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去寺院,拜佛求願,有2件事不能求,要謹慎

2021-01-09 淨慧梵行

佛門中有這樣一句話,聽過的人,覺得非常震撼;而經歷過的人,更是覺得不可思議。這句話就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什麼意思呢?這句話是說,在佛教中,只要你有想求得的東西,都會有所回應。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人們常常去寺院燒香拜佛,來祈求家人平安幸福,自己事業高升,財富增長,婚姻幸福。但是並不是所有人求願都會靈的,因為求願想要成功是有前提的。

第一個前提就是「心誠則靈」,就是指我們求願,必須要有著至誠心,是內心真真正正渴求的東西。第二個前提則是「符合因果」,佛教非常重視因果,告訴我們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自己未曾種下過善因,那你就是再誠懇的求,也求不來善果。

也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所有我們在去寺院拜佛求願時,有兩個事情是不能求 的,要謹慎。

一、 施恩不求回報

我們都知道,不僅是佛教會教導人們要行善向善,在其他傳統文化中也多有提到行善助人的內容。在《易經》中說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行善的家庭,一定會有多餘的好運和福報庇佑家人子孫;而作惡的家庭,也一定會常常遇到難以預料的麻煩和災禍。這就是因為其行善與作惡的原因導致的,正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所有為了我們自己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和幸福的生活,我們一定要多行善,同時也要止惡。但是在我們行善時,也一定要注意一件事情,那就是施恩不求回報。為什麼?我們的祖先說,行善積德有陽善與陰德之分,陽善就是被他人熟知的事情,陰德就是自己行善了,卻沒有人知道。

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如若真的想要獲取更大的福德利益,就一定要不求回報,悄悄的行善,不炫耀自己,不貪圖功名,不渴求他人回報,做到真正的無私助人,那麼福報自然就會來臨。古人不是說過嘛,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反過來,如果幫助了他人後,總想著這個件事情,想讓他人回報回來,那麼行善的功德利益就大打折扣了。帶著這種有目的、有所用求得行善,就會逐漸偏離行善的本質,而成為一種交易。當行善成為換取自身自身利益的工具時,這就不再是行善了。

二、不求他人受難

有些人在生活中遇到了為難自己的人,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無法通過正當的途徑來尋求解決方法時,就會對為難自己的人,產生怨恨心理。當怨恨心一生出來時,報復心就會隨之而來。

此時報復心就會使得一些沒有智慧的人,來到佛菩薩面前「告狀」,祈求佛菩薩幫自己出這口惡氣,幫忙教訓一些與自己不和的人。但這樣的想法是非常危險且沒有智慧的,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沒有智慧,不懂得因果的道理。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一切都是因緣成熟後的因果現前。

佛教最為講究因果,而這因果是建立在三世上的。為什麼有些人,你看第一眼時,就會覺得特別的親近覺得與他有緣;而有些人,你們並沒有什麼摩擦,但就是會升起厭噁心裡。這就是因為你們之間的緣分不同,在過去種下的因 緣也不同。

曾經結下善緣的人,當再次相遇時,自然就會因為曾經種下的善種子,而使得他在你的生活中成為一個幫助你的貴人或是有緣人。而當你在過去傷害過某個人結下惡緣後,當再次 遇到這個傷害過的人後,他就會把這份傷害報還回來。

當你明白來這個道理後就會知道,凡是今生的磨難與他人的敵意,都是因為自己過去曾傷害過他人,種下來惡的種子。我們應當做還債想,而不是報復回去,冤冤相報何時了,唯有當自己明白來因果的道理,病放下仇怨,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而祈求佛菩薩幫我們報復回去這樣的要求,佛菩薩也不會幫我們實現,試問你奉若神明的佛,卻成為了傷害他人的魔,那還是真正的佛嗎?

當我們明白了因果的道理後,再去求佛就會更加的有效且靈驗了,因為萬物皆空,因果不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當我們在明白因果,並不斷行善時,自己所渴望的善願就會逐漸的實現。

相關焦點

  • 佛教:女性到寺院「拜佛」,這3條「禁忌」,要注意!
    佛教寺院是大眾修福修慧的清淨道場,每天我們都可以看到來來往往的人進進出出燒香敬佛,人們都非常的虔誠,也都祈願得到佛菩薩的慈悲庇佑,能增長福報,保佑一家人平安健康。只要人的心願是善意的,自然都有好處。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佛教寺院為眾生開放,不論你是貧是富,進入寺院就是與佛有緣、有善根福報之人。
  • 求神拜佛都要燒香,為什麼一定要燒香,燒香有什麼用?
    旅遊時,影視中,常會看到許多人去寺廟,先敬了香火,然後再拜佛。其中有顫顫巍巍的老太太,也有嘻嘻哈哈的小青年,還有些小孩,由大人引導著,蹣跚上山,入廟拜佛。他們不惜破費,大多是買了幾柱香火點燃後,再去拜佛的。不敬香火,空手拜佛的極為罕見。那麼,拜佛的時候為什麼要燒香呢?
  • 到寺院拜佛,如何正確「許願」和「還願」?
    去過寺院的人,相信對許願、還願都不陌生,而事實上,佛教並不講「許願」和「還願」,而講「發願」與「行願」。佛教經典裡,也沒有許願、還願這兩個詞。許願,是將自己的願望寄託於佛菩薩,大凡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時,很多人都會去佛菩薩像前許下願望,想要靠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來幫助自己實現願望。
  • 女性到寺院拜佛,這4點常識,一定要注意!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寺院更有其嚴格的清規戒律。佛法自恭敬中求,我們言行如理如法,受益的也自然是自己。佛教寺院是佛法僧常住的清淨道場,也是信眾培福修慧的無上福田,它和世俗社會完全不一樣,有許多的「規矩」和常識性問題,需要我們提前了解以避免尷尬,也避免造業。
  • 燒香拜佛時,這兩件事不要做,容易招來禍端!
    提到禁忌,網上有很多文章,都在說燒香拜佛時,不能這麼做,不能那麼做,比如有人說:去寺廟燒香不能左手上香,進入寺廟不能先邁左腳,女性生理期不能去寺廟等等,這些其實都不是禁忌。我們去寺廟燒香拜佛時,最重要的是保持內心的清淨,只要你恭敬佛菩薩,無論你哪只手上香,無論你燒多少香,都是可以的,其實很多民間提到的禁忌,在真正的佛教中,並沒有那麼多規矩。
  • 佛教:「拜佛求籤」時,嘴裡默念這2句話,往往更有「上上籤」
    導語為什麼有一些人去拜佛燒香?求籤的時候很容易抽到上籤,而有一些人拜佛卻沒有辦法感應到佛菩薩呢?其實這就與我們求求籤拜佛時,嘴裡默念的話有關係,如果我們拜佛求籤的時候,嘴裡默念這兩句話,就比較容易感應到佛菩薩得到上上籤。拜佛燒香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為自己的家人祈福長壽、健康無病無災,這些是一些有用的。
  • 去寺廟燒香拜佛,不能太隨意,4點禁忌需牢記
    ,所以,當你到寺院燒香拜佛,你知道要做什麼嗎?一、佛前準備敬佛是嚴肅而神聖的事情,因此,人們在打算拜佛之前,必須對佛表示敬意和敬意,然後才可以入廟拜佛,進入廟宇之前,最好做以下準備:第一,不吃肉,多吃蔬菜、水果等素食;第二,為旅行作準備,衣著樸素,鞋乾淨整潔;在聖殿的前面你需要知道的我不知道你去過聖殿嗎?你注意到廟中間的那扇門了嗎?
  • 女性去寺院拜佛,這3點一定要注意!
    所以學佛拜佛一定要有恭敬心,這樣才能真正獲得利益。很多人都喜歡去寺院燒香拜佛,從而求得福報增長,善願實現。人們既然來到了寺院,就要升起恭敬心講究起來,遵循寺院的規矩,且不可因為無知而擾亂了清淨道場。尤其是女性朋友,在進入這男眾清淨修行道場時,除了需要帶有一顆恭敬禮佛的心外,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穿衣打扮。女性去寺院拜佛,這3點一定要注意!
  • 佛教:女性到寺院拜佛,這3條「禁忌」,需要注意!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寺院作為佛家修行道場、佛法僧三寶常住之地,自然有其相應的清規戒律。我們在家人到寺院拜佛,也一定要遵守寺院規定,做到入鄉隨俗、如理如法,以免修不到功德,反而有缺失、造業,那便得不償失了。
  • 求神拜佛有講究!拜對山門才靈驗!
    佛祖、菩薩有自己的職責範疇,如果你有美好的願望想要求得神佛保佑,一定要心懷敬畏之心,了解清楚神仙們的職責所在再去求願,否則如果拜錯了山門,怕是會事倍功半而未償所願。離殊像寺不遠就是五臺山香火最鼎盛的五爺廟,這裡供奉的五爺是東海龍王的第五個兒子,也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因為特別靈驗,所以人們除了求學以外,求事業、求財運的也不在少數。求子到浙江普陀山浙江普陀山,是大慈大悲觀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素來以供奉有「最靈驗」的求子觀音而揚名海內外,每年都有許多新婚夫妻專門到普陀山燒香求子。
  • 「求佛不如求己」,拜佛的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佛教裡常說佛菩薩廣度有情、慈悲憐憫眾生,尤其是觀世音菩薩的美名流傳甚廣,素有「千處祈求千處應」,即「聞聲救度」的美名。那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眾生要想得到救度、脫離娑婆世界的苦海只能仰靠佛菩薩來度化了。不是的。佛門裡說「求佛不如求己」,有求皆苦。相信大家應該聽說過這樣一則佛門故事。說的是有一人到寺院裡拜佛,到觀音殿的時候,看到一個和觀音菩薩聖像一模一樣的人也在拜觀音。
  • 燒香拜佛,到底有什麼涵義?
    常言道:「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很多人覺得,只要自己燒香拜佛,就是誠心的一種表現,那麼,佛肯定能感應到自己的誠心。那麼,他們就想用燒香拜佛的形式,來求得各種福報。不過,燒香拜佛到底能不能讓佛感應到自己的誠心呢?信與不信的人,都互相為自己的立場進行辯解。
  • 佛教:去寺廟「開光」,有什麼含義?
    很多朋友應該都有過這樣的一個經歷,就是拿著自己的貼身之物,像佛珠、玉佩之類的,去寺廟開光。然後覺得開過光的東西,是可以給自己帶來平安帶來福氣的。 「開光」,大概是普通人最為熟知的一種佛教儀式,但你知道到底什麼是「開光」嗎?為何要「開光」呢?「開光」究竟有什麼含義呢?
  • 佛教:拜佛菩薩時,心中默念這一句話,功德無量!
    佛教信仰對我國影響很深,不論是否真心皈依佛門,每逢初一十五或者佛菩薩紀念日,寺院裡總是香火鼎盛、香客不斷。人們都喜歡拜佛菩薩,佛菩薩慈悲,希望自己能得佛菩薩庇佑、加持,得到利益。求佛菩薩真的有用嗎?經云: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 求神拜佛這麼多年竟都錯了?
    文:師父有話說有善友問:求神拜佛有用嗎?是不是迷信?法淨以為,佛教傳入我國已經有近2000年的歷史了,佛教在中華大地上能夠深深紮下根,並且枝繁葉茂,綿綿不絕,一定是有其存在的意義。至於迷信色彩,只是後人走偏了路,在信仰嚴重缺失的當今社會,我們有必要認真思考迷信和正信到底是什麼的問題,然後丟棄迷信,走向正信。首先,我們要明白到寺廟去是幹什麼的,是不是就只是求神拜佛。其實,「寺」和「廟」是分開的,「寺」在古代漢語裡有「持續,相續」的意思。
  • 夢見寺院拜佛獻花啥意思
    夢見寺院拜佛夢見佛,是成功和獲利的祥兆,象徵著人間的功名富貴。打算出門的人夢見去寺院拜佛,建議水火小心,出外注意安全。準備考試的人夢見去寺院拜佛,意味著初試未能如願,再次有希望錄取。
  • 佛教:求神拜佛真的有用嗎?醒醒吧,別再愚昧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論信不信佛,遇到寺廟,都會去拜一拜,希望能得到佛菩薩慈悲庇佑。那麼求神拜佛真的靈驗,真的有用嗎?很多人是非常迷惑的,若不解其中法義,只是一味地換取與佛菩薩的交易,那就無所謂功德,也沒有什麼利益。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東西,更不會因為你的物質供養而格外優待你。
  • 去寺廟拜佛時出現這2種「念頭」,不用拜佛,佛菩薩也保佑你!
    自己也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為什麼佛菩薩好像無動於衷?求菩薩辦的事一件也沒有辦成。這是很多人心中的困惑,為什麼自己虔誠拜佛,卻沒有好運降臨,而有些人從來都不拜佛,卻能事事順心,到底是什麼原因?其實佛法是講究因果的,萬事萬物皆有因果,佛菩薩保佑你的結果,並不是拜佛的原因,而是與另外一件事有關,如果你去寺廟拜佛時,出現這2種念頭,就算不拜佛,佛菩薩也會保佑你。
  • 女性生理期,可以去寺廟拜佛嗎?
    在民間廣為流傳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在懷孕期間的女性或是來大姨媽的女性是不可以進入寺廟拜佛的,原因是女性生理期所流的血是汙穢之血,寺院禮佛之地是清淨之地,這個時候的女性如果去寺廟會被菩薩怪罪,擾亂了寺院清淨。 這種說法廣傳於民間,也是對女性的一種歧視之言,那到底女性生理期可不可以去寺廟拜佛呢?
  • 燒香拜佛有講究,謹記「佛前4不求」,福氣才會越來越多
    正月初一那天更是人山人海,所有寺院道觀都是香菸繚繞,功德箱裡塞滿了鈔票。每個人焚香下跪的時候,都在心中祈福,希望神明能夠為自己帶來財富、事業和健康。在燒香拜佛的時候,有些東西可以求,有些東西是不可以求得,有個說法是佛前6不求,你知道是哪4不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