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投足一處,震動大幹,及魔宮殿,故名得大勢。」——《思益經》
大勢至菩薩,又稱大精進菩薩,與觀音並列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合稱「西方三聖」。我們知道,阿彌陀佛是極樂淨土的佛主,觀音菩薩則是他的「法王子」,也就是繼承人,成佛只是時間問題。那麼,大勢至菩薩又將成何佛呢?
從《思益經》中大勢至菩薩所言,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大勢至菩薩的價值與能力。大勢至之於阿彌陀佛,就如同目犍連之於釋迦牟尼一樣,他是佛的護法菩薩!
大勢至雖有無上能為,卻寸步不離阿彌陀佛左右。而極樂淨土不比咱娑婆世界,動不動有什麼魔波旬、阿修羅王、溼婆神等惡神,在極樂淨土裡大勢至菩薩用不著「打妖怪」。所以佛經中極少有單獨關於大勢至菩薩的故事,甚至現實中立雕塑供養,都從未有單獨供養大勢至菩薩的。沒辦法,咱娑婆世界之人就是這麼現實!
不遠扯,大勢至菩薩將成何佛,佛號是什麼呢?咱們先得了解大勢至菩薩的來歷以及他的修行故事。
據《悲華經》記載:久遠無量劫前,有一個轉輪聖王和他一千個兒子在大臣寶海的勸告下,皈依了寶藏如來。寶藏如來為這麼一大家子授記,這位轉輪聖王就是阿彌陀佛,太子不眴是觀音菩薩,二王子尼摩便是咱們今天介紹的大勢至菩薩,文殊、普賢、寶相菩薩、阿閦佛等等都是大勢至菩薩的弟弟,而大臣寶海則是釋迦牟尼佛!
也就是說,大勢至菩薩和觀音菩薩、阿彌陀佛原本就是一家人。這就很好理解了:為什麼阿彌陀佛的繼承人是觀音菩薩,而觀音菩薩的繼承人是大勢至菩薩。完全符合古人「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說法。那麼,大勢至菩薩所發何願,是如何修行,又具體如何成佛呢?
據《悲華經·諸菩薩本·授記品第四》記載: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依次在寶藏如來前發願,寶藏如來為他們授記完畢。大臣寶海,也就是釋迦牟尼佛跑過去對尼摩王子說:「為一切眾生,你也應該去修佛。」
於是尼摩王子跑到寶藏如來前發願:「世尊,我是個身口意清淨之人,不願在穢惡世界成佛。我願意在不眴哥哥、觀音菩薩的世界裡證道修行。當觀世音菩薩未來成為『遍出光明功德佛』時,我願意第一個請他轉法輪,成為他的第一個弟子。等觀音涅槃,正法滅度之刻,我要在那時候成佛。至於其餘的,就跟觀世音所願無異就好!」
經稱,尼摩太子發願後之刻,十方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六種震動,天雨曼陀羅花。寶藏如來如其所請為他授記:「如汝所願!你將在當時最大的世界成佛,因此將你改名『大勢至』,佛號善住珍寶山王如來。如觀音之世,佛壽九十六億劫,涅槃後正法住世六十三億劫。」
就這樣,大勢至菩薩就成了哥哥觀音菩薩的繼承人,繼續接管者由父親阿彌陀佛開闢的西方極樂淨土世界。可惜的是,從三弟文殊菩薩開始,之後的998位弟弟都不願接替大勢至菩薩的位置。
想來也對,至今阿彌陀佛還未入滅,他涅槃後正法住世7中劫,緊接著觀音菩薩佛壽加正法期限有159億劫,等大勢至菩薩成佛到繼任者接班,起碼還得159億劫。雖說佛菩薩壽命長,但再等下去都成老王子了,這片佛國江山不要也罷~
歡迎關注,七葉君將為你分享更多有視角的另類佛經故事。