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30年 | 那些年,那些韭與刀

2020-11-25 和訊股票

  作者 | 削橙子

  指導 | 沽民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

  編者按:

  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鳴鑼開市;12月19日,上海交易證券所迎來敲鐘時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值從23億到現在的約80萬億元,上市公司數量從8家增至4000餘家,投資者開戶人數達1.6億人……三十年間,A股締造了一座裡程碑。

  三十年,世事變幻;三十年,滄海桑田。車輪滾滾向前,市場在不斷更變。站至這個節點,回望中國股市30年的曲折歷程,縱然有萬般不盡人意,但萬物皆有規律可循。為此,格隆匯傾心推出#A股三十年#系列,讓我們一起回顧中國股市的起落浮沉,在不斷求索中,一路兼程、無懼風雨。

  本文是本系列第一篇

  」

  18世紀初,英國掀起由南海公司引起的購買股票熱潮。適逢經濟繁榮,政府債主、稅收優惠、壟斷貿易特許經營的績優股題材,再配合自編自導「發現金礦」故事的預期,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扶搖直上,6個月漲幅高達700%。

  投資者趨之若鶩,當時半數以上的參、眾議員都加入了搶購隊伍,甚至英國國王也投資了10萬英鎊。在牛市旗手的帶動下,一時之間,所有股票都成了投機對象,上到國王下到家庭婦女,人們完全喪失了理智,連智商140的牛頓也沒能抵住誘惑,捲入了漩渦當中。

  1720年,南海泡沫破滅,時任英格蘭皇家造幣廠廠長的牛頓割肉離場,虧損2萬英鎊,相當於他在皇家鑄幣廠十年的工資收入。

  有人說,上帝創造了世界,而牛頓發現了上帝創造世界的方法。但即便智者如牛頓,照樣「一入股市深似海」,光榮地成了人類韭菜史上的一員。

  如今,A股即將迎來成立30周年,我們撫摸著那些已經泛黃的老照片,一如感受當年股市炮火的餘溫,回顧A股這三十年間的故事。正是:

  一將成名萬古枯,不破樓蘭終不還。黃沙百戰穿金甲,春風不度玉門關。

  1

  無知,無畏,無路可退(1990)

  1988年4月,深圳特區證券公司開業,經營股票掛牌交易,當時交易的唯一的股票就是深發展,一家由21家經營不善的農村信用社重新組建的股份制銀行。

  由於只有一隻股票,全年的成交額只有400萬元,證券公司只能依靠自營交易來活躍市場,深發展成交價在20到22元之間來回震蕩,當時投資股票的人也是寥寥無幾。

  1988年,深發展銀行通過改革實現了驚人的業績增長,首次向股東派息分紅,每股紅利2元,按照20元的股價看,年化收益率達到10%;1989年,深發展又推出年中分紅:每2股送1股,每股分紅7元。

  巨大的財富效應吸引了所有人,引發中國股市的第一波牛市狂潮。

  1990年初,中國還沒有正式的股票交易所,瘋狂的股民早已就位。

  是年3月,原野實業(000005)發行1650萬股,引發萬人空巷,凌晨一點證券公司門口就已經排起長龍,面對人山人海,主管部門緊急出動大批警察維持秩序。早上證券公司一開門,人潮一下子湧進去,把證券公司的玻璃櫃檯都擠碎了。

  一江之隔的香港媒體都震驚了。港媒報導,某村全村老少派村長用蛇皮袋扛著全村湊的錢來深圳炒股,港澳臺的資金悄然介入。就連普陀山的僧人也籌集了20多萬元,派僧人來炒股。

  熱潮一起,股票是什麼東西已經不重要了。

  3月份,深發展進行了拆股,將面值從20元拆細為1元,每股2.8元。4月底股價漲到了11元,漲幅達到290%。

  股市突然連續翻番上漲,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埋頭衝進去的人,政府也開始慌了,急忙出手調控:

  5月28日,深圳政府第一次推出漲跌停板制度,每天限制漲跌10%;

  6月18日,每天限制漲跌5%;

  6月26日,股價漲幅限制在1%,跌幅可以為5%。

  7月1日,開徵印花稅和入息稅,股息紅利超過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的部分要繳納10%的個人收入調節稅;

  10月,深圳市政府發布嚴令,處級以上黨政幹部不得買賣股票。

  但已經殺紅了眼的股民們將這些警示和利空拋諸腦後,僅有的5隻股票被炒上了天,天天封板,絲毫不知害怕為何物。

  滅亡前的瘋狂。

  6月底,深發展的股價漲到了24元,不算拆股配送後稀釋的部分,半年之內就漲了900%。當年10月,深發展漲到了62元,7個月翻了22倍多。

  「我在交易廳外轉了一會,100元變成了200元,200元轉眼變成了800元。」

  同樣,半年之內,萬科從1.3元漲到了17.19元,金田從24元漲到了215元,安達從1.5元漲到了20.89元,原野從13元漲到了143元。

  11月,深圳市政府再次加大股市調控力度,漲幅限制再減半,到千分之五;印花稅加倍,雙向徵收。同時市場傳出將開徵差價稅等謠言,一時之間市場情緒降至冰點,有人率先拋售股票,股市開始了長達9個月的下跌。

  就在這風雨飄搖的市道中,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開門營業。

  5個月後,1991年4月3日深圳股票指數發布。然而這個指數一經問世就頭也不回地往下掉,連續一個多月每天開盤跌停,成交量上也全是賣盤。4月22日更是堪稱奇觀——全市場只有賣盤沒有買盤:

  全天成交為零。

  9月6日深成指跌至歷史低位397.67點,當天深發展股價只剩下13.7元,跌去近8成。

  股民1.0時代,只有個體在搏殺,是理智收割衝動的時代,跑得早的人賺得盆滿缽滿,但更多地還是義無反顧高點衝進場接盤的韭菜。

  無知,無畏,無路可退。

  2

  等開戶,等7000點,等解放軍(2007)

  步入21世紀,新一代的股民們慢慢學會了電腦盯盤,也學會了技術分析,K線圖、分時線、市盈率,學習炒股已經分成基本面、消息面、技術面等派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指標、做攻略。奈何股市始終萎靡不振,成交量慘澹,頗有一身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

  2007年的6124點鋪墊了很久,起點是2005年5月的股權分置改革,上證指數跌至998點的歷史大底,PE為15倍。

  估值低、經濟基本面向好,加上政策推動,連年的熊市過後股票的價值屬性回歸。聰明的資金開始買入股權分置概念股,賺錢效應吸引大量沉寂的股民重新進場交易。這是分析師的觀點。

  而老股民的話說得比較簡單:股權分置改革需要一波大牛市。

  2005年年底,牛市第一波開啟,到2006年5月上證指數從1100點衝上了1700點。連續的上漲觸發賺錢效應;賺錢效應是韭菜的培養基。

  隨後盤整的3個月中,大量散戶跑步進場,新增開戶數在5月份達到了68.79萬。

  8月末第二波浪潮來臨,大象開始起舞,指數呈45°上漲,2000,3000,4000,上證指數接連創出歷史新高,漲到所有人意想不到的超高點位,一天成交量幾千億習以為常,個股平均漲幅90%,百元股比比皆是。

  什麼PE,什麼基本面,什麼理性投資,全都拋諸腦後,市場到處充斥著瘋狂。

  韭菜是不懂泡沫的,他們只知道衝衝衝。當然,還有些人知道已經很危險了,但不想錯過賺錢的機會,還是要抓住牛市的尾巴。2007年,新增開戶數突破歷史記錄,當年8月份最高達到了892萬人。

  據當時的新聞報導,證券公司的營業部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在排隊開戶,甚至不少地方出現黃牛倒賣開戶序號,一個位置最高可以賣到上百塊錢。

  2007年股民排隊開戶

  圖片來源:新文化(300336,股吧)網

  「追漲」成了這一年的關鍵詞。為了追漲,很多投資者賣房、賣車、貸款……他們只有一個想法,就是不管怎樣,都要抓住這隻「狂牛」的尾巴,所以即便是6124宇宙點後的連續暴跌,每月仍有3、400萬的中國大爺大媽埋頭進,那時個股的市盈率已經突破天際,動輒就是成千上萬。

  隨便一搜07年的新聞,就是初生牛犢新股民的眾生相:辭職炒股、現場學看K線、交易廳搶座位、和尚炒股做善事。甚至你去買個茶葉蛋,老闆都會和你聊股票:

  「兄弟,你買了什麼股票,看在你買了個蛋的份上,我有個消息……」

  從股權分置試行到6124點的兩年多裡,A股的「造富神話」堪稱歷史之最:

  廣船國際從2.21元漲到了130.67元(股改送後復權價格),59倍;

  中國船舶(600150,股吧)從7.75元漲到了396元,51倍;

  國金證券(600109,股吧)從3.25元漲到了159元,49倍;

  山東黃金(600547,股吧)從6.77元漲到了298.75元,44倍;

  ……

  股民情緒決定進場資金,而進場資金決定市場價格。因此,股民的情緒是市場點位的二階導。也就是說,如果人人都開始談論股票,市場動能已經非常強了;這時候即便你把貨幣的閘門關了,市場情緒還能繼續推動大盤往上走個一兩千點!

  所以,不能在已經滾開的油鍋上面澆涼水,而是應該在鍋底剛開始冒泡的時候就慢慢撤掉柴火。監管為行情降溫,需要比市場提前半個周期,而2007年這次調控,來得太晚了。直到2007年5月才意識到需要給行情降溫,這也就是俗稱的「5·30半夜雞叫」。

  2007年5月30日,證監會深夜重拳出擊,宣布上調證券交易印花稅,股市立馬暴跌,當天滬指暴跌6.5%,900多隻個股跌停,而當時兩市股票總數不過1500隻,之後震蕩了一個多月。然而一朝失去了信念的支撐,泡沫就開始崩塌。

  下跌持續了一年多。

  到2008年11月市場見底的時候,不少股票已經跌去了9成。特別是在牛市頂點2007年下半年上市的許多新股,再也無法回到上市的位置。例如中鋁(601600)這種股票,與2007的高點相比,現在累計跌幅已經超過94%;還有暴風等當年的明星股,如今已經退市,累計跌幅也在90%已經上。當年「滿倉中石油,子孫養老不用愁」等豪言壯語,也隨風飄散,淪落天涯。

  一位經歷過上世紀90年代波動的老股民意味深長地說:

  「新股民的炒股有點近似瘋狂,一個漲停還沒有感覺,要連著二三個漲停才說過癮!他們不知道熊市是什麼,漫漫熊市的那種等待的痛苦,沒有經歷過是不知道箇中滋味的。」

  等開戶,等7000點,等解放軍。

  3

  加倉,加槓桿,加班站崗(2015)

  A股的年齡一天天在增加,慢慢向著成熟邁進,股民也在進化。

  2010年以後的股民以80、90後為主,他們普遍操作大膽、反應迅速,採用「1+2」的炒股方式:同花順(300033,股吧)獲取行情資訊,微博獲取股市內參,微信獲取小道消息。這個年輕群體有著以往老股民沒有的個性和活力,朋友圈充斥著股票和段子,無論是文化素質還是炒股起點都遠超以往,但終究難逃韭菜的命運。

  2014年兩會中,中央提出了以網際網路+、工業4.0為核心的新發展戰略,配合以降準降息、利率市場化、全民創業等一系列經濟利好政策。這一切似乎都向人們傳達一個信號:新一輪經濟增長時代已經到來。

  而從另一個角度,創業板從2009年成立已經四五年了,積累了手握股權無處變現的大股東。同時人民幣的匯率早就從習慣性低估(升值壓力)轉變為慣性高估(貶值壓力),資金外流的趨勢巨大。所有這些,亟待資本市場的兵車相會,一場大捷,百邪全消。

  於是,財經媒體開始搖旗吶喊,大量的資金開始湧入股市,分析師也耐不住寂寞叫出歌聲:牛市大幕就此拉開。

  2014年6月到11月,上證指數從2000點衝到了2500點,2500餘只股票有43%的漲幅在50%以上,270多個股股價翻倍,蘭石重裝(603169,股吧)漲了近15倍,三鋼閩光(002110,股吧)漲812%,同花順漲748%。

  就像前幾次牛市一樣,躺著賺錢的誘惑擺在面前,人們開始忍不住了,一批批地往裡衝。

  沉寂了4年之久的融資融券業務也一下子火了起來,場外配資風靡一時,尤其傘形配資和P2P配資最為盛行,大量的股民通過這種方式給自己加上槓桿,最高甚至達到過1:10。這意味著你10萬塊錢入市,最多可以買賣100萬的股票,漲的時候賺10倍,虧的時候自然也是10倍。

  2015年6月,也就是大盤暴跌之前,A股總市值大約60萬億元,槓桿資金就有4萬億以上,其中券商放出的融資融券高達2.3萬億元,場外配資據推算約為1.8萬億。

  巨額資金推動下,短短7個月,上證指數直線飆漲,3000,4000,5000,每一個「股神」都是滿面紅光,有股市的紅,有賺快錢的興奮,有衝動加倉的瘋狂。

  時隔8年,跟風趕去開戶的人再次擠滿了銀行和券商營業部,又是一次全民炒股,大街小巷、大爺大媽,從政府辦事處到居民菜市場,都在談論股票和各種各樣的小道消息。2015年6月兩市新增股票開戶數達到1285萬人,同比增長28.5倍,瘋狂長度遠超07年那一波。

  股市裡一直都流傳著一句話:當你平時不炒股的親戚都開始推薦股票,就是股市見頂的信號。

  牛市眼看就要被玩壞,人們等著上證衝上6000點,然而等到的卻是查處場外配資。這與2007年5·30半夜雞叫加印花稅的操作類似,看上去是要給行情降溫,結果卻炸了鍋。

  然而,還是那句話,監管需要比市場情緒提前半個周期;你真的等到連買個油條燒餅都能推薦股票的時候再給行情降溫,那一定是災難性的。

  7月3日,千股跌停;7月8日,兩市僅有7隻股票上漲,1300隻股跌停,另有1400多家上市公司停牌,超過A股總數的一半。

  7月份的下跌止住之後,8·11匯改的大幕揭開,人民幣匯率從此不再錨定美元,改為浮動匯率制。匯改當天,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次性跌超6%,而股市的暴跌則又來一波。

  有人把7月的暴跌指責為沒有熔斷機制,於是2016年新年第一天中國股市推出熔斷機制。出於對流動性黑洞的恐懼,熔斷機制推出後資金瘋狂逃離,4天之中竟有3天發生了熔斷,於是不得不在1月4日晚間取消熔斷機制。熔斷鬧劇以再度爆發股災而匆匆收場。

  至此,2015年這一波股災,終於跌透了。

  中國股市,每一輪股災都有許多人在見頂之前減持。而2015年這一波股災,減持也創下了歷史新高。截止到2015年7月,922家公司大股東減持1億元以上,累計減持套現近5000億元,為歷史之最。

  股災過後,有人反思,把批判的矛頭指向那些減持的大股東。然而,有一位大股東是這樣說的:

  「我從來沒覺得我的公司值這麼多錢,是你們非要炒這麼高。我根本沒想到他們會來炒我的公司。我有雷鋒那麼高的覺悟,我想為國家工作到70歲,但我經歷過破產,我50多歲了,我有兩個孩子在國外讀書,我爸媽都生病了。我知道行情好的時候必須得吃飽點,不然危機來了就扛不住了。換你,你也會在那個時候減持。」

  一邊是瘋狂地加槓桿買買買,一邊是大股東減持賣賣賣。你說誰錯了,誰都一肚子委屈。

  加倉,加槓桿,加班站崗。

  4

  結 語

  中國股市建立至今,30年,兩代人的時光。當初股市血本無歸的散戶,有的轉身在樓市賺了大錢,有的憑藉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總之天無絕人之路。

  股民這個群體,從最初的50後60後,到現在00後已經開始進場;如果說股民這個人群的畫像有什麼變化,那一定是有的。不論是學歷、常識、經濟與金融知識、還是投資理念,當下的股民與前幾輪牛市中那些鮮活的面容,都有著巨大的變化。最初那群人,炒股為的是一夜暴富;而時至今日,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是站在資產配置和財富保值增值的角度去參與股市。

  回顧中國股市的幾輪股災——無一例外都是散戶在賺錢效應的驅使之下形成的正反饋強化過程。

  賺錢效應是韭菜的培養基。價格的上漲本身具有自反性,價格來到足夠高的位置之後,就會出現「龐氏狀態」,即需要持續的進場資金才能維持價格自身的高位。然而進場資金一定會枯竭,而高價格最終難以維持。於是,先前的「一致行動人」轉眼就成了「對手盤」,最終演化為奪路而走的踩踏效應。這就是每一輪瘋牛轉化為股災的必經過程。

  古人云:韭菜不可被教育,只能被消滅。而我們的監管,不負責教育韭菜,不負責消滅韭菜,卻要負責保護韭菜。這的確不容易。

  如果總結這幾輪股災的教訓的話,監管提前出手是防止瘋牛行情的必要措施。

  而經歷了這麼多輪股災,中國證監會似乎也學聰明了。我們看得到,在2018年那一輪長達一年的下跌之後,監管開始學會提前出手。

  現在,每當牛市的信號稍一出現(開戶量激增、微信群討論股市變多、市場出現賺錢效應等),監管層都不惜代價地打壓市場。例如強調宏觀槓桿率,強調貨幣供應量總閘門,打擊場外配資,甚至是監管當局直接喊話為行情降溫。2019年4月如此,今年7月也是如此。也正是因此,這兩輪看上去就要玩成「瘋牛」的行情,就活生生地被幹了下去。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對此,我的觀點從來沒有變過:只有過程中任何時候看起來都不像牛市,最終結果才能走出長牛慢牛。

  ▍往期推薦

  ▍格隆匯招聘

  ——

  ——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格隆匯APP。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那些年的文化忻州
    來源:吳傑強無極攝影2011年12月30日忻州市2012年新年文藝晚會那些年的文化忻州吳傑強 圖/文2021年1月1日一個特殊的日子,讓世界都艱難的2020年過去了,世人對2021年給予了很大的希望。2020年難忘的一年,人類世界經歷了許多。
  • 中國搖滾樂30年,那些閃閃發光的日子,回來了!
    新褲子總是在懷念那些失去的東西,在《樂隊的夏天》舞臺上,他們懷念的不是迪斯科,不是國貨,他們在懷念失去的時間和青春。這33支年齡跨度長達20年樂隊一支支在亮相,時間仿佛被壓縮了,有關中國搖滾這20年的故事,都在這個夏天重新回來。
  • 農村俗語「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是什麼意思?有道理麼?
    不同的食材在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營養和口感,「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古籍《齊書》中的一段描寫,原文是:南齊周顒隱居於鐘山,文惠公子問他蔬食何味最勝?周顒答謂「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春初早韭:一直以來人們對韭菜比較喜愛,不僅是因為味美,而且還諧音「久財」,是百姓最常吃的美味。民間關於韭菜的說法很多,「一月蔥,二月韭」、「春日佳蔬韭為先」、「春食則香,夏食則臭」,所有的文字描述中都說明了,韭菜在春天吃是最美味的。就拿我們東北地區來說,春天的時候,大地還在冰凍,本地不能生產任何蔬菜,正是蔬菜青黃不接的時候。
  • 雞年, 那些汽車品牌是本命年
    2017,雞年,有那些汽車品牌是本命年呢。來,跟著車夫擼一擼。講真在汽車發展的歷程中與雞(nian)有染的事件真不算少。而推出這個左舵車型的恰恰是奧迪,因為經過技術專家研究,對於那些習慣於右側通行的國家來說,正確的汽車駕駛位置應該在車的左側,於是奧迪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 鍾玉武:那些年,那些雞鴨鵝
    那些年,那些雞鴨鵝,是貼補家庭的存在,是我們童年的玩伴,是補給營養的需要,不僅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更給我們艱苦的童年增添無限樂趣。先說說雞,我家那時候養了十多隻雞,每天躥上躥下,咯咯噠叫個不停,滿院很是熱鬧。這十多個雞每天輪流下蛋,母親和許多嬸嬸大娘都會「摸蛋」,摸摸雞屁股,就知道明天會不會下蛋。那時家裡都會用稻草編個雞窩,母雞下蛋時候就蹦進裡面。
  • 那些流年的河流年的橋
    原標題:那些流年的河流年的橋 很多年來,我一直做著一個夢,夢見一座又高又陡的橋。我總是膽戰心驚地爬上橋,橋會越來越高,越高越險,我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挪,最終才會爬過那座橋。 這個夢一直纏繞了很多年,有一天,當我把這個延續了多年的夢講給我的孩子聽,他說:「那一定是你童年的一個陰影。」
  • 十首經典青春校園勵志歌曲,回想那些年,那些事。
    那些年,我們逝去的青春,那些事,那些人,那些回憶,你還記得嗎?歲月匆匆走過,讓我們伴隨著 校園歌曲 一起回想那些年的故事。下面為大家推薦一些成名的青春校園歌曲,希望大家用心傾聽。或許能帶來些不一樣的味道。老狼的一首《同桌的你》,講述了,老狼考上清華,那女孩竟然與他成了同桌。也是他的一段初戀,畢業後創作此曲送給了心愛的姑娘。並且兩人已經結婚幸福美滿。
  • 《那些年》在臺票房近兩億 年輕人熱追本土片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劇照(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艋舺》劇照。(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劇照(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從6月到9月,就有十部臺灣本土片上映。「周末票房開出來了,五點才睡、還在打呵欠的我一下子全醒了。」
  • 動漫番劇盤點:那些年的經典動漫(六)
    動漫番劇盤點:那些年的經典動漫(六)大家好,我是笑看影視,今天小編繼續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年經典的動漫番劇,今天是第五次盤點。番劇那麼多,我覺得我可以盤點100年……第一部:《家庭教師》《家庭教師》是改編自日本漫畫家天野明同名漫畫的長篇電視動畫片,於2006年10月7日—2010年9月25日在東京電視臺播出,全203話。故事圍繞彭格列第十代首領澤田綱吉與其家族成員的成長而展開的一系列故事。
  • 那些年,那些橫行在廣西大地上的珍奇野獸
    今天,就來瞧一瞧那些年橫行在廣西大地上的珍貴野獸。 華南虎華南虎是世界現存數量最少的一種虎,被視為稀世珍品,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明嘉靖二十 二年(1543年),根據《欽州志》記載:「有象群由靈山來到欽州城附近蹂躪田禾,觸傷百姓,知州董廷欽派哨官張奇對付之,張奇設計全擒象群。 」 《南寧府志》 說:「萬曆十五年 (1587年)秋,橫州北鄉象出害稼。」《廉州府志》云:「萬曆二十二年甲午(1594年),欽州 獲野象。」以上記載說明,廣西各地至明末清初仍有野象活動。
  • 2020年,鐵路公安那些難忘的瞬間
    最難忘的是疫情爆發的那些日子 黑河市公安局鐵路公安分局局長 郭 軍 :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2020年,我們經受了磨礪、經受了淬鍊,同時也收穫了成績、收穫了豪情!
  • 香港電影的那些年:王羽求出路,李小龍獨步江湖,雙周一成大混戰
    而出演《獨臂刀》的王羽也就此成了香港電影的絕對王者,1967年、1969年兩部《獨臂刀》以勢不可擋的姿勢接連拿下了年度票房冠軍。但隨著諸多大佬與邵氏紛爭漸起,剛剛才嘗到電影甜頭的邵氏,頃刻間遭遇了分崩離析。而王羽,同樣面臨了巨大挑戰,一時間票房寵兒的身份旁落,而王羽也開始了各種電影之外的花樣人生。而這個攪局的時代中,最大的攪局者就是「李小龍」。
  • 盤點|2019年那些衛浴「大事件」!
    臨近年末,為您盤點2019年衛浴圈的熱點事件。盤點2019衛浴熱點事件一小 編說巷戰有招,經營有術。衛浴市場在變,客戶在變,企業都是會以不變應萬變。回首2019年,衛浴圈發生了哪些熱點大事,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看一下今年衛浴圈發生的那些事!
  • 那些年,陪我們一起走過的毛寧歌曲
    懷念一下,那些曾經陪我走青春歲月的最經典的四首,那些歌,只屬於毛寧。《濤聲依舊》《濤聲依舊》毛寧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陳小奇作詞、作曲。這是歌曲是毛寧的代表作品之一,收錄在毛寧1993年發行的專輯《請讓我的情感留在你身邊》中。《濤聲依舊》由陳小奇作詞、作曲。這首歌曲的靈感來自唐詩《楓橋夜泊》。
  • 那個穿著《天國的嫁衣》的女孩——盤點那些年看過的臺灣偶像劇
    從王心凌到最近復出再度翻紅的張韶涵,這些曾經的記憶裡耳熟能詳的名字,伴隨著那些曾經鮮活的臺灣偶像劇的劇情捲土重來。那些年,是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候,電視劇和網速極慢的電腦成為獲取新鮮偶像劇的唯二途徑。那個時候,除了王心凌總是睫毛彎彎,大S總是公主的模樣,林志穎也還不是kimi的爸比,陳喬恩也還不是東方教主。
  • 當代算命先生:我當八字算命版主的那些年,周易論壇那些人那些事
    五年前,妙音對什麼貼吧、博客很不屑的,我們在周易論壇當版主的很風光啊,感覺那些算命貼吧很無聊、很低級,跟我們論壇版主不是一個級別的。大家不要笑,這是實在話。或許有人問:你們版主很厲害嗎?很了不起嗎?呵呵!妙音今天就聊聊我當年闖蕩易壇時,在網站當版主的那些人,那些事。妙音自從2006年去濰坊參加八字命理學習班開始,就真正進入易壇這個圈子。易界,江湖也!
  • 2019年新年賀詞注釋版:習近平提到的那些人那些事
    回顧2018年,他說「我們過得很充實、走得很堅定」;展望2019年,他說「大家還要一起拼搏、一起奮鬥」。  此時此刻,讓我們共同回首這一年的那些人那些事,感受一個流動的中國繁榮發展的活力,感受一個奔跑的中國執著追夢的決心。  這一年,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共同發力,繼續改變著中國的面貌——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月球背面長啥樣?「嫦娥」帶你去看看。
  • 喚醒你LOL的記憶 那些年英雄重做後 你還記得他前世嗎?
    第一位 蠻子蠻子號稱:蠻三刀 ,現在應該都快成了小菜刀了。如今的遊戲裡暴擊裝備被移除大多數,咱們的蠻三刀也成了菜刀英雄了。你還記得重做前的蠻三刀什麼樣子的嗎?敢打賭LOL裡不超過100人知道他前世。第二位牛頭酋長-阿利斯塔口頭禪:和公牛角力,會讓你嘗到牛鞭的味道。
  • 林俊傑《那些你很冒險的夢》林氏情歌;那些年陪你去瘋的是誰?
    《那些你很冒險的夢》是由王雅君作詞,林俊傑作曲,收錄在林俊傑輯《學不會》中。據說這首歌是HEBE給JJ的靈感才寫出來的 一個細膩的故事,2009年林俊傑創作這首歌曲的時候希望田馥甄來唱,可是因為她剛好在發專輯,所以沒有時間合作,所以就自己來演唱。
  • 《初戀未滿》:符號學定義下的「那些年」
    ,也在香港市場打破了華語片的票房紀錄,掀起了一股「那些年」的風潮。而這部由劉德華監製、劉娟導演、張含韻與冉旭主演的《初戀未滿》,則是一部中國版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以淡淡的筆調追敘高三時的初戀,儘管有點憂傷但不失青春期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