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我們在一起 | 界面文化編輯部2018私人書單

2021-01-09 界面新聞

[美]麗貝卡·特雷斯特 著 管燕紅 等 譯 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05

2018年可謂單身女性揚眉吐氣的一年,雖然在工作中、生活中仍然面臨種種壁壘和困境,但在兩部網劇《上海女子圖鑑》和《北京女子圖鑑》之中,逐漸從作為一種經濟捆綁關係的婚姻中解放出來的女性開始浮出水面,她們勇於面對和表達自己的欲望與野心,在光怪陸離的大城市中實現自己身的理想和價值。這種現象並非個例,有數據顯示,在北京,20歲到44歲的單身群體中,女性佔45%,並且正在逐年增長。凡此種種,都在為我們展示一幅全新的圖景——雖然異性戀專偶制婚姻仍然佔據主流地位,但越來越多女性開始偏離這一軌道,尋求婚姻之外的生活方式。

麗貝卡·特雷斯特的《單身女性的時代》可以為這種趨勢做一個精彩的註腳。作者從對近百位美國女性的訪談中,選取三十個女性的故事,寫成了這部反映美國女性最新生存狀況的紀實報告。這些女性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或選擇晚婚,或選擇不婚。作者首先從美國的政治、社會、歷史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了美國單身女性現象的興起。與此同時,作者也指出,除了獲取更好的經濟報酬和工作機會,如今也有越來越多的單身女性為了「尋歡作樂」來到大城市。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書中也用一章的篇幅探討女性與女性之間彼此勾連的複雜情感關係,這種遊走在姐妹情誼和同性情慾之間的微妙情感,也構成了大都會單身女性情感生活圖景的別樣景觀。(推薦人 傅適野)

《契訶夫書信集》

[俄]契訶夫 著 朱逸森 選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8-09 

契訶夫一生中留下了4000多封信件,在這些書信中,他明白無誤地表達自己的文學意見,並且不懼怕與人針鋒相對。他在二十三歲時就提出了對節制和簡潔的要求,也表達了對於「虛偽杜撰」的憎恨——契訶夫認為屠格涅夫筆下的女人全是杜撰的,裝模作樣、非常虛偽。文學意見之外,這些信件還體現出契訶夫與高爾基、託爾斯泰等作家的來往,他與高爾基之間的情誼尤為令人動容,他不遺餘力地向人推薦高爾基,還旁敲側擊地問別人是否喜歡高爾基,總是毫不吝惜他對高爾基的高度評價。更重要的是,這些信件還記錄了他人生之中的重大事件,比如為了極其艱苦的「人間地獄」薩哈林之行,他曾連續數月在家中足不出戶地閱讀當地材料,直到腦子再也容納不下其他東西。(推薦人 董子琪)

《做工的人》

林立青 著 賴小路 攝影 中國工人出版社 2018-06

作為一名監工,林立青可以接觸得到各個工種、工序,用獨特的觀察視角揭示出做工的人經歷的貧窮與黑暗。在本書中,他講述了工地勞動者的生命樣貌,比如工地的年輕一代「八嘎囧」,他們不求上進,卻建立了獨特的認同,講義氣,為家庭投注心力;比如那些愛喝酒的粗工,用酒精埋藏多餘的時間以及重複而無意義的對話。他看到,在受累受苦之外,工人也會通過行動進行抗爭,但有時,抵抗的方式會滑向背面,有些勞工會選擇再次越軌甚至犯罪……不僅如此,林立青也注意到了邊緣人中的邊緣人,也看到飽受歧視的「臺灣媳婦」、年齡偏大的「茶室小姐」,注意到工地附近的「檳榔西施「。

本書對工作環境、僱傭關係、勞動結構到借貸醫療、宗教信仰以及對政府的態度,勞動者生活情境中的方方面面,均有涉及,讀過之後更能夠體會人生疾苦。(推薦人 潘文捷)

《魚翅與花椒》

[英]扶霞·鄧洛普 著 何雨珈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8-07

在我閱讀過的外國作家寫的中國紀實作品中,《魚翅與花椒》是最特別的一本。作者從一個對川菜著了迷的留學生開始,踏上了中華料理的研習探索之旅。她對各地美食的描述生動異常,縱使我不算是個「吃貨」,也不自覺地在閱讀過程中兩眼放光口水直流。

杯盞鍋碗之間,俱是人生。在扶霞看來,飲食在中國社會和歷史中有著超然的中心地位,因此這也成了一扇觀察中國歷史、哲學、思想和生活的絕佳窗口。在與中國結緣的這20年裡,她親眼目睹了狂飆突進的經濟發展給城市、人與飲食帶來的巨大變化,也用文字記錄了中國的過去與現在。她曾在接受界面文化採訪時說,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是她最高的寫作目標,讓中國讀者了解外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人引以為傲的飲食文化、促進關於文化交流和東西方差異的討論,是她的期望。(推薦人 林子人)

《不鏽時光》

任曙林 著 新星出版社 2018-06

攝影師任曙林曾著有廣受好評的《八十年代中學生》,相比之下,《不鏽時光》更像是一部私人影集。從標題到內容,再到文字與影像交織的方式,《不鏽時光》似乎可以與上海作家金宇澄的《回望》相比,只不過金宇澄回望的是自己的父母一輩,《不鏽時光》講述的則是任曙林自己在歷史風波中成長的過程,尤其顯現了普通人在歷史重大時刻前的被拋擲感。——在1966年的北京三裡河大院、1969年的北京天安門還有北京月壇中學,照片的主角任曙林或是戴著紅領巾,或是頂著雷鋒帽,再或是和同學們站得筆直,一副那個年代的青少年最尋常的模樣,對即將到來的暴風驟雨渾然不覺。 (推薦人 董子琪)

《長樂路》

[美]史明智 著  王笑月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8-03

最近十年,我一直生活在上海的長樂路附近。對我的一些朋友來說,這是一條頗具風情的小路,在梧桐掩映下,路邊的小店非常適合閒逛。在我印象裡,這條路對於電動車騎手也非常友好,除了靠近婦產科醫院的那一段總是太過擁擠。美國記者史明智同樣居住在長樂路的一頭,他在這條路上看到了中國。

懷抱夢想的三明治店主、石庫門廢墟裡的釘子戶、街角花店的趙女士、熱衷於傳銷的傅姨……史明智以局外人的好奇和記者的敏銳,發掘出這條路上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也揭示了當代中國的世情百態。對於生活在其中的人來說,這些具體的敘述往往因為太過熟悉而會被忽視,但是細讀這些故事,它們和我們理所當然的想像又大為不同。這種真實,這種城鄉之間自然的穿插,恐怕在日常的中文報導,以及文學、影視作品裡面都是鮮見的。(推薦人 朱潔樹)

《紙上尋仙記》

錦翼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8-04

錦翼說,這本書是他在書寫志怪故事的邊角料。錦翼並不是專業作者,他是一位生活在河北邯鄲的銀行業工作者,寫作並非他的專業,也不能為他謀生,只是生活和工作之外的興趣。 就像他的「野生作家」身份一樣,這本書也顯示出生機勃勃的「野生」特色,它的題材雖取自中國博大精深的志怪傳奇小說,然而講述的方式不拘一格,思路也清奇跳躍,比如研究鬼吃飯的問題,從尋常家庭講到帝王將相的祭祀習俗, 最後得出的結論也令人發笑——帝王家裡拜祭,山珍海味吃不完,小戶人家的祖先估計也就只能喝一碗粥了。(推薦人 董子琪)

《鄰人之妻》

[美] 蓋伊·特立斯 著 木風 許諾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07

這不是一部色情小說,但它可能比色情小說更能滿足人們對性的獵奇心理,因為這是一部「所有人名、場景與事件全部屬實」的以色情為主題的非虛構作品。繼《被仰望與被遺忘的》之後,身為新聞記者的蓋伊·特立斯再次於《鄰人之妻》中展現了他對美國社會的精準洞察,這回,他將目光聚焦於人們避諱談及的私生活,試圖用一個個重新定義了倫理道德的人和事件,揭示美國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性愛發展史。

書中調查採訪的對象有按摩店主、裸體模特、《花花公子》雜誌的創立者、裸體營的創辦者等等,其中最惹人爭議的,是特立斯親身參與到裸體營的各種活動中,並把體驗的細節以第三人稱如實書寫出來。這無疑是頗具風險的,但《鄰人之妻》最終以成功的出版向世人證明,性已不再是一個帶有「原罪」的話題了。而本書為今天的讀者帶來的震撼力則進一步說明,無論觀念如何變化,性、道德與人際關係始終是牽動人們敏感神經的母題。(推薦人 陳佳靖)

《最危險的書》

[美]凱文·伯明罕 著 辛彩娜、馮洋 譯  甲骨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8-10

《尤利西斯》是怎樣一本書?馬丁·艾米斯說它「讓貝克特顯得沉悶,讓勞倫斯顯得平淡,讓納博科夫顯得幼稚」,然而其偉大之處也並不在此,《尤利西斯》發動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抗擊陳詞濫調的戰爭」——這是一場與世界大戰幾乎同時爆發的戰爭,一場燒焦了舊世界也燃到了新大陸的戰爭,一場超出文學領域、捍衛基本人權和言論自由的戰爭。無論是那個一本一本堅持不懈從加拿大走私《尤利西斯》到美國的人,還是那個畢業於常青藤、道德高尚卻又死不悔改執意盜版《尤利西斯》的人,這些具體故事背後的抽象人性,無一不站在對言論自由的追求與渴望之上。不管是在19世紀還是在今天,淫穢都被認為是違法的,而改變的只是我們對它的定義、對善與惡的權衡、墮落與美的權衡。凱文·伯明罕在書中寫到,喬伊斯的著作通過探索淫穢的持續性改變了我們對淫穢的理解,也通過改變我們對自我的認知來改變淫穢。在《尤利西斯》之後,書籍似乎不太可能使我們「墮落和腐化」了,如果有的話,它們讓我們相信,最危險的小說是我們的天真。(推薦人 黃月)

《創水記》

[美] 賽斯·西格爾 著 陳曉霜、葉憲允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8-01

在今天世界上大部分的地方,很少有媒體關注水,公眾評論也難得提及水。但就在過去幾十年裡,全世界範圍內,原本需要數十萬或數百萬年時間才能填滿的蓄水層已經因為過度抽取而耗竭,或者被化學品汙染。依靠這些地下水庫的農民和城市很快就需要大幅度地減緩取用地下水,或者尋找其他水源。這是人類發展的必然代價嗎?如果農業往前走、經濟往前走,我們的水資源就只能等著被消耗殆盡嗎?在《創水記》這本書裡,作者賽斯·西格爾給出答案,絕非如此!這本前後採訪了220餘相關人士的非虛構作品,向我們展示了國土面積超過60%是沙漠的小國以色列,是如何高效利用水資源,並且利用水資源在這中間完成猶太復國夢的。(推薦人 姜妍)

《掃地出門》

[美]馬修·德斯蒙德 著  胡訢諄、鄭煥升 譯 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07

從大規模拆除城中村到長租公寓壟斷導致的租金上漲,過去一年,對於一線城市裡租房住的「外地人」來說,由「房子」引發的焦慮似乎一直沒有停止過;其中受到最大影響的,恐怕是那些在城市邊緣的合租甚至群租房裡蝸居,靠不斷降低居住條件讓自己活下來的外來打工者。但或許很少有人想到,這些城市裡最貧窮、最弱勢的人群,同時也是另一些人巨額財富的來源,他們的貧窮本身構成了一種可以不斷被利用、被剝削的資源。這就是美國人類學家馬修·德斯蒙德在《掃地出門》這本書裡提出的核心觀點,通過對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底層家庭所經歷的強行驅逐和顛沛流離所進行的紀錄片式的白描,德斯蒙斯向讀者解釋了,美國的強行驅逐政策是如何將一部分人的赤貧轉化為另一部分人的暴利的。能否在城市裡留下來,並不是一個適者生存的自然淘汰遊戲,貧窮不僅源於低收入,它更是商業市場巧取豪奪的產物,這是《掃地出門》在今天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推薦人 張之琪)

《在上帝之城與魔鬼共舞》

[美]朱莉安娜·芭芭莎 著  吳緯疆 譯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8-05

2008年,裡約熱內盧贏得2016年奧運會的主辦權。這讓朱莉安娜·芭芭莎意識到是回家的時候了。裡約熱內盧是她出生的地方,此後她隨外交官父親週遊各地,最終在美國定居。當芭芭莎再次以美聯社記者的身份回到這裡,此時的家鄉顯得陌生而複雜。

她親臨了維和警察與貧民窟黑幫的激烈對峙,報導了造成千餘人死亡的山洪、目睹了南美洲最大垃圾填埋場的關閉,以及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同性戀婚禮,特別是其中有關拆遷、環保、貧富差距、申奧與其帶來的問題,對於中國讀者來說也並不陌生。

作者尤為擅長將宏大議題和個人經歷結合在一起,例如:因為房價暴漲的原因,她拿著美聯社提供的住房補貼,卻在裡約熱內盧找不到一處住得起的房子,其中流露的「白左」對世界的好奇和內心的脆弱讓人忍俊不禁。芭芭莎作為記者,她的著作或許是基於其採訪報導的基礎之上,因此在文化歷史等層面並未有深度涉及,但其對於熱點話題的把握以及在宏大和細小之間的迴旋,是非虛構作品的不錯的範例。(推薦人 朱潔樹)

《重讀八十年代》

朱偉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05

這是一部以文學編輯的角度重現八十年代文學現場的現場記錄——它不是文學史,卻充滿了鮮活的史料;不是評論集,卻有著對眾多名家的著述梳理。更重要的是,作者朱偉,當年的文學期刊《人民文學》的文學編輯,本身就是當時文學生產中的一環;作為編輯,他要向作者約稿,要給作者反饋,見證了眾多作者從默默無聞、文筆稚嫩到建立風格、成名成家的過程。所以,這本書最為寶貴之處就在於作者的在場性,或者說,就在於作者不僅是個旁觀者、記錄者,還是一位熱情洋溢的參與者。就像臺灣的尉天驄創辦《筆匯》,與陳映真、王禎和等人十分熟識一般,朱偉與餘華、格非、史鐵生等人都有著早年結交的情誼。在1990年的夏天,他們還一起看過世界盃,餘華看得氣急敗壞,格非據說態度遊移。(推薦人 董子琪)

相關焦點

  • 閱讀時,我們在一起|界面文化編輯部2019私人書單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末盤點時,我們照例以這一年的編輯部私人閱讀書單,拉開年度盤點的大幕。這已經是界面文化第四個年度書單了,這一年我們向大家推薦66本今年出版的新書。和往年一樣,我們團隊的每一位成員列出10本推薦書目,其中一本為重點推薦書目。之後合併同類項,就得出了這樣一個數字。
  • 找回2018版CAD軟體經典工作界面的步驟與方法
    2018版CAD軟體怎麼找回經典工作界面?老版本的CAD經典模式是很多設計師習慣使用的工作界面,但是在高版本的CAD2018版本裡卻並沒有包含CAD經典工作界面。本期,就來和模型雲一起看看CAD2018版找回經典模式工作界面的方法吧!2018版CAD軟體怎麼找回經典工作界面?
  • 書單|在村上春樹的小說中尋找他的私人閱讀書單
    此外,從這些提到的書中,我們也可以窺見村上本人的閱讀品位。畢竟,無論主人公是離婚的中年男性,還是十五歲的堅強少年,無論是學生、自由撰稿人,還是法律工作者或畫家,他們總有一個特點,就是讀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這個大眾文化橫行的年代,這未免也太巧合了些——如果他們不都是村上小說中的主角的話。
  • 精選書單|2020年必讀的十本書
    ——培根書單簡介2019年我國人均閱讀紙質書4.65本,其中成年國民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2.84本,而2020年4月23日就是世界讀書日了,不知道大家今年的閱讀計劃是幾本呢?如果還沒有計劃好,那這份書單值得收藏。
  • 貧嘴的編輯部,回應著一個時代的困惑
    這也直接投射在當時的中國影視文化中,1991年出現的那部喜劇《編輯部的故事》,剛好印證了這一點。劇中頻頻出現的「百龍礦泉壺」一度引發現實中產品斷貨的熱銷盛況,而這個與眾不同的「《人間指南》編輯部」,似乎也為人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編輯部的故事》海報國劇開始不再「嚴肅臉」20世紀90年代是國劇的黃金時期,「黃金」是源於一部部直到今天都在閃光的作品。
  • 6-12月寶寶的閱讀建議和書單
    寶寶的閱讀需求是與寶寶其他方面的發展相關聯的。比如動作發展從口轉向了手,視覺清晰度在不斷提高,聽覺、觸覺都在不斷發展,注意力和記憶力也在發展中。這就為寶寶的閱讀範圍擴大提供了支撐。而同時呢,寶寶的一些敏感期發展也可以通過閱讀來促進。
  • 《人間指南》編輯部:一個時代的記錄者
    戈玲,就是《編輯部的故事》的女主角,呂麗萍演的那位。此後,明星越來越多,角色越來越少,用劇中人名而不是明星打響廣告,從此絕響。經典,似乎是20年後,我們用來審視《編輯部的故事》時,最容易加上去的定語。可是20年前也是如此嗎?
  • 2018 總書記和我們在一起
    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乘著新時代的浩蕩東風,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劈波斬浪、揚帆遠航,勝利駛向充滿希望的明天!  請看本刊特別策劃《2018 總書記和我們在一起》。  10時49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號手奏響了宣誓儀式曲。  12名陸海空三軍儀仗兵,一路正步,穿過會場行進至主席臺前。主席臺上,3名儀仗兵護送《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入場。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軍樂團奏響《義勇軍進行曲》。伴隨著莊嚴高亢的旋律,全場代表齊聲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 新京報2019年度閱讀盛典,易中天現場教「寫...
    在過去與未來的洪流之間,我們該如何通過實踐獲得真實的生活經驗和切身的時代感受?又該如何通過閱讀重塑個體精神和意志,篤定我們的思想,做出自己的判斷?漢娜·阿倫特曾告誡我們:在「早已不再」的往昔人事與「尚未抵達」的未來道路之間,必須向思想求助。誠然。1月11日,「2019新京報年度閱讀盛典」在首都圖書館舉行。
  • 2021,我們如何不管三七二十一 | 三明治編輯部的新年
    同題共寫一直是三明治編輯部的一個傳統,我們寫過一些雜談,也在過往時節變幻的時候留下過自己的感受。這次也是一樣。寫下這些心緒,作為一個2020年到2021年的留念。年前最後一天,我還在愚園路小店裡跟奶油一起布置新年的裝飾,可度過最漫長的一個春節假期後,等待我們的是跟搬來一樣猝不及防的道別;在「武漢日常」和海外每日書裡,收集疫情之下各個角落發生的事情,災難帶來的無力感面前,虔誠地記錄點什麼,或許能填補上受創後的空洞;編輯部開始了「漂流」,在嵩口古鎮放過煙火,去陶倉湖面採過蓮花,用更多方式與寫作者產生真實的連接;三明治的故事拓展出新的疆界,我從虛構班和工作坊裡,讀到了許多奇妙的故事
  • 南京大學50位知名教授推薦假期閱讀書單
    南京大學50位知名教授推薦假期閱讀書單 愛上悅讀 侯印國老溼 2015年08月12日 16:36 A-A+   今年寒假,「侯印國老溼」邀請我校50位著名學者分別開出最適合假期閱讀的書單。
  • 萬卷書計劃 |《從小愛科學》《少年與海》《埃及守護神》…小朋友的第一份暑期書單曝光!
    百萬大挑戰的活動才正式啟動我們就收到了很多小朋友的書單今天毛毛小朋友給我們分享了她的暑假書單做的特別精緻 小編:你和爸爸會陪她一起看書嗎?毛毛媽媽:我和她爸爸只要有空,就一定會輪流陪她一起閱讀。當毛毛還小的時候,她爸爸在書上看到一隻受傷的小狗,就會模仿小狗的語氣,還會發出各種慘叫,毛毛也會跟著玩起來。
  • 【不吐不快】2018世界盃結束了,我們都會很懷念它
    原標題:【不吐不快】2018世界盃結束了,我們都會很懷念它 再見,2018。 注意:本期推送由瘋狂進球的法克兩隊,世界盃決賽場上飛奔的狂熱球迷,勇敢露臀的日本美女國腳,以及守候了一個月,用日日夜夜辛勤工作陪伴大家度過一屆難忘的世界盃比賽的全體編輯部同事贊助播出。 嗯,這首歌,送給各位,也送給我們自己吧。難忘今宵,難忘的2018。
  • 後臺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的10條經驗法則
    一個優秀的數據可視化界面包含以下幾個關鍵要素:清晰:一個好的數據可視化界面一定是能夠清晰的展現用戶所需要的信息。當用戶看到界面內容時,應該能在5秒內了解到它的用途,而不是花費至少幾分鐘才能理解各個數據的含義。有意義:一個有用的數據可視化界面上的每一條信息都應該是有意義的,這些有意義的信息能準確傳達設計師想要表達的內容,每一條數據的背後,用戶應該都是可以讀懂的。
  • 「天天愛閱讀,Kindle0元享」活動即將收官,咪咕閱讀助力全民閱讀...
    咪咕閱讀本次活動推動了全民閱讀習慣的養成,也為讀者謀到了實實在在的福利。百天閱讀大數據出爐,咪咕閱讀引領全民閱讀新風尚隨著Kindle百天打卡活動進入尾聲,咪咕閱讀生成了一份涵蓋所有參與用戶的閱讀大數據報告,包含不同城市的平均閱讀數量,閱讀時長,打卡時間,以及偏好的圖書類型。
  • 文化學者談詩詞類綜藝節目熱播 讓民眾靜心閱讀經典名篇
    文化學者談詩詞類綜藝節目熱播 讓民眾靜心閱讀經典名篇 2018-04-14 21:48:3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生活方式書單 | 給射手座的全能書單
    射手座書單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彭凱平 寫給中國青年的幸福枕邊書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教授結合20餘年的心理學研究實踐,對比了中西方文化看待幸福的差異性,為當下的中國人重新解讀幸福。
  • 小魚仙倌款男主,香蜜同人文推薦,口味獨特,非常私人的小眾書單
    本期書單非常非常私人!慎入!來自於看完香蜜被潤玉仙迷得死去活來的花痴小編。如果跟我有同感的歡迎關注我呀!本期文案就不放了,我就簡單跟你們說下小說的萌點和雷點吧!瀏覽須知:主體晉江免費同人小說,男主潤玉,且小編不吃龍鳳配。所以很抱歉吃此款配對的讀者要失望了,還望大家多多海涵啊!
  • 書單|18位推薦人,18本書,給還宅在家的人的閱讀推薦
    【編者按】張武宜是武漢江漢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看吶文化藝術總監,雖然平時也會宅家看書、寫文章、做學問,但是在疫情期間(他也感染了新冠肺炎,入院治療了一段時間),他更加體會到閱讀的重要性。在重新與世界創建勾連的途中,我們再次加深了我者與他者的理解,並間接參與、影響了整個社群的文化生態。也許通向「世界」的路從不單一,只要我們踏出腳步。
  • 新《編輯部的故事》 呂麗萍當主編
    1991年,一部《編輯部的故事》讓葛優、呂麗萍走紅,李冬寶、戈玲、牛大姐、餘德利的故事也為人津津樂道。日前,新《編輯部的故事》在北京開機,導演鄭曉龍再次延續「編輯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