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正式生效,看婚姻中的「危」與「機」

2021-01-09 律贏惠法律服務

在民法典生效的第一個工作日,我聽說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瓜地馬拉叢林深處最壯麗的城邦提卡爾(Tikal)矗立著一座神廟,代表著美洲最偉大的的古文明瑪雅。建造神廟的是最顯貴的太陽王,名叫 Jasaw Chan K'awiil,他活到80多歲,在公元720年葬於提卡爾神廟。按照瑪雅碑文記載,他深愛著他的妻子,他為他的妻子修建了一座神廟,正對著提卡爾神廟。每到春分或者秋分,太陽在提卡爾神廟後升起,他妻子的神廟便沐浴在提卡爾神廟的影子中。到了午後日落時分,他妻子神廟的影子也會完全遮罩在提卡爾神廟上,直到1300年後的今天,這對戀人 的陵墓依舊相互擁抱、親吻…

「書信很慢,車馬很遠,一生只愛一個人」,木心的詩句以及提卡爾神廟或許是人類對不朽婚姻憧憬的隱喻以及那個年代婚戀觀的一個回顧。在什麼壞了都不高興修的現在,結婚率相對保持穩定,而離婚率卻持續攀升。剩下沒有離婚的,又不知是否因為財產、孩子等各種原因選擇將就,一個家有一個家的難。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讓家庭和個人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矛盾的衝突,在一些地區甚至引發了「離婚潮」,登記離婚需要限號。而同時去年《民法典》的出爐,大篇幅修改了婚姻家事部分,尤其是「離婚冷靜期」等新概念的提出顛覆了人們對於婚姻結與離程序制度的認知,一時間議論紛紛。而此刻時間不待人,終究來到了2021年,《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有人害怕,有人支持,但筆者覺得,從客觀來看,歷史告訴我們,巨大而深刻的衝突和變革往往會從根本上重塑我們的理念、行為並且從婚姻這個家庭單位改變我們的社會。在很多人看起來是「危機」,其實「危」和「機」在此時並存,我們改變不了環境和新法,我們可以學會、習慣運用甚至精通與危機共存的方式方法,意識和模式改變了,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未來的道路如何,幸福與否,掌握在自己的一念間。

就像之前一直說的:婚姻不僅是一個重大的情感決定,同時更是一個重大的財務決定。我們從幾個問題一起來看一下《民法典》對於婚姻的影響並探尋其中的「危」與「機」。

一、離婚冷靜期

民法典是這樣規定的:

雙方到民政局離婚,有30天申請期,期間一方申請撤回離婚申請,民政局不頒發離婚證。滿30天後,還有30天的領證期。期間,必須雙方共同去領證,逾期視為撤回離婚申請。

這是《民法典》中婚姻家事篇絕對的C位法條,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與巨大爭議。

冷靜期的初衷是家事裁判者希望當事人通過這個周期去區別「婚姻危機」還是「婚姻死亡」。其中:

「危」:要知道在痛苦中煎熬的人,一天也等不下去。比如有的夫妻感情已經徹底破裂、沒有挽回餘地了,再強加一個冷靜期,多半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尤其是,如果離婚案中涉及家庭暴力等違法行為,還強制要求夫妻雙方在一定時期內不得離婚,那麼就有縱容暴力、催生悲劇的可能。另外,冷靜期的60天程序期間內,是否為一方的轉移財產提供了便利?

「機」:有的夫妻一時衝動,辦了離婚之後又後悔不及,對於這種情緒化離婚,離婚冷靜期當然是必要的。然後它給了夫妻雙方一個冷靜思考的空間,在挽救婚姻上做最後一次努力,這多少有點心靈雞湯的味道——在不美好的現實中,奉勸我們學會樂觀、忍耐、堅持。如雙方確實對於之前協商好的方案臨時變化,則可以提起離婚訴訟。

至於財產,無論發生在何時,其處理是一樣的,可依照《民法典》第1066條和第1092條作出處理: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分割共同財產。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夫妻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二、 訴訟離婚新規定

離婚冷靜期一出臺,協議離婚給許多真正想要離婚的人帶來了程序上的困擾,很多人直接選擇了訴訟離婚。民法典在現《婚姻法》規定的法定離婚情形基礎上增加了如下規定:

「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予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

「危」:法條對於分居滿一年這個條件的提出對離婚當事人有了新的要求,在客觀情況下,什麼情況可定性為「分居」,存在難以舉證的問題。因為自2001年「分居」情形提出以後,近二十年來「分居」的概念內涵和外延並沒有明確。在真實的分居狀態下,需要隨時將每一個分居的細節固化為可被法院認可的證據,需強化證據意識。

「機」:將原來的「可判決離婚」變更為「應當判決離婚。」從「可」變為「應當」這無疑意味著後者必須適用,這對於很多懸而未決的案件更是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標準,解決了離婚案件數次起訴,久拖不判的問題。

雖然在現實中比例不高,但筆者聽說過數個案件出現過三至四次起訴未判決準予離婚的情況,導致雙方正常生活都受到影響,子女撫養和教育都處於不確定狀態。該條法律的出臺,只需當事人提供第一次判決以後分居滿一年的證據,就可以拿到準予離婚的判決了。

三、離婚經濟補償制度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條規定:

「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危」:補償的方案由雙方協商決定,協商不成時由法院來確定。《民法典》沒有就補償的標準、補償的形式等作出細化規定,也期盼《民法典》相關司法解釋能夠完善該制度,以肯定對家庭付出較多一方的貢獻和價值。

「機」:原先《婚姻法》第40條的規定,將經濟補償制度限制在「書面約定財產歸各自所有」,此時針對夫妻共同財產制就存在難以適用的空間。《民法典》第1088條將「夫妻分別財產制」的條件刪除,擴大了離婚經濟補償的適用範圍。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盤活離婚經濟補償案件,使其真正地有利於相對弱勢的一方,尊重對家庭付出較多的一方。

對家庭付出較多的一方,該種付出往往並不能轉化或者直接轉化成夫妻共同財產,最典型的比如說「全職主婦(夫)」,但是,一定程度上會給另一方或者整個家庭帶來了一定的現實利益或隱形利益,這一條的修改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原則。

四、不離婚也可以分割財產

在以往的認知中,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沒離婚的時候,財產是夫妻共同所有的,只有離婚的時候,才會涉及到分割財產的問題。《民法典》第1066條規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分割共同財產:

(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的行為;

(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

「危」:針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等,尤其是《民法典》增加了「揮霍」一詞,填補了原先婚姻法的漏洞。但需要注意的是:

一是夫或妻一方主觀心態為故意,如果是因過失而進行該行為的,那麼另一方不得訴請婚內分割;

二是夫或妻一方以非法佔有的目的為其主觀心態,如果一方是為了增加夫妻共同財產而把財物轉移給他人則不屬於可以提起婚內財產分割的法定事由;

三是夫或妻一方實施上述行為時對方不知情,或者是實施欺詐行為騙取對方同意。

「機」:為經濟上處於弱勢的一方提供了一個財產權救濟渠道。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對方找了小三,並給小三花了不少錢,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給要回來。另外,一方負有法定撫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費用。在保障有法定撫養義務的人的利益時,對於不適合離婚的節點分割共同財產有了靈活的處理方式。

五、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

(二)與他人同居;

(三)實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五)有其他重大過錯。

「危」:其他重大過錯」屬於不確定法律概念,具有開放性、抽象性、模糊性特徵,需要對其進行法律解釋和具體化處理,然後才能適用於案件審理。

從檢索的裁判文書分析,原告主張被告「其他重大過錯」情形較多,包括:

1.與他人發生不正當男女(含同性)關係,包括通姦(一夜情、多次出軌)、裸聊、與他人懷孕或生育子女等;

2.猥褻家庭成員;

3.誹謗家庭成員;

4.有賭博、吸毒惡習。

不管哪一種行為,總結來看,一具有主觀上的過錯;二是過錯一方實施了違反公序良俗和家庭義務的行為;三是該行為嚴重影響夫妻關係維繫和侵犯配偶合法權利,導致感情破裂。

「機」:這項制度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

1、填補無過錯方配偶所遭受的物質損害;

2、撫慰受害配偶的精神損害;

3、懲罰過錯方的不法行為。

說到底,法律的不斷修改、更新與進步,同一件事的「是」與「非」的認定,無非就是一直在探尋「矛盾與和諧——平衡的藝術」,對於婚姻關係的要求太多太複雜,愛情、友情、親情、經濟、關係、社會、財富等諸多功能和需求都混雜於婚姻二字之中。

理想的婚姻是一段契約,締結雙方為共同利益,自願結合為伴侶,也共同承擔各類責任。而當這段契約關係難以保持平衡,如何去發現每個問題中的「危」和「機」,相對更為理性地處理感情、孩子、財產各個難題,《民法典》的頒布與實施則賦予了我們對於婚姻價值觀與法律實務等更多的思考和要求,如何利用好這些制度,「轉危為機」是新時代的新課題。

作者:周碧君律師/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

相關焦點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常學《民法典》踐行《民法典》
    明天(2021年1月1日)就是《民法典》正式生效的日子了。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了「民法典時代」。《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事權利「宣言書」,彰顯人民至上,回應百姓關切,是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裡程碑。它的誕生將深刻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
  • 民法典正式施行!會給你的婚姻帶來什麼影響?需注意12點!(上)
    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作為我國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在我國法治建設歷史上有著裡程碑式的意義,它的施行標誌著我們正式進入了「民法典時代」;民法典全文逾十萬字,共1260條,分為總則、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7編,集此前的
  • 《民法典》生效:關於婚姻、買房、繼承有哪些新變化?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它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別擔心,得到錦囊來給你解答。我們請到兩位專業律師常亮和史文婷,一起來帶你看懂在婚姻、買房、繼承方面的新變化。想買房,新規定要注意什麼?1.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中,在物權編新設置了一個「居住權」:房主可以去登記機構,賦予任何人居住自己房子的權利。
  • 《民法典》1月1日已生效,關於婚姻家庭的5個新規,務必要關注
    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已開始組織起草《民法典》,歷時66年,終於在2020年5月28日第13屆全國人大會上表決通過,已於今年元旦正式生效。《民法典》生效同時,原《婚姻法》、《合同法》、《擔保法》、《物權法》、《繼承法》等9部法律將全部廢止,一切以《民法典》為準。《民法典》共7編84章1260條,其中第1040條—1148條為婚姻家庭編。
  • 《民法典》正式生效!這些與你息息相關的問題,都做好攻略了嗎?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生效實施,這次民法典的出臺,將對大家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下面一起來學習一下,哪些法律條款進行了調整:
  • 民法典正式施行!會給你的婚姻帶來什麼影響?12點需注意!(下)
    咱們接著昨天的話說,民法典生效後,夫妻共同財產、共同債務、離婚登記等也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前面四點見聽訟網昨天分享的《民法典正式施行!會給你的婚姻帶來什麼影響?六、最廣為人知也是最受爭議的變化,離婚冷靜期過去離婚只需要經過初審—受理—審查—登記(發證),今年元旦起,民法典新增的離婚冷靜期制度開始實施,離婚程序自此需要經過申請—受理—冷靜期(30天)—審查—登記(發證)。並且經過了三十天冷靜期之後,再去申請發給離婚證時也需要夫妻雙方在三十天內共同前去,一方不去視為撤回申請。
  • 準備離婚的朋友注意了,《民法典》將在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
    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要到2021年元旦了,萬眾矚目的民法典就要正式實施了。其中,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篇,將取代現行的婚姻法,我總結了五點尤為突出的改變。第一,夫妻雙方,好聚好散和平分手,也就是法律上講的協議離婚,要有30天的離婚冷靜期了。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
    第九條 有權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條規定向人民法院就已辦理結婚登記的婚姻請求確認婚姻無效的主體,包括婚姻當事人及利害關係人。第二十條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條所規定的「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是指無效婚姻或者可撤銷婚姻在依法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時,才確定該婚姻自始不受法律保護。第二十一條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依法確認婚姻無效或者撤銷婚姻的,應當收繳雙方的結婚證書並將生效的判決書寄送當地婚姻登記管理機關。
  • 一起看「典」 | 《民法典》來了:倒屣欣逢迎
    徜徉在《民法典》深沉的懷抱中,從法律文本中透視著專屬於這一時空大地的價值追求,讓人油然而生「法者,非從天下,非從地出,發乎人間,合乎人心而已」的感慨。在學習《民法典》的過程中,我無時無刻不被法典飽滿的精神內涵與煥發的勃勃生機所觸動,暫且從法院人的角度談一些心得體會。
  • 民法典第1077條,30天的「離婚冷靜期」,能拯救婚姻嗎?
    民法典第1077條,30天的「離婚冷靜期」,能拯救婚姻嗎?劉晶 律師 公眾號劉律聊法要是有人感覺很忙,我就直接說我的觀點:我認為不能。各位親友不忙的話,請抽空慢慢往下看,聽聽我的分析,看看劉律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最近幾天整個法律界都在熱聊民法典的話題。
  • 今天正式施行!中國正式進入《民法典》時代【敢當銳評】
    快來參與吧~敢當銳評 第37期《民法典》的地位與貢獻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中國正式進入《民法典》時代。《民法典》的頒布實施不僅實現了幾代法律人的夢想,展示了中國的民族法治自信、法律制度自信和法治文化自信,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走向完善的重要標誌。
  • 關於《民法典》,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民法典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1200多個條文,覆蓋了一個公民所能涉及到的衣食住行、家庭婚姻、消費借貸、生產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事務。有基於此,民法典也被形容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編纂民法典的重大決定。於是,2015年3月,我們第五次正式啟動了民法典的編纂工作。終於,在經歷了五年緊張的編纂工作後,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正式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並決定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 隱瞞愛滋史結婚,上海首次適用《民法典》撤銷婚姻關係
    攜手感情穩定的戀人步入婚姻的殿堂腹中還孕育著二人愛的結晶誰料領證第二天丈夫主動告知自己罹患愛滋病多年……愛滋不屬於導致婚姻無效的疾病在《民法典》實施前這段婚姻不符合《婚姻法》規定的
  • 《民法典》已生效,夫妻分居滿2年,算不算自動離婚?
    我國的《民法典》規定是這樣的:雙方因感情不和分居滿2年的,是一種可以判決離婚的情形。還有自上次判決不準離婚之後分居滿1年的,也可以是一種情形。但這都是由人民法院來認定,並以此為依據依法判決準許離婚的。而法律上沒有哪一條哪一款規定了自動離婚的情形,沒有!
  • 聊聊《民法典》那些事 | 恆天基金首屆感恩月嘉年華·法稅專場
    11月4日,恆天基金首屆感恩月嘉年華·法稅專場第二場特別邀請到北京德和衡高級聯席合伙人律師易燕博士做客直播間,為大家分享「《民法典》中關於夫妻財產、債務認定及財富傳承的那些事」,圍繞《民法典》頒布以來百姓民眾熱議的婚姻關係、夫妻財產、債務及家族財富繼承等熱議話題,結合具體案例帶來權威的《民法典》解讀。
  • 《民法典》來了,婚姻登記程序即將調整!
    《民法典》來了,婚姻登記程序即將調整! 距離2021年已經不到5天了新中國第一部帶「典」
  •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88處重要變化
    行為人拒不承擔前款規定的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可以採取在報刊、網絡等媒體上發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書等方式執行,產生的費用由行為人負擔。"(五)對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係等產生的身份權利的保護《民法典》規定:"對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係等產生的身份權利的保護,適用《民法典》第一編、第五編和其他法律的相關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民法典》"第四編 人格權"人格權保護的有關規定。"
  • 民法典正式施行!最高法明確了這些婚姻大事,2021年你的生活將有...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這部法典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今後你我生活將迎來哪些重要變化?戳圖一起看看吧!
  • 《民法典》施行後,最新《離婚協議》範本來了
    導讀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民法典將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這是近期的社會熱點議題。其中,民法典關於婚姻家庭方面的新規定更是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那麼,《民法典》實施後,離婚協議書該怎麼寫才正確呢?
  • 2020《民法典》:這些新規定你需要提早知道
    2020《民法典》:婚前女方索要彩禮,離婚時男方可申請追回;流浪狗咬人,長期投餵者將擔責;婚內出軌,法律保護無過錯方,犯錯的不僅賠錢,還可能淨身出戶!這些新規定你需要提早知道。《民法典》規定,故意逗狗致傷的,狗主人面臨3種後果:第一種情況:狗主人未能採取安全措施。不能免責但可減責。例如:未按規定給狗注射狂犬疫苗;遛狗未拴繩兒。第二種情況:明令禁養犬例如藏獒、牛頭梗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無論是否存在挑逗,狗主人全責。第三種情況:此種情況下或可免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