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爆雷仍在瘋狂開店,三隻松鼠:我還能搶救一下嗎?

2020-11-22 騰訊網

文/夜憶文

經觀財經眼專欄作者

提到「三隻松鼠」,很多吃貨們都了如指掌,不僅僅因為它「堅果大王」的身份,更因為它是第一家上市的網際網路零食品牌。

近幾年,憑藉可愛的包裝風格和豐富的產品品類,三隻松鼠俘獲了一大波年輕消費者的心。「吃貨」們不僅僅捧場了三隻松鼠的銷量,更是硬核支撐起了三隻松鼠的股價——2019年上市不到半年,三隻松鼠的漲幅就達到驚人的269.14%。

但是,很奇怪的一個現象是,進入2020年以來,三隻松鼠似乎遇到了一些麻煩——業績出現「變臉」的徵兆,股價也遲遲不能上漲,讓人有點懷疑當年元氣滿滿的「三隻松鼠」,已經一蹶不振生了病。

8月21日,三隻松鼠終於公布了它的2020年半年報,營收52.52億,同比增長16.42%,實現淨利1.88億,同比下滑29.51%,實現扣非淨利1.53億,同比下滑41.37%。

按單季度業績來看,三隻松鼠今年的二季度是業績更慘的時刻。根據財報數據,今年一季度實現淨利潤1.88億、實現扣非淨利潤1.85億;而今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88億、實現扣非淨利潤1.53億。

從同比增速來看,今年二季度單季度營收增長11.92%、淨利潤暴跌101.10%、扣非淨利潤更是暴跌310.62%,三個月以來沒賺到一分錢,還倒貼了3135萬進去。

業績不給力的背後,三隻松鼠的問題出在哪兒,是因為疫情嗎?

疫情表示,我不能背這個鍋。要知道,老牌競爭對手良品鋪子2020年二季度營收也有所下滑(17億,比一季度減少2億),但人家仍然有7000多萬的淨利潤在手,雖然比一季度下滑了23%,但是不至於像三隻松鼠這樣墮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所以,三隻松鼠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了。

仔細看一下利潤表裡的數據,可以發現,最大的包袱來自於高企的營銷費用,這其中又以數額龐大的「平臺服務費」最為辣眼——2020年上半年,三隻松鼠支付的平臺服務費就達3.98億,佔銷售費用的39.80%,比2019年上半年的18.9%增長了一倍。

除此之外,期間費用全線上漲,公司上半年管理費用達1.16億元,同比大增63.91%。財報顯示,公司職工薪酬為6166萬元,同比增長59%;存貨報廢為1778萬元,同比增長194%。

三隻松鼠解釋稱,職工薪酬的增加,是要保障新業務板塊發展,引入人才所致;存貨報廢增加,主要因為疫情期間存貨過多導致。

但是這裡又不免引出新的疑點了,疫情期間,大量新開店鋪無法步入正軌,存貨也出現了集中報廢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三隻松鼠在線下依然在招兵買馬,快速擴大展業規模,究竟圖個啥?

根據數據來看,上半年僅僅加盟形式的聯盟小店就增長到了478家,較2019年末淨增200家,包括投食店,聯盟小店這些新業態都在兇猛下沉,疫情因素尚未消退,它們的盈利模式真的確定了嗎?

不可否認,在疫情期間,各大零食品牌都在聚焦線上零售,線上資源競爭激烈,三隻松鼠銷售費用的增長恐怕是不得已而為之,因此在線下跑馬圈地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別忘了,現階段整個休閒食品市場19%的份額在線上,剩下81%的份額還在線下。投入大量資源和資金取得所謂的「先發規模優勢」,實際上又返回到了當年休閒零食企業搶奪線下流量,建立低效消費場景的老命題——更何況疫情導致物流運輸成本在中長期面臨上漲,這條路真的能走得通嗎?

更為令人詬病的是三隻松鼠的毛利率,我們拿2019年的數據來對比觀察,良品鋪子毛利率31.87%,三隻松鼠毛利率 27.80%,好想你毛利率 27.62%,來伊份毛利率 43.85%。三隻松鼠基本是和好想你處於同一檔水平,在行業中墊底。

好想你主做紅棗,而三隻松鼠的主業卻是堅果,兩個產品不是同一概念,其實要比還是比來伊份和良品鋪子,後兩者的毛利率都超過了30%,這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三隻松鼠雖然建立了豐富的SKU,但是依然還沒有擺脫低毛利堅果產品帶來的盈利能力掣肘。

舉個例子,近幾年來,三隻松鼠的堅果業務貢獻了營收和淨利潤的比例都在五成左右,與此同時良品鋪子只有兩成,雖然兩家堅果的毛利率都不高,但是人家良品鋪子還有毛利率超過40%的速食山珍和果脯頂著啊,反觀三隻松鼠,在燒了那麼多錢培育品牌之後,我們沒有看到一類足夠賺錢,撐得起品牌溢價的產品能夠「放量」打下市場。

這無疑就給愛折騰的「松鼠」頭上打了個大大的問號——堅果行業沒有壁壘,定價低了,毛利率低,定價高了,別人就趕來收割你的市場,三隻松鼠沒有別的優勢,只能靠所謂的「品牌人格化」,所謂的「網際網路基因」不斷燒錢鞏固市場,不斷重複強化消費者心智,這個實際上是很累的,也很不保險——一旦在短時間內消費者的口味和喜好發生重大變化,或者堅果市場供應發生重大改變,三隻松鼠基本上是沒有防禦的辦法的。

既然毛利率低,產品不賺錢,那麼三隻松鼠應該怎麼做?其實CEO老章提出的「泛娛樂化」戰略的確是一個方向,三隻松鼠圍繞網紅、IP和二次元來實現品牌的IP化和人格化,的確也打造出了不錯的IP,甚至是大規模投鑽展和直通車,這些都沒什麼錯,本質上就是用品牌建立顧客忠誠度,只要顧客忠誠度有了,毛利率低點那麼也不怕,畢竟三隻松鼠要的是復購率。

但是我覺得,在品牌達到一個相對的高點之後,三隻松鼠其實更應該關注一下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不能總是低價打折來吸引客戶吧,不能總是燒錢做流量入口,做淘寶直通車吧。按照三隻松鼠的發展速度,粉絲與粉絲分享和傳播的邊際效應是越來越弱的,在這種時候跟良品鋪子、來伊份陷入線上促銷的纏鬥,可能不會再有太大的意義——別忘了你的毛利率是拼不過人家的,而錢卻是可以任性燒完的。安安穩穩的傳播自己的堅果,順帶把其他產品的質量搞上去,讓別人自然願意來吃,這難道不香嗎?

除此之外,線下渠道的擴張節奏也有必要控制一下了,三隻松鼠是線上出身的,對於線下發展「痛楚」的理解可能沒有多數同行來的深刻。直營門店和加盟門店之間到底有沒有那麼強的協同性?怎麼樣進行線上線下互相的引流?如何跳出傳統品牌多層分銷鋪貨模式,直接打通零食供應鏈及銷售鏈條,提升運營效率?對於很多場景新零售實體來說,這些都是懸而未決的問題,對於本就業績承壓的三隻松鼠來說,想必壓力更為巨大。

有人曾經這樣說過一句話,「三隻松鼠就是一個包裝精美,服務周到,價格便宜,口味很一般的堅果類品牌」。我想,這大概也就是「三隻松鼠」如今窘境的最貼切寫照了——瞬息萬變的網紅經濟時代,三隻松鼠可能是對消費者看的最清楚的,但這並不代表三隻松鼠就看清了自己。

相關焦點

  • 「三隻松鼠」拉動創新拉不動業績壓倒「松鼠」的是哪根「稻草」?
    黑貓投訴中,也有很多關於三隻松鼠產品問題的投訴。眾所周知,三隻松鼠採用的是工廠代工的生產模式,就是三隻松鼠從「代工廠」採購加工好的產品進行包裝和銷售,自己並不參與產品的生產。採用這樣的模式優勢在於可以節省一大筆固定資產投入,但劣勢就在於三隻松鼠沒有辦法對生產流程進行把控,從而無法對產品的質量進行很好的把控。
  • 過鼠年買松鼠,看三隻松鼠如何玩轉「中國年就是三隻松鼠」
    而今年剛好是鼠年,和三隻松鼠的「鼠」喜慶的「撞衫」了,一向善於抓住機會造勢的三隻松鼠當然也不會放過如此難得的時機:事實上,三隻松鼠最近推出的一波「中國年就是三隻松鼠」的主題營銷也的確讓人眼前一亮。其次,微博上通過#零食變愛豆,你好哪一口#為動漫人物打造不同的話題,引發關於松鼠零次元的持久討論,率先釋出零食擬人漫畫;同時通過微博轉發送出零食等活動,將IP形象進行最大化趣味傳播。比如說,迷一樣的行走大禮包「巨型零食」到底多大年紀?長得有多高?「每日堅果」可以餵我一顆堅果嗎?為什麼「手撕麵包」身高可以達到192cm?
  • 三隻松鼠的崛起之路,竟然是這樣的
    那麼,三隻松鼠作為中國第一家定位於純網際網路食品品牌的企業,從當初一個小品牌發展成為如今中國銷售規模最大的食品電商企業,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從橫空出世,到一躍成為電商系列全網銷售第一,現在又開創新零售之路,它為何又能在眾多經典品牌下突出重圍,究竟是什麼給與這個品牌越來越強的生命力呢?下面我們一起一起探討一下。
  • 三隻松鼠的IP真的是原創嗎
    來源:IPRdaily#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作者:青稞原標題:三隻松鼠預進軍寵物行業,三隻松鼠的IP真的是原創嗎?逢年過節,每當家裡有聚會的時候,總會囤幾箱三隻松鼠在家。
  • 三隻松鼠的三重劫:資本減持離場,利潤裹足不前,友商圍追堵截
    渾水調研·挖掘上市公司價值,揭開資本市場真相撰稿|渾水研究院市值研究中心|庭竹三隻松鼠,能做到一百億嗎?甚至在店鋪正式上線之前,章燎原就給出了一個肯定的回答,「我相信可以」。提出疑問的是當時仍是IDG資本合伙人的李豐,時間是2012年3月,彼時,章燎原剛剛辭職創業才兩個月。
  • 蛋殼公寓股價兩度大漲,是還能搶救一下還是最後的瘋狂?
    就在這兩天蛋殼公寓因股價異動登上微博熱搜的同時,一則「我愛我家將接盤蛋殼公寓」的消息迅速擴散。然而,據相關媒體報導,針對接盤蛋殼公寓的傳言,我愛我家表示「目前沒有接到相關的通知」。這廂股價大漲,那廂卻態度模糊,劇情變得有些撲朔迷離起來。對於深陷危機的蛋殼公寓而言,究竟是還能搶救一下,還是最後的瘋狂?
  • 半個月成立8家公司 三隻松鼠加緊線下攻堅戰
    四家公司皆成立於4月17日,註冊資本均為1056.405萬元人民幣,且均由三隻松鼠全資持股。 一天之內成立四家公司,三隻松鼠最近投資設立新公司的動作可謂頻繁。經金融界梳理,4月以來,三隻松鼠已累計投資成立了8家公司,分屬貿易、物流、銷售、寵物、婚慶等領域。
  • 經典案例:三隻松鼠是怎麼火起來的?
    三隻松鼠是怎麼火起來的?三隻松鼠真正火起來的原因在於:創造性地運用了網際網路社群營銷的方法,打造了一個萌寵的網際網路亞文化社群。1、亞文化是主流文化的後備軍,三隻松鼠很好的抓住了「萌文化」的風口在孤獨的網際網路世界,每個人都希望找到自己的部落,這就是亞文化誕生的土壤。
  • 三隻松鼠攜子品牌亮相雙11,預示下一個寶潔的到來?
    最近我們觀察到,作為網際網路零食第一股的三隻松鼠,除了不斷在原有的零食賽道上推出一系列堅果新品之外,還攜手旗下4大子品牌集體亮相雙十一。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面對企業未來增長的十字路口時,三隻松鼠選擇了將它們合二為一,走成一條屬於獨屬於三隻松鼠的前進之路。
  • 「墨白觀點」營銷案例淺析之三隻松鼠
    為了更好展現各品牌營銷的成功經驗,我將主要從市場切入、品牌建設、營銷手段三個方面來進行較為深入的剖析。市場切入三隻松鼠的主要業績體現在線上市場,然而線上市場的廝殺殘酷性是相當高的。線上市場幾乎涉及所有的行業、品類、產品。
  • 六看三隻松鼠:「國民零食第一股」的成長性分析
    此後三隻松鼠業績持續飆升,2014-2016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18.72%,2019年更是實現營業收入超100億元。如今,三隻松鼠行業第一的位置更加鞏固。在今年的雙11活動中,除了繼續霸榜各大渠道平臺外,其爆款單品每日堅果全渠道銷售超100萬箱,新品益生菌銷售超10萬箱,堅果核心心智愈加凸顯。
  • 說一說我養過的小動物,記錄我曾經飼養過得三隻魔王松鼠
    今天就說一說我養過我的三隻魔王松鼠,非常的可愛粘人感謝大家的支持,這個是今天最後一篇文章,謝謝我的粉絲支持,因為我非常喜歡千與千尋還有龍貓,上次說過了龍貓這次就說一說我養過的魔王松鼠吧!魔王松鼠可以說尾巴非常好看,就講一講我和他的恩怨情仇吧!希望大家多關注,點讚,評論謝謝!眠眠是我養的第一隻松鼠,和她一起大巴來的叫槑槑(是朋友買的,最後送給了我),她們兩都是從幼崽開始一天天奶大的,臭臭是我買的一隻壓成公。一切準備就緒,兩個小公舉和一個糙漢子開始了他們的合籠旅程。
  • 【解讀】三隻松鼠勇築護城河,重回高增長之路可期!
    在三隻松鼠主要投資論壇上這2個現象非常明顯,自認為三隻松鼠的產品「難吃」,自認為三隻松鼠的品質要弱於同行企業,但實際上呢?投資論壇的主要參與者基本上以男性為主,而以三隻松鼠為代表的休閒零食主要消費者為女性、小孩。 無論是從絕對規模的對比上,還是從企業營收的增長速度上,三隻松鼠毫無疑問位列第一。
  • 三隻松鼠,網際網路食品的脖子卻被網際網路捏的死死地
    經過6年發展的三隻松鼠,在2019年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這一年,三隻松鼠在深交所上市。 這一年的雙十一,三隻松鼠創下了一天銷售10.49億的記錄。
  • 鄭重看股:三隻松鼠要賣狗糧 設10家新公司多元化布局能改頹勢?
    號稱「網際網路零食第一股」的三隻松鼠(300783.SZ)這麼做了。根據三隻松鼠4月2日晚間發布的公告,該公司擬設立安徽養了個毛孩寵物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名字很「網際網路化」,經營範圍包括研究,開發,銷售寵物食品、寵物用品、寵物保健品。
  • 三隻松鼠,正在下一盤大棋
    好文3878字 | 6分鐘閱讀2019年7月12日,深交所迎來了三位特殊的敲鐘人,確切地說,是三隻「松鼠」!在主持人的倒計時聲中,三隻「松鼠」凝神屏息,蓄勢待發。敲完鍾後,他們又手舞足蹈,賣萌不止。這一奇思妙想,既讓敲鐘過程變得妙趣橫生,也開了A股無「人」敲鐘的先河。掛牌當天,三隻松鼠股價大漲44%,市值接近85億元。
  • 三隻松鼠如何打造超級IP?
    如果將三隻松鼠與百草味、來伊份、良品鋪子這幾個主流的零食品牌相較,除了產品本身的差別,最大的不同點可能在於,章燎原在做零食之初,就鐵了心想做成一個品牌。  隨著三隻松鼠的不斷壯大,他又乘勝追擊,一心想將三隻松鼠的品牌打造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IP。
  • 三隻松鼠火爆背後的營銷策略
    現在一提到堅果類網紅零食品牌,三隻松鼠一定榜上有名。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想吃堅果就買三隻松鼠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常態。早在2012年天貓雙十一大促中,成立4個多月的「三隻松鼠」日成交額近800萬元,一舉奪得堅果零食類目冠軍寶座。
  • 《三隻松鼠》來自森林的松鼠小美、小酷、小健性格各異
    「三隻松鼠」這個零食品牌,想必大家都應該聽說過吧?反正小編覺得三隻松鼠的零食是真好吃。而功夫動漫是三隻松鼠同名動畫片的製作方,並為三隻松鼠升級了形象,目前我們看到的三隻松鼠新形象就出自該公司之後。新的形象讓業界人士都拍案叫絕,可以說,其作為三隻松鼠人格化的關鍵一步意義非凡。
  • 又一大雷爆了!知名神童大佬,困死於資本迷局...
    他沒想著怎麼從產品本身碾壓競爭對手,而是滿腦子都是「我要砸錢」「我要砸錢」。  他覺得自己的落後,是因為沒錢砸,所以他把主意打到了家長身上。  那之後,學霸君就和優勝教育一樣,開始了加盟模式和瘋狂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