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句農村俗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08 農人牛牛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句農村俗語,說的有沒有道理?是要根據情況所定的,具體原因,下面我來給你們分析一下: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是什麼意思

先來了解下,這句農村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

在我們傳統的文化裡講究,百善孝為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概的意思是指一個人要孝敬父母,不應違背父母的意願,更不能傷父母的心,父母對子女的最大期待,並不是兒女要有多出息,而是兒女能給自己的姓氏留個香火,也就是生個兒子。

這也是屬於傳統的農村氏族文化,某一姓氏由第一個先祖開端,世代繁殖下去,就形成了一個氏族。在傳統文化當中,農民們認為,如果姓氏傳到自己這一代時,卻斷了香火,自己百年後無顏面對祖宗。因此,農村的父母最大的願望就是看到自己兒孫滿堂,也就是四世、五世同堂的樣子。

按理來說,兒孫滿堂,父母應該沒有遺憾了,但考慮到兒孫滿堂的這願望,其實有點被傳統思想束縛的意味。對自己的老祖宗是有交代,但自己真的會因兒孫滿堂,就會幸福的度過一生嗎?答案是否定的。

先不說兒女多了,他們會不會因為各自的利益,把贍養老人這件事推來推去,就說在人這一生當中,能陪伴你最為長久的並不是你的父母,也不是你的兒女,而是自己的另一伴。兒子在長大之後,他們會離開父母,組建自己的家庭,開始自己的生活,他們會不會把父母在一起生活,是要取決於他們的工作與經濟。

比如說在城市裡,因為兒女不用去很遠的地方打工,他們婚後還是會和父母居住在一起,對父母進行生活上的照顧。但農村兒女在以前能做到這一點,但現在卻並不多。因為多數農村人,都會外出打工,只有少數人會把父母帶到自己工作的城市,這樣也就意味著在農村有不少留守的老人,沒有人去關心他晚年的生活。

這時候對於農村老人來說,雖然自己兒女滿堂,但身邊卻沒有一個陪伴的人。這些兒女都指望不上,只能自己兩口子相依相偎,相互扶持走過自己的餘生了。

這裡的半路夫妻,是指原配一方逝世了,另一方後來又結髮在一起的夫妻。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有沒有道理

從理論上來說,對於農村老人來說,確實可能存在著,兒女滿堂自己老伴過世,身邊卻沒一個陪伴說話的人,如果這時有個半路夫妻,大家可以相互扶持。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我想未必吧?

農村也有句老話叫半路夫妻,永遠是賊,雖然這句農村俗語也不見得就是金科玉律,不過在農村確實存在著這麼一種情況。

半路夫妻因為可能受到不同年齡時才組成的,他們相互組建在一起結婚,很難說是因為愛情,多數只是想有一個陪伴的人度過餘生。

但試想一下,如果這半路夫妻的另一方,行動不便,那麼另一方還會像結髮夫妻或者兒女一樣,對他不離不棄嗎?特別是老年時才組成的半路夫妻,他們感情基礎不深。

我與你結婚只是想著自己晚年有一個伴,大家相互照顧,結果卻成了你的免費保姆,要替你兒女們照顧你的下半生。有些接受不了這樣反差的半路夫妻可能就散夥了。

還有雖然電視劇《都挺好》裡的蘇大強半路夫妻的遭遇,是藝術加工出來的,但俗語說藝術來源生活,在現實中一些半路夫妻看中老人的財產,也不是沒有的事情。這種現象在城市還是很普遍的,而農村所講的半路夫妻永遠是賊,就是指的是這樣的情況。

結論:

農村很多俗語,並不見得就說的一定是對的,這些俗語所想表達的意思,只是想說明一種生活中的現象。但我覺得對於農村關於人性這一方面的俗語,很多都是說的太過於絕對,這些俗語沒有考慮到人性的複雜,很容易一棒子打死所有的人。

因此,我認為像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種農村俗語,聽聽也就罷了,千萬不要覺得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不管是滿堂兒女也好,還是半路夫妻也罷,具體還是要看自己的家風,還要看所遇的人的品德。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說的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僅局限於農村,如果從農村角度來說的話也是可以的。黑嫂小時候就經常會聽到村裡老人說這樣的話,一些老人,大多都是老太太,會坐著曬太陽時突然嘆口氣,然後說一句:滿堂的兒女,不如半路的夫妻。小時候是不太懂這句話的,現在長大了,再回想這些話,能感受出說這些話人心裡的無奈。為什麼農村老人愛說這麼一句話呢?年輕人怎麼不會說這樣的話呢?
  • 俗語:半路夫妻,永遠是賊,啥意思?有道理麼?婚姻和諧最重要
    文/寒秋俗語:半路夫妻,永遠是賊,啥意思?有道理麼?婚姻和諧最重要俗語在農村仍然十分的常見,甚至完全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中。在村頭樹下,我們經常見到聚集在一起的人,相互聊著家常,而在他們的交談過程中,時不時的會出現幾句語言簡單易懂的話語。這些話語便是俗語。
  • 農村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啥意思?
    有一種文化,它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書本記載,但是它卻在農村廣為流傳,久而久之,就稱為農村俗語或農村老話,從這些俗語裡我們可以看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俗語雖短,但道理深刻,發人深省,比如這句農村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人中一條線,有子也難站,人中寬又長,兒女站滿堂,在理嗎
    大家好,我是小智,歡迎來到新一期的智聊農村!農村的老人雖然沒有讀過很多書,但是他們生活了好幾十年,從生活中會總結出很多經驗,也懂得很多道理,比如農村的一些俗語,都是很有道理的。我們都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著相由心生的說法,而老一輩人更是相信這個說法。
  • 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說到這個俗語,我就想起了鄧麗君的歌,唱的是:「雖然已經是百花開,路邊的野花你不要採」。因此來說,這句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中的野花,就是外面的女人。
  • 村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啥意思?
    有一種文化,它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書本記載,但是它卻在農村廣為流傳,久而久之,就稱為農村俗語或農村老話,從這些俗語裡我們可以看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俗語雖短,但道理深刻,發人深省,比如這句農村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吃不窮』,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非常有趣,聽著解悶,今天坐在暖和的太陽地裡,同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神侃,這些老年人都是從建國初期過來的,對農村俗語出口成章,說馬上到臘月了,一年又過去了,小孩又大一歲,老人可又老一歲,出去打工的也該回來了,幹到什麼時候才是底?不是有句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吃不窮』嗎?這又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寡年遇到豬,年景似珍珠」,啥意思?說的在理嗎?
    農村俗語:「寡年遇到豬,年景似珍珠」,啥意思?說的在理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寡婦年」這個詞語,老一輩的人們應該都知道,年輕人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這些俗語不僅僅是人們迷信的一種說法,更是人們對未來生活的一種美好的憧憬,心中有一種美好的期待,生活不就更加有動力嗎?讓人們心中有美好的期待,也是這些俗語產生的原因之一。也有很多俗語是先輩們總結了人生經驗得出來的,比如有一句俗語是關於夫妻的,是這樣的「半路夫妻硬如鐵,從小夫妻軟如棉」,這句話中說的是兩種夫妻,一種是離異後重新組建的夫妻,一種是自始至終都在一起的夫妻。
  • 農村有句俗語「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是啥意思,有道理...
    農村有句俗語「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是啥意思,有道理嗎?過去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下面我給大家逐一解釋一下:「五十望人三不爭」意思是:「五十」指的是50歲,有句話叫做「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耳順」,這裡的「望」指看見,接近的意思。
  • 家宅莫探頭,探頭引盜偷,這句農村俗語講的意思是什麼,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雖然有不少是講述的警示、育人的意寓。不過有些農村俗語,其實是沒有什麼價值的,這些俗語講述的是封建迷信的玄學之說。要是這樣也就罷了,權當學習一下以前的玄學知識,了解下古人的另一種智慧。但是這些俗語的原意,又讓一些沒有職業道德的風水師,或者一些對風水一知半解的人,歪解了。常見的這類俗語,有那句白虎蓋青龍,本意是說陰宅的講究。
  • 農村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是啥意思,你做到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是啥意思,你做到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有的是關於教育問題的,有的是關於天氣狀況的,還有的俗語是關於做人做事的等等,這些俗語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在以前的時候幫助了很多農民,但是如今因為農民的生活變好了
  • 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蓋房子是一件大事,除了結婚嫁娶之外,最大的喜事就是喬遷新房了。因此,蓋房子的風水也就成為了農村老一輩人最重視的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農村俗語,就是跟蓋房子有關:「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句話是啥意思吧!
  • 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這句話啥意思?
    農村很多俗語都來源於生活,並且很貼切生活,再加上它簡單易懂的語言,所以很受老百姓的喜愛。這句「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是小編的老媽從小就在耳旁叨叨的一句話,但凡跟著老媽幹活時偷懶或者做出一些在老媽看來不合規矩的事兒,老媽便要搬出這句俗語來教導一番。
  • 農村俗語「家有金山未必久、針尖挑土日月長」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家有金山未必久、針尖挑土日月長」啥意思?有啥道理?在農村雖然有很多的老人並沒有讀什麼書,但是農村人天性純樸善良,做人做事也踏實,說話也直白沒什麼套路。而跟人說起道理的時候,是一套一套的。而且還能引用很多簡單像是打油詩詞一樣的短語。
  •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其實下句同樣經典,老祖宗的經驗
    這俗話也就是俗語,今天咱們就來一起研究研究這個俗語,小編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句俗語,一起來看看這句俗語到底給我們說出了什麼樣的道理和經驗。「半路夫妻硬如鐵」,這是句說夫妻之間關係的俗語,可不要真的當成是我們生活中能見到的鐵製品了。
  • 農村俗語:人悶心毒,狗悶嘴惡,什麼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人悶心毒,狗悶嘴惡,什麼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在農村生活,你就發現農村的生活是很豐富的,不僅能見到很多你在城市裡沒見到的東西,連一些話語你也是覺得比較新鮮的,有時候可能就幾個字,可是想想還是很有意思。
  • 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文|為之君(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說起十二生肖很多小夥伴都能夠倒背如流,在傳統的觀念中對於生肖其實非常看重。對於很多農村人來說,如果家裡添丁進口,那麼無疑是一件非常值得慶祝與高興的事情。但是如果在一些比較特殊的年份出現的時候,家裡的長輩也會建議年輕人應該以工作第一,不用著急「添丁進口」。其中就有這樣一句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這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該怎麼解釋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從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男人的生肖怕屬雞,女人的生肖怕屬羊。」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小智在農村,總有許多朗朗上口的俗語被人們傳頌。比如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叫做「男凹女凸,不寡就孤」,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所謂「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意思是指,如果家裡面的男人性格比較懦弱,就會被家裡的女人牽著鼻子走。
  • 農村俗語「男吾得子時,女吾得午時」,啥意思?有道理嗎?
    隨著這些年,國家對農村的大力扶持後,城市和農村差距越來越小,尤其是城市郊區農村,從外觀上看,城市和農村的分界變的日益模糊不清,都是同樣的磚瓦房 ,平坦寬曠的道路,文體娛樂方式也多樣起來,羨煞眾人!在這巨大的革新變化中,有一樣卻始終不變,那就俗語,它承載了農村人的記憶,更是反映了農村人的習俗以及智慧!雖說一些俗語在歷史的長河中被人們遺忘,但傳承下來的俗語仍煥發著燦燦金光,今天我們探討下這則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