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2012年的三隻松鼠,可謂充分抓住了電商發展的時代紅利,尤其是2014到2016三年間,從虧損1286萬元轉盈2.37億元,短短幾年便成為行業龍頭,書寫了休閒零食行業的奇蹟。
2012年,安徽省蕪湖市,伴隨傻子瓜子休閒零食風,三隻松鼠成立。其創始人章燎原曾在當地食品企業從一個銷售員一路做到了總經理,其品牌成為本省最具知名度的堅果品牌。
三隻松鼠創立,面臨的是殘酷的叢林法則:來伊份、良品鋪子瓜分零食天下,面對前者,三隻松鼠稍顯稚嫩,然而,「小船」有「小船」的打法,如何再創輝煌?章燎原顯然有了更好的打法:電商!
圍繞堅果這一細分品類,憑藉電商的流量紅利、包裝創意章燎原帶著「三隻松鼠」殺出天下,從巨頭「虎口奪食。
2012年三隻松鼠網店上線僅2個月,一躍成為天貓商城堅果零食銷量冠軍。當年雙11,訂單量超過10萬,創下了766萬元的銷售額。此後業績持續攀升,然後是黃金三年。
2019年7月12日,「三隻松鼠」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上市當天股價上漲44.01%,市值達到84.77億元,2019年12月3日,「三隻松鼠」(300783.SZ)披露公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日上午,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全渠道成交額突破100億元關口,被業內評價為「國民零食第一股」。
網際網路並不是萬勝法寶,不是每個人都姓馬,流量紅利不在,去除網際網路的泡沫之後,松鼠也咬不動堅果了。成交額不斷攀升的同時,其淨利潤卻是直線下滑。
2019年10月29日披露的三季報顯示,三隻松鼠增收不增利,淨利潤腰斬,同比下滑50.95%至2921萬元,其中,銷售費用水漲船高和政府補貼減少是淨利潤斷崖式下跌的主因。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三隻松鼠的銷售費用上漲47.52%,其中第三方電商平臺服務費和物流快遞費用佔大頭,此外,政府補助今年同期較2018年減少4403.53萬元。
2020年8月20日三隻松鼠的半年度報告,公司的淨利潤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9.51%,其主要業務的運營成本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9.73%。雖然實現了52億元的收入,但這網際網路零食小吃公司的淨利潤只有1.8億元。半年報發布後,三隻松鼠的股價應聲下跌。
雖然三隻松鼠已經連續八年雙十一銷冠,但並不能阻止它的業績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三隻松鼠提出「萬家計劃」,遺憾的是2020年上半年,公司新開投食店只有38家、新增聯盟小店209家。截至目前,松鼠聯盟小店近800家,直營店約170家,合計近千家。但所有線下門店的銷售收入加總僅佔總營收的8.89%。
而良品鋪子線下門店已經從超過2100家,規模不如三隻松鼠的來伊份門店數量也高達2500家。
線上走向線下,是三隻松鼠用來打破電商瓶頸的第二條路。然後其內部人士透露:「線下直營店基本都是虧損的」 。「價格更貴,但質量大不如前」成為不少消費者對當下三隻松鼠產品的「認知」。
最重要的一方面,因為代工帶來的質量問題,就像定時炸彈,隔段時間就將三隻松鼠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近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從線上線下挑選15款國內外知名品牌薯片,委託專業質檢公司開展比較試驗。 結果發現,有7款薯片的丙烯醯胺含量高於歐盟設定的基準水平值(750μg/kg),其中鹽津鋪子、三隻松鼠、董小姐3款薯片樣品的丙烯醯胺含量超過2000μg/kg。從整體情況可以看出, 焙烤型薯片丙烯醯胺平均含量高於油炸型薯片(547μg/kg)是油炸型薯片平均含量的近6倍。
而針對被檢出的丙烯醯胺含量超過歐盟的基準水平值一事,三隻松鼠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我司原味脆薯產品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
儘管三隻松鼠方面認為其產品符合相關安全標準,或許只是巧妙的打了個「擦邊球」,只因為國內並未對丙烯醯胺的食品含量做出標準規範。但其觸犯「食品安全」底線的事件已多次發生,此前就有多家媒體報導過其產品存在安全問題。黑貓投訴中,也有很多關於三隻松鼠產品問題的投訴。
對於所有食品業來說食品安全才是重中之重,但這一次食品安全出問題,也不是三隻松鼠第一次面對了。眾所周知,三隻松鼠採用的是工廠代工的生產模式,就是三隻松鼠從「代工廠」採購加工好的產品進行包裝和銷售,自己並不參與產品的生產。採用這樣的模式優勢在於可以節省一大筆固定資產投入,但劣勢就在於三隻松鼠沒有辦法對生產流程進行把控,從而無法對產品的質量進行很好的把控。
梳理數據發現:從成立至今,三隻松鼠多次被爆出存在食品安全問題。
2016年1月,《消費者報導》將三隻松鼠等品牌瓜子送交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結果顯示三隻松鼠奶油味瓜子被檢出甜蜜素添加量超出國標要求。
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三隻松鼠又連續被14名消費者起訴,因為產品不合格,被索賠約206萬元。
2019年3月被曝出部分消費者在三隻松鼠的產品中吃出了爛標籤、蟲子等異物。
2020年8月15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總局關於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顯示,天貓超市在天貓(網站)商城銷售的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開心果黴菌檢出值為70CFU/g,比國家標準規定(不超過25CFU/g)高出1.8倍。
同時,據黑貓投訴顯示,關於三隻松鼠的投訴量多達675條,投訴內容主要包括產品發黴、含有頭髮、蟲子異物等,不難發現三隻松鼠被投訴的原因其實主要是圍繞質量問題發生的。直至如今,雖然多次被通報,但是三隻松鼠食品安全問題依舊不斷。
![]()
今年7月,三隻松鼠第二大股東NICE GROWTH LIMITED及其一致行動人GAO ZHENG CAPITALLIMITED計劃減持不超過3609萬股,佔總股本的9%。第三大股東LTGROWTH INVESTMENT IX(HK)LIMITED緊隨其後,將計劃減持不超過3609萬股,佔總股份的9%。兩大股東合計套現金額約為56億元。三隻松鼠上市這才剛一年有餘,但它的投資者們對其經營狀況似乎也缺乏信心,大股東在解禁後直接減持。
三隻松鼠的問題不斷被「爆出」,產品安全質量問題也一直無法解決,三隻松鼠依靠創能能拉動持續下跌的業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