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攻堅 | 「雙十一」已經開始了!警惕冒充網購平臺客服的理賠詐騙

2021-01-22 城北公安

今天是2020.11.11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狂歡已經開始了!

但「雙十一」給消費者帶來快捷購物、極致性價比體驗的同時,

也給違法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機,

讓你的錢包成了「光棍」。

因此大家在網購消費的時候,

千萬要保持警惕,

別一不小心著了騙子的道兒!

案例一:

2020年9月27日,城北公安分局元通派出所接王某某報警稱:自己被網絡詐騙了。經查,王某某於2020年8月25日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聲稱自己是淘寶售後客服,以王某某在淘寶購買的商品質量有問題,要進行賠款,最終詐騙王某某6萬元人民幣。

案例二:

2020年10月18日,城北公安分局元通派出所接曾某報警稱:自己在網上被騙。經查,曾某接到一自稱唯品會客服人員電話,以購買的口紅存在質量問題需理賠為由。詐騙曾某2萬餘元人民幣。

案例三:

2020年10月27日,城北公安分局元通派出所接李某報警稱:自己網上被詐騙了。經查,李某於2020年10月27日14時許接到陌生電話對方聲稱自己中國人壽保險理賠員,以李某在唯品會購買的商品甲醛超標要對其進行理賠為由。詐騙李某27萬餘元人民幣。

      針對網絡購物群體,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購物人員所購物品、聯繫電話等信息,冒充網購平臺客服,以所購商品質量有問題、快遞丟失等原因,要求受害人通過加微信、支付寶等方式進行退款、退貨或「巨額理賠」。而後,編造各種理由要求受害人轉帳,騙取錢財。


廣大群眾(特別是網購群體)在接到自稱是某某電商客服的電話時,要及時進行核實,增強防範意識。以下防電信網絡詐騙小Tips要記住呀!!!

1)遇到這類詐騙,請您一定要認真核實對方身份,可以聯繫電商官方平臺客服或在線聯繫網店客服確認是否有退款或者批發商帳戶;


2)電商平臺的官方客服不會添加你的微信好友,更不會讓你掏錢轉給他!一切操作請在該平臺進行;


3)對方一旦讓你操作轉帳或者借唄這類借貸產品,統統不要理會;


4)驗證碼和各類密碼更要小心保管,不要點開對方發來的退款連結。


5)遭遇欺詐莫驚慌,保留證據,第一時間來報警,儘可能減少財產損失,同時也避免其他人上當受騙。

部分圖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網購99元商品 被詐騙1萬餘元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黃雅珊 通訊員莊興祥)近日,居住在泉州臺商投資區東園鎮的黃女士「雙十一」期間網購了99元的兒童服飾,卻被詐騙分子以退款騙局,在點擊對方發送的二維碼後,騙走1.1萬餘元。 黃女士是全職寶媽,在家帶孩子,沒有太多時間逛街,網購成了她的首選,「雙十一」期間購買了不少商品。
  • 新年伊始,電信詐騙高峰期!這些通通是騙局!
    新年伊始 大家滿心歡喜與家人相聚 然而,騙子卻沒有休息 打算趁著眾人放鬆警惕的節骨眼 開始「突擊」的「業績」 花樣百出的騙術登場
  • 雙十一期間十大高發騙局揭秘
    我們日常網購,天貓、淘寶賣家都已經自動獲取了我們的手機號,經常會給我們發一些上新、優惠的簡訊,提醒我們回購、復購。雙十一之前更是被集中轟炸,大叔寫這篇稿子之前,手機的未讀信息多達49條,幾乎一水兒的是賣家的預售優惠信息。
  • 《2015年雙十一中國網購安全專題報告》出爐
    然而,狂歡背後,一組網購安全數據卻讓人不寒而慄。記者從360網際網路安全中心獲悉,雙十一當天360為全國用戶攔截釣魚網站攻擊1.1億次。同時,獵網平臺當天接到用戶報案98起,涉案總金額約118.3萬元,人均損失達1.2萬元。安全專家提醒,雙十一過後,騙子可能假借「付款未成功」、「交易異常」等藉口進行詐騙,市民不要輕信。
  • 雙十一包裹丟失可獲雙倍賠償?福州一女子險被騙
    3日中午,一名自稱是中通快遞客服的人聯繫王女士,稱包裹丟失,可以雙倍賠償,但需要買家進行相應操作才可理賠,王女士因此差點被騙。  這名客服又讓王女士關注「小鵝花錢」微信公眾號,王女士成功註冊後,根據要求提現2萬元,轉入對方提供帳戶,作為流水走帳。  「其實,註冊『小鵝花錢』後,我有收到提示簡訊,要小心電信詐騙,所以當時就開始懷疑對方是個騙子。」王女士說,但是由於這名客服告知她操作不能中斷,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讓她十分害怕,昏頭昏腦地根本無暇辨識對方的身份。
  • 年底防詐騙|詐騙如戲,全靠演技!認清這些詐騙套路,別上當!
    年關將至騙子開始「衝業績」騙術也是層出不窮,逐年翻新給廣大群眾財產造成損失為了幫助大家識破電信網絡詐騙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總結了以下防詐騙「妙招」請大家查收1、網購虛假實物類>此類案件中,騙子往往會冒充微商在QQ、微信、微博等平臺,打著「年末促銷」等名義發布虛假物品出售信息,騙取受害人信任,並以精美的商品照片或低廉的售價為誘餌,誘騙受害人支付貨款,達到詐騙目的。
  • 騙子冒充「女兒」騙「補課費」 此類詐騙方式需警惕
    騙子冒充「女兒」騙「補課費」 此類詐騙方式需警惕 2020-11-27 0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8電商領域信用風險「雙十一」預警發布
    根據《預警報告》,消費者應防範的十大信用風險包括,虛假讓利的促銷風險、「網紅」產品「混銷」風險、社群「靶向推銷」風險、網購「代秒」洩密風險、社交平臺的「粉絲」盲從風險、冒充電商客服詐騙風險、「電商專供」差別供貨風險、海淘商品以假亂真風險、部分「消費返利」涉傳銷風險、電腦手機支付詐騙風險;商家應防範的五大信用風險包括,「二選一」霸王規定的經營受限風險、物流成本提高的漲價風險、「七天無理由
  • ...齊市醫療系統有冒充領導詐騙的警情!請鶴城白衣天使提高警惕!(2)
    【防騙寶典請收下】冒充領導詐騙:齊市醫療系統有冒充領導詐騙的警情!請鶴城白衣天使提高警惕!、反詐中心聯合齊齊哈爾市新聞傳媒中心「看齊」新媒體平臺開設《防騙寶典請收下》專欄。
  • 甘肅省公安廳緊急預警:高額返利投資信息都是詐騙
    案例一: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例5月24日,慶陽市居民範女士接到自稱社保局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稱範女士的社保卡在北京報銷19850元,涉嫌騙保,兩小時後將停止使用,後對方將電話轉接至「北京市公安局」,「民警」稱範女士欺詐騙保的事情已經立案偵查,現需要核實其帳戶流水,遂讓她將自己的全部存款取出,以現金方式存入指定帳戶,後對方又讓其繼續轉帳一萬元作為保證金,範女士感覺被騙,遂報警。
  • 敦煌公安送您一份防電信詐騙攻略,請查收!
    下面盤點了一些電信網絡詐騙經典案列幫您擦亮雙眼看穿騙局1、不明來電多警惕,個人資料要保密2020年6月初,我市一居民魏某因在學校期間曾辦理過網貸業務,騙子打電話說魏某曾經的貸款已經影響到其徵信問題,需要註銷帳戶處理徵信,魏某就按騙子說的,下載了多個APP進行貸款,被詐騙了2萬餘元。
  • 冒充ETC詐騙真的讓人防不勝防?
    ETC設備已經停用,綁定的通行卡被凍結,需要點擊上面附帶連結,重新登錄驗證,才能繼續使用。慢慢陳先生放低警惕,按照要求一步步操作,將自己的銀行卡號、身份信息全部填寫在上面。隨後,陳先生收到一條驗證碼,他不疑有他將驗證碼填在網上。沒想到,就是這一步操作,在幾分鐘後,銀行卡內7600元全部被轉走。銀行卡無故被轉走全部錢,陳先生才驚覺自己可能被騙,立即報警求助。
  • 餘額寶客服現詐騙電話 騰訊手機管家攔截
    3月5日消息,昨天下午支付寶在其官方微博稱,百度百科上餘額寶詞條頁面中的「4008400205」客服熱線為詐騙電話,餘額寶沒有單獨的客服電話號碼。圖:騰訊手機管家攔截餘額寶詐騙電話  對於該餘額寶詐騙電話,騰訊手機管家已經第一時間實現了精準攔截,一旦用戶接到此電話便會提示用戶防詐騙。目前,百度百科方面也已經修正了該錯誤並鎖定了詞條。
  • 警惕:二十種高發電信網絡詐騙!
    其常見手段有20種:1.冒充QQ好友詐騙利用木馬程序盜取對方QQ密碼,截取對方聊天視頻資料,熟悉對方情況後,冒充該QQ帳號主人對其QQ好友以「患重病、出車禍」、「急需用錢」等緊急事情為由實施詐騙。電子郵件中獎詐騙通過網際網路發送中獎郵件,受害人一旦與犯罪分子聯繫兌獎,即以「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帳手續費」等各種理由要求受害人匯錢,達到詐騙目的。8.冒充公檢法電話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撥打受害人電話,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盜用涉嫌洗錢等犯罪為由,要求將其資金轉入國家帳戶配合調查。9.
  • 新型詐騙出現,這個電話一定要接
    消費陷阱類低價代購詐騙: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假冒正規微商,以優惠、打折、海外代購等為誘餌,待買家付款後,又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為由要求加付款項,一旦獲取購貨款則失去聯繫。購物平臺退款詐騙:犯罪分子冒充淘寶等購物平臺客服撥打電話或者發送簡訊謊稱受害人拍下的貨品缺貨,需要退款,要求購買者提供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進而實施詐騙。
  • 不少人已經遇到
    小編猜想  雙11買的最嗨的小夥伴  現在接到拿快遞的電話/簡訊  都是痛並快樂著  不過注意啦  最近有種新型的詐騙形式  近期,多地發生多起  冒充快遞員詐騙的案件  作案方式是「快遞員」加微信好友  聲稱「您的快遞丟了,可全額理賠」  一旦受害人相信  大家的錢很快就被轉走  到時候,本就不富裕的荷包  恐怕會雪上加霜
  • 網絡詐騙揭秘————科左後旗公安局網安大隊發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網絡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閱讀新聞、遊戲娛樂、聊天聯繫直至在線購物,可以說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網際網路的一席之地。隨後張某稱家裡有人患病急需用錢,向王女士借款一萬元,王女士便到銀行向對方提供的銀行卡號匯款一萬元人民幣。匯款完畢後,王女士電話聯繫張某,得知張某的QQ號碼剛剛被盜,張某也沒有向其借款,王女士方知被騙,當即到公安機關報案。QQ視頻詐騙是當前最常見、受害者最多的詐騙形式。公安局網安部門接到此類的報案也最多,受害人均因為不法分子利用了「QQ視頻」而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