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曾國藩40種大智慧,指引當下人生的40味奇藥

2020-11-29 湖南在線

原標題:曾國藩40種大智慧,指引當下人生的40味奇藥!

曾國藩,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進入仕途後十年七遷,連升十級,被封為一等毅勇侯,成為整個清朝以一介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並在晚清惡劣、劇變的政治環境中全身而退,去世之時獲得清廷國葬的最高優待。考察曾國藩的一生,基本達到了古人「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最高追求,雖然因鎮壓太平天國而存在爭論,卻已堪稱圓滿。有人說「中國的聖人只有兩個半」,孔子和王陽明是其中兩個,曾國藩則是那半個。正是因為如此,他的人生智慧值得我們特別重視和珍視。

以下摘錄,皆精選自多達30本、厚達25000頁的《曾國藩全集》。

1、行善才能心安

禍福由天主之,善惡由人主之。由天主者無可如何,只得聽之;由人主者,盡得一分算一分,撐得一日算一日。

《曾國藩家書》鹹豐八年十一月廿三日與諸弟書

大意:禍福由天主宰,善惡則由人主宰。由天主宰的沒有辦法,只能順從;由人主宰的,則能做到一分是一分,能堅持一天是一天。

人生啟示: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都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事,是要「聽其在天」的。但為善還是作惡,是人自己就能決定的,是「盡其在我」的落腳點。善惡是人世間的一大主題。其中很多糾結。有人抱怨,好人不長命,禍害遺萬年,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也有人說,很多乞丐其實都是騙人的。網上還經常爆料一些慈善機構的黑幕。但我們還是應當堅定這顆善良的心,懷著善念,多行善事。如此則心安,心安則是最大的福氣。

2、思路決定出路

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曾國藩家書》同治二年七月廿一日與九弟國荃書

大意:只要是辦大事,就以見識為主,以才華為輔;只要是成大事,就人的謀劃因素佔一半,天意的因素佔一半。

人生啟示:後半句就甭解釋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前半句貌似也平常,辦大事當然要有才識,要能幹、會幹。但要注意的是,曾國藩強調「識」是主要的。識就是思想、思路。這是因為,思路是行動的方向,方向錯了,努力越多偏離目的地越遠。所以做事之前,好好想想,想清楚再去做,是非常必要而重要的。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3、細節決定成敗

古來才人,有成有不成,所爭每在「疏密」二字。

《曾文正公全集》【四】批牘卷四同治六年丁卯歲四月起,金陵督轅

大意:自古有才能的人,有成功的有不成功的,根源就在「疏密」二字上。

人生啟示:疏就是疏忽大意,密就是周密嚴謹,事之成敗往往取決於此。

4、直面人生的不完美

君子守缺而不敢求全。小人則時時求全,全者既得,而吝與兇隨之矣。

《曾國藩家書》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與國華國荃書

大意:君子所固守的是殘缺而不敢求完滿。小人則時時求完滿,而完滿實現了,恥辱和不吉也就跟著來了。

人生啟示:人如果過於追求完美,就會疲憊不堪,容易求全責備、苛責於人,把人生的路越走越窄,說到底還是沒有明白一切本就不完美、不完美才有前進發展的動力的道理。隨著閱歷的增長,才會慢慢化解心中的完美情結。然後你會發現,世間幾乎沒有上帝的寵兒,「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人都有自己的煩惱。所以,我們要直面人生的不完美,然後你會發現自己的心裡,少了糾結,多了盼頭。

5、人生要做減法

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曰專而已矣。諺曰「藝多不養身」謂不專也。吾掘井多而無泉可飲,不專之咎也。

《曾國藩家書》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與諸弟書

大意:要求得事業的精深,沒有別的辦法,只在一個專字。俗話說「技藝多了不養身」就是在說不專的弊處。我挖的井多卻沒有泉水可以飲用,就是犯了不專的過錯。

人生啟示:在人生的早期階段裡,我們教育孩子,可以是多學點東西的,因為他的人生還沒有定型,他的興趣點、興奮點、擅長點都還沒有定數,這時把網撒得大一點,在未來的人生中他選擇的面會寬一點。這個階段裡,人生是在做加法。三十歲應當是一個分水嶺,這時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一生的職業和奮鬥的方向,不能再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蠻幹了。這時,你就要做減法了。

6、讀書能改變氣質

讀書可變化氣質。

《曾國藩家書》同治元年四月廿四日與紀澤紀鴻書

大意:書讀多了,日積月累,可以使人的氣質發生變化,氣場更足。

人生啟示: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但這個氣質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這取決於讀什麼書。今天的讀物太多元化了。有調查說,今天的大學生讀物排行榜前十位,幾乎都是什麼魔幻小說之類的書。讀這樣的書會培養怎樣的氣質,就難說了。

7、感恩是福

人常懷愧對之意,便是載福之器、入德之門。

《曾文正公全集》【一】求闕齋日記類鈔卷上省克

大意:人如果能常常懷著愧對他人的心,便等於有了承載多福的容器、進入德性的大門。

人生啟示:人懷愧對之意,則必有感恩之心。有感恩之心,則必然對人謙恭有禮、盡心效力。這種處世的態度,體現了一種高明的德行修養,有利於獲得他人的投桃報李,贏得信任與幫助。多想一下別人對自己的愛與幫助,懷著這顆感恩之心,有助於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問題,做出正確的決斷,而且冥冥中會有一種力量託著你。感恩是福,其真諦即在於此。

8、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要認真

學貴初有決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進之心,末有堅貞永固之力。

《曾文正公全集》【七】文集卷四國朝先正事略序

大意:為學的最初貴在有堅定不移的意志,然後貴在有勇猛精進的進取之心,最後貴在有永遠牢固保持的能力。

人生啟示:人生第一階段裡,心智幼稚、學識淺薄、人脈稀缺,是小角色、小人物、弱者,這時貴在立志,不甘居人下,做一個想當將軍的士兵。經過前期的立志、奮鬥、積累,進入人生第二個階段,此時心智成熟、世事洞明、掌握的人脈、錢、權等資源豐富,應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放開手腳,建功立業,實現人生的價值。人生第三個階段裡,要持盈保泰,保持好前面取得的成果,堅持笑到最後,而不能有驕氣、暮氣,不能虎頭蛇尾,甚至崩盤。

9、成功需要三種品質

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

《曾國藩家書》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與諸弟書

大意:人讀書,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有恆心。有志氣就不會甘居下流,有見識就能知道學問無盡而時刻不敢滿足,有恆心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人生啟示:不光讀書,要做成任何事情,都必須有這三種品質:有志、有識、有恆。有志才不會甘於平庸,有識才能具備做事的本領,有恆才能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把事情最後幹成。三個方面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是千古不易的成功原理。

10、做一個好人,才可擔當大任

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到處人皆敬重。

《曾國藩家書》道光二十八年六月十七日與諸弟書

大意:不貪財,不失信,不自以為了不起,能做到這三點,走到哪都會得到眾人的敬重。

人生啟示:長期以來,很多人的人生經驗是:貪財得利,失信無害,吹牛唬人。但這樣的人有幾個做成大事的?就算坐到了做大事的位子上又有幾個坐穩的?古往今來,就算有也是極少數。所以,我們談成功,就要有這種見識和眼光;我們談修養,先要從「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這三點上下功夫,得被人提及時說:哦,這人還行,是個好人。

11、修身從安撫好身邊人開始

古來無與宗族鄉黨為仇之聖賢。

《曾國藩家書》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與諸弟書

大意:自古以來就沒有與周圍人或組織為仇的聖賢。

人生啟示:修養的目的無非和諧二字。內在的,身心和諧;外在的,與人和諧、與天地萬物和諧。這種外在的和諧自然是從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鄰裡鄉親開始。你若是與自己的家人、鄉親都弄得跟仇人似的,連他們都「安」不了,還談什麼「安天下」?

12、怎樣才是君子

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

《曾國藩家書》鹹豐六年九月廿九日與紀鴻書

大意:勤奮節儉自我約束,任勞任怨吃得了苦,處於這種境況中仍覺得快樂,也能夠遵守世間的規則,這樣的人是君子。

人生啟示:勤奮、節儉、自製,能夠苦中作樂、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體味到樂趣,明白並尊重社會人生的種種規則而不感覺被拘束,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和境遇裡,都能這樣一以貫之、寵辱不驚、從容淡定,這樣的人稱得上是君子,君子的人生是快樂的人生。

15、人貴在有恆心

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曾國藩家書》鹹豐七年十二月十四日與九弟國荃書

大意:人如果沒有恆心,將終生一事無成。

人生啟示:凡事皆有周期。比如人的生長,從孕育、出生,到學吃飯、說話、走路,直到具備生活自理的能力,至少需要幾年的周期。道理誰都明白,可現實裡,很多事都半途而廢,為什麼呢?無非三種情況:一是遇到坎了,感覺過不去了;二是幹膩歪了,覺得越做越沒勁了,於是見異思遷;三是發現之前的規劃和選擇有問題,必須做方向調整。總的來講,有恆更接近真理和成功。有恆的道路上必然有各種坎、各種「敵人」,有的要強攻,有的要等待,但總歸是過一個坎,人才能更強大一些。

16、奮鬥並快樂著

治事之外,此中卻須有一段豁達衝融氣象。二者並進,則勤勞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

《曾國藩家書》同治二年三月廿四日與九弟國荃書

大意:做事之外,胸中還要有豁達衝和之氣。兩者兼顧,就能雖然勤奮做事但是心境恬淡,這其中最有意味。

人生啟示:這確實是一種極有意味的感覺:在繁雜、勞累的工作中,懷著一種淡淡的愉悅。對此,曾國藩還寫過一副對聯: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苦苦支撐,又懷一派春天般的生機,用央視名嘴白巖松的話說,就是「痛,並快樂著」。人生大抵如此,要學會欣賞其中的美感。做不到,不是人生本就是苦,是自己的修養不夠。

17、只有偏執狂才能夠成功

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曾國藩家書》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與九弟國荃書

大意:好男兒立於世間,必須有一股倔強之氣。

人生啟示:只有偏執狂才能夠成功,這是英特爾公司創始人安迪格羅夫的一句名言。偏執者必然倔強,倔強有兩層意思:一是主見,我認我的理,別人怎麼說,我不管;二是堅持,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毫無疑問,成功的確需要這兩樣品質。但要注意,倔強不是好勇鬥狠,那是方向錯了。曾國藩所說的倔強,顯然是以一身正氣為基礎。

18、要有一顆純粹淡然的心

靈明無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是之謂虛而已矣,是之謂誠而已矣。

      《曾文正公全集》【一】求闕齋日記類鈔卷上問學

大意:心中清楚明白卻又似乎不著痕跡,事情來了只管順應,事情沒來也不去想它,當時不雜亂,過去了也不留戀,這就是虛,這就是誠。

人生啟示:《呻吟語》把這種心境比作照鏡子,照時纖毫俱清,不照時空明無著。我看,這就是一個孩子的心境。小孩子會專心地用積木壘起一座城堡,你若把它碰倒,他會大哭,稍後則會忘得一乾二淨,並在另一個遊戲裡開心大笑。其實,用佛家的話來說,這就是「活在當下」,專心做好手裡的事,其它的交給時間,心境不受其擾,才能既活得自在,又能有一番成就。

19、做事不疏忽,待人要誠實

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則小心翼翼,事無巨細皆不敢忽;恕則凡事留餘地以處人,功不獨居,過不推諉。常常記此二字,則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矣。

《曾文正公全集》【五】書札卷六與鮑春霆

大意:做事要能敬,待人要能恕。敬就是小心翼翼,事無巨細全都不敢疏忽;恕就是凡事留有餘地,功勞不獨佔,過錯不推諉。常常記住這兩個字,就能長期擔當大任,福氣享用不盡。

人生啟示:做事要較真,待人不能較真。一個敬字,一個恕字,道理平實簡單,以一個平常心堅持做好,就會有一個順利、順心的職業生涯。但很多人都在這兩個字上出了問題。層次低一點的問題出在敬字上,做事潛不下心,吃不了辛苦,敷衍應付;層次高一點的做事能力很強,很多還是管理人員,但卻在恕字上出了問題;因為過於看重與同事之間的競爭關係而勾心鬥角、互相傾軋、搶功邀功、文過飾非;這樣可能取悅領導一時,但在公司裡會逐漸孤立自己,並最終失去領導的信任。

20、讀書要讀成自己的

若讀書不能體貼到身上去,則讀書何用?雖使能文能詩,博雅自詡,亦只算得識字之牧豬奴耳!

《曾國藩家書》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廿六日與諸弟書

大意:如果讀書不讀到心裡、消化為自己的東西、內化為自己的修養,讀書還有什麼用處?就算能寫文章能作詩,自認為博學高雅,也只能算識字的放豬的豬倌!

人生啟示:讀書體貼到身上去,就要真正的消化吸收,使書上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的思維方式、人文情懷、內在修養,並切實地改進自己的言談舉止和待人接物,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否則,就不過是附庸風雅,充充門面。怎麼樣才能體貼到身上去呢?就是曾子說的「日三省吾身」,要每天對照書上反省。這修煉的,是知行合一的工夫。

21、天下事皆成於一個專字

凡事皆貴專。

《曾國藩家書》道光二十四年正月廿六日與諸弟書

大意:不管做什麼事,最重要的就是專一和專注。

人生啟示:專一,持續地深挖下去,才容易精;專注,才易於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做不成事。譬如,你不盯住一個老師,就學不來真東西;交友太濫,就不會有知己;為學事業要是已經有所專宗了,然後涉獵些相關的方面,這也不錯,但要是沒有自己的專長,見異思遷,今天弄這個,明天弄那個,就完蛋了……人生種種事,莫不如此。

22、想好了就去做,不要遲疑

凡仁心之發,必一鼓作氣,盡吾力之所能為,稍有轉念,則疑心生,私心亦生。

《曾國藩家書》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與國華國荃書

大意:只要仁義之心一發,就要一鼓作氣,儘自己的全力去做。一旦有所遲疑,就會生出顧慮,進而生出權衡利弊的私心。

人生啟示:想到一個好主意,或者有了一個好的念頭,那就乘著這股心氣努力去做。不用想那麼多。想得太多,前怕狼後怕虎,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夜裡想出千條路,明早依然賣豆腐,最終什麼事也做不成。當斷則斷,世間哪有百分百有把握的事啊!《傅雷家書》裡就講,不能等到條件完全具備了才去做,那樣就晚了。有百分之七十的條件成熟,就可以了。況且很多條件,是在做之中才逐漸具備的。

23、什麼也架不住天天幹

步步前行,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計算遠近而徒長籲短嘆也。

《曾國藩家書》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十二日與諸弟書

大意:一步步往前走,一天天不停止,就自有到達目的地的那一天,不要老是計算還有多遠,而只知道發愁焦慮鬱悶。

人生啟示:曾國藩還講過,「但行之有恆,自如種樹畜養,日見其大而不覺耳」。你只要天天做,就像種樹或者養小動物一樣,你自己天天瞅著可能覺不出什麼來,而實際它在一天天的生長。一天天的累積,時間長了變化是很驚人的,想想中國過去100年,經歷了怎樣的天翻地覆吧!而天天計算路還有多遠的人,說到底是心還沒踏實下來,心踏實的人,沒工夫和心情去計算。

24、不要隨便欠人情

若非道義可得者,則不可輕易受此。

《曾國藩家書》道光三十年正月初九日與諸弟書

大意:能夠得到卻不合乎道義的東西,不要輕易接受。

人生啟示:為什麼呢?因為「受非分之情,恐辦非分之事」。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不知道需要為對方做什麼之前,千萬不要隨便欠人情。有些人情是一種培養感情的方式,你來我往漸漸熱絡,但有些卻是陷阱,千萬要看清,特別是那些來路不明或者過大的人情。

25、讓孩子多幹活

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

《曾國藩家書》鹹豐四年八月十一日與諸弟書

大意:子孫後代們除了讀書,能夠讓他們學會打掃房間、擦桌椅板凳、收拾糞便、除草,也是非常好的事,千萬不要覺得這樣沒面子而不去做。

人生啟示:少年時的勞動是非常有益的,好處是多方面的,既培養了責任意識,又能開發智力、提高能力。恩格斯說,勞動使猿進化成人,在勞動中孩子可以獲得成長。佛家說,擔水劈柴俱是坐禪,讓孩子多幹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

26、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文人不可無手抄夾帶小本。

《曾國藩家書》鹹豐九年五月初四日與紀澤書

大意:文化人不能沒有隨身攜帶的記事本。

人生啟示:千頭萬緒的事,有的可能放手就忘記,必須隨手記下。曾國藩強調手勤、手到,其重點就是隨手做筆記。這還有助於將做事的計劃明晰化、條理化,並保證儘快落實,不耽誤後面的事,提高效率和成效。

27、每逢大事有靜氣

軍事變幻無常,每當危疑震撼之際,愈當澄心定慮,不可發之太驟。

《曾國藩家書》鹹豐六年十一月初七日與九弟國荃書

大意:軍事本就是變幻無常的,越是到了危急緊張的時刻,越是要心靜神定,不可急於決策行動而亂了方寸陣腳。

人生啟示:危險災難來臨之際,要提醒自己冷靜,哪怕只有一秒鐘,要腦子飛轉,想一個大致的處理方案。不能本能地東跑西撞,亂了方寸,要每臨大事有靜氣。這樣才能不使危機失控,使混亂得到遏制而回歸有序。曾國藩還說:危中有機,對危機要一面應對,一面發現和把握機會,做到轉敗為勝。機會無時無處不在,具有這種積極心態的人,是打不倒的。

28、老練就是穩當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息,既要精到,又要簡捷。

《曾國藩家書》鹹豐八年正月初四日與九弟國荃書

大意:打仗最講究不慌不忙,一開始必須求穩當,然後才可以求靈活變化;辦事之時要悄無聲息,既要精準恰當,又要直截了當。

人生啟示:「穩」字,曾國藩講過很多,其實就是一個「隱」字,有隱蔽、隱藏、低調之意,所以人們才將這樣的人稱讚為「穩重」。高手常常隱在幕後,獵手總是藏在隱蔽處。此外,也不要好高騖遠,先保證做好基本的,後面就算做不成大事至少不會出大紕漏;如果能做成大事,則必以前面的穩當為基礎,根基不穩就一定立不住。曾國藩行軍打仗好用笨法子死守,然後再圖進攻,就是求一個穩當,結果建立了不世之功業。

29、人得跟自己較勁

強毅之氣決不可無。

《曾國藩家書》鹹豐八年正月初四日與九弟國荃書

大意:剛強堅毅的氣概絕不可以沒有。

人生啟示:這個強毅之氣,就是老子所說的「自勝者強」,即自我控制的能力。人的天性中有很多負面的東西,即人性的弱點,比如好逸惡勞、自私、虛榮、春困秋乏夏打盹兒、睡不醒的冬仨月、好色、貪、嗔、痴、慢、疑等,人要學著控制它們。辦法,就是克制,跟這些弱點對著幹。舊習性的去除,新習性的養成,都是這麼來的。

30、最大的財富是自身實力的提升

天下事未有不從艱苦中得來而可久可大者也。

《唐浩明評點梁啓超輯曾國藩嘉言鈔》日記

大意:天下之事,能夠做大做強且維持長久的,沒有一件不是從艱苦中奮鬥得來的。

人生啟示:這是因為,艱苦奮鬥的過程,培養、鍛造出了奮鬥者的素質和能力。憑藉這種能力,退可以守住已經打拼出的事業,進可以以此為基礎開拓更大的事業。否則,就只能來得快去得也快,因為他沒有這份素質能能力,守不住基業,更別提開拓進取。所以,人不能怕苦而不肯奮鬥,要將這看作對自己的磨練。總有一天,你會知道所有吃的苦,都是值得的;吃苦的過程,也是必須的。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強HUAWEI Mate 40系列,帶來當下最in的全場景智慧生活
    年度最受矚目的HUAWEI Mate 40系列國內發布如約而至,作為華為八年十代的Mate系列集大成者,HUAWEI Mate 40系列無疑是華為最尖端科技的巔峰之作。正如餘總在發布會上深情且堅定地表達:「在華為,我們敢想敢做,希望通過有意義的創新改善人們的生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華為對極致科技的追求不僅體現在硬體性能上,更體現在華為不斷構築以人為本的全場景智慧生活上。
  • 曾國藩智慧:做人應勤奮節儉,忍受苦楚和磨難,多動腦多加思考
    曾國藩估計各位都很熟悉了,他是晚清時期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也是晚清「中興第一名臣」,他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為 「四大名臣」。曾國藩在8歲時就能誦讀四書五經,在27歲時就中了進士,入了翰林院,40多歲時便坐上了很高的位子。表面來看曾國藩這一生很風光,其實曾國藩這一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他這一生也經歷過相當多的磨難,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苦楚。
  • 曾國藩人生智慧,自己努力能做好的就這兩件事,功名富貴不能自主
    人生在世千事萬事,不如做好這兩件事,曾國藩一生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驗,用他那獨到的人生智慧,告訴我們人生自己能把握的,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進德和修業,為什麼這麼說呢?本文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同您一同感受曾國藩過人的處世智慧和人生哲學。
  • 曾國藩:大器晚成的人,身上必定具備這4種特質
    曾國藩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這一點從他的科考經歷上就可以看出,雖然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但是28歲才中的的曾國藩,還是認為自己資質平庸,已經算晚的了。從翰林院庶吉士到禮部侍郎,短短10年7遷連升10級,不到40歲就已經二品頂戴,這種速度已經不算慢了,但是曾國藩卻覺得這不過是個開始,真正讓他覺得成大器的時候,是創建湘軍到平復太平軍的這段時間,而這時他已經是知天命的年齡了,大器晚成的人,身上必定具備這4種特質。
  • 曾國藩: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三不說」,40歲後知道就晚了
    曾國藩的處世智慧影響深遠,他的思想精華對現代人也有著重要意義。人這一輩子,這「三不說」必須要牢記。一、不說直話說直話的人常常被貼上正直的標籤,好像大家都認為如果一個人說話不直接就是待人不夠真誠。但這些人往往傾訴欲會過於強烈,心裡根本藏不住事。雖然這種行為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是不分地點和場合隨意暴露自己的全部想法,也可能會帶來麻煩。
  • 從低情商的「愣頭青」到千古完人,曾國藩的三點人生心得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兩個是孔子、王陽明,半個就是他曾國藩。2020轉瞬即逝,這兩天,身邊人都在忙著做各種年度總結,而對於我來說,最重要的當然是——從過去一年讀過的48本書當中,選出最符合我脾性的年度好書。毫無疑問,它一定是唐浩明老師所著的《曾國藩》。
  • 曹德旺:曾國藩這12字,放在我辦公室十多年,內涵人生大智慧
    這12字其實就是《曾國藩全書》中曾記載的一段話,當時曾國藩因為官場失意、父親去世,思慮過重結果反倒一病不起,後來一個和尚給曾國藩開了藥方,便是這12字,曾國藩深有感悟。這12字前半句其實是講如何磨礪自身,成就事業,後半句則是在講如何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曾國藩以前就是太過剛強,天性偏激,因此也碰了很多壁。看了這12字「藥方」以後,曾國藩猛然醒悟。
  • 曾國藩的座右銘,僅憑這16個字,就能教你走出人生的困境!
    如果他的部下不攔阻,恐怕曾國藩就要沉沒在「歷史長河」之中了。曾國藩一生為人謹慎,而且做得一手好學問,被後世之人稱為賢士。大名鼎鼎的《曾國藩家書》就是典型的代表作,書中勸告兄弟姐妹以及晚輩們要勤儉持家,多讀書學習,不可因為貪玩而荒廢了青春,書中字字千金,如今之人讀起來,都能感覺到曾國藩的諄諄善誘,語重心長。
  • 曾國藩智慧:人生懂得這幾點,做個聰明人,少走彎路,助你成大事
    曾國藩是晚清名臣,有個外號叫「曾聖人」。但這位「聖人」和再晚一點出現的飛揚跳脫、慷慨激昂的「康聖人」不同,曾國藩給人的印象從來就沒有靈巧、善變、銳利這些特點,而是遲鈍、緩慢和堅韌。人的命運由自己掌握,於是我們要明白,唯有靠自己才是人間正道。
  • 曾國藩:當你撐不下去的時候,牢記這3句話,早晚大富大貴
    ,打拼得累了,總想歇一歇,看不到的希望的時候,很是受打擊,如果能有一個理由,一個高人給自己指點迷津,指引方向,會讓我們茅塞頓開,豁然開朗。  曾國藩認為一個人年紀很年輕的時候,就有了很大的功業,名利雙收,走上人生巔峰,也不一定是件好事。大可不必為年輕時一時的挫折氣餒,懊喪不已,暮氣垂垂。  30歲以前是積累經驗,沉澱人生,40歲以後,才是一個人最好的時代。無論在哪個時代,年輕太有才,未必是好事,將來也一定有大成就。大器晚成,也是成。堅持做你喜歡的事情,注重個人成長,有深厚的積澱,反而發展會更長遠。
  • 曾國藩:成大事者,與天資和努力無關!學會這3點,人生無限光明
    曾國藩出身書香世家,父親是有名的私塾先生,因此在父親的教導下,曾國藩從小就培養起了良好的文化水平。因為父親曾經參加了十七次考試才中秀才,為了減少曾國藩仕途路上的阻礙,一開始他就非常注重對曾國藩的培養。而曾國藩沒有讓父親失望。他在考上了秀才兩年以後中舉。不過曾國藩的仕途似乎也不是如此順利。
  • 看看曾國藩總結的智慧是什麼?最頂級的智慧:做個又穩又笨的人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出生於普通的農民家庭,從小就特別努力學習。8歲時,他就可以熟讀四書五經。雖然科舉之路走得不太順利,可他並沒有放棄,最終金榜題名進入官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時,他負責組建湘軍,幫助清政府力挽狂瀾,穩定了整個國家的局勢。
  • 曾國藩:真正狠毒的人,不看面相,3種特徵一抓一個準
    第二種,思維偏激,充滿負能量世界上善良的人都有一個樂觀向上的心態,而惡毒的人則有偏激的思維和負能量在身。他們覺得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喜歡他們。面對世界都是處於一種惡意看待,對世界充滿失望。所以造成他們偏激的想法。他們的快樂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曾國藩說:「去抑鬱護心,以平和養心。」
  • 曾國藩一生成事,全靠死磕36個字
    (1)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  (2)靜坐養生,守一字勝於吃百藥  (3)靜為躁君,頭腦冷靜方能辦事  (4)人打第一下,我打第二下  07、淡:人我之際,須看得平;功名之際,須看得淡;  品味好人生的真諦。胸懷大志者,所關心者大,所注意者繁,因此往往都是勞心勞力、忍辱負重之人。
  • 曾國藩識人有術:這2種人,不可小瞧,他們大多是「人中龍鳳」
    民間有句俗語叫「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曾國藩的一生可謂精彩紛呈。他知人善任,量才而用。經他推薦保舉在朝為官的就有千人之多。而在這其中,位高權重之人就多達40餘個,李鴻章、彭玉麟、郭嵩燾、左宗棠、羅澤南、丁日昌、劉銘傳等等都是如此。富貴有相,似乎是唯心論,曾國藩信命,但從不信富貴是天生。
  • 曾國藩: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人生在世,對這2種人要「心狠」
    眾所周知,曾國藩對後世的影響很大,無論是為人還是處世,甚至是教育,在曾國藩的身上都能學到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曾國藩曾說: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人生在世,對這2種人要「心狠」。就連自己的錢財,最後曾國藩都沒有留給孩子,反而告訴他們「絕不留銀錢與後人」,主張孩子自立自強。曾國藩曾說:「吾不願代代得富貴,但願代代有秀才。」這裡的「秀才」不是指做官的人,而是指那些明白事理、才德雙修的君子。一個家庭的延續,需要的不是多有錢,有權,而是一個個有正確的價值導向,能夠自立自強的後代,這樣的家族才是興旺的根本。
  • 曾國藩:心機深重的小人,說話都有3個特徵,聰明人看破不說破
    人生在世,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這些人中,讓人最害怕的就是「笑面虎」,表面上對你挺好,實際上,背地裡就等著給你使絆子。那麼,怎麼判斷一個人心機深不深呢?曾國藩作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混跡官場幾十年,見慣了各式各樣的人,也修得一身識人本領,在他看來,一個人的城府深淺,全在言談之間。曾國藩常言:「城府深淺,一聽便知」,如果身邊說話有這三個特徵的人,一定要提防著點,很多庸人看了,都長嘆:知道的太晚。
  • 周易給你提個醒:男人40歲之後的好風水,從丟掉這3樣東西開始
    2,丟掉無用社交男人到了40歲之後,事業大多穩定,這時候我們也不需要拼了命的去爭。對於那些生意上的無用社交,還是丟掉的好。成年人的世界裡,所有的社交是應該有選擇的,你首先要離開的,是那些需要你討好才和你往來的人。走了大半輩子,你應該清楚,那些需要你小心翼翼維護的關係,多半都不是真的,何必再浪費時間。
  • 第40屆全英音樂獎什麼時候舉行 第40屆全英音樂獎完整版名單公布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第40屆全英音樂獎什麼時候舉行 第40屆全英音樂獎完整版名單公布 第40屆全英音樂獎公布,終於等到碧梨Billie Eilish聯手哥哥FENNEAS、漢斯季默大師、Johnny Marr做客2020年第40屆全英音樂獎全球首唱007無暇赴死同名主題曲No Time To Die!太有氣勢了!!
  • 曾國藩識人術:這2種人心機很深,不可深交,儘早遠離
    會識人能夠幫你在人生中避過陷阱少走彎路。曾國藩就是一個特別懂得識人的人,清朝社會有流傳著:李鴻章會打仗,曾國藩會識人。他還將自己識人的心得辦法寫成一本書名為《冰鑑》,受到很多人追捧。畢竟官場不識人就等於將自己送入虎口。曾國藩說這2種人,心機很深,遇到了要儘早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