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幣上的漂亮書法,竟然是他們寫的!

2021-01-07 網易

2020-12-26 12:44:51 來源: 書法之海

舉報

  

  古幣存世量大、門檻較低,很多人喜歡收藏古幣,但你有沒有想過,古幣上的書法誰寫的?你可能觸摸到的古幣就是古代某著名書法家的「作品」?沒錯,中國是世上最早製造貨幣的國家之一,錢幣上更是有各個朝代名家的書法。書思今天給大家盤點下這些古代官方制幣「特邀書法家」。

  秦丞相李斯

  

  圖/秦代雅致的小篆「半兩」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書同文字」的建議,命令禁用各諸侯國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為統一書體。李斯便奉秦始皇之命製作這種標準字樣,這便是小篆。而關於小篆的由來,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說:李斯等人在奉秦始皇之命製作標準字樣時,「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

  不久,秦代程邈將篆書改革為隸書,打破了篆書曲屈迴環的形體結構,形成新的書體。蔡邕稱其「 刪古立隸文」。成為新的古幣銘文。

  西漢曹喜

  

  圖/刀幣上冷峻古美的懸針篆

  在西漢著名的「王莽改制」中,王莽在第四次貨幣改革(天鳳元年暨公元14年)時,廢大、小錢,另作貨布、貨泉兩種。王莽的十布、貨布和貨泉的文字都有懸針篆。除布泉外,懸針篆比較突出的是貨布和大布黃千兩種。這兩種錢的懸針篆很具典型性。

  懸針篆是小篆的一種,也叫垂針篆,是篆書的異體,懸針是指「豎畫收筆出鋒」,鋒就像鋼針倒懸一樣。南朝宋王愔的《文字志》說:「懸針,小篆體也,字必垂畫細 末,細末纖直如懸針。」宋朱長文《墨池篇》說:「懸針之書,亦出曹喜。」宋僧夢英《十八體書》說:「懸針、垂露曹喜所作。懸針篆,抽其勢,有若針之懸鋒 芒。」看來,前人對懸針篆早有議論,而且上述二人肯定懸針篆是曹喜所創。

  唐代歐陽詢

  

  「開元通寶」為唐代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最初的「開元通寶」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

  宋仁宗趙禎


  九疊篆「皇宋通寶」錢,九疊篆原是一種流行於宋代「國朝官印」字體,主要用於印章鐫刻,其筆畫摺疊堆曲,均勻對稱。每一個字的摺疊多少,則視筆畫的繁簡確定,有五疊、六疊、七疊、八疊、九疊、十疊之分。之所以稱為「九疊」,則是因「九是數之終,言其多也」,將九疊篆用於錢文,「皇宋通寶」錢為第一例也是最後一例。

  皇宋通寶,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北宋仁宗趙禎,寶元二年至皇祐末年(公元1039年~公元1053年)鑄,非年號錢。錢文有篆書,楷書對錢,光背。有小平、折二兩種,有鐵錢。篆書中另有九疊篆者,極其罕有,為古泉大珍。

  金朝党懷英

  

  党懷英能屬文,工篆籀,當時稱為第一,學者宗之。大定二十九年,與鳳翔府治中郝俁充《遼史》刊修官。懷英工書法,世稱「獨步金代」,尤愛玉箸篆書。泰和四年,書「泰和重寶」,鑄於錢幣之上,是為「金泰和」。

  宋徽宗趙佶


  北宋貨幣大觀通寶,是由徽宗御題錢文。宋代與歷朝有所不同,每換一種年號就開爐鑄新幣,若年號與寶文相重,則更鑄非年號錢。終宋三百年,通行以小平折二錢為主,其間也有大錢流通、錢幣的輪廓,尺寸都有一定標準。因此宋錢版別極多,歷代罕有,錢文除真、草、隸、篆,行外,還有便是北宋徽宗的「玉劃銀勾」瘦金體。

  朱元璋


  元楷書「大中通寶」錢。元末朱元璋為吳王時所鑄,錢文端莊。元末社會動亂,紙幣支持的經濟體系嚴重破壞,元境內各地先後恢復了銅錢的流通。六支反元軍事集團先後發行了自己的銅幣,如韓林兒的「龍鳳通寶」錢,張士誠的「天佑通寶」錢,明玉珍的「天統通寶」錢,以及朱元璋「大中通寶」錢。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硬筆書法落款這樣寫,很漂亮,看起來專業
    硬筆書法落款這樣寫,很漂亮,看起來專業。最近大家都宅在家裡,有了不少空餘時間,很多朋友選擇在玩手機之餘練練書法,靜靜心,排遣一下焦慮的情緒,不少朋友也給我發了他們的硬筆書法作品,讓我指導一下,並詢問學習硬筆書法有沒有什麼快速成功的秘訣。
  • 河南農民喜歡書法,用煤灰寫書法,一手「毛體字」真漂亮!
    聽到黃鐵圈這樣的名字我們也都知道非常的土,一看就是農民出身,雖然黃鐵圈是農民出身,但是黃鐵圈從小就對中國的的書法非常的喜歡,沒有名師指點的黃鐵圈對中國的書法也是非常的執著,通過自己一個人的研究最終把中國的書法寫出了藝術美,黃鐵圈最為喜歡的就是「毛體字」,他寫的「毛體字」非常的漂亮,而且書寫的方式也是非常的特殊,因為平時家裡沒有錢買墨水,所以黃鐵圈就通過撿煤灰來寫書法,看到這裡以後相信很多網友也好奇
  • 「書法不是把字寫漂亮」,我們該如何理解專家的這句話?
    文 | 王呈祥是不是把字寫漂亮了就是書法?專家:書法不是把字寫漂亮!「書法不是把字寫漂亮」,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句話?前段時間聽到這樣一句話,說「書法不是把字寫漂亮」,讓我很納悶:不是把字寫漂亮,難道為了把字寫不漂亮?
  • 明星李小璐寫書法,一幅《心經》寫出藝術美!字和人一樣漂亮!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網友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我們談到書法文化時很多網友都非常的感興趣,而且也會想到很多自己喜歡的書法作品,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的書法,特別是代表作《蘭亭序》更是每天臨摹,為的就是能學到傳統書法的精髓,還有的書法愛好者喜歡楷書
  • 寫在牛皮紙信封上的書法
    頗令人驚呀的是,這些書法作品字幅大小參差,均寫在牛皮紙上,有些隱約可見郵戳,有些隱約可見接縫,有些甚至可以看到收件人。  三十餘幅寫在信封上的書法小品,將展廳裝飾得典雅、質樸。人們在書香與墨跡間欣賞、分享文士之雅趣。一位觀賞者十分驚奇地說:「這樣的書法展,我還是第一次碰到,用廢棄的信封抄書練字,足見書寫者是一個崇尚國學,崇尚節儉,富有雅趣的人。」
  • 這樣落款,書法白寫了!
    ——每天在這裡,遇見生活,遇見藝術—— 書法落款,不單是尾部,是包含了作者在書法作品中除正文內容以外的所有書寫內容。落款包括:正文內容的出處、贈送對象、創作緣由、創作時間、作者姓名、字號等。
  • 小學生硬筆書法,老師:哪張寫得最漂亮呢
    漂亮嗎?很容易就能發現,整體感覺好的先找出來。除了第一感覺,也有些方法,比如一張紙上的內容不能寫太滿,也不能太空。而且內容要放在紙張的居中位置。字的大小要合適,整體風格要統一。其次,你再看看,每一行是不是平,字的重心如果在一條橫線上,給人的感覺就會很整齊,一行當中,最好的對齊方式是每個字的重心對齊,很多小學生寫字時,喜歡把所有的字都放在下面的橫線上,雖然感覺也很整齊,但實際上並不是特別美觀。看了行,也要看看豎,如果主方格紙,那橫豎都要對齊才好。再次,你看看一幅作品中,所寫的每個字是不是大小差不多,正楷寫字,字的大小不能相差太多。
  • 曾被漢化的越南人過年寫春聯,他們的書法寫成啥樣?
    越南漢服女子由於受到漢文化影響過深,越南在千餘年間的歷史中其實曾經多次試圖擺脫華夏,幾乎都從未完全成功,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完全自主自創的文明和思想,即便是在如今他們看似完全獨立的歷史當中,從上至下貫穿的始終是漢文化的山寨版本
  • 邵巖研究新書法:寫4字春聯祝福書法,作品風格很像沈鵬
    射墨大師邵巖被嘲笑,被大家戲說成是不懂書法的江湖大師,是醜書大師。真假難斷定,在整個書法圈子裡,有一批人一直捧著他,甚至形容邵巖是當代難得的創意書法大師。甚至連沈鵬書法家也不否定邵巖的存在,沈鵬的說法就是:允許書法圈裡有百花齊放的效果才好,說明書法市場是興盛的,是可以稱讚的。邵巖研究新書法:送4字新年祝福書法作品,風格發生大變化!邵巖的射墨書法還沒有玩夠,更沒有獲得廣大網友們的一致認可,但他又研究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新書法,你信嗎?在牛年到來之際,邵巖大師又寫了一幅4字新春聯的祝福送給大家。
  • 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簡單三個方法,讓孩子從此喜歡上書法!
    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簡單三個方法,讓孩子從此喜歡上書法!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也是我國獨特的一門藝術。一手漂亮的好字將對孩子的一生受益深遠。隨著應試教育的普及,在考試答卷中,一張字跡端正、規範、整潔的答卷將會為審閱老師留下良好的印象,潛移默化中為孩子的成績加分。
  • 如何寫一副漂亮的新年春聯?
    新年來臨,寫春聯成了這段時間很多文化人心中非常有意義的慶新春活動。春聯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一副好的春聯往往涵蓋了文學、詩詞、書法等領域的知識,它對書寫者的傳統文化素養是一個綜合的考驗。因此,真正寫好一副春聯也並非容易。那麼,如何才能寫一副漂亮的新年春聯呢?今天我們就從以下五點來探討春聯書寫的相關知識。一,選材得當,名副其實。
  • 大字書法,應該怎麼寫?
    本次徵稿,書體不限,正文字徑原則上不小於15cm,尺寸為8尺整張以內(高度不超過248cm,寬度不超過129cm),一律為豎式。首屆大字書法展 入展作品那麼,大字書法到底應該怎麼寫?大字書法是對榜書、題署、署書、擘窠書、撮襟書等的總稱。書法史上,大字書法在明代最為興盛。
  • 從古至今,書法史上最難「寫」的十個字
    中國的漢字是方塊字,也是為數不多可以演變出書法藝術的文字。中國的書法藝術源遠流長,是中國漢字的傳統藝術。從字體的橫豎搭配、篇章結構、筆墨濃淡等,都是一門需要耗費無數心血的學問。無論是中國哪座城市的博物館中,都有書法藝術的展區,這也是漢字獨一無二的藝術美感。
  • 寫一個字蘸多次墨,算不算書法?
    繼續觀察下圖,系草聖張旭《肚痛帖》,共30個字,從筆墨的粗細變化來看,應為四筆一揮而就,分別是第1筆寫了8個字,第2筆寫了10個字,第3筆寫了5個字,最後一筆寫了7個字。平均下來每筆寫7個多字。可能很多人認為研究這個東西很無聊,只要能把字寫完整寫漂亮就成了,何必管他一筆到底能寫多少個字呢?我們來捋一捋其中的關鍵。首先,一筆能寫多少個字,篆隸楷是看不出來的,為了減少敗筆的出現,書者可能每寫一筆就舔一下筆尖也未可知。所以寫篆隸楷書,最常見描畫問題,結果寫出的字,一定是不自然、不耐看的,因為不符合書法自然書寫和抒情達意的本質。
  • 他寫的「娃娃體」書法獲得了全國書法獎,這種書法怎麼學?
    所謂「娃娃體」書法,是指寫出來的字就好像剛學的娃娃寫的,很是稚嫩,也很質樸,為什麼有很多搞書法的人,都喜歡追求這種風格?原因就在於「娃娃體」有稚拙、自然之感。在一次全國書法展上,一幅「娃娃體」作品獲得了這屆書法大展的三等獎,從此而一舉成名,他就是朱興賢。
  • 怎樣寫好大字書法作品?
    我們馬上就要寫春聯了!這是練膽我們馬上就要寫春聯了!這是一年一度的「練膽季」,千萬不要放過。 寫春聯,一般要用大字寫。展廳書法,大字作品也是主流。今天就來講講怎樣寫好大字作品。 什麼是大字書法?
  • 考入清華北大的學霸,寫的字到底有多漂亮呢?網友:自嘆不如
    作為從教18年的老教師,我發現很多學霸或者超級學霸,他們寫的字基本上都相當漂亮。而字寫得特別差的學生,一般而言文科的成績再好也好不到哪裡去。那麼考入清華北大的學霸,寫的字到底有多漂亮呢?很多網友看了那些牛人寫的字之後,都表示自嘆不如。
  • 書法可以寫簡體字嗎?
    書法不能寫簡化字麼?今天,書思推薦大家閱讀來自雲南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成聯方的文章,深度剖析簡體與書法的淵源。 書法創作只能寫繁體字的觀點是書法界普遍贊同的,但是,在現代漢語的簡化字時代,這個觀點卻有很多漏洞。一是因為古代經典碑帖、古代典籍中都有簡化字,二是因為國家文字政策也要求書寫簡化字、推廣簡化字。所以,書法界如何應對簡化字,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課題。
  • 劉曉慶書法獲網友稱讚,卻受到專業人士質疑,她寫的到底怎麼樣?
    而她在40歲時,出演的武則天,從10幾歲的武則天開始演起,雖說年齡上大出很多,但她出色的演技,和姣好的容貌,很好地掩蓋了這一點。,以及她寫字時給人的那種感覺,很多網友都對她大加稱讚,說她寫字的時候很美,寫出來的字也很美。
  • 杜維善是古幣收藏家,他將珍貴的薩珊王朝金幣,捐獻給上海博物館
    當時的人們都意識到,如果能與杜家攀上親家關係,絕對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於是乎,全上海灘的媒婆們,幾乎每天都在杜公館門內進出,爭相為杜公子介紹心儀的姑娘。她們巧言善辯,拿著上海灘巨富之家姑娘們的照片,簡直是誇出了花來,令杜月笙本人挑的眼花繚亂,甚至自己都有些拿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