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經常會發生腳抽筋的現象,特別是老年人動不動就會腳抽筋,有人說腳抽筋是因為缺鈣導致的,這種說法有根據嗎?怎麼治療腳抽筋呢?腳抽筋的原因有哪些?老年人腿抽筋的鑑別診斷怎麼做?下面小編就具體的講解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怎麼治療腳抽筋
1、抓腳趾、肌肉伸展法
在出現腳抽筋現象的時候要在第一時間抓住自己的腳趾,然後把腳趾往上扳,腳後跟最好下蹬,在用力扳直自己的膝關節,這樣幾分鐘後就能緩解抽筋的現象。
2、交叉舉手臂法
右小腿抽筋,則高舉左手臂;左小腿抽筋,則高舉右手臂。將手臂舉高之後,感覺手臂被拉伸,牽動到整個身體被拉伸;或是順著手臂舉高的動作,拉伸到整個身體的感覺。
3、人中按壓法
小腿抽筋時,可以立即按壓上嘴唇的人中穴,按壓之後,腓腸肌的痙攣會逐漸鬆弛,疼痛會緩解。
4、腓腸肌神經根按壓法
在膝關節內側,有一個地方是腓腸肌頭的附著點,通往腓腸肌的神經根就在這裡面。所以當小腿抽筋時,用手指摸索膝關節內側面,有一條硬而突起的肌肉,用力對此處按壓,主導痙攣收縮的神經就會鎮靜下來,小腿痙攣的情形就會停止。
腳抽筋的原因
1、體弱疲勞
運動過度特別是無氧運動導致肌肉短時間內持續收縮,體內產生大量的代謝廢物,夜間肌肉緊張的狀態未得到改善,過多的酸性代謝產物堆積未能及時清理,可刺激小腿抽筋,老年體弱肌肉力量差、機體代謝功能減退也是原因之一。
2、寒冷刺激
有些腳抽筋可能是因為天氣太過寒冷導致的,寒冷的空氣刺激腿部肌肉,讓肌肉快速收縮血管也同時出現痙攣的現象,所以要注意腳部保暖。
3、低鈣血症
在肌肉收縮過程中,鈣離子起著重要作用。老年人鈣質吸收能力減弱以及鈣質流失明顯,兒童及孕婦體內鈣因機體消耗過多鈣,導致血液中鈣離子濃度太低時,肌肉容易興奮而痙攣。
4、血管因素
往往是抽筋的內在原因,當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時或存在血栓時,血液循環受阻不暢,局部組織出現缺血缺氧,生理機能發生紊亂,會引起下肢發涼、麻木和間歇性跛行,即行走時發生小腿肌麻木、疼痛甚至痙攣,休息後消失,再走時又出現;嚴重者可有持續性疼痛,下肢動脈尤其是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而代謝產物不能被及時帶走,達到一定濃度時,也會刺激肌肉收縮,引起疼痛抽筋。
5、出汗過多
當運動的時間過長時,就會出大量的汗,身體會迅速丟失很多微量元素,而且大量的代謝產物堆積在身體內,導致身體環境出現紊亂,也容易發生腳抽筋的現象。
6、局部壓迫
如長時間仰臥,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臥,使腳面抵在床鋪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於壓迫狀態,引起肌肉「被動攣縮」和血供不足。
老年人腿抽筋的鑑別診斷
1、全身強直性抽風
全身肌肉強直,一陣陣抽動,呈角弓反張(頭後仰,全身向後彎呈弓形),雙眼上翻或凝視,神志不清。
2、局限性抽風
僅局部肌肉抽動,如僅一側肢體抽動,或面肌抽動,或手指、腳趾抽動,或眼球轉動,眼球震顫、眨眼動作、凝視等。大多神志不清。以上抽風的時尚可為幾秒鐘或數分鐘,嚴重者達數分鐘或反覆發作,抽風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者稱驚厥的持續狀態。
3、高熱驚厥
主要見於6個月到4歲小兒在高熱時發生抽風。高熱驚厥發作為時短暫,抽後神志恢復快,多發生在發熱的早期,在一次患病發熱中,常只發作一次抽風,可以排除腦內疾病及其它嚴重病疾,且熱退後一周作腦電圖正常。
對於寒冷、疲勞或營養不良引起的小腿抽筋,睡前可用溫水泡泡腳,或睡眠中多注意保暖,並適當做一些腿腳的按摩,注意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科學鍛鍊,多曬太陽,適當補充維生素B1、維生素E等,都能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但如果經常發作,且持續時間比較長,尤其是有其他疾病的中老年人,則應儘快去醫院,千萬不要自作主張,以免出事。
老人腿抽筋的急救措施
1、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用力按壓人中穴,直至穴位有酸脹感。
2、立刻坐起,把腿伸直,然後用雙手用力將腳掌往腳背方向掰。
3、用拇指和食指按壓腳後跟兩側,並用力上下搓動。
4、發生抽筋後馬上下床走動,忍痛用患足前掌向下蹬地。
總結:通過本文我們知道腳抽筋是任何人群都會發生的現象,導致腳抽筋的原因可能是體弱疲勞,寒冷刺激,低鈣血症,血管因素,局部壓迫等。在老年人出現抽筋的時候要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用力按壓人中穴,直至穴位有酸脹感為止,或者立馬下床走動緩解抽筋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