如「星座預測」說你這個星期「運氣不好」,而當你恰巧碰到一件平時不怎麼在意的小事時,很容易就會對號入座,感覺星座「說得真是特別準」,往往就會將這件「運氣不好」的小事選擇性地記憶在頭腦當中,似乎「印證」了預測的準確性。其實這類小事,平時你根本不會在意。
另外,這些網上的「佔星術」並不能起實際指導作用,比如按照「星座」規則,同屬一個星座的人何止成千上萬,怎麼可能同時在某個時候都倒黴或者好運呢?
「算命」結果早已設定
暨大計算機系的梁同學告訴筆者,現在所謂的「網上算命」完全是通過有關軟體編寫製作的資料庫來實現的。他說,將各種不同的「算命」結果事先輸入資料庫,當訪問者在網頁上填寫相關信息「算命」時,無異於檢索「關鍵字」,程序根據輸入的「關鍵字」自動找出相應的信息進行反饋,也就是「算命」的結果。如果資料庫預設的「算命」結果較少,或出現相似或同類的「關鍵字」輸入時,不同的人往往得到一模一樣的反饋信息,也就是出現了「相同的命運」。「如果有一整套的算命、佔卜資料,我隨時可以製作出這樣的『算命』網站來。」
他還介紹說,目前還有一種比較「卑鄙」的「算命」網站,只需要訪問者將網頁上的若干空格依次填寫清楚,一旦按了頁面上的「確定」鍵,訪問者所填的內容就會被填入到預先設定的結果裡面,並給出以此為依據的反饋信息。乍一看,反饋的信息表明人人「命運」不同,實際上,只是每個人填寫的資料不同而已。
專家視點:娛樂無妨,迷信無益
暨南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堅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表示,現代的預測學,就是在佔卜術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它包含了一定的科學依據。但就眼下的實際情況來看,現在很多「星座運程」、「網上算命」這些東西都不是「預測學」。而有些學生之所以會喜歡,一方面是由於對未來的好奇,以及對自身的不了解所引起的;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從中為成功或失敗找到理由,取得心理上的平衡。此外,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沒有信仰,當產生危機感時,就用這些「佔星術」作為行動指引,找到心靈的慰藉,但這並不是科學的指引。
他同時指出,學生玩「佔卜」有各種不同心態,有的把它作為行動參考,有的是為了緩解學習壓力,也有的純粹是為了娛樂。僅僅是娛樂,看看也無妨,但如果學生對此深信不疑就是迷信。對這些「佔卜」依賴太深也是學生沒有主見的表現,長期受此影響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利。所以,作為大學生應該理智地根據專業知識和性格特徵、個人能力等綜合因素來評價自己,樹立起現實的、積極的人生觀,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把握自己的未來。(記者詹雨鑫實習生饒穎華)(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