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唐宋前八賢之一,近千年的歷史,廣東省汕頭市柳崗王氏祠堂

2021-01-09 騰訊網

柳崗王氏祠堂,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金灶鎮柳崗村。王氏祠堂是「潮州前八賢」之一的南宋名臣諫議大夫王大寶為母親王氏請旨建造的。該祠堂於宋代建炎三年創建,明代嘉靖十三年重修,清代雍正十三年再修,迄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2001年,王氏祠堂被原潮陽市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王氏祠堂總面積約1904平方米,貝灰木架結構。祠堂大門為石結構的雙疊樓亭臺式,石亭頂端有一太陽形狀石徽,頂臺中央立有高0.61米,寬0.22米的"聖旨"石牌,因此稱為"聖旨亭"。亭門通梁刻"王氏祠堂",明嘉靖十三年(1534)閏二月立,清雍正乙卯年(1735)二月重修。梁背刻"時思"二字。亭匾高0.31米,長1.43米,正面刻"科第"、"唐節度使王審知"、"宋建炎榜眼王大寶建炎進士王大鼎",背面刻"宋賜進士文林郎惠州府推官王仁"、"清康熙丁酉科進士郎王時"。亭大門高2.23米,寬1.51米,兩側門高均為2.1米,寬1米。大門的門框上,一直以來都會貼一副春聯,那就是"慶春王正月,祝天子萬年"。相傳此對聯是王大寶所作,這與潮陽靈山寺由王大寶奏準皇上而立的"祝聖碑"似有聯繫。長方形雙迭樓臺式,長3.51米,寬2.55米,通高5.73米,頂臺為1.91米。站在王氏祠堂大門前眺望,可見鬱鬱蔥蔥的山峰,山頂正對著大門。祠堂背後曾有一條小山丘連接山岡,故有絲線掛金鐘的美譽。由於王氏祠堂是奉旨建造的,有聖旨牌,所以,路過的宋朝官員,文得下轎,武需下鞍,叩拜而過。

王氏祠堂的建築結構為三進四廂房,進入大門是陽埕,進而是中廳、天井、拜亭和後廳。拜亭上的瓷塑豔麗多彩,有精緻美麗的雙鳳朝牡丹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拜亭和後廳的梁架上有眾多的木雕,人物、雄獅、松鹿、駿馬、花籃等組成形態各異、生動有趣的圖象,其雕刻古樸自然、生動流暢,技藝精湛。

王氏先祖賢人輩出,舊時原祠堂後廳、拜亭等處曾懸掛著十幾塊文魁、武魁、狀元、進士等字樣的木匾,但在解放初的破除封建迷信運動中,這些牌匾分給當地農民當柴火燒,而族譜、田地厝契也付之一炬。今祠堂尚存木匾一塊,匾高0.7米,寬1.9米。匾文為"文魁"、"主試頭品頂戴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糧餉李翰章監臨頭頂頂戴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御史巡撫廣東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剛義為"、"光緒十九年(1893年)癸酉恩科鄉試中式第十九名舉人王廷獻立"。祠堂廂房兩側現存有兩塊石碑,一為"明王氏世族"碑,一為"呈明縣主勒石示禁"碑,可惜歷經風雨滄桑,碑文已模糊不清。

相關焦點

  • 三分鐘教你如何玩轉潮州古城
    古城樓【歷史】     潮州歷史悠久,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考古材料證實,潮州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遠古時代,土著畲族先民便創造了口頭文學——畲歌仔。潮州的先民屬閩族和閩越族。
  • 換個角度看潮州,無關風月,只是愛了
    潮州古城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內,是廣東省第一批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榮譽稱號的兩座城市之一,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曾經是「十相留聲」之地,素有「海濱鄒魯」、「嶺海名邦」之美譽!
  • 遊記-廣東省博物館之歷史的遺珠
    今天要去的地方是廣東省博物館,她收藏著歷史的精華,濃縮了社會的發展,從一件件的展品中體現了中國傳統手工藝人的獨具匠心,每一件器物都蘊含著自己的故事,有的歷經周折,有的星沉海底。但當所有的器物都展示在人們面前時,他們都在訴說著同一種故事,那些被埋藏在歷史長河中的遺珠正擺脫依附在他們身上的沙粒,閃耀著屬於他們自己的光芒。
  • 潮州再辦騎行節,發布4條韓江遊徑
    潮人崇祀韓愈,便把秋風送帆的特有景色「鱷渡秋風」作為潮州八景之一。 相傳閣前的佛燈,夜間普照四方,故以「北閣佛燈」為名並列為潮州八景之一。景區融自然風光、園林雅趣、人文景觀於一體,高覽低俯均是別致的景色,堪稱嶺南一絕。 平湖玉帶 廣東省潮州供水樞紐是以供水為主,結合發電、兼顧航運及改善水環境的綜合利用的大(I)型水利工程。
  • 【宮廷風格】笛套音樂《萬仙贊》笛子領奏:黃乙丹、陳奕夫、演奏:汕頭市潮樂傳承保護中心
    陳奕夫 二級演奏員,畢業於汕頭地區戲曲學校潮州音樂專業,現任汕頭文化藝術學校潮州音樂專業教研組副組長、笛子主科教師。2012年、2015年兩次獲得廣東省民間潮樂大賽總決賽金獎。曾擔任2017年度廣東省宣傳文化發展專項資金人才培養項目「潮劇音樂伴奏人才培訓班」專業導師。
  • 宗祠:供奉宗族祖先的祠堂
    凌煥曾也在敏成學校南面建造「凌家祠堂」,用以祭拜凌家祖先。如今,穿過四牌樓道署街可以看到已破敗不堪的「凌家祠堂」,兩旁緊閉的門扉,被蛛絲蒙住了生鏽的鐵鎖,鎖住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陽光從禿牆上透下來,更顯寥遠,朦朧中百年以前,這裡有凌家的親屬走過,背著書包的貧寒小孩走過,搖著貨郎鼓的小販走過……靜靜地聆聽古人的足音,有著恍如隔世的感覺。
  • 祠堂牽繫鄉愁,運作才是重點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9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4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31處,這些文保單位較好地體現了鎮江地域歷史文化的特點。據了解,我市這批入選的文物類型包含古遺址2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6處,古建築4處,佔全省新公布數總量的10.3%。
  • 王家人以後就這麼照著修祠堂,別丟了風水
    祠堂介紹 宗祠即是祠堂,是漢民族供奉祖先和祭祀場所,是宗族的象徵。宗廟制度產生於周代,當時,宗廟為天子專有。到了南宋,朱熹提倡興建家族祠堂。宗祠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聖殿。作為漢民族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 鞏義回郭鎮清西村張家祠堂
    大門正上方懸掛著「張氏祠堂」木匾,是河南省書協會員、鞏義著名書法家劉成鈞老師所書,字體蒼勁有力,筆畫方潤整齊,結構極為嚴謹。門前兩邊牆壁上懸掛著「張家祠堂歷史概況」和「理事會組織」等功能性牌子及獎牌。雄踞大門兩旁的一對石獅,威嚴中透著靈氣,相視守護在祠堂門旁,仿佛告訴後人「民國二十四年,大水漲門前」時的宗親護祠義舉(石獅底座上有文字記載),又仿佛訴說著數百年來河洛大地的滄桑歷史。
  • 尋找天主教村百嶺村歷史
    人口面積建國前夕有教徒1000人2006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全村總人口3868人,總戶數743戶2015年 本地人口4030人2020年11月前,非第七次人工普查數據。百嶺村共有747戶、人口近4500人,總耕地面積1136畝,其中水田1074畝,旱園50畝。
  • 2021年汕頭市引進人才服務中心公開招聘博(碩)士研究生94名公告
    根據《廣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辦法》(廣東省人民政府令第139號)、《汕頭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實施細則(暫行)》(汕市人〔2009〕269號)、《汕頭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緊缺人才有關問題的實施細則》(汕人社
  • 2021廣東汕頭市市屬事業單位招聘博(碩)士研究生666人公告
    結合《廣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辦法》(省政府139號令)、《汕頭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實施細則(暫行)》(汕市人〔2009〕269號)、《汕頭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緊缺人才有關問題的實施細則》(汕人社〔2019〕143號)等有關規定,現公告如下:一、招聘對象國內全日制普通高校博(碩)士研究生或經教育部認證的海外留學博(碩)士。
  • 這位可愛的男孩子,為什麼在潮州廣受喜愛?
    閩臺地區的哪吒太子爺信仰,在歷史源流、文學文本、田野調查等多個方向已經得到學界較為充分的討論。在文化區域上屬於閩文化的廣東潮州,明清以來也流行著太子爺信仰,可惜迄今未見專文介紹。本文希望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探討潮州的太子爺祠祀與相關生活風俗,呈現哪吒信仰在閩文化圈周邊區域的存在形態。
  • 廣東省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推薦名單出爐
    1月14日,記者從廣東省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推薦評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廣東省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擬推薦對象名單出爐,並正式對外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2021年1月14日至1月18日。如對公示對象有不同意見,請於1月18日17時前,向我省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推薦評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反映。反映形式為電話、信函,信函以到達日郵戳為準。
  • 廣州仁威祖廟:一座凝聚嶺南古建築藝術的精華的千年古寺
    #90後旅行#廣州仁威祖廟:一座凝聚嶺南古建築藝術的精華的千年古寺廣州作為我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很多人都喜歡來廣州旅遊。仁威祖廟位于于廣州龍津西路仁威廟前街,舊泮塘鄉內,佔地2200平方米,是一座專門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廟。仁威祖廟面積雖然不是特別大,但是確實是十分的精緻,並且仁威祖廟也曾經是周邊最大的一個廟宇了。仁威祖廟是修建於宋朝時期,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是半躺恩洲十八鄉最大,最老的道教廟宇了,裡面的一些文物的價值真的是很難以用價值來衡量。
  • 2021廣東汕頭市濠江區企事業單位招聘碩士研究生28人公告
    (二)下列人員不得報考:1.在讀的非應屆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現役軍人、機關事業單位試用期、服務期未滿的在編在職(崗)人員;2.受行政開除處分未滿五年或其它行政處分正在處分期內的;因涉嫌違法違紀正在接受審計、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終結的;刑事處罰期限未滿的;3.被依法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人員;4.近兩年內在機關事業單位招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