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猜想稱太陽系邊緣存在第九大行星(圖)

2021-01-08 騰訊網

  近日,科學家發現了一個距離地球127光年的與太陽系十分類似的巨大星系。美國宇航局太空望遠鏡在太陽系外偵測到了5顆行星。這5顆行星與其母星的距離與太陽系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十分相似。天文學家正在尋找另外2顆行星存在的證據。圖為該星系的藝術想像圖。

  英國《獨立報》網站2月13日報導 原題:支起望遠鏡:一顆新行星讓科學家興奮異常(記者保羅·羅傑斯)

  如果你從小到大都認為太陽系有9顆行星並且5年前因為冥王星被降級而震驚,那就準備好再次震驚吧!太陽系可能確實有9顆行星,而且最大的一顆也許不是木星。

  一場「搜捕」行動已經開始,對象是據認為潛伏在奧爾特雲(太陽系最遙遠的區域)中、質量高達木星4倍的氣態巨行星。這顆行星暫時取名為「堤喀」(希臘神話中的命運女神本網注),其軌道與太陽的距離是地球軌道與太陽距離的1.5萬倍,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被觀測到。

  但是,科學家如今認為,它存在的證據已經由美國航天局的太空望遠鏡「廣角紅外測量探測器」收集到,正在等待分析。

  第一部分數據將於4月份公布。路易斯安那大學拉斐特分校的天體物理學家約翰·馬泰塞和丹尼爾·惠特邁爾認為,相關數據兩年內就將揭示「堤喀」的存在。

  一旦確定「堤喀」的位置,其他望遠鏡就可以對準那個方向證實這一發現。

  「堤喀」是否將成為太陽系第9顆行星將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決定。目前的主要反對觀點認為,「堤喀」很可能是圍繞其他恆星形成的,後又被太陽引力場捕獲。馬泰塞教授說,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也許會選擇為「堤喀」創建一個新的類別。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還將對這顆星體的名稱擁有決定權。希臘人相信,「堤喀」主宰城市命運。選擇這個名字與早先的一種假設有關。這種假設認為,太陽或許是某種雙星系統的一部分,它有一個暗伴星,暫稱「涅墨西斯」(希臘神話中的復仇女神本報注),地球生物的大規模滅絕就是歸罪於它。在神話傳說中,「堤喀」與「涅墨西斯」是好姐妹。

  惠特邁爾教授說,幾乎可以肯定,「堤喀」主要由氫和氦構成,大氣層很可能與木星相似,有彩色的斑點、條紋和雲團。他還說:「它可能也有衛星。所有帶外行星都有衛星。」

  「堤喀」引人注目的數據是溫度,據預測為-73℃左右,比冥王星表面溫度高很多。惠特邁爾教授說:「熱量是它形成時留下的。這麼大的物體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冷卻。」

  奧爾特雲中的億萬個物體大多是骯髒的冰塊,溫度接近於絕對零度(-273.15℃)。

  這些冰塊有些因為星系潮汐力的作用脫離軌道,開始墜入內太陽系的漫長旅程。

  當這些長周期彗星靠近太陽時,有些冰氣化,形成肉眼可見的獨特彗尾。

  馬泰塞和惠特邁爾教授最初用「堤喀」的存在解釋為什麼很多長周期彗星來自異常的方向。他們在發表於《國際太陽系研究雜誌》月刊2月號的最新論文中說,自1898年以來觀測到的長周期彗星有超過20%來自非正常區域:它們的角度高於星系潮汐力理論預測的角度。

  自這種異常現象有記錄以來,科學家沒有提出其他解釋。但是,有關「堤喀」的假設也存在一個缺陷。傳統理論認為,氣態巨行星也應當把彗星從奧爾特雲中心地帶驅逐出去,但到目前為止尚未觀測到這一情況。

  馬泰塞教授指出,這可能是因為彗星在內太陽系中穿越數次後,已從軌道中逃逸出去,並且逐漸變暗,所以很難被觀測到。所以,如果確實存在,「堤喀」也許不僅在擾亂彗星軌道,也可能將推翻一套確立已久的科學理論。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雖然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開除」出行星行列,太陽系九大行星就此變成了八大行星,但很多科學家依然相信存在另一個沒有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一項新研究稱,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應該位於太陽系外緣某個地方,但它可能根本不是行星。
  • 太陽系是否存在第九大行星?如果存在,它是如何形成的?
    之所以我們的觀測數據跟科學計算存在差異,是因為有另外巨大的天體引力影響了它們的軌道運行,科學家在計算軌道的時候,並沒有將這個巨大天體的引力考慮進行,所以才造成了異常的軌道數據。通過太陽系邊緣異常天體的情況,科學家猜測,在遙遠的太陽系邊緣可能還存在著一個巨大的行星,被科學家稱之為第九大行星,或者X行星。
  • 第九大行星真存在?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證據(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歸功於科技的發展,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許多「極端物體」(extreme objects),它們群集的情況讓科學家猜測,它們有可能是在一個像木星一樣的大型行星的軌道上迴轉,天文學家因此猜測這個行星可能就是「第九大行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後,人類就從沒停止過尋找替代者的腳步,但可惜的是,至今沒有找到繼冥王星之後的第九大行星。曾經我們認為冥王星就是太陽系的盡頭,我們以為那裡將是一片虛無,但事實是我們錯了,那裡無比熱鬧,遍布著直徑幾公裡到幾千公裡的冰封行星,那裡就是柯伊伯帶。
  • 第九大行星真存在 人類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證據
    【環球網綜合報導】歸功於科技的發展,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許多「極端物體」(extreme objects),它們群集的情況讓科學家猜測,它們有可能是在一個像木星一樣的大型行星的軌道上迴轉,天文學家因此猜測這個行星可能就是「第九大行星」。
  • 太陽系或發現第九大行星(組圖)
    新華社發●「發現者」美國天文學家布朗稱努力尋找新行星是為了求得11歲女兒原諒●因為他的研究曾導致原先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被趕出九大行星圈,而女兒喜歡冥王星新華社記者 郭爽本月20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布朗與康斯坦丁·巴特金在美國《天文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已通過數學和計算機建模發現了太陽系存在第九大行星的強有力證據。
  • 太陽系邊緣真的存在第九大行星,而且它是一顆胡柚般大的黑洞嗎?
    最近有人驚呼,科學家們正在執行一個LSST搜索計劃,讓太陽第九大行星,隱藏在太陽系邊沿的黑洞現身。那麼如果這顆黑洞真的存在,地球有危險嗎?這個說法當然有些驚世駭俗。2020年5月,人們觀測到了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黑洞,坐落在望遠鏡座,隱藏在被命名為HR 6819的恆星系統,距離我們約1000多光年。
  • 太陽系邊發現「極端物體」 或第九大行星
    ­  【環球網綜合報導】歸功於科技的發展,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許多「極端物體」(extreme objects),它們群集的情況讓科學家猜測,它們有可能是在一個像木星一樣的大型行星的軌道上迴轉,天文學家因此猜測這個行星可能就是「第九大行星」。圖為藝術家繪製的第九大行星可能的模樣。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新證據:質量地球十倍 軌道奇異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5日消息,自從今年初發現神秘的「第九大行星」以來,科學家就一直在尋找能證實該行星存在的證據。加州理工大學的天文學家邁克·布朗(Mike Brown)是一月初發現該行星的科學家之一。他前不久發推特稱,他已經找到了進一步的證據,能證明該行星的存在。這顆巨大的行星藏身於太陽系的邊緣地帶,質量是地球的十倍,屬於與天王星和海王星類似的氣態行星。
  • 太陽系真的有第九大行星?(組圖)
    新行星運行軌道示意圖(右邊)。  曾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隨著2006年冥王星被降格為「矮行星」後而只剩八大行星。不過,美國科學家、「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20日宣布,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在太陽系邊緣可能「潛藏」著遙遠而巨大的第九大行星。  第九行星?
  • 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或許要出現
    ,他們把這個神秘的未知行星稱為「第九大行星」。軌道計算表明,如果第九大行星存在,它的質量將為地球的10倍,軌道為橢圓形,繞太陽運動的周期約為10000到20000年。它離太陽最近的距離也不會小於地日距離的200倍(即200個天文單位,簡稱AU),比冥王星遠得多,位於柯伊伯帶的冰雪世界中。從來沒有人見過第九大行星,但研究者已經根據柯伊伯帶中幾個天體的運動規律推斷出了它的存在。
  • 太陽系或有第九大行星(圖)
    1月20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家麥可·布朗在計算機模擬的行星運行軌道前講解  新華/法新  據新華社洛杉磯1月20日電美國科學家、「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20日發表文章說,第九大行星回來了。不過,這一次可不是已被從太陽系中除名的冥王星,而是天文學家新發現了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的證據。  天文學家說,這顆被暱稱為「行星九」的行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超過冥王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
  • 科學家:太陽系或將重回九大行星時代。冥王星又要成為大行星嗎
    他們繼續在黑暗的宇宙中尋找著天文學上的聖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一尋找就是84年。一直到了1930年的2月18日,美國的天文學家湯博發現了冥王星。這樣科學家又將太陽系的邊緣擴展到了距離太陽59億公裡的地方。
  • 美科學家: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 重約冥王星5000倍
    美科學家: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 重約冥王星5000倍 2016-01-21 15:27:23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 第九大行星在哪裡?它是否存在?
    今夜,讓獵戶座來為你指明夜空中那顆理論上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的大概位置。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看到過這顆太陽系行星,有時也被稱之為X行星。如果它是真實存在的,那麼它應該很大很遙遠。但是——依舊是理論上來說——有它存在的依據(也有它不存在的依據),對於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來說,對它的搜尋已經持續了幾年。兩名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麥克·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聲稱已掌握堅實的理論依據,證明第九大行星沿著一個奇異的、極其狹長的軌道運行。然而,最近一些天文學家根據他們的數據做出了其他解釋,認為並不一定是第九大行星存在的證明。
  • 巴西天文學家:太陽系中第九大行星或再次出現
    人類尋找太陽系家族其他成員的腳步一直未停。  巴西天文學家羅德尼·戈梅斯日前在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指出,在海王星以外運行的小型冰塊軌道出現攝動,表明太陽系邊緣存在一顆未知的、體積相當於四個地球大小的行星。這是戈梅斯通過計算得出的,也是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暫時被稱為「X星」。
  • 太陽系邊緣發現新天體 或有助發現「第九大行星」
    L91天體在太陽系中的效果圖。   據《科學》雜誌在線版18日消息稱,天文學家確認了一個遙遠的冰冷世界,它位於太陽系的極遠端,公轉一周需要2萬年,軌道遠超冥王星。該天體目前暫名L91,其特殊的位置和軌道或將引導人類發現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L91由位於夏威夷的加拿大—法國—夏威夷望遠鏡發現。研究人員目前還沒有獲得其大小與質量的確切值,但計算顯示,L91可能正處於從冷冰冰的奧爾特星雲向另一個冷冰冰的柯伊伯帶遷移的過程中,它擁有太陽系中已知最長的軌道——環繞太陽一周需要2萬多年。
  • 專訪:這是第九大行星的「尋寶圖」,請質疑——訪「冥王星殺手...
    摘要:專訪:這是第九大行星的「尋寶圖」,請質疑——訪「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 如果太陽系確有第九大行星存在,就如同在地球上又發現了一片新大陸,將成為科學史上的重大事件。「第九大行星重現江湖」的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在全球天文愛好者當中引起轟動。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之謎:它真的存在嗎?
    來源:新浪科技太陽系第九行星的想像圖。這可能是一顆大約比地球大10倍的行星,但由於距離遙遠,目前還沒有被發現。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8日消息,過去幾年來,關於太陽系最外層區域存在一顆新行星(而且體積很大!)的可能性令科學家和公眾都十分好奇。
  • 太陽系內第九大行星?或直達奧爾特雲,體積比木星大!
    如果想要真正地走出太陽系,對行星有初步的了解,就首先要對太陽系有足夠的了解,現在都已經2020年了,科學家卻發現在太陽系內極有可能會存在第九大行星。尋找第九大行星在2006年之前,冥王星是太陽系中的第九大行星,但是在後續新的研究中卻發現,此前對冥王星的了解是非常錯誤的,尤其是在質量的估算上,質量要遠遠低於其它的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