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智慧:做人應勤奮節儉,忍受苦楚和磨難,多動腦多加思考

2021-01-10 坤小容

曾國藩估計各位都很熟悉了,他是晚清時期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也是晚清「中興第一名臣」,他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為 「四大名臣」。

曾國藩在8歲時就能誦讀四書五經,在27歲時就中了進士,入了翰林院,40多歲時便坐上了很高的位子。

表面來看曾國藩這一生很風光,其實曾國藩這一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他這一生也經歷過相當多的磨難,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苦楚。但最後他還是熬了下來,成為了一代風雲人物。

而曾國藩之所以能戰勝磨難,是因為他深諳為人處世之道,掌握了自然界的運行法則,所以他才能夠越戰越勇,最後成了一名人生贏家。

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曾國藩說過的3句話,當你人生陷入困境時,不妨看看這3句話,也許會對你有所啟發。

家勤則興,人勤則儉,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這句話就是說在一個家庭中,如果家庭中的每位成員,都能做到勤奮節儉,這個家庭就會越來越興旺。一個人若是能夠做到勤奮節儉,這個人的生活就永遠不會貧賤。

現在很多人覺得勤奮一點用沒有,都覺得能大富大貴的人都是靠運氣,但我覺得勤奮的人,運氣往往不會太差,勤奮的人更容易把握住機遇,人生更容易做出一番成就。

相反懶惰的人,天天等著掉餡餅的人,總想著投機取巧的人,這樣的人一輩子難成大事。

總之想擺脫困境,擺脫貧賤的生活,勤奮節儉點沒有錯。勤奮相當於開創,節儉相當於守成,有開創有守成,才能積蓄一些東西,積蓄的東西多了,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精神愈用而愈出,智慧愈苦而愈明

這句話是說精神越用就越有活力,這裡的精神我們可以理解為思考,也就是思考得多了腦子就越靈光,腦子變靈光了,就越容易看清楚一些人和一些事。

智慧在艱難困苦的處境下才能得到增長,為什麼在艱難時,智慧才能增長呢?

因為人在順境時,由於一切都很順利,往往人就容易懈怠,也不太願意去思考,這樣智慧自然不會增長。

而處在困境中就不一樣了,在困境中的人們,為了擺脫當下的困境,可能會思考很多東西,這時在思考的過程中,智慧就可能得到增長。

所以當我們在困境中時,不妨多思考多動動腦子,不要自暴自棄鬱鬱寡歡,自暴自棄鬱鬱寡歡,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讓問題變得更糟。

只有多思考多動腦,才有可能找到出路,才能幫我們擺脫困境。

生平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

這句話是說一個人的進步,往往都是在這個人遭受挫折,遭受到恥辱不公平對待時,自身各方面才能得到進步。

正如剛開始我們所說的,曾國藩這一生也經歷了很多磨難,當然也少不了各種恥辱,以及一些不公平的對待,但是曾國藩明白不經歷這些,自身是得不到成長與提升的。

所以曾國藩能一直忍受這些磨難,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思考增長自己的智慧,靜靜地等待著時機的到來,最後終於取得了一番成就。

所以說人生所遇到的磨難,我們都不要太在意,應該理性地去看待,要有忍耐和包容力,我們要有樂觀的心態和寬廣的胸懷。

把挫折恥辱當成人生路上的墊腳石,並借著這些墊腳石,逐步走上人生巔峰,實現我們的人生理想。

相關焦點

  • 曾國藩的3條家訓,讓後世十代子孫無一人是敗家子,多是社會精英
    最好的例子便是晚清名臣曾國藩,曾國藩被梁啓超認為是半個聖人,他是按照《左傳》"三不朽"嚴格標準去判定的,而且梁啓超是把曾國藩和孔子,王陽明等人進行論資排輩。可見曾國藩在名人眼中,有著多麼高的歷史地位。
  • 《曾國藩傳》:平凡人的進階史,從學做事到學做人
    而《曾國藩傳》是在前幾部書的基礎上,進行拼圖式研究整合之後出版的,目的是使讀者用較短的時間,了解曾國藩一生的功名事業和心路歷程。張宏傑在自序中提到,這本書和以前眾多曾國藩傳記的不同之處:一是側重呈現曾國藩個人心路歷程,而不是對其生平和事件的研究式復原。二是對曾國藩的一生突出重點,而不是均衡敘述。
  • 娶妻當娶勾頭女,嫁夫應嫁挺胸漢,曾國藩相人術到底有多高明?
    我們常說,做人做事要靈活,要多動腦子,更要會察言觀色,必要時見風使舵也未嘗不可。就像俗語中「娶妻當娶勾頭女,嫁夫應嫁挺胸漢」所說的一樣,我們要學做「勾頭女」或者「挺胸漢」。而事實上,挺胸漢,也包含著多層意思,比如「陽光」、「自信」、「魅力」和「安全感」,作為一個男人,尋找自我安全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們要靠自己,挺起胸膛,以自己為依仗。如此,便可做到處事不驚,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妥善解決。
  • 為何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讀完受益終生)
    現實生活中,常常會看到一些心地善良之人,遭受磨難、坎坷和不順。而那些作惡多端之人,卻能夠升官發財、發財致富。也許很多人都會問,難道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然而並不是,《易經》告訴我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每件事有起因,必有結果,毫無差錯。善若被人欺,老天會護你。01善人多磨難?
  • 每天動腦思考真的會殺死腦細胞嗎?附每日動腦測驗!
    文|每日動腦 圖|網絡整合我們的大腦每天都在飛速的運轉,它支配著我們的一切生命活動,例如視覺、語言、身體運動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情感的表達等,為我們的人生構建出了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得益於它的強大學習、計算和存儲能力,我們人類在短短的時間內就達到了如今的發達高度,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我們現實生活中許多人不願意堅持每日動腦思考問題,認為成年人已經發育完全,動腦思考鍛鍊思維比較浪費時間。其實長此以往對於我們的腦力活躍是非常不好的,當不得不思考的時候就會覺得腦袋非常勞累、甚至頭疼,有些人認為是思考殺死了腦細胞的原因才導致頭疼和勞累,那麼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
  • 手相智慧線分析,智慧線斷開的人生活多磨難嗎
    智慧線的一些含義很多人是不知道的,智慧線的形態是分為很多種的,智慧線斷開有的人覺得不好,有的人覺得好,其實智慧線斷開也是有一些說法的,但是不管好還是不好,過日子大家都始終要積極一些才可以。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分析看看,智慧線斷開的人生活多磨難嗎?
  • 曾國藩:真正有福氣的人,往往有這兩個特點,人生大富大貴!
    因為有博大的胸襟和更長遠的眼界,所以並不會計較一時的得失,更顯寬容,反而對於自己要求嚴格,為人低調、絕不放鬆。藏鋒於拙,不動則已,一動必然雷霆萬鈞。積善成德是修福之道稻盛和夫說:「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來描繪的。所以,無論自己處於多麼嚴酷的境遇之中,心頭都不應為悲觀的思想所縈繞。」同樣,無論自己處於多麼難的困境,都不能做有悖於自己的道德事情,積善成德才是人間正道。
  • 養成愛動腦思考的好習慣對於人生意義巨大!附每日動腦測試!
    文|每日動腦 圖|網絡整合「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們現實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麻煩,而解決和緩解這些問題和麻煩需要我們不斷的動腦思考從中找出最恰當的方式,在面對同一生活的困境和難題時有些人往往能通過動腦思考從而找到恰當的方式方法予以解決,甚至能對給自己造成困難的某些條件加以利用
  • 看看曾國藩總結的智慧是什麼?最頂級的智慧:做個又穩又笨的人
    曾國藩這一生歷經風風雨雨,他的崛起對整個華夏,都有著極其特殊的歷史意義。有人甚至認為,他是我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之一。曾國藩不僅自己優秀,他還特別擅長教育子孫後代。
  • 曾國藩的幾句話,藏著一個人越來越好的樣子
    在前兩天的文章裡,我提到了曾國藩,說他曾經也是一個平庸之輩,直到三十多歲以後才頓悟,人生得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創下了不朽的功業,青史留名。 有讀者在後臺留言,讓我多聊一聊這位排在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的人物。
  • 孩子不愛動腦思考?心理學家:了解四大法則,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孩子不愛動腦思考,問題究竟出在哪?一、為什麼孩子不愛動腦思考1. 書籍內容較抽象有的時候,枯燥的習題和文學類的書籍內容會比較抽象,沒有像圖片和圖像對孩子的吸引力,那麼孩子就會對這些抽象的內容感覺到枯燥,沒有興趣,更加不會有對內容的理解和思考,慢慢地,孩子會形成一種不善於思考和動腦的習慣,對於所有的枯燥和抽象的內容都會敷衍了事,而不去真正的思考。
  • 曾國藩: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人生在世,對這2種人要「心狠」
    眾所周知,曾國藩對後世的影響很大,無論是為人還是處世,甚至是教育,在曾國藩的身上都能學到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曾國藩曾說: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人生在世,對這2種人要「心狠」。一、對自己的孩子要心狠曾國藩子孫後代200多人,卻無一敗家子,就是因為他對自己子女的教育非常嚴格,絕不會溺愛孩子。因為自己就是從艱難中走出來的,知道財富得之不易,而且曾國藩經常看到那些權貴子弟被教養的無法無天,就告誡自己的孩子:要做事,先做人。每天他都要求孩子早起,然後打掃自己的書房和臥室,不準下人插手。家裡男的出門必須走路,不許坐轎或騎馬。
  • 曾國藩怎樣成為半個完人,這四副對聯,飽含人生智慧,可當座右銘
    做人當學曾國藩。  梁啓超評價曾國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成就震古爍今」。縱觀曾國藩的一生,他辦團練,統帥軍隊,辦洋務,聚攏人才,治學修身,終成一代聖哲。曾國藩為何能取得如此成就?他在做人、做事、治學等方面有哪些優點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 曾國藩:做人無論如何圓滑,也不要丟了自己的傲氣
    #曾國藩#做人要圓滑,才能左右逢源,這樣的人,無論在商場上還是官場上,我們隨時都能看到。但是,大部分人已經失去了自己本應該有的傲氣,而是甘願被利益驅使,變得卑躬屈膝了。晚清名臣曾國藩在京城為官的時候就認為:做人無論如何圓滑,也不要丟了自己的傲氣。因為,失去傲氣的人,就會變得膽怯而懦弱。
  • 曾國藩: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人生只有兩件事靠得住
    道光年間曾國藩曾在給諸弟的家書中寫道: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的住。 人這輩子,什麼最值錢?身價會跌,財富會散,唯有良好的人品和勤奮的努力是永遠不會衰敗。 好人品,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是一個人最高的學歷。人們經常說的「不忘初心」,初心即是人品。
  • 如何讓自己的思維勤奮起來!
    有一部關於我們大腦如何運行的名著《思考,快與慢》,這本書裡就詳細的解釋了我們大腦怎樣進行思考的。作者告訴我們,我們的大腦時刻都在運行,大部分時候我們的大腦都處在自動駕駛狀態,而在我們遇到需要大腦來仔細思考的時候,大腦才會真正的調動深層次的思維系統,來幫助我們思考分析,而這個行為是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來完成的,這樣就能大體的解釋了我們為什麼會有思維懶惰的習慣。
  • 曾國藩40種大智慧,指引當下人生的40味奇藥
    原標題:曾國藩40種大智慧,指引當下人生的40味奇藥! 曾國藩,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進入仕途後十年七遷,連升十級,被封為一等毅勇侯,成為整個清朝以一介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並在晚清惡劣、劇變的政治環境中全身而退,去世之時獲得清廷國葬的最高優待。
  • 曹德旺:曾國藩的這幾個字,在我辦公室掛了50年,讓我逢戰必勝
    中國慈善家曹德旺被譽為「一代玻璃大王」,他出了名的在商界做事圓滑,獨裁又低調,一邊掙大錢,一邊又散財布施,根據媒體統計,自從1983年他的第一筆捐款算起,曹德旺捐款高達110億元,這樣一個慈善家曾公開說他的偶像,是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國藩。
  • 「打脫牙,和血吞」,曾國藩:人生的境界就看這個字執行的程度有多高
    ——曾國藩」 曾國藩說過這樣一句名言:「是好漢,打落牙,和血吞!」這在普通人看來,有些難以置信,畢竟人活著,不蒸饅頭爭口氣。能「打落牙」這樣的大恥辱,怎麼可以做到「和血吞」的氣量呢?忍下這樣大的奇恥大辱,難道是在憋大招嗎報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