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湄潭縣復興鎮湄江湖村,顧名思義,是一座依山而建、環湖而成的村落。村民雍遠軍在這裡出生長大,湄江湖就在家門口。
曾經,這裡的人們守著綠水青山,卻過著苦日子。「天上落雨屋裡漏,山高坡陡路難走,一年辛苦忙到頭,除了溫飽啥沒有。」村民們編的順口溜,反映出當時艱難的生存環境。
山高路遠,交通不便阻礙了村子發展,雍遠軍家也不列外。2014年,雍遠軍一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雖然不得不外出打工謀生,但他一直沒有放棄過上好日子的決心,時常利用手機網絡學習,隨時關注著家鄉的動態。
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政策,2017年,雍遠軍一家搬進縣城,住上了新房。「黨的政策實在好,讓我們搬出了大山、走進了城市,這是祖祖輩輩幾代人的夢想,更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福氣。」雍遠軍說
但是,故鄉的一方水土讓雍遠軍難以割捨。2018年,雍遠軍又回到了生他養他的大山,在已經復墾復綠的土地上,發展起了花椒產業。
在村裡的支持下,雍遠軍流轉了50多畝土地,並外出考察學習花椒種植技術,積累了不少經驗。經過兩年的精心栽培,他的花椒產業初獲成效,並且帶動周邊20餘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增收。看著昔日撂荒的土地種上了希望,雍遠軍臉上掛滿了笑容。
如今,雍遠軍已經從曾經的貧困戶成為了脫貧致富帶頭人,他發自內心地感恩黨。
雍遠軍的故事是湄潭易地扶貧搬遷交響曲中的一個音符。「十三五」期間,湄潭全面完成15143人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有計劃、有組織、有規模地實施高山、遠山、深山區農民分批轉移;持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把村民的山林地和老屋等「沉睡」資產變成資本,讓「農民下山,產業上山」的雙贏之路越走越寬。(原載 2021年1月6日 貴州日報)
【來源:貴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